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感悟中前行
——我的地理双语教学经验
西南位育中学沈佳玲
一、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地理双语教学在教学方法设计上既要兼顾地理学科目标实现,又要落实英语目标。

笔者认为,地理的学科目标已经在常规的地理课上得以落实,因此,在选修性的地理双语教学过程中,相关地理知识主要是复习巩固、拓展,而英语教学目标则是让学生看懂、听懂用英语表达的地理知识,并学会用更丰富的英语来表达自己。

(一)从专业术语入手
地理双语学习中,专业词汇是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以下三种方法能使学生轻松、有效地记忆地理专业术语:旧词新义,如basin已知的意思是“脸盆”,在地理学中是“盆地”;组合新义,如fresh water (淡水), surface runoff(地表径流);词根传授,难词变易,如sphere这个词根延伸出 atmosphere(大气圈)hydrosphere(水圈)biosphere(生物圈)等词。

除此之外,定期巩固,看、听、说相关英语资料的齐头并进,也能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新鲜而又亲切的专业术语。

(二)侧重阅读理解
大量的阅读能帮助学生积累阅读技巧,但是尽管学生们能阅读整段的英语材料,却存在易产生阅读疲劳和遗忘率高的问题,因此可以将较长的篇幅进行分割,每位同学拿到的是不同的部分,通过交流获取完整的信息。

这种阅读方式使单一的阅读训练立体化,通过学生间相互的提问、讲述、倾听,听、说、读同时进行,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此外,笔者还借鉴了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不少题型来帮助学生降低阅读疲劳,如:缺字填空、选词填空、选择、配对, 熟悉的题型带给学生新鲜的感觉,提高了他们对于原版文章的理解程度。

(三)兼顾听说能力
教师清晰流畅、比例恰当、难易适中地用英语授课,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听力环境,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来回答问题来回答问题、表达观点。

运用录像、录音等视听教材更能吸引学生,例如笔者将英国BBC制作的《地球命运在你手》即《State of the planet》中反映全球温室化带来的危害内容进行剪辑,先讲解重要的词汇,然后给学生一份难易程度递进的问卷,看两遍录像后进行回答,最后播放带有中文字幕的原版内容,这样的精听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辨音和听力理解能力。

多媒体素材的运用还能给予学生更多锻炼用英语准确、自如描述事物的机会。

如请学生将FLASH中所演示的水循环过程用英语来进行叙述,这样能促使学生将新词“蒸发”
evaporation、“降水 precipitation”等,通过英语口语表达从“死词”变为不仅认识而且会用的“活词”。

精心准备的主题演讲和辩论更能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

(四)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
双语课上学生主动举手发言较少,课堂气氛有些沉闷,但成立学习小组后,竞争和激励机制使学生积极地融入课堂,给小组起名使他们更有归属感,例如Champion( 冠军) team, Energy( 能量) team, Gravity ( 引力) team……
课堂活动既要包括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又应该包含带有开放性的活动,如在学习大气污染的原因、危害、防治的方法后,笔者请学生们开展题为“大气污染从A到Z”的活动,根据不同的首字母写的句子,随后就内容、语法等修改形成定稿后再给每位学生,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明显上升,课堂教学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对进一步开展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的思考
(一)把握好双语教学中英语的“度”
把握好英语的“度”很关键,因为过难或过易都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减退。

笔者认为英语渗透的原则是略高于学生的平均水平,这样既能保证他们能看懂听懂,又能使他们通过努力达到学习目标,有成就感。

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种便捷途径:请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课前阅读文章,将生词的部分划出来,从学生划出的词语中知道文章的难度是否适中。

教学时不应设置明确的英语使用比例,应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反馈作灵活地调整;在授课时关键的单词要求学生会读、会拼、会用,但应忽略语法而侧重文章整体的把握、核心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用英语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在中学地理开展双语教学既有必要,又有可能,而且其前景看好。

但现实中,许多学校领导还把双语教学当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知名度、培养师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渠道。

然而,双语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短时期就能做到的。

因此必须本着实事求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展开这一活动。

易中天先生在解释《百家讲坛》深受观众欢迎的原因时曾总结了16个字:即“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笔者认为双语教学要达这一境地,尚需广大教师付出精心的努力,而一旦当参与双语学习的学生对双语教学也有如此的感受时,他们才会进入以下一种良性的循环即:参与双语学习→收获成果→喜欢双语学习→自发投入双语活动→收获更多成果→乐于双语学习。

同时,要实现是地理双语教学的目标,单靠一门地理双语教学的开展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成效,但如能有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多门双语选修课程的教学, 多门双语课齐上阵,分工不分家,这样的合力,定能使双语教学成果显著。

笔者认为双语教师本身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课堂质量,在学生中以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同时通过自身健康的、全面的教学生涯发展吸引学科老师和英语老师的加入。

参考资料:
1、龚晨月:“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的体会”,《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4期
2、唐莉:“关于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 卷第3 期,2004 年5月
3、朱浦:“对推进上海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思考”,第二届全国双语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6年4月
4﹑盛德怀主编:《双语教学模式探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5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