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及卡维地洛干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及卡维地
洛干预研究
叶炳华;管耘园;卢辉和;吴红萍;盛臻强
【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年(卷),期】2011(009)008
【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及卡维地洛干预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90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易损斑块(VP)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分别给予卡维地洛(CAR)或美托洛尔(MET)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脂、血糖、血清hsCRP,并通过彩色超声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斑块声学密度定量(AD)值及VP数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斑块AD值较治疗前均有增加,但以CAR组更显著(t=5.8517,P<0.01);治疗后CAR组与MET组VP 数量分别减少19个和9个(χ2=4.1745,P<0.05);两组血清hsCR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以CAR组更显著(t=7.6481,P<0.01);治疗前后血糖、心率、血压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斑块AD值与hsCRP呈负相关(r=-0.6934,P<0.01).结论 CAR比MET有更强的稳定斑块作用,其机制可能在于CAR除β受体阻断作用外还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
【总页数】4页(P572-575)
【作者】叶炳华;管耘园;卢辉和;吴红萍;盛臻强
【作者单位】225321,江苏省,泰州市高港人民医院心内科;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超室;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血清P-选择素、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J], 李海龙;姚慧娟
2.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J], 杜岩;任艳
3.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J], 张淑敏;陈淑慧;刘敏;孔斌;窦萍
4.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J], 王嫘;滕赞;范姝丽;陈思娇
5.血清五聚素3、超敏 C 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水平以及微栓子信号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J], 李凤;朱余友;杨孙凤;程娟;李淮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