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时期财政建设的若干思考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财政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新时期下的效益财政1效益财政的内涵所谓效益财政就是以效益最大化为基本取向的理财思想、方法和运行机制。
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就财政资金来说,效益财政要求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其中包括编制预算、确定项目、拨付资金和使用监督等财政各环节。
2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效益财政要求政府在指导思想上追求效益,在政策的制定上谋求效益,同时在工作中更要追求效益。
跟通常意义上的财政相比,效益财政具有自身的特点。
通常意义上的财政要求按照财经政策、财会制度行事,规定资金专款专用,不准挤占挪用。
效益财政的要求则是财政资金在使用上要达到预期的效益,从而实现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
2新时期下效益财政建设的必要性在新时期,效益财政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的精神,应当建立效益财政体系。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顺利实现财政工作的预期目标,应当加快效益财政的建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协调和保障社会稳定的任务落到了财政部门身上。
在我国,当前的财政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各种刚性支出逐年增加、供养人口不断增多、社会保障负担加重、债务偿还压力加大等。
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要求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实现经济、政治和社会综合利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尽快建设效益财政政策。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有责任在工作中追求效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审计机关对财政部门的审计工作已经由审计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向效益性转变。
这些都说明了在新时期,建设效益财政是财政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效益财政建设的策略1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和选择取向是构建公共财政框架,这也是建设效益财政的契机。
这主要得益于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要求正确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求政
府充分尊重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以经济手段弥补市场失灵处,在此基础上履行财政职能,制订和执行财政政策。
同时,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要求政府与一般的盈利性市场主体区分开来,不再参与盈利竞争,这将降低财政投资的风险,同时减少资金的损失和浪费。
从而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得到保证。
可以说,效益财政与公共财政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共财政的目标是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
效益财政是追求资金效益最大化的运行机制,所以要想建立效益财政,就必须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财政活动才能在公共财政体系的范围之内达到效益最大化。
2提高财政实力和创新力效益的财政建设无非是开源节流。
开源主要体现在提高财政实力上,节流体现在财政的创新力上。
财政实力主要包括履行财政职能、实现目标的能力。
这当中包括资金汲取能力,财政的控制和保障能力。
要想深化效益财政建设就必须着眼于财政实力的提高。
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财政可能获得资金。
其次,当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规模一定时,财政体制又决定了政府获得实际财力的多少。
与此同时,效益财政建设要求仅仅围绕提高政府财政创新力展开,通过财政的自我调节,适应和对外释放来达到效益最大化。
首先要做到体制创新,其次做到管理创新,最后政策创新。
只有不断地提高财政实力和创新力,深化效益财政的建设才有可能实现。
3加强财政预算支出使用监督管理加强财政管理是一个逐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的过程。
在财政收支管理方面应以增加政府可用财力为着力点,科学地处理财政收支的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具体要求做到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的比重,加大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
加强收入的征管,既要防止财政收入的跑和漏,又要防止征收过头。
在预算方面,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预算的方法。
要合理、规范、科学地管理财政支出,确保财政用在该用之地,并建立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