柳永与李清照词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与李清照词的异同
柳永与李清照词的异同
大家知道柳永与李清照词有什么异同之处呢?主要体现在哪里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在两宋词坛上,有豪放和婉约之分,两派因诗词风格的不同,受到不同人的推崇。
婉约词由于内容的多样性以及风格的清新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婉约词大多写愁情别绪、悲欢离合、个人不幸遭遇,诗词风格讲究韵律,辞藻华丽,风格清婉。
柳永与李清照都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词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特点。
因其二人所处时代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
不论从诗词的思想内容上,还是从诗词的创作方法上、词的意境上来说,他们都各有特色。
一、柳永与李清照词的相同之处
柳永与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他们都共同致力于婉约词的创作,并把婉约词推上了宋词的高峰。
柳永和李清照之所以都同属婉约词派,是因为他们的词都具备了婉约词的共同特点。
在题材内容方面,婉约词大都以儿女情长、生离死别、感时伤世为主。
柳永和李清照写的词更是如此。
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就很典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首词非常形象地为大家展现了与恋人分离时的离情别绪。
上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用萧瑟凄冷的秋景烘托离别时的氛围,开篇就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接着词人开始叙说与恋人依依惜别时的场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人如此舍不得离开对方,但却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分开,不得不令人唏嘘。
下片着重写词人与恋人离别后的凄楚境况。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离别最令人感伤,更何况是词人这种多情之人,
对于离别更是无法释怀。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即使酒醒了,仍是无尽的感伤。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与恋人离开后该如何度过这么长久的孤独生活?这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末句使用反问句,更是把这种感情推向了高潮。
《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这个主题展开,感情真挚,让多少离别之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表达方式方面,婉约词侧重含蓄,表达感情很婉转。
李清照的《醉花阴》把这种含蓄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后所作,表达的是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
但是全词没有直接述说作者是如何思念丈夫,而是通过词人的一系列动作描写给大家展现这种相思之苦。
“瑞脑消金兽”,白天,她会时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从中可以看到词人多么希望时间能快点过去,她的丈夫能尽早回家,可以看出词人度日如年的心境。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晚上,由于思君心切,更是连觉都睡不着,身体感到凉,但更主要的还是心里凉。
词人的这种相思之情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她对丈夫赵明诚的苦苦思念,可以看到词人表达感情时的含蓄。
在意境方面,婉约词崇尚美的境界,重视韵律,回味起来特别柔美。
不论是柳永的《雨霖铃》、《凤栖梧》,还是李清照的《一剪梅》、《声声慢》,都为大家呈现出一种特别美的境界,虽然在感情表达上有的在抒发离愁,有的在表达思愁,但是词人都在力求展现一种特别柔美的氛围,让人体会到无尽的美好。
二、柳永与李清照词的不同之处
柳永与李清照虽都属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不论是在词的内容上、表达方式上还是在词的意境上,都有相同之处,但是两人因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诗词风格,在思想内容上、艺术表现手法上、词的`境界上都呈现出不同词风。
(一)从思想内容上看
柳永的词充满了离情别绪,主要体现对歌妓的恋情以及对仕途功
名的执著追求。
李清照的词有前后期之分,前期主要体现的是少女的闺中闲愁,后期主要展现的是国破家亡的孤苦、漂泊之情。
柳永和李清照在诗词的思想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在柳永生活的年代,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
柳永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禄,但是不得志,所以他总是流连于秦楼楚馆、花街柳巷,写的很多诗词是男女之间的恋情,或是表达自己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鹤冲天》就是柳永在追求功名不成功时,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首词非常直接地表达了柳永对于科举落第这件事情的不满与无奈。
本想考取功名去施展满腔的抱负,但奈何理想落空,怎么办?青春不能辜负,只能把这美好的时光寄托在“烟花巷陌”,去过一种无拘无束的放荡生活。
柳永的《望海潮》、《木兰花》等词,也都是在诉说自己失意的痛苦,可想而知,科举落第这件事情对柳永来说,打击非常大,以至于他一生都留恋于秦楼楚馆,消磨自己的美好时光。
而李清照不管是生活经历也好,还是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好,与柳永有很大的不同。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早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各种感情,表现对美好爱情的大胆追求,如《一剪梅》词,大胆、直率,毫无顾忌。
而后期因为生活经历的突变,她过上了孤苦、漂泊的生活,词的内容主要是表现对亡夫的思念以及对家国破碎的愁思,很有感染力。
而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词就是《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作者用一系列的景物抒发自己连绵不绝的愁思。
不论是萧瑟的秋风、归乡的大雁,还是满地堆积的黄花、连绵不断的秋雨,这种种的景象,让人可以深刻体会到词人的满腹愁情。
但即使是这样,词人也无法把
自己的愁思排遣干净,词尾处“怎一个愁字了得”让人更直接地体会到词人的无限愁绪。
柳永和李清照二人的诗词在思想内容上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在抒发感情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而且非常细腻。
这也是婉约派词人在创作时的共同特点。
(二)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
柳永的词在陈述所叙事情时,善于采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李清照的词则采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在抒发感情时以直抒胸臆为主。
柳永早年过着特别放浪不羁的生活,所以他能接触都市的下层人民,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
因他经常接触下层人民,所以他的词大都在写秦楼楚馆生活,卿卿我我的难分难舍场面,以及宦游漂泊的厌倦困苦心情,而且通过景物表现出来,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雨霖铃》词,是其代表作。
这首词主要展现的是送别时的情景。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二句展现的是离别时的冷落情景,将离别的伤怀融入此景,更令人深刻体会这份愁情。
而李清照抒发感情的方式有别于柳永。
在李清照的诗词当中,抒发感情特别痛快、直率,一泻千里,毫无扭捏之态。
尤其是她早期的诗词,更能体现这种抒情方式。
《点绛唇》就是如此。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银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一位刚下秋千,满身香汗的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时的种种表现,突出了天真、勇敢的少女形象,从侧面反映出词人不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思想感情。
柳词和李词在表现手法上虽有不同之处,但他们也有相同的地方。
比如他们的词都特别平实,但是在表达感情方面非常浓厚,还有就是他们的词大都选取生活的细节来表达个人情感,在塑造人物方面特别有血有肉,让人深切感受到人物传达出来的感情。
(三)从词的境界上看
柳永的词词境特别开阔,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种,而是涵盖了很多方面。
李清照的词词境相对较小,内容大多抒发自己的“愁”。
柳永的词在书写男女恋情、都市繁华之外,还有对功名的执著追求以及
后期对官场的厌恶,给大家呈现出来的内容比较丰富。
由于柳永受所处环境的影响,抒写的词作大都在表现下层人民的生活境况,却不世俗,他在提倡词作要通俗易懂,晓白如话的前提下而又不失高雅,所以读柳永的词,让人可以品味到不同的诗词感受。
而李清照的词与柳永的词相比较而言,词境相对较小,不论是其前期还是后期的词,都是在抒发自己的“愁”。
但是她的词细腻、缠绵,抒发感情特别直率。
这与她的性格、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由于李清照出身封建家庭,所以她的思想也脱离不了封建观念,写的词的内容大多是闺房闲愁或者悲苦愁思。
总之,柳永与李清照的词以其不同的内容和艺术风格,给婉约派词带来了新的生命活力。
他们以其不同的词风,为宋代词坛添上了浓重的一笔,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