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阅读:情境作文三第12课《高山上的贝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高山的贝壳》
教学目标: 1.通过高山上的贝壳培养学生想象力。

2.初步培养学生构思成文的能力。

3.激发孩子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对有关科普知识的理解。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一个贝壳,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外形比较特别的贝壳。

2.让孩子课前收集关于化石,青藏高原,喜码拉雅山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导言:欢迎大家走进小桔灯情境作文的课堂,这里是我们学习的乐园。

让我们大声喊出我们的口号:在快乐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享受快乐!下面请大家一起进入我们的第一站,我们第一站的口号是:手提桔灯----转转转。

第一站:手提桔灯——转转转
1.词语游戏:描山绘海(因为本课的内容与山和海相关,可以通过这个游戏积累词语,又可让孩子与下面的内容初步相接,如果孩子的基础不够好,可以变换一下游戏的形式,先出示写山写海、有山有水的词让孩快速记忆,再比谁记得多)
过渡:这一站转出来了什么呢?在今天的第一站,我们来玩一个词语游戏:描山绘海。

就是请同学们相依想有哪些词是描写山或是与山相关的?哪些词语是描写海或是与海相关?哪些词有山也有水?
在游戏之前我们先分一下组,请同学们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自己最满意的组名。

我们的游戏将分组进行,游戏中同学们哪组表现的好就给哪组奖一面智慧之旗。

参考答案:
描写山的:高大险峻巍峨连绵起伏拔地而起孤峰突起寿比南山……
描写海的:一望无际波涛汹涌天水相接情深似海源源不断大海捞针苦海无边……
有山有水:排山倒海山明水秀青山绿水海誓山盟海枯山烂刀山火海气壮山河
万水千山锦秀山河
2.资料收集大展示(培养孩子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同时为使孩子明白高山上为什么会有贝壳作铺垫)
(化石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
同学们,我们刚刚在游戏中又积累了不少词语,看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好,现在我看看同学们收集的资料,不错!大家都收集了老师要求收集的资料。

现在请同学们再看看自己收集的资料看能否用简单明了的话把你所了解到的化石、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分别介绍一下,谁说得好我就给你们的组奖智慧之旗。

第二站:点亮桔灯——闪闪闪
赏贝壳
师过渡:同学们,现在我们顺利进入第二站,来,我们一起了喊出口号,做出手势:点亮桔灯-----闪闪闪,希望同学们的智慧与桔灯的光芒一起闪耀。

首先请大家拿出带来的贝壳,大家相互展示自己的贝壳,仔细欣赏别人的贝壳,来,我们来描绘别人的贝壳是怎样的?(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用词)师:同学们,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个贝壳,大家想看吗?
生:想!
师:(神秘地拿出贝壳)同学们,用心观察老师的贝壳,说说老师的贝壳是怎样的?
生:贝壳的颜色很陈旧,它的年龄好像不小呢?
生:它原表面不光滑,肯定不是从水里捡来的,水里捡来的贝壳都被冲得的光溜溜的。

生:跟我们的贝壳不太相同,表面不精致,好像经历了无数岁月似的。

师:同学们,你们的贝壳从哪里来?
生:买来的!
生:是我知爸爸去旅游时在海边捡来的。

师:看来同学们的贝壳都大都是从海边来的,那你们猜猜我的贝壳是从哪里来的?
生:是买来的!
生:是您海边捡来的!
师:同学们,你们都没猜对,它是我的一个朋友从高山上捡来的。

生:不可能,山上怎么会有贝壳呢?
讲故事
师: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讲完大家就相信了!一位在青藏高原的旅行者,途中休息时从路边岩层中随手拿起一块小石头玩赏时,一小子被小石头的纹路吸引了。

他很好奇,不禁仔细观察,惊人地发现:这竟是古代海洋生物化石!这一发现使这一旅行者对青藏高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在高原上大量收集各种生物化石进行研究。

最后他发现,第三纪以前,青藏高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后来发生了地质运动,使喜玛拉雅山迅速抬升,最后形成了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

那些海洋生物化石就是地质运动过后留下的痕迹。

师:同学们,你们相信了吗?为什么?
生:相信了,海洋会因地质运动变成高山,所以,山上会有很多海洋生物化石,也可能会有贝壳。

师:同学们,我们脚下的大地正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今天我所见到的地壳表面面貌,仅仅是地壳漫长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镜头。

也就说我们现在处的陆地也可能变成-----
生:变成高山!
生:变成海洋!
学作文
师过渡:同学们,高山也能捡到贝壳!我们美丽的地球是个神秘的物体!它历史优久,体积庞大,有无数宝藏。

它等着我们去挖掘里面的宝藏,去探索它更多的秘密!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仅欣赏了同学们贝壳,还知道了在高山上也能找到贝壳,同学们我们为什么不把今天的一些新的收获写下来呢?同学们,如果以《高山上的贝壳》为题,大家会怎么写呢?
生:会写它的外形。

生:会写它的经历。

生:我会写我是怎么知道一个贝壳是从高山上捡来的,并从中懂得了什么。

师总结:同学们,今天大家学得很认真。

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写这篇作文就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描写外形,想像经历,表达感受。

(相机板书:描写外形想像经历表达感受)
师:同学们,我们是否可以以《一节有趣的作文课》写写这次作文课是怎样的呢?想想该怎么写呢?生:我会写同学的贝壳是怎样的,会写老师讲了些什么,会写我想了些什么。

师:很好,我们可先写欣赏同学们海边来的贝壳,再写老师的高山上的贝壳,最后写这节课给我的感想。

(相机板书:欣赏海边的贝壳话说高山上的贝壳我的感想)
师:同学们,是否可以童话的形式写《我是几万年前的一只贝壳》?如果你写你会怎么写呢?
生:我会写在海里的美好生活,会写在山上的寂寞时光,还会写被一个人捡走后新的生活。

(相机板书:海里的幸福山上的寂寞新家的温暖)
师总结:同学们,从上面的一些方法,我们总结出一项写作的法宝:不管写哪篇作文其实都要注意层次清楚,想象丰富,情感真切也就是说写作文时要安排好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而且还要发挥想象,并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打动人。

(板书)
第三站:桔灯引路——碰碰碰
师过渡:同学们,我们在第二站欣赏了很多贝壳,而且知道高山上也可以捡到贝壳,我们一起也讨论了该如何写作文,我们先看看别的同学是怎么写的吧!
一、范文赏析:B册P107、108《高山上的贝壳》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同学们快速阅读这两篇相同的作文,你更喜欢哪篇作文?说说理由。

2.它们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一篇按上课过程来写,一篇没从课写起,而是完全在想象贝壳的经历。


二、精读文章,感悟技法
1、这两篇文章有没有用上老师的讲的方法?找出相关语段。

2、找出好词好句,并说说好的理由(PPT出示)
好词:惊喜神奇不慌不忙灰不溜秋葫芦里卖什么药天方夜谭浓厚跋涉不禁肃然起敬
佳句:我不禁对那只贝壳肃然起敬:这可是几万年前的贝壳啊!
高山上怎么会捡到贝壳呢?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小雨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
由于被深埋在土里,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没有了光彩。

这是一只可怜的贝壳,也是一只可敬的贝壳。

它经历了大海的洗礼和岁月的沧桑,仍是那样坚韧、顽强。

三、品读文章,感悟迁移
如果你来写你会怎么写呢,会学习这两篇作文的哪些写法呢?请几个同学说说。

过渡:同学们,看了别人的作文,下面也请大家用自己的妙笔写一写我们自已心中想表达吧!
第四站:桔园飘香——乐乐乐
我有妙笔——写一写
题目:
《高山上的贝壳》
描写外形
想像经历
表达感受
《一节有趣的作文课》
欣赏海边的贝壳
话说高山上的贝壳
我的感想
《我是几万年前的一只贝壳》
海里的幸福
山上的寂寞
新家的温暖
第五站:摘桔收果——笑笑笑
●相互品赏——高乐高
①初步自评:学生自读习作,进行自评自改,提醒注意字词句的正确通顺,段落意义的完整,开头
结尾的完善。

②小组互评:
a小组互评之前教师进行点评示范,教师点评两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以鼓励赞扬为主;
b把学生分为每四人或两人一组,每一组指定一名组长。

组内作文进行交叉批改:可以修改不通顺的句子,可以把不当之处划出来或改成正确的,甚至可以写下自己对某一句、一段的感想,最后,再写上点评者的评语,签上点评者的名字。

③修改作文:
a让学生根据教师与同学的点评对自己的作文作出修改;
b陆续上交,上交时老师浏览一下,对明显的毛病,老师可要求学生再做修改。

板书设计:
层次清楚
想象丰富
情感真切
参考资料:
化石
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

简单的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

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

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形成条件:
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三个因素是基本的: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

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

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地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

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

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

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

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动物和植物变成化石可以通过很多不同途径,但究竟通过那种途径,通常取决于:
(1)生物的本来构成
(2)它所生存的地方
(3)生物死后,影响生物遗体的力。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或Tibetan Plateau),中国最大的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

大部在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

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

境内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

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与尼泊尔之间,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北纬35°14'21",东经74°35'24",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北纬29°37'51”,东经95°03'31”,海拔7756米),全长2400公里。

主峰珠穆朗玛海拔高度8844.43米。

小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小学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
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11、课堂上很在意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12、会花很多时间专攻自己的学习弱项。

02时间管理
13、常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14、为准备考试,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15、会给假期作业制定一个完成计划,而不会临近开学才做。

16、常自己寻找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

17、课堂上会把精力集中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上面。

18、做作业时,先选重要的和难一点的来完成。

19、作业总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0、作业少时,会多自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03 学习策略
21、预习时,先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抓住要点。

22、根据课后习题来预习,以求抓住重点。

23、预习时,发现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的,回过头去补上来。

24、常常归纳学习内容的要点并想办法记住。

25、阅读时,常做标注,并多问几个为什么。

26、读完一篇文章,会想一想它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

27、常寻找同一道题的几种解法。

28、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记住学习内容。

29、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标记下来以便问老师。

30、常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比较。

31、常回忆当天学过的东西。

32、有时和同学一起“一问一答”式地复习。

33、原来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马上改变方法。

34、注意学习别人的解题方法。

35、一门课的成绩下降了,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合适。

36、留意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学来用用。

37、抓住一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做题或思考。

38、不断试用学习方法,然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

04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39、解题遇到困难时,仍能保持心平气和。

40、在学习时很少烦躁不安。

41、做作业时,恰好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仍会坚持做作业。

42、学习时有朋友约我外出,会想办法拒绝。

43、写作文或解题时,会时刻注意不跑题。

44、解决问题时,要检验每一步的合理性。

45、时时调整学习进度,以保证自己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05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
46、做完作业后,自己认真检查一遍。

47、常让同学提问自己学过的知识。

48、经常反省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进步与否。

49、常常对一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

50、考试或作业出现错误时,仔细分析错误原因。

51、每当取得好成绩时,总要找一找进步的原因。

52、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心里就过意不去。

53、如果因贪玩而导致成绩下降,就心里责怪自己。

54、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鼓励自己加倍努力。

06学习环境的控制
55、总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56、常和别人一起讨论问题。

57、遇到问题自己先想一想,想不出来就问老师或同学。

58、自己到书店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59、常到图书馆借阅与学习有关的书籍。

60、经常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有关课外学习的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