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叔叔睡觉打呼噜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活动名称:2024年叔叔睡觉打呼噜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倾听,了解叔叔睡觉打呼噜的现象。

2.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清晰、流畅的语言描述所见所闻。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4. 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学习、交流。

三、活动准备:
1. 教学材料:PPT、画纸、画笔、彩色笔、贴纸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叔叔睡觉打呼噜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叔叔打呼噜的现象,讨论打呼噜的原因和特点。

3. 口语表达:教师指导幼儿用清晰、流畅的语言描述叔叔打呼噜的现象,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 绘画表达: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叔叔打呼噜的场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小组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

五、活动延伸:
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一道观察任务,让幼儿观察家人或朋友睡觉时的表情和动作,并尝试用语言和绘画表达出来。

2. 课后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睡觉习惯的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增进彼此的了解。

六、教学内容:
1.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了解叔叔打呼噜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2. 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如“叔叔睡觉时,他的嘴巴张得大大的,鼻子呼呼的声音像火车。


3. 引导幼儿学习如何用温柔的声音说话,以避免影响他人休息。

七、教学步骤:
1. 观看视频:播放叔叔睡觉打呼噜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叔叔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

2. 讨论: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叔叔打呼噜的看法,讨论打呼噜可能对他人休息造成的影响。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部分幼儿扮演叔叔,一部分幼儿扮演其他家庭成员,模拟在同一房间休息的情景,练习如何用温柔的声音说话。

4. 情景对话:教师准备一些情景卡片,上面有不同的家庭成员和相应的句子,让幼儿选择合适的卡片并进行角色扮演。

八、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情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倾听幼儿在情景对话中的语言表达,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3.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九、教学资源:
1. 视频材料:叔叔睡觉打呼噜的视频。

2. 情景卡片:准备不同家庭成员和句子的卡片。

3. 绘画材料: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十、教学建议:
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用耐心和关爱的态度引导幼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

2. 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

4.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类似的活动,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活动名称:2024年叔叔睡觉打呼噜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二、活动目标:
1. 了解叔叔打呼噜的现象。

2.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活动准备:
1. 教学材料:PPT、画纸、画笔、彩色笔、贴纸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播放叔叔睡觉打呼噜的视频,激发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观察叔叔打呼噜现象,讨论原因和特点。

3. 口语表达:用语言描述叔叔打呼噜的现象。

4. 绘画表达:描绘叔叔打呼噜的场景。

5. 小组分享:展示绘画作品,进行讨论。

六、教学内容:
1. 了解打呼噜的原因和影响。

2. 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子结构。

3. 学习如何用温柔的声音说话,避免影响他人。

七、教学步骤:
1. 观看视频:观察叔叔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

2. 讨论:分享对叔叔打呼噜的看法,讨论影响。

3. 角色扮演:模拟同一房间休息,练习温柔说话。

4. 情景对话:选择情景卡片,进行角色扮演。

八、教学评价:
1. 观察角色扮演表现:评估情景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倾听情景对话:评估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3. 收集绘画作品:评估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九、教学资源:
1. 视频材料:叔叔睡觉打呼噜的视频。

2. 情景卡片:准备不同家庭成员和句子的卡片。

3. 绘画材料: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十、教学建议:
1. 用耐心和关爱态度引导幼儿,鼓励表达。

2. 提供简单词汇和句子结构,帮助口语表达。

3. 鼓励互相倾听和尊重,培养良好交流习惯。

4. 定期组织类似活动,提高语言能力和社交技巧。

全文总结和概括:
本次教案以叔叔睡觉打呼噜为主题,通过观察、讨论、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口语表达、情景理解和社交技巧的培养,为他们提供耐心和关爱的学习环境。

通过定期组织类似活动,可以进一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