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控制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
糖尿病新世界DIABETES NEW WORLD 糖尿病新世界2019年12月
肺癌属于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类型,该病的
发生与环境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以及肺部慢性炎
症有关,该病患者典型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伴随病
情的加重,患者可出现胸闷、胸痛、发热、消瘦等症状[1]。
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可对胰腺、
下丘脑在内的多个靶器官造成一定的刺激,该次研究
探究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干预效果,比较该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35例行常规护理患者与35例行血糖强化护理患者化疗前后血糖数值、免疫数值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70例肺癌化疗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血糖强化护理),实验组35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18例)女(17例)比例为18:17;年龄在35~72岁,中位年龄为(48.12±1.12)岁;肺癌病理分型: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分别有20例、12例、3例。
对照组35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19例)女(16例)比例为19:16;年龄在34~70岁,中位年龄为(48.06±1.04)岁;肺癌病理分型: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分别有21例、11例、3例。
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病例选择标准
该次研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肺癌防治指
南,医师结合患者辅助检查结果均确诊,且患者均肺癌
确诊前有2型糖尿病病史,化疗前所有患者均签署知
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障碍、神志不清或不配合临床诊疗患者;②不耐受该次化疗用药患者;③预计生存期少于6个月患者;④合并肺结核等其他肺系疾病或发生肿瘤转移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护理人员在患者化疗期间,根据医师医嘱定期给予患者降糖药,并监测患者化疗期间血糖变化情况。
此外,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在化疗前2h以及化疗给药后2h进食,进食后应适当运动,嘱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有瘦肉、鸡蛋等蛋白食物,此外配合当季新鲜果蔬,以保证患者可通过饮食摄入足够的能量以及微量元素,从而防止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发生呕吐、便秘。
1.3.2实验组护理人员在患者糊料期间行血糖强化干
预,①在化疗前护理人员测量患者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h血糖以及睡前血糖,从而绘制血糖图谱,医师根据
患者血糖变化情况,为患者选用合适的降糖药,在化疗前将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6.5~8.0mmol/L。
②患者化疗过程中制定血糖控制目标,化疗药物应尽量与生理盐水混合,从而降低化疗药物浓度,三餐前、三餐后2h以及睡眠均检测患者血糖,必要时可应用动态血糖仪测量患者血糖,从而保证医护人员了解患者血糖动态变化情况;护理人员在患者化疗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神志、意识等变化情况,护患之间保持良性沟通,护理人员每日查房的同时主动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低血糖症状,告知患者若感心悸、烦躁且伴有饥饿感应立口含水果硬糖或服用温糖水,谨防低血糖的发生。
③患者每日饮食中蛋白质摄入的能量应占总摄入能量的15%~20%,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能量应占总摄入能量的50%~65%,脂肪摄入的能量占总摄入能量的比值应低于25%。
若患者各项营养指征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护理人员应行营养治疗,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1.4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化疗2周后相关血糖数值变化情况。
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化疗2
DOI:10.16658/ki.1672-4062.2019.24.164
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控制护理方法及其
效果探讨
吕聪静,吴英雪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目的观察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控制护理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该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70例肺癌化疗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5例:血糖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
结果实验组患者化疗2周后血糖数值以及免疫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强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血糖控制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62(2019)12(b)-0164-02
[作者简介]吕聪静(1987-),女,山东莱阳人,本科,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肿瘤内科护理。
[通讯作者]吴英雪(1971-),女,福建厦门人,本科,副主任护
师,研究方向:肿瘤患者相关护理,E-mail:1287053968@。
164
·临床护理·
DIABETES NEW WORLD 糖尿病新世界
糖尿病新世界2019年12月
实验组(n =35)对照组(n =35)t 值P 值
例别
15.42±1.2615.43±1.250.141
>0.0518.58±1.4515.83±1.2911.151<0.05
58.75±2.8758.76±2.880.054
>0.0575.58±2.8165.76±2.257.636
<0.05 1.35±0.221.34±0.210.134
>0.05 2.05±0.211.59±0.2211.252<0.05
IgG(g/L)
CD +(%)
CD +/CD +
周后相关免疫数值变化情况。
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x±s )表示计量资料,用t 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血糖检测数值变化情况
实验组患者化疗前、化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均优于对照组且各项数据经统计学验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相关空腹血糖检测数值变化情况比较[(x±s ),mmol/L]
注:*表示化疗2周后相关血糖数值与化疗前相比,数据经t 验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免疫数值变化情况
实验组患者化疗前相关免疫数值不存在明显差异,化疗后2周实验组患者相关免疫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具体情况如下:实验组低血糖、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1例、1例,共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对照组低血糖、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4例、4例,共有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71%vs 22.86%),两组患者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1,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抵抗可影响机体胰岛素正常分泌,胰岛素分
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均导致血糖超过正常水平,机体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心脏、肾脏以及神经在内的多个靶器官微小血管、组织可出现损伤[2]。
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单一肺癌患者相比,患者病情复杂,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其他脏器辨识程度低,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绝大多数化疗药物可对胰腺造成毒副作用,从而损伤胰腺细胞功能,进一步加重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紊乱状态[3]。
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循医嘱给予降糖药,饮食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为主[4]。
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强化护理干预中,化疗前、化疗中护理人员均定时测量患者血糖,从而实时掌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可为医师调整降糖药提供依据。
此外,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化疗中空腹血糖目标,指导患者调整饮食行血糖控制,转变了患者临床诊疗传统角色,引导患者积极投入到自身疾病治疗中,伴随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极大程度提升了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安全性[5]。
该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化疗过程中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化疗前相关免疫数值不存在明显差异,化疗2周后实验组患者相关免疫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由此可见,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强化护理干预的实施在提升化疗安全性的同时可改善患者机体免疫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燕凌.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控制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4):161-162.
[2]孙凤君.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控制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8):119-120.[3]周霞.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血糖控制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淮海医药,2016,34(1):122-123,125.[4]郝晓翠.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1):199-200.[5]薛东霞,杨桐.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及健
康教育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1):104.(收稿日期:2019-09-27)
实验组(n =35)对照组(n =35)t 值P 值
组别
7.02±0.418.43±0.438.971
<0.05(7.13±0.44)*(9.13±0.43)*7.851
<0.0511.15±0.4512.59±0.4411.264<0.05
(10.26±0.46)*(12.86±0.45)*
10.024<0.05
表2
两组患者相关免疫数值变化情况比较(x±s )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