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刑法中的严格责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认相对 的严格责任 , 并将被告人的物过错辩护写进法律 , 以保证 法律的统一实施 , 防止有的被告人遭受绝对责任 的命运 。 ”
参考文献 :
[ 1 ] 赵秉志. 英美刑法学[ M] , 北京: 中国人 民大 学出版社 , 2 0 0 3 [ 2 ] [ 美] R i c h a r dG. S i n g e r 、 J o h n Q. L a F o n d , 王秀 梅, 杜 晓君 , 周 云 彩 注. 刑法 : 注释本( 第二版) [ M] . 北京: 中国方正出版社 , 2 0 0 3 [ 3 ] [ 美] 阿诺德. H. 洛伊. 刑法 原理 ( 第 4版 )[ M] . 北 京: 法律 出版社 ,
一
[ 4 ] 吴 峻. 英美刑法规则与判例[ M] . 北京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2 0 0 5
般公众 在行 为时更加谨慎 , 提高注意义务 , 实现一般预 防。 ( 二) 相对严 格责任与我 国刑事诉讼 法理论相契合
首先 , 相对严格 责 任 与无 罪 推定 并不 矛 盾 。我 国《 刑 事诉 讼
[ 5 ] 张旭. 英美刑法论要[ M3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 0 0 6
[ 6 ] 储怀植. 美国刑法( 第三版 ) [ M]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版社 , 2 0 0 5
[ 7 ] 刘仁文. 刑法 中的严格责任研究[ J ] . 比较法研 究, 2 0 0 1 ( 1 ) : 4 4 . 5 9 .
则。 ” 而 相 对 严 格 责 任 中对 过 错 实 行 举 证 责 任 倒 置 , 这 是 否 违 背 了
、
于 刑 法理 论 之 外 , 不如 对 其进 行 系统 清 理 , 名 正 言 顺 的 承 认 相 对 严
格责任及被 告的无过错辩护权 , 以更好的保 障被告人 的合法权利 。 【 关键 词 】 严格 责任 ; 相对严格 责任 ; 举证责任倒 置
为我 国刑 法和刑事 诉讼法理 论所包容 , 我 国现行刑法 中也确实存 在严格责任犯罪 , 甚至是绝对严格责任犯罪 , 如巨额 财产来 源不 明 罪, 与其 听任严格 责任 游离于我 国刑法理论 之外 , “ 或者牵强 附会
的用传统的过错责任来解释 , 不如对其进行系统清理 , 名 正言顺地
二、 相 对 严 格 责 任 能 够 为 我 国 刑 法 理 论 所 包 容
巨额财产来 源不明罪为绝对严 格责任犯罪 。在巨额财产来 源 不 明罪 中 , 其 倒置 的是对 超过合法 收入差额 巨大 的部分 财产来源 合法性 的证 明责任 , 并非犯意 的证 明, 不应 将其理解 为相对严格 责 任 。而且 , 纵观该罪 , 涉及 的都是 财产来 源的合法 性证 明 , 而无 关 主观罪过 的证 明, 所以 只要被告存 在其财 产 、 支 出超过 合法 收入 , 差额 巨大且无法说 明来源 的情 形就 能够 构成 巨额 财产 来源 不 明
一
前有权被视为无罪 , 是一项程序性规定 , 而这与相对严格责任并 不 矛盾 。因为 , 即使 是在适用严格责任 的情形下 , 只有在被告无法证 明 自己无过错法 院才判定其有罪 , 在这之前并 不能认定 被告 有罪。 其次 , “ 在刑事 诉讼 中, 控 方承 担举证 责 任 , 这是 一项 基本 原
2 0 0 4
实质仍 为过错责任 的一部 分 , 是实现过错 责任的另一种方式 , 并 非
不 问主观 罪过而仅根据客观行 为归责。 其次 , 相对严格 责任能够 更好 的实现 刑罚 目的。刑 罚 目的存 在 于 两个 方 面 , 特 殊 预 防 与 一 般 预 防 。相 对 严 格 责 任 实 行 过 错 推 定, 举 证责任倒 置 , 被告必须举 出证 据证 明其主观上并无 过错才 能
度, 为大陆法系刑法传统所不 容 , 对 于我 国刑 法中是否能够 引入 严 格责任 或者说 我 国刑 法 中是否 切实存 在严格责 任犯罪 , 学者们 一
直都持 有不 同的观点 , 笔者 认为严格 责任发 展到如今 已经包 含了
绝对严 格责任 和相对严 格责任两 层 内涵 , 绝对 严格责 任 自然 为我 国刑法理论所不 容 , 但相对严 格责任确与我 国刑法理论相 契合。
枪 支 不 报 罪 适 用 的是 绝 对 严 格 责 任 。 四、 结 语
的原则并不违背 , 与我 国刑法和刑 事诉讼法理论相契合 。
( 一) 相 对严格责任与我 国刑法 理论相容 首先 , 相对 严格责任并 不违背 刑法 主客观 相统 一 的原则 。相 对严 格责任 只是 不要求控 方证 明被告 的主观过错 , 但允 许被告 提
浅论我 国刑法 中的严格责任
◆ 岳 霄
( 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侦监一处 。 北京 1 0 0 0 8 9 )
【 摘要】 严格 责任 , 作 为罪过 责任 的例 外 , 是 英 美刑 法 中颇 具特 色
的刑 法制度 。在严格责任产 生初期 , 其适 用的确 类似 于客观 归罪 ,
法》 第1 2 条规定 ,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 有
对于我 国是 否存 在严 格责任 , 是否有必要规定严格责 任 , 学 者 们持有不 同的观 点。笔者认 为 , 绝 对 的严 格责 任在定 罪 时排 除主 观罪过 内容 , 与客观归罪无异 , 确实与我 国刑 法主客观相统一 的原 则 相悖 , 也不符 合我 国的构成要 件理论 , 为 我 国刑法理 论所 不容 。 但是, 相对 的严 格责任则不 同, 它实质上实行 的是 过错 推定和过 错 举证 责任倒置 , 并非不要求 主观过错 , 所 以与我 国刑法主客观相 统
出无 过错 的抗 辩 , 法 院只在被告 无法证 明其主观 无过错 时方依控 方起诉 的事实对其定 罪处罚 。所 以, 相对 严格 责任 的本质 为过错 推定 , 将过错 的举证 责任倒 置 , 由被告 承担 证明其 无过错 的 责任 ,
相对严格责任并不违 反主客 观相统一 原则 和无罪 推定 , 能够
2 0 5 ≮
严 格 责 任 制 度 一 向 被 认 为 是 英 美 刑 法 所 特 有 的 一 项 刑 法 制
控方承担举证责任 的基本原 则 , 为我 国刑事诉讼 法所不 容 呢?笔 者认为在特定情况 下由被告 承担对案件部分事实的证明责任作 为
该基本 原则 的例外 已经 为我 国刑事 诉讼法所 采纳 , 最突 出的例子 便是 巨额财产来源不 明罪 的举证 责任倒 置 , 依 我 国《 刑 法》 第3 9 5 条 的规 定 , 超 过合法 收入且差 额巨大 的部 分财产 的来 源合法 的证 明责任倒置 , 由被告承 担。既然 由被告承担 部分举 证责任 作为 一
罪 。所 以 , 无罪推定 的核心 在于被 告在未 被人 民法院确认 有罪 之
但 随着 实践 的发展 , 严格 责任 已经具有 了绝对的严格 责任 和相对 的严格 责任 两层 内涵 。而且 , 相 对严 格责任 并不 违背主客 观相 统 无罪推定等原 则, 能够 为我 国刑 法、 刑事诉讼 法理论 所 包容 , 而 且我 国刑 法 中现 实的存在严 格责任犯 罪 , 与其 听人 严格责任 游 离
免罪 , 若 其无法 证 明其 主观 上无 过失 则要 承 担相 应 的不 利后 果 。
被告 是犯罪行 为 的实 行者 , 相对 检察机关 更加清 楚犯罪发 生 的具 体过 程 , 其 无法证 明无过 失则要 承担其 未尽法律 所要求 的注意义 务所带来 的不利后果 , 此为特殊预 防 ; 而实行举证责任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则警示
一
项例外 已经 为我国《 刑法》 和《 刑事诉讼法》 所 允许 , 那 么适用相 对 严格责任 , 由被告证 明其 主观上 无过 错也 应 当为我 国《 刑事 诉讼
法》 所包 容。
三、 我 国 刑 法 中现 实 的存 在 严 格 责任 犯罪
、
严 格 责 任 的 内涵
严格责任 的内涵包括两个 方 面 , 一 个是 以美 国为代表 的控 方 只须证 明存在法 定行 为或法定结 果 , 不问主 观罪过且 不允许辩 护 的绝对严格责任 , 另一个 则是 以英 国 、 澳 大利亚 、 加拿 大为 代表 的 实行罪过举证责 任倒 置 , 控方 在起 诉时虽无需证 明主观 罪过 , 但 允 许被告 以其主观无过 错辩 护的相对 的严格 责任。
一
罪, 不 问其主观罪过为何 , 显然是绝对 的严 格责任。 丢失枪支不报 罪必 须 同时具 备两个 方面 的要件 : 行为 人丢 失
枪支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 。行 为人 丢失枪支 未及 时报告 可 能出于故意或者过失 , 但法律并不关心其主观心态为何 , 即使行 为 人主观上 抗拒严 重后果 的发生都不 能免除其应 承担的罪责 , 丢失
参考文献 :
[ 1 ] 赵秉志. 英美刑法学[ M] , 北京: 中国人 民大 学出版社 , 2 0 0 3 [ 2 ] [ 美] R i c h a r dG. S i n g e r 、 J o h n Q. L a F o n d , 王秀 梅, 杜 晓君 , 周 云 彩 注. 刑法 : 注释本( 第二版) [ M] . 北京: 中国方正出版社 , 2 0 0 3 [ 3 ] [ 美] 阿诺德. H. 洛伊. 刑法 原理 ( 第 4版 )[ M] . 北 京: 法律 出版社 ,
一
[ 4 ] 吴 峻. 英美刑法规则与判例[ M] . 北京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2 0 0 5
般公众 在行 为时更加谨慎 , 提高注意义务 , 实现一般预 防。 ( 二) 相对严 格责任与我 国刑事诉讼 法理论相契合
首先 , 相对严格 责 任 与无 罪 推定 并不 矛 盾 。我 国《 刑 事诉 讼
[ 5 ] 张旭. 英美刑法论要[ M3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 0 0 6
[ 6 ] 储怀植. 美国刑法( 第三版 ) [ M]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版社 , 2 0 0 5
[ 7 ] 刘仁文. 刑法 中的严格责任研究[ J ] . 比较法研 究, 2 0 0 1 ( 1 ) : 4 4 . 5 9 .
则。 ” 而 相 对 严 格 责 任 中对 过 错 实 行 举 证 责 任 倒 置 , 这 是 否 违 背 了
、
于 刑 法理 论 之 外 , 不如 对 其进 行 系统 清 理 , 名 正 言 顺 的 承 认 相 对 严
格责任及被 告的无过错辩护权 , 以更好的保 障被告人 的合法权利 。 【 关键 词 】 严格 责任 ; 相对严格 责任 ; 举证责任倒 置
为我 国刑 法和刑事 诉讼法理 论所包容 , 我 国现行刑法 中也确实存 在严格责任犯罪 , 甚至是绝对严格责任犯罪 , 如巨额 财产来 源不 明 罪, 与其 听任严格 责任 游离于我 国刑法理论 之外 , “ 或者牵强 附会
的用传统的过错责任来解释 , 不如对其进行系统清理 , 名 正言顺地
二、 相 对 严 格 责 任 能 够 为 我 国 刑 法 理 论 所 包 容
巨额财产来 源不明罪为绝对严 格责任犯罪 。在巨额财产来 源 不 明罪 中 , 其 倒置 的是对 超过合法 收入差额 巨大 的部分 财产来源 合法性 的证 明责任 , 并非犯意 的证 明, 不应 将其理解 为相对严格 责 任 。而且 , 纵观该罪 , 涉及 的都是 财产来 源的合法 性证 明 , 而无 关 主观罪过 的证 明, 所以 只要被告存 在其财 产 、 支 出超过 合法 收入 , 差额 巨大且无法说 明来源 的情 形就 能够 构成 巨额 财产 来源 不 明
一
前有权被视为无罪 , 是一项程序性规定 , 而这与相对严格责任并 不 矛盾 。因为 , 即使 是在适用严格责任 的情形下 , 只有在被告无法证 明 自己无过错法 院才判定其有罪 , 在这之前并 不能认定 被告 有罪。 其次 , “ 在刑事 诉讼 中, 控 方承 担举证 责 任 , 这是 一项 基本 原
2 0 0 4
实质仍 为过错责任 的一部 分 , 是实现过错 责任的另一种方式 , 并 非
不 问主观 罪过而仅根据客观行 为归责。 其次 , 相对严格 责任能够 更好 的实现 刑罚 目的。刑 罚 目的存 在 于 两个 方 面 , 特 殊 预 防 与 一 般 预 防 。相 对 严 格 责 任 实 行 过 错 推 定, 举 证责任倒 置 , 被告必须举 出证 据证 明其主观上并无 过错才 能
度, 为大陆法系刑法传统所不 容 , 对 于我 国刑 法中是否能够 引入 严 格责任 或者说 我 国刑 法 中是否 切实存 在严格责 任犯罪 , 学者们 一
直都持 有不 同的观点 , 笔者 认为严格 责任发 展到如今 已经包 含了
绝对严 格责任 和相对严 格责任两 层 内涵 , 绝对 严格责 任 自然 为我 国刑法理论所不 容 , 但相对严 格责任确与我 国刑法理论相 契合。
枪 支 不 报 罪 适 用 的是 绝 对 严 格 责 任 。 四、 结 语
的原则并不违背 , 与我 国刑法和刑 事诉讼法理论相契合 。
( 一) 相 对严格责任与我 国刑法 理论相容 首先 , 相对 严格责任并 不违背 刑法 主客观 相统 一 的原则 。相 对严 格责任 只是 不要求控 方证 明被告 的主观过错 , 但允 许被告 提
浅论我 国刑法 中的严格责任
◆ 岳 霄
( 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侦监一处 。 北京 1 0 0 0 8 9 )
【 摘要】 严格 责任 , 作 为罪过 责任 的例 外 , 是 英 美刑 法 中颇 具特 色
的刑 法制度 。在严格责任产 生初期 , 其适 用的确 类似 于客观 归罪 ,
法》 第1 2 条规定 ,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 有
对于我 国是 否存 在严 格责任 , 是否有必要规定严格责 任 , 学 者 们持有不 同的观 点。笔者认 为 , 绝 对 的严 格责 任在定 罪 时排 除主 观罪过 内容 , 与客观归罪无异 , 确实与我 国刑 法主客观相统一 的原 则 相悖 , 也不符 合我 国的构成要 件理论 , 为 我 国刑法理 论所 不容 。 但是, 相对 的严 格责任则不 同, 它实质上实行 的是 过错 推定和过 错 举证 责任倒置 , 并非不要求 主观过错 , 所 以与我 国刑法主客观相 统
出无 过错 的抗 辩 , 法 院只在被告 无法证 明其主观 无过错 时方依控 方起诉 的事实对其定 罪处罚 。所 以, 相对 严格 责任 的本质 为过错 推定 , 将过错 的举证 责任倒 置 , 由被告 承担 证明其 无过错 的 责任 ,
相对严格责任并不违 反主客 观相统一 原则 和无罪 推定 , 能够
2 0 5 ≮
严 格 责 任 制 度 一 向 被 认 为 是 英 美 刑 法 所 特 有 的 一 项 刑 法 制
控方承担举证责任 的基本原 则 , 为我 国刑事诉讼 法所不 容 呢?笔 者认为在特定情况 下由被告 承担对案件部分事实的证明责任作 为
该基本 原则 的例外 已经 为我 国刑事 诉讼法所 采纳 , 最突 出的例子 便是 巨额财产来源不 明罪 的举证 责任倒 置 , 依 我 国《 刑 法》 第3 9 5 条 的规 定 , 超 过合法 收入且差 额巨大 的部 分财产 的来 源合法 的证 明责任倒置 , 由被告承 担。既然 由被告承担 部分举 证责任 作为 一
罪 。所 以 , 无罪推定 的核心 在于被 告在未 被人 民法院确认 有罪 之
但 随着 实践 的发展 , 严格 责任 已经具有 了绝对的严格 责任 和相对 的严格 责任 两层 内涵 。而且 , 相 对严 格责任 并不 违背主客 观相 统 无罪推定等原 则, 能够 为我 国刑 法、 刑事诉讼 法理论 所 包容 , 而 且我 国刑 法 中现 实的存在严 格责任犯 罪 , 与其 听人 严格责任 游 离
免罪 , 若 其无法 证 明其 主观 上无 过失 则要 承 担相 应 的不 利后 果 。
被告 是犯罪行 为 的实 行者 , 相对 检察机关 更加清 楚犯罪发 生 的具 体过 程 , 其 无法证 明无过 失则要 承担其 未尽法律 所要求 的注意义 务所带来 的不利后果 , 此为特殊预 防 ; 而实行举证责任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则警示
一
项例外 已经 为我国《 刑法》 和《 刑事诉讼法》 所 允许 , 那 么适用相 对 严格责任 , 由被告证 明其 主观上 无过 错也 应 当为我 国《 刑事 诉讼
法》 所包 容。
三、 我 国 刑 法 中现 实 的存 在 严 格 责任 犯罪
、
严 格 责 任 的 内涵
严格责任 的内涵包括两个 方 面 , 一 个是 以美 国为代表 的控 方 只须证 明存在法 定行 为或法定结 果 , 不问主 观罪过且 不允许辩 护 的绝对严格责任 , 另一个 则是 以英 国 、 澳 大利亚 、 加拿 大为 代表 的 实行罪过举证责 任倒 置 , 控方 在起 诉时虽无需证 明主观 罪过 , 但 允 许被告 以其主观无过 错辩 护的相对 的严格 责任。
一
罪, 不 问其主观罪过为何 , 显然是绝对 的严 格责任。 丢失枪支不报 罪必 须 同时具 备两个 方面 的要件 : 行为 人丢 失
枪支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 。行 为人 丢失枪支 未及 时报告 可 能出于故意或者过失 , 但法律并不关心其主观心态为何 , 即使行 为 人主观上 抗拒严 重后果 的发生都不 能免除其应 承担的罪责 , 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