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 同步课时训练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同步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B.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C.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D.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2. 图所给出的四个力中,不是弹力的是()
3. (多选)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4. 人的一根头发能承受的力与年龄有关,其范围一般在0.8~2 N。

为了测量小华的一根头发能承受多大的力,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是()
A.量程为0~1 N,分度值为0.05 N
B.量程为0~5 N,分度值为0.05 N
C.量程为0~10 N,分度值为0.5 N
D.以上三种都可以
5.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测量时,应先估计被测量的力有多大,然后再选择适当的弹簧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不能斜着用
C.为使测量结果准确,要等指针静止后再读数
D.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挂钩是否与外壳摩擦
6. 如图所示,甲、乙两名同学分别用5 N的力拉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测力计示数为( )
A.10 N B.5 N
C.0 N D.无法确定
7. 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这一性质制成的
B.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对指针进行调零
C.弹簧测力计只能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动物体
D.弹簧测力计在使用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和拉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8. 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L甲<L丙L乙>L丁
B.L甲=L丙L乙=L丁
C.L甲<L丙L乙=L丁
D.L甲=L丙L乙>L丁
9. 某同学在实验时,将一物体挂在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 N(如图甲所示),然后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又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吊环上,如图乙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一定大于2 N
B.一定等于2 N
C.一定小于2 N
D.一定等于4 N
10. 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关于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乙大
B.图乙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甲大
C.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1.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链接例4规律总结
12. 如图所示,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用双手挤压厚玻璃瓶,我们会看到细管中的水面________,从该现象可推测________发生了形变,这个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13. 在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

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__,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__。

(均选填“A”或“B”)
14. 如图所示,某跳水运动员在练习跳水时,跳板发生了________形变,便产生了______力。

这个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的,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

15.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拉力器来测自己的臂力,他把并在一起的五根弹簧拉长0.4 m,若将每根弹簧拉长1 cm需要2 N的拉力,那么他的臂力大小是______N。

16.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跟弹簧所受的拉力成__________;一根原长为5 cm的弹簧在5 N的拉力作用下长度变成10 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当它受到2 N的拉力时,它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三、作图题
17. 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 请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18. 将一个重量为G的小球从空中某点静止释放,落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压缩到最低点后,再被弹起.请画出小球在最低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
19.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外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

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 N,它的伸长量增加________cm。

(2)该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

(3)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某同学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规格钩码的个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所挂钩码数量N/个0123456
弹簧长度L/cm12.5613.1113.6514.214.7315.29
弹簧伸长量ΔL/cm00.55 1.09 1.64 2.17 2.73
(1)在数据记录表中,有一个记录不规范的数据是__________。

(2)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ΔL与所挂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象。

根据图象
可知,当挂6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________c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同步课时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解析] 不接触的物体,不会产生弹力,接触的物体必须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弹力,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所以有弹力作用,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C选项错误;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都能产生弹力,D选项错误。

2. 【答案】D
3. 【答案】BC[解析] 地面受到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而产生了向下压地面的力,故A错误,B正确;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产生了形变,而产生了向上的弹力,故C正确,D错误。

4. 【答案】B
5. 【答案】B[解析] 被测力的大小必须要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内,在测量时,应先估计被测量的力有多大,然后再选择适当的弹簧测力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弹簧测力计可以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一般被测力作用在挂钩上,人的手作用在拉环上,等指针静止后再读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测量时指针与外壳接触会增大不必要的摩擦,从而影响测量结果,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挂钩是否与外壳摩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6. 【答案】B[解析]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甲、乙两名同学分别用5 N的力拉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时,测力计示数为挂钩一侧的拉力大小,即为5 N。

7. 【答案】C[解析]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之前,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必要时进行调零;要认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测量时,弹簧轴线方向必须与拉力方向一致,并且要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故A、B、D说法正确。

测量对象和目的不同,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施
加的拉力方向也不同,C说法错误。

8. 【答案】B[解析] 由图可知,图甲和丙的力都会使弹簧伸长,图乙和图丁的力都会使弹簧压缩。

在图甲中,当弹簧受到向右的拉力F时,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墙对弹簧施加的力也为F,方向水平向左,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伸长的长度相同,所以L甲=L丙;在图乙中,当用水平向左的力F压弹簧时,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墙对弹簧施加的力也为F,方向水平向右,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的长度相同,所以L乙=L丁。

9. 【答案】A
10. 【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均为两相同的条形磁体,故根据整体法分析可知,甲、乙两图中磁体对桌面的压力均等于两块磁体的总重力,故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故选C。

二、填空题
11. 【答案】3.6
12. 【答案】上升玻璃瓶转换法
[解析] 用双手挤压玻璃瓶,玻璃瓶的形状发生微小改变,而玻璃瓶中灌满水,水的体积不变,所以观察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

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

13. 【答案】B A
[解析] 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A的伸长量大,弹簧A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弹簧B的伸长量小,弹簧比较“硬”,劲度系数较大,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

14. 【答案】弹性弹垂直于跳板向上运动员
[解析]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跳板受运动员的压力而向下弯曲,运动员起跳腾空后跳板能自动恢复原状,所以跳板发生的是弹性形变,产生了弹力,其方向是垂直于跳板向上。

[点评] 判断物体能否产生弹力,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
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15. 【答案】400
[解析] 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把每一根弹簧拉长1 cm需要2 N的力,那么把一根弹簧拉长0.4 m需要的力是80 N,他将并在一起的5根弹簧拉长0.4 m所需的力是400 N。

16. 【答案】正比7
[解析]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受到5 N拉力时,弹簧伸长
量为10 cm-5 cm=5 cm,因为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所以F1
ΔL1=F2
ΔL2,代入数
值得:5 N
5 cm=2 N
ΔL2,解得:ΔL2=2 cm。

所以当它受到2 N的拉力时,它的长度为5 cm+2
cm=7 cm。

三、作图题
17. 【答案】
如答图所示
答图
【解析】物体A受到的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符号为G;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符号为F1;B物体对A的压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符号为F2.如答图所示.
18. 【答案】
如答图所示
【解析】小球在最低点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弹力,且弹力大于重力.具体如答图所示.
四、实验题
19. 【答案】(1)0.5(2)弹簧测力计(合理即可)
(3)弹簧在竖直悬挂自然下垂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已有一定量的伸长
[解析] (1)由图可知,该弹簧不受力时,伸长量是0.5 cm,当受到的拉力为1 N时,伸长量为1 cm,也就是说,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 N,其伸长量增加0.5 cm。

(2)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3)弹簧自身有重力,弹簧水平放置测其自然长度,竖直放置时由于自身的重力必然会有一定量的伸长,所以,该图线不过原点。

20. 【答案】(1)14.2
(2)图略 3.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