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3 第9讲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练习 苏教版-苏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课时作业
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硝酸B.稀盐酸
C.硝酸铜D.氢氧化钠
答案:C
2.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铝罐可久盛食醋
B.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
C.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D.明矾用作净水剂不涉及化学变化
解析:食醋中含有醋酸,能与铝及氧化铝反应,因此铝罐不可久盛食醋,A错误;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B错误;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可作胃酸的中和剂,C正确;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用于净水,涉及化学变化,D错误。
答案:C
3.下列物质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和硫化钠溶液反应制备Al2S3
B.用镁粉和空气反应制备Mg3N2
C.用铝粉和MnO2制得锰
D.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得单质铝
解析:硫化钠和氯化铝溶液反应,硫离子和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A错误;镁粉在空气中和氧气也反应,会生成氧化镁,B错误;铝热法可冶炼锰,C 正确;氯化铝属于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冶炼铝,D错误。
答案:C
4.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Al,但不能溶解Fe,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Na+、HCO-3、NO-3
B.Na+、SO2-4、Cl-、S2-
C.NH+4、Mg2+、SO2-4、NO-3
D.H+、K+、Cl-、Na+
答案:B
5.(2017·河北武邑中学二调)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满CO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立即封口并振荡,可以发现易拉罐先咔咔作响,变瘪,然后再次鼓起来,其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是( )
A.Al(OH)3分解B.CO2+OH-
C.Al+OH-+H2O D.Al2O3+OH-
答案:A
6.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①加盐酸溶解②加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A.①⑥⑤③B.②③④③
C.②③⑤③D.①③⑤③
答案:B
7.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A.Al B.Al(OH)3
C.AlCl3D.Al2O3
答案:A
8.某烧杯中盛有含0.2 mol NH4Al(SO4)2的溶液,向其中缓缓加入4 mol·L-1的NaOH 溶液200 mL,使其充分反应,此时烧杯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
A.Al3+和Al(OH)3B.AlO-2
C.AlO-2和Al(OH)3D.Al(OH)3
解析:n(Al3+)=0.2 mol,n(NH+4)=0.2 mol,n(OH-)=0.8 mol,根据反应顺序,反应后,恰好生成0.2 mol Al(OH)3和0.2 mol NH3·H2O。
答案:D
9.
如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过程中微粒的量的关系曲线。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①线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B.x表示AlCl3的物质的量
C.③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④线表示AlO-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答案:B
10.室温下,在0.2 mol·L-1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1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
-Al(OH)
3
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
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
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解析:A项,A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 Al(OH)3+3H+,错误;B项,a~b 段,溶液pH增大,H+浓度减小,铝离子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Al3+浓度减小,错误;C项,b~c段,发生反应:Al3++3OH-===Al(OH)3↓,故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正确;D项,d点时,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突增,说明沉淀已经溶解完毕,错误。
答案:C
11.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6∶1B.3∶1
C.2∶1D.1∶2
解析:溶解Al(OH)3耗碱10 mL,则生成Al(OH)3耗碱30 mL,生成Mg(OH)2耗碱(50-30)mL =20 mL,故Al3+与Mg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D
12.(2017·福建泉州五校联考)镁铝合金5.1 g溶于300 mL 2 mol·L-1盐酸中,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5.6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500 mL NaOH溶液充分反应,最终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1 g镁铝合金中含有镁、铝的质量分别为2.4 g、2.7 g
B.溶解5.1 g镁铝合金时,剩余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C.生成白色沉淀的最大质量为13.6 g
D.若白色沉淀只有Mg(OH)2,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1.2 mol·L-1
答案:D
13.下列图像中,纵坐标为沉淀量,横坐标为某溶液中加入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选择合适图像对应的序号填空。
(1)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过量。
________。
(2)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________。
(3)AlCl3、Mg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________。
(4)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
________。
(5)含有少量盐酸的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________。
(6)含有少量HCl的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________。
答案:(1)③(2)⑥(3)①(4)②(5)⑤(6)④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3中含有的Mg2+、K+杂质并尽可能减少AlCl3的损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能否用氨水代替,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a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在溶液a中加入盐酸时需控制盐酸的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此,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Mg2++2OH-===Mg(OH)2↓、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或Mg2++2OH-===Mg(OH)2↓、Al3++4OH-===AlO-2+2H2O)
(2)不能,因为在Al3+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后,Al(OH)3不能与氨水继续反应,从而不能将Al(OH)3与Mg(OH)2分开
(3)Cl-、K+、AlO-2、OH-、Na+Al(OH)3能与盐酸反应,所以在加入盐酸时,需要控制盐酸的量,以防止部分Al(OH)3转化成Al3+向溶液a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代替盐酸15.Ⅰ.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
(填字母)
a.NH3B.CO2
c.NaOH D.HNO3
Ⅱ.某混合物甲中含有明矾[KAl(SO4)2·12H2O]、Al2O3和Fe2O3。
在一定条件下由甲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1)试剂a最好选用________。
a.NaOH溶液B.稀盐酸
c .二氧化碳
D .氨水
(2)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固体E 可以作为复合性的化学肥料,E 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从溶液中获得固体E 的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Ⅰ.2Al+2OH -
+2H 2O===2AlO -
2+3H 2↑ b Ⅱ.(1)d (2)AlO -
2+CO 2+2H 2O===Al(OH)3↓+HCO -
3 (3)2Al 2O 3(熔融)=====电解
冰晶石
4Al +3O 2↑
(4)(NH 4)2SO 4、K 2SO 4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16.(2017·宝鸡检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探究一] 实验方案:铝镁合金――→NaOH 溶液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问题讨论: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称取5.4 g 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 mL 2.0 mol/L 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
则NaOH 溶液的体积V ≥________ mL。
(3)实验中,当铝镁合金充分反应后,在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前,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按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 实验方案:称量x g 的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问题讨论:
(4)欲计算Mg 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5)假设实验中测出该数据为y g ,则原铝镁合金粉末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
x 、y 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2)97 (3)过滤、洗涤、干燥固体 (4)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5)17x -9y
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