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的心路历程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达的心路历程体会
在平凡中见证伟大的李达,一生都与书为伍,为达到教育强国的复兴之梦,孜孜不倦的求学历程,让他怀揣着一颗热血沸腾的爱国情怀投入到革命事业中。
虽然生活中的磨难给他带来了与年龄不相符的痕迹,一生都潜心研究学习马克思理论的李达,用学以致用在五四运动风暴中,以笔代戈,说出了当时大多数人想说却未能说出的话,干了许多人想干而无法干的事情,为当时国内燥热的爱国运动谱写了一首首战歌。
就是这么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李达,用他的生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凭着智慧与毅力,被毛泽东称为一个“真正的人”。
也凭着酷爱读书与博大的知识力量,成为了广大青年的朋友与导师,也成为了他们的指路明灯,让无数青年在这盏明灯的指导下走出黑暗、奔向光明,参加革命的,也因此在学校获得了“红色教授”的称号,
针对蒋介石说的“和平不到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的投降论调,李达则在课堂上公开戏弄说:“照这样下去,读书不到绝望时期,决不放弃读书;抗日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抗日了。
”对此国民党当局火冒三丈,用小人之心电令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以“侮辱领袖”之名解聘了李达。
作为著名的“红色教授”李达,也注定了他八年抗战中的颠沛流离与穷困潦倒的宿命。
李达曾经分别在上海政法学院,济南大学
北平大学、广西大学等担任过教授,给学生们讲授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相关知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9月李达被任命为湖南大学校长。
1950年2月,正式走马上任,经过李达三年苦心孤诣的管理,终于指湖南大学“由一个破落的旧型大学改变成为了人民的新型大学”。
由于李达在改造的湖南大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功,1953年2月,他被调到了武汉大学担任校长。
从此以后李达把自己生命的最后13年全部奉献给了武汉大学的建设事业,也将他生命最后的句号写在了这片土地上,李达的名字与武汉大学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也因此成为了武大人心目中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老校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李达遭受残酷迫害,于当年8月含冤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