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报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
处于新课程改革的浪口风尖,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而准备好每一节语文课,通过课堂教
学的实际操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反思
的问题。
综观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反思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诸
如我们辛辛苦苦地为学生批改作文,为何学生的作文能力不能提高甚至还有不少学生畏惧作文;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文章的讲解与分析,为何学生的阅读水平不能提高乃至不会阅读书籍;抛开城乡教育的差距不说,我们的语文课堂确实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语文教育的宗旨、语文课堂教学的
开展以及各种文体教学的具体方法等等,这些都需要一线语文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透过必要的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笔者认为,一节合格的语文课应该遵循“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原则,做到“三会”,教给学生实用的语文知识和灵活的创新能力。
会读,克服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使其能够自主地读书。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早已习惯安安静静地等待老师的讲授,缺乏学习的主动意识,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存在着抵触情绪,让人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窒息。
没有来自学生内在的主动的求知欲望,任何外因的作用都起不了积极的作用,反而会产生诸
多不必要的负面效应。
课内阅读能力的低下势必影响学生课外阅读量
以及阅读水平的提高,究其实,缘于学生没能在课堂
学习中学会自主读书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现状是,课
前缺乏必要的预习,上课过程缺乏积极的表现,课后
更加缺乏及时的知识整合与复习,这种被动的学习导
致了学生学习成绩的低水平,更加严重的是,学生没
能从课堂学习中掌握必要的方法,就不可能进行深广
的阅读,没有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积累,就不可能有
学生自主读书的丰硕收获。
会思,克服学生不良的学习方法,使其能够
自由地思想。
一节语文课结束后,你的学生会自由地进行思想
吗?没有合理而科学的学习技巧的引领,学生只能成
为被灌输的机器。
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已经习
惯于倾听老师的一言堂,如果教师想越轨,进行课堂
改革,那会遭受学生不良学习情绪的抵触,当学生带
着情绪进行学习时,其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学生只
局限在自己的学习范围内进行求知,这种封闭式的学
习状态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知识增长
速度这么快的社会中,假如不通过独立的思考和与他
人密切的合作,是很难有学问上的重大突破的。
学生
不会质疑,不会思考,就没有创造力可言,这是我们
所痛恨的。
痛则思过,思过则改。
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一种
自动化的教学习惯。
于是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法成为我们大力倡导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高效
的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就等于找到了知识圣殿的
通行证。
任何新学问的发现都必须经过学习主体一番人,成为一名有社会影响力的教师。
一个教师,只要不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教研、教育三个方面至少可以走通一条路,
那么,教书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路路通达,终成大道。
教书也有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为生活而教书。
把教书当作立身的基础,获取
苦思,在百觅不得出路之时,有一种顿悟,或经过他人的点拨,才有所创造。
一个会反思的学生,必定是一个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反思中,可以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可以提高自己质疑解疑的能力,可以使自己获得自由思想的能力。
会用,克服学生学非所用的弊端,使其能够自在地应用。
一节语文课结束后,你的学生会自如地运用知识吗?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是却可以通过必要的考核加以验证。
学生在生活中究竟能不能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很难进行测量,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可以通过必要的考试得以证明。
假如学生的成绩不好,那就说明其学习的效度不佳,反之亦然。
我们知道,但是我们可以在及时的教学反馈中,修正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和节奏。
会读,就像先学会走路;会思,犹如学会怎样走快;而会用,好似体会到走路的快乐。
读思用合一,这是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浅陋看法。
会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先解决了课内文本的阅读,积累下大量的感性的语言材料。
会思,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在积淀了大量的感性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提出有创见的看法,为创新准备充分的条件,为发现新学问创造条件。
会用,这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当拥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的时候,就要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知识与创造知识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改变现实的能力。
责任编辑:王玲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