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题详解】
雪山调水工程是在斯诺伊河及其支流上修建水库,将水调入雪山山脉西侧的墨累河流域,会使斯诺伊河下游径流量减少,C正确;斯诺伊河下游径流量减少,流速不会变快,A错误;上游修建水库,泥沙在库区沉积,下游含沙量减小,B错误;上游修建水库,对下游的径流量具有调节作用,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变小,D错误。故选C。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5. D 6. B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松嫩平原纬度较高,年平均气温不可能达11.6℃,积温也不会达到4000℃,故A错。华北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不可能达1980毫米,故B错。某某岛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高在15℃以上,≥10℃积温高,年平均降水量大,故C错。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应大于800毫米,故D正确。
3.提供水资源。淡水湿地是大自然中最大的滤水池,可以有效地蓄水,抵抗洪水,并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水源。“没有湿地就没有水”。
4.降解污染物。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其他活动以及径流等自然过程带来的农药、工业污染物、有毒物进入湿地,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可是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从而使当地和下游区域的环境免受污染。
【点睛】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为著名的混合农业区,农业发达,需水量大,而该区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为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水源不足。
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下图由左至右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减少科技和教育投入②加快产业优化升级③大力发展金融等服务业④培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③④
【答案】12. D 13. C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发达国家推进“再工业化”战略,是将一些制造业从发展中国家迁回发达国家,表中涉及的行业多为高技术行业,因此主要优势是发达国家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D对;基础设施完备、土地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不是高技术产业的主要影响因素,A、B、C错。故选D。
【2题详解】
注意题干关键词“及时”、“获取”、“最快捷”,获取各功能区的地理变化情况,属于获取地理信息,最快捷的途径为遥感技术,C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与导航,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空间数据的查询与分析,实地考察不是最快捷的途径,ABD错误。故选C。
【点睛】遥感的主要应用:资源普查、植被分类、环境污染监测、灾害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和产量调查等。
某某某某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本题共37小题,每小题4分,共1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西部某城市将生态红线区域优化为风景名胜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特殊物种保护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9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地区




年平均气温(℃)
≥10℃积温(℃)
4141
8200
2800
6500
年平均降水量(mm)
683
1980
538
1350
5.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松嫩平原B. 乙—华北平原
C. 丙—某某岛D. 丁—长江三角洲
6. 针对甲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气候条件采取的措施是( )
①建设温室大棚②发展基塘生产③发展立体农业④发展微灌滴灌
【4题详解】
乙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在绿洲种植小麦、棉花,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B正确。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水土流失问题少,A错误。过渡带植灌种草,能够减轻土地荒漠化,C错误。荒漠繁育野生动物,可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D错误。
区域地理位置不同,农业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存在较大差异。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四个地区(松嫩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某某岛)的气温、降水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图片显示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当地植被覆盖率降低,泥沼等湿地减少,因此气温日较差增大,D正确。植被覆盖率降低,大气湿度减小,年均降水量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下渗量减少;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对太阳辐射量影响不大。A、B、C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D。
【10题详解】
“再工业化”是针对工业化进程完成以来出现的过度“去工业化”趋势以及由此引发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脱节等问题,逐步形成的一种回归实体经济的纠正机制,通过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回巢和增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陆续从我国和其他国家回迁本国,制造业出现“回巢”现象。下表是近几年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三个案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公司
案例
行业
谷歌
决定在美国而非中国生产家庭娱乐产品
电子
通用
在美国纽约和肯塔基州建立工厂,生产精密电池
电子
福特
把在中国部分零部件和整车生产转移至美国
汽车
12.发达国家推进“再工业化”战略的主要优势是( )
A.基础设施完备B.土地资源丰富
C.消费市场广D.技术水平高
13.针对发达国家制造业 “回巢”,我国可采取的应对策略有( )
1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据此完成下题。
上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某某某某地区、东北地区
B.某某某某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某某某某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1.这九类区域( )
A.以行政区划为指标B.优势特色相同
C.开发治理措施相同D.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
2.要及时获取各功能区的地理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遥感技术D.实地考察【答案Fra bibliotek1. D 2. C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这九类区域划分指标不同,各个区域均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因此其开发治理的措施也不同,ABC错误,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读表可知,甲地≥10℃积温较低,年平均气温不高,热量条件不足,应建设温室大棚改善热量,①正确;甲地年平均降水683毫米,年降水量相对较少,可发展微灌滴灌技术,节省水资源,④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表格中四地均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根据甲地的积温以及降水量情况可知,甲最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并不适合发展基塘生产和立体农业,基塘生产在珠江三角洲和太湖地区最典型,立体农业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典型,故②③错。故B正确,A、C、D错误。
A. 发展水力发电B. 保障农业用水
C. 削减下游洪峰D. 促进旅游发展
8. 雪山调水工程将使斯诺伊河下游( )
A. 流速变快B. 含沙量增加
C. 径流量减少D. 水位变化大
【答案】7. B 8. C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由材料“在斯诺伊河及其支流上修建水库,通过自流或抽水,经隧道或明渠将水调入雪山山脉西侧的墨累河流域。”可知,水源调入区为墨累河流域,而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为著名的混合农业区,农业发达,需水量大,而该区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降水较少,水源不足,所以,雪山调水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农业用水,故选B。
A.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B.绿洲种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C.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
D.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甲图位于西北内陆,农业主产区位于山麓地带的绿洲上,呈条带状分布是因为沿山麓地带分布,灌溉水源丰富,C对。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不是带状分布原因,A错。铁路线分布受绿洲分布影响,B错。地处山前冲积扇,以黄壤为主,D错。
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本题共7小题,共152分)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某潍县萝卜属于秋萝卜,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传统栽培以露地为主,8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11月上旬收获,为耐寒性蔬菜。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叶片生长温度为15—20℃,肉质根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18℃;高于25℃时,植株生长弱,产品质量差,低于1℃时,肉质根易受冻害。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掌握积温带和南北方地理界线秦岭淮河的特点可轻松作答。中国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不等。根据各地≥10°C积温大小的不同,中国自北而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温度带,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区。一般而言,寒温带积温<1600℃,中温带积温介于1600~3400℃,暖温带积温介于3400~4500℃,亚热带积温介于4500~8000℃,热带积温>8000℃,青藏高寒区积温<2000℃。
澳大利亚自1949年起开始兴建雪山调水工程,在斯诺伊河及其支流上修建水库,通过自流或抽水,经隧道或明渠将水调入雪山山脉西侧的墨累河流域。该工程绝大部分位于雪山国家公园内。为该工程建设的16座大大小小的水库,点缀于绿树雪山之间,使雪山国家公园成为著名的旅游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雪山调水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材料显示泥炭沼泽森林中的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而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后,土壤暴露于空气中,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C正确。森林蒸腾耗水量的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没有影响;棕榈油主要用于食品、饲料加工而不是燃烧,故棕榈油不可能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林场建设所需要用到的化石能源有限,不会造成温室气体大量增加,A、B、D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C。
【点睛】湿地的生态效益:
1.维持生物多样性。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同时,湿地还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的功能十分显著,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此外,湿地还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
【13题详解】
增加科技和教育投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才能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故①错;②对;④对。金融等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不能解决制造业竞争力下降问题,③错。综上,正确的是②④,故选C。
【点睛】“再工业化”是西方学者基于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下降、 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 “回归” 战略,即重回实体经济,使工业投资在国内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
9.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 )
A.年均降水量B.太阳辐射量C.地表下渗量D.气温日较差
10.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B.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
C.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D.林场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答案】9. D 10. C
下图中甲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某某某某主产区,乙 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甲图中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是因为
A.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
B.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C.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
D.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4.乙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某某某某地区、苏南地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地区城市化的模式,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城市化动力的掌握情况,基础性强,难度一般。
【详解】我国各地城市化发展模式不一样,如珠三角地区主要依靠对外开放的优势,而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符合①模式;某某某某地区以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而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符合②模式;苏南靠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推动产业化发展,从而推进城市化,符合③模式;东北地区以丰富的资源为基础,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而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符合④模式。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