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小升初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北师大版(II卷)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版小升初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北师大版(II卷) (含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试卷说明:
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2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5分)
1、词填空。
1.人们苦苦(请求哀求祈求)天帝,(请求哀求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2.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无边的黑暗中,(熬过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3.直到现在,希腊人对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佩敬仰佩服),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
4.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聪明美丽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叫女娲。
2、先比一比,再各组两个词语写下来。
框( ) 峻( ) 蝉( ) 债( )
眶( ) 竣( ) 婵( ) 绩( )
3、请你写出下面动物的叫声的词。
虎()狼()龙()猿()
马()狮()犬()鸟()
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是朝向();可以是面对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D、不停的絮絮叨叨
5、读拼音,写词语。
6、根据代表作品写出作者名。
《阿Q正传》()《搜神记》()
《骆驼样子》()《家》《春》《秋》()
二、知识积累运用(本题共计20分,每小题5分)
1、思考判断。
1.()“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漫画本》解决了少年朋友在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中所遇到的难题。
”这句话若缩句,应该是“出版社解决了难题”。
2.()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间接转述应该是,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
”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点明了送别老朋友的地点、送别的时间和老朋友的去处。
“西辞”是说孟自东往西而去。
4.()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我孤身一人客居他乡,现在中秋节到了,更加倍地思念亲人们。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名句。
意思是在鞭炮声里,一年又过去了。
这里的“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在括号内填上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
(1)如果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一起()解决。
(2)我热情地向客人们()永丰的风土人情。
(3)经过老师的仔细(),我才豁然开朗。
3、根据情境想象画面,再写一写。
①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公园里,一对年轻夫妇正与一个孩子嬉戏…突然雨点沙沙地落下来了,夫妇俩都忙着为孩子遮雨,小孩子会心地笑了。
请为前面描写的画面设计一条公益广告用语,要求思想健康,文字简洁,有内涵有深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有关部门2012年的调查,广州市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却持续下降。
14%的小学生血压偏高,学生肥胖率比2年前增长了1%。
(材料引自有关部门对学生体质情况的调查报告)
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整理成通顺的一段话。
()我们在一块大礁石上,把一张张绑有诱饵的虾网放上压网石,按顺序抛下去。
()等了一会儿,该起网了。
()我和小伙伴盼盼、陈坚三人扛着吓网,兴致勃勃地道海边捕虾。
()然后,我们便在礁石上坐下来,一边等虾进网,一边观赏大海的景色。
()在虾网里,有欢蹦乱跳的虾,还有一只张牙舞爪∕的黄闸虾。
()“哗……哗”,大海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海浪打在岸边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像一块巨大的地毯上镶着白色的花边。
()我提起一张网,提的又轻又慢,网一离开水面我们就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了。
三、口语交际表达(本题共计10分,每小题10分)
1、在你的身边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发生,请举例子并就这一例子谈谈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与理解(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10分)
1、课外阅读。
孔子游春(节选)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
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
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使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絮语——_________________ 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思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温暖
B.和煦
C.广袤
D.茂密
4、文中写到:孔子遇水必观。
当你也看到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的样子时,一定会自然地联想到成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等。
5、文中写到:“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孔子论水的这番话,你认为他的用意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孔子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后作答。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
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
孩子们也纷纷猜测。
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
”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
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
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
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有物质上的给予,()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
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给第(5)、(6)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第(7)自然段中说:“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不超过20个字)
3、在第(8)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从全文看,第(7)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第(8)自然段的作用是()。
5、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感谢的东西,请你画一画,你会画什么?请用简笔画画下来,并用文字说明画的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理解。
豆角鼓
有一个在幼儿园就熟识的朋友,男生。
那时,我们同在一张小饭桌上吃饭。
上劳动课的时候阿姨发给每人一面跳新疆舞用的小铃鼓里头装满了豆角。
当我摘不完豆角筋的时候,他会来帮我。
我们就把新疆铃鼓称为“豆角鼓”。
以后几十年,我们只有很少的来往,但彼此都知道对方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里,愉快地生活着。
一天,他妻子来电话,说他得了喉癌,手术后在家静养,如果我有时间的话,请给他去个电话。
我连连答应,说明天就做。
他妻子略略停了一下说:“和他通话时请您尽量多说,他会非常入神地听。
但是,他不会回答你,因为他无法说话。
”
第二天,我给他打了电话。
当我说出他的名字后,回答是长久的沉默。
我习惯地等待着回答,猛然意识到,我是不可能得到回音的。
我便自顾自地说下去,确知他就在电线的那一端,静静地聆听着。
自言自语久了,没有反响也没有回馈,甚至连喘息的声音也没有,感觉很是怪异,好像你面对着无边无际的棉花垛……
那天晚上他的妻子来电话说,他很高兴,很感谢,希望我以后常常给他打电话。
我答应了,但拖延了很长的时间。
也许是因为那天独自说话没有回声的感受太特别了。
后来,我终于再次拨通了他家的电话。
当我说完“你是 xx 吗?我是你幼儿园的同桌啊……”我停顿了一下,并不是等待他的回答只是喘了一口气,预备径自说下去。
就在这个短暂的间歇里我听到了细碎的哗啦啦声……这是什么响动?啊,是豆角鼓被人用力摇动的声音!
那一瞬,我热泪盈眶。
人间的温情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记忆烘烤得蓬松而馨香。
那一天,每当我说完一段话的时候,就有哗啦啦的声音响起,一如当年我们共同把择好的豆角倒进菜筐。
当我说再见的时候,回答我的是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长久——()熟识——()怪异——()
2.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回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径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也许是因为那天独自说话没有回声的感受太特别了。
”这里的“特别”具体体现在哪里?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有关句子。
4. “我”第一次给他打电话,是在自言自语,而第二次却能听到熟悉的豆角鼓的声音。
从中我感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当我说再见的时候,回答我的是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
”这“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述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题(本题共计30分)
1、作文:
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卷面整洁、字体工整,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