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ppt

合集下载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

并发症
脑膜脑炎 睾丸炎、副睾炎 心肌炎 卵巢炎 耳聋 胰腺炎 肾炎 其他

怎么样治疗
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抗病毒 口服液 对症支持治疗:解热镇痛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类、头孢类 中医治疗:散风解表,清热解毒。 板蓝根、银翘、银花等等
并发症的治疗
家庭护理
单纯性腮腺炎患者可在家隔离治 疗护理。 患者需要多饮水、适度户外晒晒 太阳。病情轻者或退热后可适当 活动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流行性腮腺炎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 病毒引起的以腮腺或其他唾液腺 (颌下腺、舌下腺)非化脓性肿 痛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亦可见于成人
好发于冬、春季
在学校、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 方易暴发流行
怎样得病
传染源:流行性腮腺 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 炎病毒但未发病的隐 性感染者。
我们学到什么?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谢大家
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 流通。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 等采取煮沸或曝晒等方式进行消 毒。
要科学合理安排饮食,多吃些富 含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食或软 食。在急性期不要吃酸、辣、甜 味及干硬食品。症状明显好转后 可以吃一些促进唾液分泌的食物, 以促进腮腺功能的恢复。
我们该怎么样预防
腮腺炎病毒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 作用均甚敏感,1%甲酚皂溶液、 70%乙醇、0.2%甲醛溶液等均可 于2~5 min内将其灭活,暴露于 紫外线下迅速死亡,加热至55~ 60℃时经10~20min即失去活力。
起病1-2 天腮腺肿胀, 一般先见于一侧,12天后对侧肿胀。以 耳垂为中心.向周 围蔓延,边缘不清 楚,局部皮肤不红, 表面灼热,有弹性 感及触痛。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腮腺炎病毒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 了解病史
了解病人发病前14~25天是否有与流行 性腮腺炎病人接触史,当地是否有流行性腮腺 炎流行,是否到过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区,是否 有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史 。
【护理评估】
2 评估流行病学资料
▲是否有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是否存在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 ▲是否为易感者:人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全球分布,冬春季高发
为飞沫隔离
实训2-59
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切断传播途径
严格消毒
保护易感者
有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护理措施】
(二)指导休息 (三)饮食护理 (四)用药护理 (五)严密观察 (六)对症护理 (七)心理护理 (八)健康教育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
第二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传染病护理》
第十一节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艾春玲
定义
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是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临床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炎症、 肿大和疼痛,神经系统及各种唾液腺 体组织均可受累 。
性质
属丙类传染病,需24小时内上报
病原体
▲可采用病原学检查、抗体检测以确诊
【护理评估】
(五)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主要为抗病毒、对症治疗
(六)疾病转归 ▲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常见护理问题】
1.疼痛 与腮腺非化脓性炎症有关 2.体温过高 与腮腺炎病毒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
【护理措施】
(一)隔离防护
管理传染源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前驱症状 腮腺肿大
发热
▲持续约1~2天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课件

.
7
• 4. 流行特征 本病分布全球,全
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可 呈流行或散发。在儿童集体机构、 部队以及卫生条件不良的拥挤人群 中易造成暴发流行。
.
8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1~30天,平均18天。 • 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
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 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 腮腺肿 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成人重,幼儿轻。 • 不典型病人无腮腺肿胀,而以脑膜炎、 睾丸炎等为主要表现。也有仅见颌下 腺及舌下腺肿胀。
.
9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
• 肿大时间: 1、3 • 肿大顺序: 一侧 →双侧 → 颌、舌下腺 • 肿大部位: 以耳垂为中心 • 色 泽: 亮而不红 • 质 地: 坚韧、触痛,局部皮肤温度增高 • 边 界: 不清 • 腮腺导管: 堵塞,开口红肿、无脓 • 加重因素: 言语、进食、咀嚼 • 淀 粉 酶: 增高
.
18
• 脑脊液检查 无脑膜炎表现的患 者,约50%病例白细胞轻度升高, 可分离出该病毒。
• 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敏 感性强、特异性强,可作早期诊 断但不作常规应用。
• 病毒分离 早期患者可在唾液、 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
19
(六)治疗
• 流行性腮腺炎无特效治疗,一般 抗生素无效。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 法对症处理。
.
5
• 2. 传播途径 本病毒在唾液、
鼻咽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亦可 接触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 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 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
6
• 3.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90%病例
发生于1~15岁,尤其5~9岁的儿童。 1岁以内婴儿很少患病。成人中80%曾 患过显性或隐性感染。儿童患者无性 别差异,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 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共32张PPT)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共32张PPT)
• 简称流腮
• 腮腺炎病毒引起 • 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
•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 一种系统的、多器官受累的疾病
• 丙类传染病
•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 可从唾液、血、尿、脑脊液 等分离出病毒
• 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均 甚敏感
–紫外线、甲醛、56℃均可灭活 –耐低温,4℃能存活数天,-70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可较快减轻脑膜炎症状,成人5mg,小儿2mg。
• 卵巢炎:5% 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胀痛及感觉过敏,进食酸性食物时为甚(肿热痛)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
• 其他:心肌炎、乳腺炎、甲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腰穿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 禁食水,以避免在治疗中发生呕吐和吸入秽物引起肺炎, 2、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 症状 – 直接侵入引起; – 多见于儿童患者; – 以脑膜受累为主
65%脑脊液有异常;
– 一般预后良好。
• 胰腺炎 发热:38℃ ~ 40℃
:恶心、呕吐、腹痛;<10%
睾丸炎:14~35%、单侧
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变化及尿量
• 睾丸炎:14~35%、单侧 流行情况:以冬春季为主。
密切观予药物降温,使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 双侧性:起病时先从一侧开始
• 治疗:抗病毒 ;对症治疗
• 护理:1、消毒隔离;2、口腔护理;3、饮食指导; 4高热护理;5、病情观察;6、腰穿护理;7、心 理护理。
思考题
• 1、腰椎穿刺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 2、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 3、脑脊液压力、蛋白、糖、氯的正常值?
• 发病1~2天后出现 • 双侧性:起病时先从一侧开始

流行性腮腺炎【儿科】 ppt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儿科】  ppt课件

病 理
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为本病的主要病变, 腺体呈肿胀发红,有渗出物,出血性病灶 和白细胞浸润,腮腺导管有卡他性炎症, 导管周围及腺体间质中有浆液纤维蛋白性 渗出及淋巴细胞浸润,管内充塞破碎细胞 残余及少量中性粒细胞,腺上皮水肿、坏 死,腺泡间血管有充血现象,腮腺四周显 著水肿,附近淋巴结充血肿胀。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流行性腮腺 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未发 病的隐性感染者。流行性腮腺炎病 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中有大量的 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随病人和 隐性感染者的唾液排出体外后,散 播在空气中。


吸进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空气, 如果抵抗腮腺炎病毒的能力不强, 就有可能患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 病毒一般于发病前6天至腮腺肿大 后9天可从患者唾液中分离出来。 在腮腺肿大前1天和腮腺肿大后3天 这段时间内传染性最强。于病程早 期,也可从血液、脑脊液、尿或甲 状腺等分离出腮腺炎病毒。


再次进入血液循环(第2次病毒血 症),并侵犯上次未波及的一些脏 器。病程早期时,从口腔、呼吸道 分泌物、血、尿、乳汁、脑脊液及 其他组织中,可分离到腮腺炎病毒。 也有研究者从胎盘和胎儿体内分离 出本病毒。

有人认为病毒对腮腺有特殊亲和性, 因此进入口腔后即经腮腺导管而侵入 腮腺,在腺体内繁殖后再进入血液循 环,形成病毒血症,累及其他组织,

部分患儿有颌下腺、舌下腺肿胀。 同时伴中等度发热,少数高热。腮腺 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 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约 10~14天。


④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稍降 低,分类计数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血及尿中淀粉酶增高。

⑤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 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出 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 者。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
.
各种症状
病理特征
腮腺及其它腺体和器官非化脓性炎症 腺管上皮变形坏死,间质水肿导致腺管堵塞
.
【临床表现】
.
潜伏期17~21天,平均18天。 2/3隐性感染,98%病人表现从腮腺开始。 大多起病急骤,仅部分病人有前驱症状。
发热是最早表现,38 ~ 40℃,成人重、儿童轻,高热者可伴相 对缓脉
不典型病人无腮腺肿胀,而以脑膜炎、睾丸炎等为 主要表现。
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 药物预防
肌注丙种球蛋白 减毒活疫苗 板兰
.
.
.
.
.
.
.
也有仅见颌下腺及舌下腺肿胀
.
腮腺情况
肿大时间: 1、3、7天 肿大顺序: 一侧 双侧 颌、舌下腺 肿大部位: 以耳垂为中心发展 色 泽: 亮而不红 质 地: 坚韧、触痛 边 界: 不清 腮腺导管: 堵塞,开口红肿、无脓 加重因素: 言语、进食、咀嚼 淀 粉 酶: 增高
.
【并发症】
.
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睾丸炎(卵巢炎)
人群普遍易感 病后获得持久免疫 85%-90%发生于15岁儿童,成年人亦可发病 青春期后发病者中男多于女
流行特征
散发不断 冬春季高发 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易于暴发流行
.
【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





病 毒 定殖
上呼吸道粘膜
增殖
次 病









增殖
次 病



唾液腺 其它腺体 肝心 肾脏 中枢神经系统
.
【治 疗】
.
一般及对症治疗 呼吸道隔离,解热镇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㈢ 胰腺炎 发生率在10%左右,发生于腮腺肿大后3~4天止1周,表
现为体温再度升高,恶心,呕吐,上中腹疼痛和压痛。由于 单纯腮腺炎即可引起血、尿淀粉酶增高,因此需作脂肪酶检 查,若升高(>1.5u/ml)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1、血象:白细胞记数正常或稍有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中度增高。 3、脑脊液:白细胞增高。 4、血清学检查。 5、病毒分离
• 3. 易感人群 • 普遍易感。90%病例发生于1~15岁, 尤其5~9岁的儿童。1岁以内婴儿很少患病。成人中80%曾患 过显性或隐性感染。儿童患者无性别差异,青春期后发病男 多于女。
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 4. 流行特征 • 本病分布全球,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可
呈流行或散发。在儿童集体机构、部队以及卫生条件不良 的拥挤人群中易造成暴发流行。
腮腺炎病毒
经口、鼻侵入人体
局部黏膜上皮细胞中增殖 血循环
腮腺炎 腮腺 中枢神经系统 脑膜炎
进一步繁殖 再次进入血流
侵犯第一次病毒血症未受累的腺体和器官
传染源 飞沫传播
易感 人群
早期患者 隐性感染者
学龄儿童 无免疫力的成人
• 患者腮腺肿大前1d至肿大后3d均具有传染性。 • 15岁以下小儿是主要的易患者。 • 本病为世界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 • 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患儿:余欣雅 科室:儿科 性别:女 年龄:6岁7月 床号:5床 住院号:143916
1. 患儿因“发热、双颌下肿痛半天”于2017-09-20入院。 2. 患儿今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为低热,无寒战、抽搐,无头痛、咳
嗽、流涕,无呕吐、腹痛,未做特殊处理。现来我院就诊,查血常规 异常,为进一步诊疗而收入院。起病来,精神欠佳,胃纳睡眠差,大 小便正常。 3. 查体:T 37.3℃,P 98次/分,R 28次/分,Wt 20kg,神志清,精神欠 佳,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双颌下肿胀,有触痛,双肺呼吸音 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平软,病理反射 未引出。 4. 辅助检查:查血常规:WBC 30.19x109/L,N/L85.5/8.4,HB129g/L。 5. 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2.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病毒唑),静脉注射5-7天
3.对症治疗 金黄膏、青黛、仙人掌和鸡蛋清外敷。
4.并发症治疗 •胰腺炎 应禁食,静脉输液加用抗生素。
•心肌炎 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重症并发脑膜脑炎 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伴有颅内压增高者, 可静脉注射20%甘露醇进行脱水疗法。
• ㈠ 神经系统并发症 • 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为儿童腮腺炎常见的并发症,
多发生在肿后1周内。也可发生在腮腺肿胀前6天或肿后2 周。约25%~50%可无腮腺肿大,
• 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相同, 预后一般良好。有时还可并发颜面神经炎,脑室官膜炎, 多发性神经根炎,小脑共济失调,耳聋等。
触痛; • 腮腺肿胀大多于48小时左右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恢复正
常;
• 腮腺管口早期常有红肿;颌下腺或舌下腺亦可以受累。
脑膜脑炎: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少见惊厥 和昏迷。
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较少见。
其他:可有心肌炎、肾炎、肝炎等。
脑膜炎
并发症
其他
睾丸炎
1.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2.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表现有? 3.发病机制? 4.流行病学有哪些? 5.临床表现? 6.有哪些并发症? 7.治疗要点? 8.护理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mumps)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俗称痄腮。
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等,可累及其 他腺体组织或脏体及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 卵巢炎、胰腺炎等。
• ㈡ 睾丸炎或卵巢炎 • 病毒多侵犯成熟生殖腺,故发病以成人为
多,发生率30%,常发生于病后6~10日,表 现为高热,睾丸肿大,疼痛,鞘膜腔内可有 黄色积液,多为单侧,疼痛持续5~10日消退。 病后约1/3病人睾丸萎缩,但很少引起不育症。
• 卵巢炎:约占成年女性患者的5%~7%,有 轻微的下腹疼痛,明显者卵巢可触及并有触 痛,但全身症状轻,一般不影响生育。
• 1. 传染源 •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腮肿前7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
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 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仅有其它器官受累者, 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
• 2. 传播途径 • 本病毒在唾液、鼻咽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亦可接
触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 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预后良好
• 腮腺炎病毒属RNA病毒的副黏液病 毒科。
• 病毒颗粒呈不规则圆形,大小悬殊, 为100~200mm。此病毒对外界抵 抗力弱,不耐热,对乙醚、甲醛、 紫外线均较敏感。一般室温下经 2~3日后其传染性可消失。加热至 56~60℃后10~20分钟或70%乙 醇2~3分钟可灭火。
卵巢炎
胰腺炎

腮肿边缘不清 皮肤颜色不改变

无脓液

腮腺管口红肿

• 肿大时间: 1、3 • 肿大顺序: 一侧 →双侧 → 颌、舌下腺 • 肿大部位: 以耳垂为中心 • 色 泽: 亮而不红 • 质 地: 坚韧、触痛,局部皮肤温度增高 • 边 界: 不清 • 腮腺导管: 堵塞,开口红肿、无脓 • 加重因素: 言语、进食、咀嚼 • 淀 粉 酶: 增高


腮 腺 导 管
腮 腺 肿 大



• 潜伏期一般为14-25天,平均18天; • 前驱症状可有中度发热、头痛、乏力、肌痛等 • 腮腺肿胀是最突出的症状。 • 起病1-2d腮腺肿胀,一般先见于一侧,2-4 d后对侧肿胀; • 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弥漫性肿大,表面灼热,有弹性 感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