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天衢新区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天衢新区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
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 《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______ ”的形式写成的,“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
人”一句用了______ 的手法。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 诗中风景,历历如画。
既有(1)______ (作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2)
“______ ,______ ”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也有(3)《______ 》中
“______ ,白露为霜”萧瑟冷寂、凄清落寞的精致秋景;更不乏王勃在(4)《______ 》中,用(5)“______ ,______ ”营造的跨越千里的雄伟开阔世界。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3. 名著阅读。
华容道义释曹操
①正行时,军士禀曰:“前面有两条路,请问丞相从那条路去?”操问:“那条路近?”军
士曰:“大路稍平,却远五十余里。
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余里;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
”操令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数处烟起;大路并无动静。
”操教前军便走华容道小路。
诸将曰:“烽烟起处,必有军马,何故反走这条路?”操曰:“岂不闻兵书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于大路等着。
吾料已定,偏不教中他计!”此时人皆饥倒,马尽困乏。
正值隆冬严寒之时,其苦何可胜言。
②操见前军停马不进,问是何故。
回报曰:“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堑内积水不流,
泥陷马蹄,不能前进。
”操大怒,传下号令,教老弱中伤军士在后慢行,强壮者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
务要即时行动,如违令者斩。
众军只得都下马,就路旁砍伐竹木,填塞山路。
操恐后军来赶,令张辽、许褚、徐晃引百骑执刀在手,但迟慢者便斩之。
此时军已饿乏,众皆倒地,操喝令人马践踏而行,死者不可胜数。
号哭之声,于路不绝。
操回顾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
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扬鞭大笑。
众将问:“丞相何又大笑?”操曰:“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
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
”
③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截住去路。
曹军见了,亡魂
丧胆,面面相觑。
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
”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
”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
”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思,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
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
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
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
”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
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
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
云长愈加不忍。
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
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有删减)
(1)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诸葛亮料定曹操多疑,所以故意在大道上烧烟,引诱曹操走华容小道。
B.文中极写曹操狼狈,曹军处境艰难,是为了衬托关公释放之义。
C.曹操在兵败之时,仍“扬鞭大笑”,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鼓舞士气。
D.文中关羽一直称呼曹操为“丞相”,已流露出不肯杀害曹操的意思。
(2)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烽烟”是古代火台报警之烟,多指边塞生活。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孤烟”也是这个
意思。
B.关羽说的“奉报”是个谦辞,表示自己一定会报答曹操。
C.关公经常读的《春秋》,是儒家经典中的“四书”之一。
D.“故旧之情”在这里指老朋友之情。
“故旧”即“故交”“旧友”。
(3) 关羽被毛宗岗称赞为《三国演义》中的“义绝”,文中程昱也认为关羽“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请结合书中其他相关情节加以说明。
(4) 阅读下列文字,帮晓文同学完成读书笔记。
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征实与否,倒在其次。
按三传的看法,《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这是一;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这是二。
前者是人君的明鉴,后者是拨乱反正的程序,这都是王道。
——节选自《经典常谈》之“《春秋》三传第六”笔记:《春秋》的主要作用在于______ ,也就是奖善惩恶;这也可以解释关羽喜读
《春秋》的原因:一是______ 二是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
4. 说明文阅读。
读懂地球演化的历史
沈树忠
①近期,浙江长兴“金钉子”剖面等7个地质遗产地成功入选全球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
②什么是地质遗产?这是记录地球演化和地质过程的遗迹地。
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许多珍贵、不可再生的地质现象。
其中的大多数,如今都是著名风景名胜区,具有很高观赏价值。
③还有一类地质遗产,看起来似乎与风景名胜无关,却记录着地球生命演化的历史。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大家看到的是层层叠叠的石头,但在科学家眼中,这些石头是有时间顺序的,一层层石头中含有大量化石,化石又记载着地球演变历史的重要信息。
地层古生物学研究人员将一层层石头看作地球生命演化这本“书”中的一页页纸,石头里的化石和各种地质信息就是书页上的文字,我们的工作就是破译这本“书”的奥秘,然后向公众揭秘这本“书”中生动有趣的地球历史故事。
④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⑤我们对6600万年前白垩纪末的恐龙灭绝事件并不陌生,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2.52亿年前二叠纪末发生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新一轮物种大洗牌中,古生代生物群被现代生物群替代,蕨类植物被带花的裸子植物替代,地球进入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时代。
⑥在长兴煤山,国内外科学家一起开展了高精度综合年代地层框架和环境背景的研究,发现可能由于大规模火山爆发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快速升温事件,造成了地表环境巨变,是导致此次生物大灭绝的主因。
揭开地球生命演化的历史,对我们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好地保护今天的地球生态环境,理解和践行“双碳”目标,有着积极意义。
这也是地质遗产带给我们的宝贵知识财富。
⑦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浙江长兴煤山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还可以看到一个10米高的立柱,顶端是放大了上千倍的一块化石模型——微小欣德刺。
它来源于半山腰的一片岩层中,在2000年被确定为“金钉子”的标志化石;山脚下的另一片岩层中,蕴含着名为王氏克拉克刺的化石,在2005年被确定为另一枚“金钉子”——短短40多米距离的岩层,一个是中生代三叠纪的开端,另一个是古生代二叠系长兴阶的起点,两颗“金钉子”记录了地质历史中古生代最后的近200万年历史。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11颗“金钉子”,是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之一。
这也体现出地质遗产的重要科学价值。
⑧近年来,我国对地质遗产地的保护越来越规范。
保护并不意味着不能进行开发和利用。
正相反,保护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规范有序开发、科学合理利用也能更好保护,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选自《人民日报》2022.11.30)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地质遗产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许多珍贵、不可再生的地质现象。
B.微小欣德刺来源于半山腰的一片岩层中,2000年被确定为“金钉子”的标志化石。
C.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规模火山爆发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快速升温造成了地表环
境巨变。
D.目前,我国已建立了11颗“金钉子”,是数量最多的国家。
(2)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如何读懂地球演化的历史,研究它有什么意义?
5. 现代文阅读。
春到山水间
刘成章
①小时候常听人说:“二月二,龙抬头。
”抬头做甚?不得而知。
今天的孩子们,恐怕更是难以明白。
那么,我打个比方吧。
飞机一旦抬头,就是要起飞了。
龙也是这样,抬起头就要一冲上天
②龙行天上,大地回春。
雨润江南树,那是烟雨;风吹塞北河,那是熏风。
布谷鸟一声一声地叫个不停,昆虫都从土里钻出来,互相点点头,打打招呼,然后叙说着春天的故事。
③烟雨熏风春来了。
春是被万物呼唤来的,一来就是朝霞灿烂,一来就是蜂蝶蹁跹,一来就是碧波荡漾。
④大黄牛只顾欣赏自己踩下的阔大的脚窝。
柳树梢头的喜鹊问柳树,是不是该泛绿了?蒲公英不急不zào_______,不温不火,却抢了春的先机,它放松地绽开大方而又谦虚的花,像暗夜忽然点亮的灯,而且这灯很多,很亮,一盏一盏地闪耀,好不炫目。
⑤春来了,所有热爱春的人,都心旌摇曳,想去踏春。
⑥我拄着拐杖,也和年轻人一起去郊外。
一畦春水浇着春韭,就像浇着杜甫笔下的唐诗。
而那些麦苗,已经在不失时机地返青。
麦田旁,酥软的泥土享受着阳光的爱抚,冒着丝丝缕缕上升的阳气,人们正在清理去年残刺的庄稼根茬。
这儿那儿的荠菜,散发着亘古就有的清香,使我不得不停下脚步挖上一些,以吸纳大地赐予人的丰沛元气。
附近一棵棵树木的梢头,早来的春风正在那儿戏闹,它们摇动着抖落了厚厚的尘块。
我知道,每棵树木的枝干里,都有一条消了冰的河,它们在奔流,在喧响,在演奏充满活力的春的乐曲,从而向着繁盛的夏季勃发。
⑦春来了,我们举手向她致意,和她紧紧拥抱,在烟雨熏风之中。
⑧我居住在京城的一个大院里,院中湖上的薄冰早已róng_______化,人们也脱去了臃肿的
羽绒服。
许多童车重新聚集在湖边,童车上是牙牙学语的孩子们,阳光打在他们的眸子上,
眸子里尽是滟滟天真。
院门外又支起了理发摊,我坐下请师傅给我剃头。
春阳、春风,无阻无隔地照射我、轻拂我。
一只乳燕从空中款款飞来环绕在我头顶,让人满心欢喜。
⑨“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个“闹”字多么传神!现在,红杏还未开满枝头呢,但许多地方早已热闹起来。
⑩最热闹的要数微信朋友圈。
朋友圈就像一个成百人、上千人居住的山坳,走进这山坳,有平房,有竹楼,有窑洞,还有四合院。
⑪我看见了云南楚雄的赛装节,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男女老幼都穿着艳丽的彝族服装,赛装赛美。
仅是姑娘头上戴的鸡冠帽,就让人看得心醉神迷在奇美的“鸡冠”上,用细毛线绣出了朵朵牡丹花、山茶花、蝴蝶花。
人们载歌载舞,“赛装赛到日头落,跳脚跳到皓月当空”。
⑫我看见了陕北的许多地方都在闹秧歌——这个“闹”字,与“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一脉相承——打腰鼓,跑旱船,踢场子。
人们都说,那是多年不见的景象了。
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塞外小城榆林,这些年GDP持续高增长。
小城刚举办了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运用匠心巧思,歌赞着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
⑬在这些红火热闹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腮帮子一鼓一陷的唢呐手,他们真情投入,尽情地演奏,向着蓝天,向着春光。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3月刊)
(1) 结合语境,给加点的字注音或写汉字。
①不急不zào ______
②摇曳______
③亘古______
④róng化______
(2) 跳读本文③⑤⑦段,分析其作用。
(3) 赏析句子。
①蒲公英不急不zào,不温不火,却抢了春的先机,它放松地绽开大方而又谦虚的花,像暗夜忽然点亮的灯,而且这灯很多,很亮,一盏一盏地闪耀,好不炫目。
②一只乳燕从空中款款飞来,环绕在我头顶,让人满心欢喜。
(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 细读第⑨—⑩段,“闹”字引出微信朋友圈里哪些地方的热闹场面?作者写这部分内容有何深意?
(5) 有人认为文章结尾不明显,应该再次点题才好。
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6. 课内文言文阅读。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斗折蛇行(斗: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
B.佁然不动(佁然:高兴的样子。
)
C.凄神寒骨(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
)
D.悄怆幽邃(悄怆:忧伤。
)
(2)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本文以写景见长,写潭,写树,写水,写鱼,写源头,写岸势,都写出了特点,生动细腻、精美异常。
B.第一段写潭写树。
开头以行踪缓缓步入“小潭”,接着紧扣“石潭”写石的变化,突出山
水之奇,最后写潭四周的树木,动静结合,语言精练。
C.第二段定点特写,正面写水,侧面写鱼。
首句突出了水的清澈,次句写鱼在水中嬉戏,一
静一动,活泼可爱。
D.第四段写感受,抒愤懑。
“寂察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既是作者对环境凄凉的感受,又是作者政治受挫遭贬后的忧伤心情的流露。
(3) 抛开作者的忧愁,小石潭是一处绝妙的景致。
认真阅读文章,你一定会发现许多令人难忘的景点。
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点,仿照示例,为之拟一个富有情趣的名字,把它填在表格中,并写出你题这个名的文字依据。
景点名文字依据
听水径“闻水声,如鸣珮环”
①______ ②______
7. 课外文言文阅读。
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
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①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
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②,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
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③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
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④,间饰龙凤,以云母石
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⑤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
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
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注】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
②兴阑,兴尽。
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
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
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
⑤姮娥,嫦娥。
(1) 解释加点词语。
①高可三四丈______
②咸以五色锦笺缀成______
(2) 下列与例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例:咸以五色锦笺缀成
A.以其境过清
B.以伞灯为最
C.能以径寸之木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4) 结合选文,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8. 古诗词赏析。
送客入蜀
【唐】杨凝
剑阁①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②。
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③。
【注释】①剑阁:一名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是客人由秦入蜀的门户。
②梁山,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南,是由秦入蜀途经之地。
③子午关,在长安县南,是离京初历之关。
(1) 下列与本诗题材不同的一项是______
A.《赠汪伦》
B.《别董大》
C.《子衿》
D.《送友人》
(2) 诗的第二句中“绕”字用的精妙,请作赏析。
(3) 诗的最后一句全用名词作结,无一情字却处处有情,令人叹绝,请结合诗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9. 按要求写作。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又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错误。
是勇敢地正视错误、反思错误,还是狂妄地无视错误、掩盖错误?值得每个人思索。
请以“错误”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校名、人名、地名。
八、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0. 学校举办“诵读经典,浸润心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节目我主持】
(1) 学校邀请德州市的诵读名家来进行诵读示范和指导。
首先由校朗诵队朗诵朱自清的《春》,接着著名播音员董老师朗诵朱自清的《背影》。
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
(要求:衔
接自然,富有感染力,100字以内)
【诵读我参加】
(2) 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课外兴趣小组,下面的申请书有病句、用语也不得体,请找出并
修改。
申请书校团委:本人喜欢诵读,并有一定的基础,请求参加“经典诵读”小组活动,以此来
提升诵读能力和文化。
要求校团委务必批准。
申请人:八(2)班XXX 2023年4月20日
①病句:______
②用语:______
【活动我策划】
(3) 在学校的引领下,班级决定持续开展诵读活动。
请你设计两项与诵读有关的活动,写出活
动名称。
活动一:______
活动二: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信天游,比兴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诗人贺敬之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十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安采用“信天游”的形式写下了《回延安》。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曲调的一类,一般是两句一段,长的每首可达数十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的意思是:不管是树梢、树枝还是树根,大家都是亲密的一家人;青山之处,清水之处,都是大家可爱的亲人。
本句运用了比兴手法,先说树的梢、枝、根是一体的,以引起下句“我”与延安亲人是密不可分的一家人,写出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据此填空即可。
答案:
信天游比兴(起兴)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积累。
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2.【答案】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蒹葭,蒹葭苍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解析】答案:
(1)孟浩然
(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3)蒹葭蒹葭苍苍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重点字: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答案】【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略
【小题4】劝惩,读《春秋》可以让他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读《春秋》可以夸扬霸业,推尊刘备汉室正统地位,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A.有误,根据“军士曰:‘大路稍平,却远五十余里。
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余里;只是地窄
路险,坑坎难行。
’操令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数处烟起;大路并无动静。
’操教前
军便走华容道小路。
诸将曰:‘烽烟起处,必有军马,何故反走这条路?’操曰:‘岂不闻兵书
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
伏兵于大路等着。
吾料已定,偏不教中他计!’”可知,诸葛亮料定曹操多疑,所以故意在小道
上烧烟;而非“故意在大道上烧烟”;分析错误。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BC.正确;
D.有误,根据第③段“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
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
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可知,“故旧之情”,顾名思义说的是以前的友人之间的感情,友情;这里指,关羽念在过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尤其是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而非“在这里指
老朋友之情”。
故选:D。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关羽,一个义薄云天、威武神勇、忠贞不贰、武艺高强、有勇有谋、足智多谋、有卓越的军事指
挥才能的人。
他忠诚义烈,“义绝天下”。
关羽与刘备、张飞在桃园结义,立誓同心协力,救困
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他与刘备之间,既有兄弟之情,又有主从之分,还有共同事业的维系。
这样,他就要为刘备尽忠尽义,为共同的事业殚心竭力。
在刘备被对手曹操打败了,关羽和
刘备的两位夫人一起被曹军围困。
依关羽本心,要仗忠义而死战。
但为了信义,关羽屯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不许凌辱刘备二夫人,但知刘备去向便辞别而去。
曹操爱关羽义勇,为笼络其心,连连赐给金银、美女,封其为“汉寿亭侯”,关羽不为所动,念念不忘刘备结义之情。
曹操赐给他锦袍,他穿在里面,外面用刘备所赐旧袍罩上,表示不以曹操的新而忘却刘备的旧恩。
曹操赐给他赤兔马,他大喜再拜,因为有了此马,一旦知刘备下落,虽有千里,一日可见。
后来,果真打听到刘备在袁绍处,关羽便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回到了刘备身边。
降曹的整个过程,关羽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没有一丝见利弃义、背主忘恩的表现,反而在特殊的条件下,表现出了他对刘备的忠诚,突现出了他不为金钱美女、高官厚禄所动的情操。
表现出关羽的忠肝义胆。
(4)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由“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可知《春秋》的主要作用是:劝惩,即奖善惩恶。
由“《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可知关羽喜读《春秋》的原因之一是:读《春秋》可以让他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
由“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可知关羽喜读《春秋》的原因之二是:读《春秋》可以夸扬霸业,推尊刘备汉室正统地位,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
答案:
(1)A
(2)D
(3)降曹的整个过程,关羽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没有一丝见利弃义、背主忘恩的表现,反而在特殊的条件下,表现出了他对刘备的忠诚,突现出了他不为金钱美女、高官厚禄所动的情操。
表现出关羽的忠肝义胆。
(4)劝惩读《春秋》可以让他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读《春秋》可以夸扬霸业,推尊刘备汉室正统地位,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故事开始黄巾兵起义,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汉、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展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并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经典常谈》作者朱自清,这本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