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云南省曲靖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必修二全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曲靖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科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

①第Ⅰ卷(选择题)请在机读卡上答题,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②第Ⅱ卷(非选择题)请按要求认真填写班级、学号、姓名等,在非选择题答题卡上答题。

2.本科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本题共50小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三张图按先后顺序分别表现了()
A、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
B、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
C、海洋文明、草原文明、大河文明
D、草原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2.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3.“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4.“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生产的物品()
A、专供平民使用
B、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
C、官家、皇帝和平民使用
D、专供皇帝私用、
5.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荣时期是()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6.清代康熙年间,推进瓷器生产技术提高的工艺发明是()
A、青瓷工艺
B、白瓷工艺
C、釉下彩绘工艺
D、粉彩瓷器工艺
7.商人的活跃和商业的发展给交通带来的变化有( )
①使许多商运力量集中的商港兴起②促进了陆路商运的发达③促进了水上商运的发达④促进了草市的兴盛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9.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②延缓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11.下图是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炉机,下列各项中对其出现的解释正确的是()
A、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发展近代工业的史实
B、它是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C、它反映了近代中国重工业发展的成果
D、它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2.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C、沿海地区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思想比较开放
13.甲午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

此举表明张謇()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猛。

其特点主要是()
A、面粉、棉纺、化工等行业发展迅猛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1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6.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A、召开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7.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得出的主要教训是()
A 、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
B 、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C 、必须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D 、必须坚持反对“ 左” 的错误思想
1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其措施之一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那么,人民公社体制在中国先后存在约()
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
19.《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20.当今,被海内外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是()
A、海南岛
B、深圳
C、大连
D、上海浦东
21.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党的会议是()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22.在近代无锡农村的一户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里,最可能出现的洋货是( )
A、咖啡
B、面包
C、洋酒
D、火柴
23.近代的农村和现代的农村在社会生活方面最大的不同是()
A、饮食习惯
B、婚姻习俗
C、温饱问题
D、住宅出行
24. 能大大提高电视台有效覆盖范围的技术是
A、电视机生产技术
B、摄影摄像技术
C、节目编排技术
D、卫星传送技术
25.民国时期的汉口普通市民要前往重庆,最合适的交通工具是()
A、汽车
B、火车
C、轮船
D、飞机
26.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老百姓最常用的通讯方式是()
A、写信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电话
27.1877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架设,这是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该电报线位于今天哪一省境内?()
A、浙江
B、广东
C、福建
D、台湾
28.近代以来中国报刊逐步走向繁荣。

一般认为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
A、《中国丛报》
B、《昭文新报》
C、《时务报》
D、《新青年》
29.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中,到达印度洋的是()
①迪亚士船队②达.伽马船队③哥伦布船队④麦哲伦船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30.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

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信仰基督教
31.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增长
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
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32.15世纪末16世纪初所谓“地理大发现”的真实含义是()
A、发现了美洲大陆
B、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C、人类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D、欧洲人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
33.17世纪,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是()
A、马德拉
B、阿姆斯特丹
C、伦敦
D、马六甲
34.新航路开辟后,日益形成的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35.19世纪中后期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
C、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外扩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6.1870年以后,推动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直接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国际贸易的扩大发展
C、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
D、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37. 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

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

对上述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新农机和新农技广泛使用
B、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C、英国政府重视农业的作用
D、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
38.19世纪晚期,一些行业中最早出现了垄断组织。

下列各项中不可能最先出现的是
A、纺织业
B、石油工业
C、钢铁工业
D、汽车工业
39. 工业革命期间,有利于减少人类对风力、水力等自然力的依赖,使生产摆脱了地域限制的关键性发明是()
40. 1931 年10 月18 日夜,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
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

这位发明家是()
A、马可尼
B、贝尔
C、本茨
D、爱迪生
41.对古代中国商业影响最大的是()
A、统治者的商业政策
B、国家的统一安定
C、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D、纸币的推广
42.有材料称“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想恢复一种“鸡犬声相闻,老
死不相往来”的简朴的农业社会。

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废除货币和商品交易。

” 在这种治国理念的影响下,明朝继续加强或开始实施的政策有()
①采用道家无为而治之思想②实行三十税一③重新加强重农抑商政策④实施海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43.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

因而西方人得出的结论就是
()
A、要阻碍中国纺织业发展
B、机器不宜进中国
C、要尽量收购中国的棉花
D、要阻断对中国的面纱供应
44. “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
的” 。

究其共同原因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5.目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①全方位②多层次③宽领域④成熟完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6.20世纪后半叶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非常迅速,正在崛起的媒介是()
A、印刷媒介
B、电波声像媒介
C、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体系
D、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介
47.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主要的依据是()
A、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蒸汽机的使用使工业集中生产成为可能
C、蒸汽机的使用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
D、蒸汽机的使用使人口向城市集中
48.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49.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沦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市场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
B、亚非拉各国政治经济落后,被迫接受奴役
C、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建立起对全球控制
D、闭关锁国在工业国面前不堪一击
50.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顺序是()
①科学理论有重大突破②第二次工业革命③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④帝国主义形成⑤垄断组织产生⑥世界被瓜分完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②⑤③⑥④
D、②①③⑤⑥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51.(2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示意图
注:小树代表民族资本主义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分为那几个阶段?(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后存在哪些进步倾向?(4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6分)
材料二:《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美商约》)内容摘要:
一、中美两国应常保持和好,永敦睦谊
二、缔约此方之国民,应许其进入缔约彼方之领土,并许其在该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及经商。

缔约双方之国民,于享受对方法律所规定之权利及优例时,其所享受之待遇,无论如何,不得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之待遇。

三、倘缔约此方将来以关于其领土内矿产资源之探勘及开发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之国民、法人或团体时,则此项权利应依法给予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或团体。

四、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其身体及财产应享受最经常之保护及安全,并应享有国际法所规定之充分保护及安全。

五、缔约双方领土间,应有通商航海之自由。

(3)依据材料二中的第二、五两条款分析:《中美商约》是不是真正平等的条约?(2分)为什么?(2分)它对这一时期的中国民族工业有哪些影响?(4分)
52.(18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833年,英国开采的每一块煤,在运往市场途中总有一部分路程要依靠火车。

到1836年,已有总长超过724千米的铁路将英国各主要工业地区连成一体。

火车和铁路已经真正成为正处于工业革命中的英国的一条“经济动脉”。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1)据材料一概括铁路发展产生的影响。

(4分)
材料二美国人乔治开着汽车到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拍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上海,将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

请原谅!
您的儿子:乔治
1918年12月23日
(2)材料二中涉及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新技术成果?(至少写出3项)(4分)
材料三以下是乔治到达上海之后看到的部分现象
(3)分析上述现象呈现出的特征及原因。

(10分)
2009-2010学年下学期曲靖一中历史学科学段水平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


1-----5 BBBBB 6-----10 DCACD 11-----15 ABAAD
16-----20 ABBAD 21-----25 BDCDC 26-----30 ADBDD
31----35 CDBCA 36----40 DDACD 41----45 ADBBB
46----50 CBCCB
51、(22分)
(1)四个阶段:19世纪60、70年代产生;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20世纪初较迅速发展;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或进一步发展)。

(4分)
(2)进步倾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要求挽救民族危亡,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4分)
影响: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展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为资产阶级掀起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社会基础;为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社会基础。

(6分)(写出其中任意三条即可得满分)(3)不是真正平等的条约。

(2分)因为条约表面上双方享有对等权利,而实际上由於当时中国的远洋运输不发达及生产落后,根本无法与美国平等地实现其中规定的权利,而只能是美国单方面享有在中国的特权。

(2分)
影响: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中国民族工业在抗战胜利后大量使用进口原料,但美国等国的商品涌入造成中国外贸的大量入超,使民族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几乎完全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

这些都对中国民族工业造成沉重的打击。

(4分)
52.(18分)
(1)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

(4分)
(2)汽车、电报、飞机、电力、石油等(4分)(写出其中任意三条即可得满分)
(3)特征:中西文化并存、交汇。

(2分)
原因: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政治、经济制度改革。

(任答其中三点皆得满分)(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