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场里的能量教案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 课《游乐场里的能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游乐场里的能量》是《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及其转换”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通过小钢珠在U 形管里的运动以及寻找游乐场里的能量,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着的物体具有能量,能量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机械能、声能、风能、电能、磁能等。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U 形滑板的秘密”利用小钢珠在U 形管里的运动模拟U 形滑板的运动,观察小钢珠的运动情况,了解机械能;活动2“游乐场里藏着哪些能量”,通过寻找游乐场里藏着的能量,知道能量无处不在,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世间万物的运作都需要能量。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能量”并不陌生,在他们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各种形式的能量。

学生知道一些能量的形式,如电能、太阳能、光能,但他们较难把物体的运动、变化与能量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1. 认识到运动着的物体具有动能,动能属于机械能。

2. 知道能量有不同的形式,机械能、声、光、电、热、磁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3. 能举例说出身边存在哪些不同形式的能量。

4. 对身边的能量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运动着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形式的能量是机械能;找出游乐场中具有能量的游乐设施,说出游乐设施具有的能量形式。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小钢珠在U 形管的运动情况,解释小钢珠能多次往复运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小钢珠、U 形管、能量的相关图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情境:波波和妍妍在游乐场里被U 形滑板吸引了,他们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问题:U 形滑板在没有马达提供动力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沿着U 形轨道多次往复运动?
交流:学生尝试对现象进行解释。

任务:用小钢珠和U 形管模拟U 形滑板和轨道,观察小钢珠在U 形管里的运动情况。

(二)活动探究
1. 活动1 U 形滑板的秘密
媒体:出示小钢珠与U 形管的图片。

问题:怎样用小钢珠和U 形管来模拟U 形滑板和轨道?(把小钢珠放在U 形管里。


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活动:把小钢珠放在U 形管,观察并描述小钢珠在U 形管里的运动情况。

问题:小钢珠在U 形管里是如何运动的,它为什么能多次往复运动?
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进行交流。

小结:小钢珠在U 形管里进行往复运动,与U 形滑板一样,是因为小钢珠具有能量。

问题:U 形管里滚动的小钢珠具有能量,这是一种什么能量呢?
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2. 活动2 游乐场里藏着哪些能量
媒体:出示游乐场的图片。

讲述:U 形管里滚动的小钢珠具有动能,动能属于机械能,它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问题:除了动能等机械能以外,能量还有哪些表现形式?游乐场里有哪些游乐设施,它们是靠哪些形式的能量运行的?
活动:找出游乐场里具有能量的游乐设施,说说这些游乐设施具有哪些形式的能量,把发现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

交流:学生描述游乐场里具有能量的游乐设施以及它们具有的能量形式,教
师对学生的汇报结果进行整理。

小结:游乐场里有热气球、旋转木马、过山车、碰碰车和激流冲浪等游乐设施。

其中,热气球具有热能和机械能;旋转木马、过山车和碰碰车具有机械能和电能;激流冲浪具有机械能。

(三)拓展
媒体:电动机运作、电灯发光、烧热水等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图片。

问题:就像游乐设施一样,世间万物的运作都需要能量,你知道身边还存在
哪些不同形式的能量吗?
交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出身边不同形式的能量。

小结:能量有许多表现形式,如机械能、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等。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备课小组精心设计,一次次的修改。

具体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初步建立能量的概念。

先播放有关能量是什么的视频,提出问题世界万千变幻离不开什么?再读单元页小诗能量、能量,宇宙之中蕴藏。

势热磁电声光,能量相互转换。

转换、转换,世界万千变幻。

再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看图:举高石块、收缩发条的闹钟、压缩空气唧筒的图片都具有能量。

了解学生的前认识,使学生初步认识能量。

第二环节,动手做实验,想办法让物品储存或具有能量,学生感受能量的存在。

学生实验用的材料是生活中常用的,如气球、注射器、橡皮筋、皮球、弹簧等,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让学生自从
分组设计,分组实验,汇报交流。

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引导学生探究出物体所处的状态不同,能量的表现形式就不同。

第三环节,认识能量的表现形式。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了课件图片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逐渐引领他们寻找,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存在。

最后利用播放视频让学生试着总结能量的表现形式。

并给予层次的思考题巩固这一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能量的认识,如果没有能量那会怎么样?生活中能量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种,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有经历,所以学生们每个人都会动脑,动口。

在扩展认识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感知。

本节课进行的很顺利,学生也能跟着老师的步伐非常愉快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但有一点不足,就是在怎样使物体具有能量的探究活动中,我没注意强调要注射器里的空气有弹性势能,应该要堵住注射器前面,把活塞压下去,再让它自动弹回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