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课程设计书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配送中心规划与配送业务方案设计
商学系市场营销专业
2008152203陈宁宁2008152207白菲菲
2006142230郭少波2006142238岳非
2009年06月25日
目录
一、背景分析 (3)
二、配送中心设立的目的和意义 (4)
(4)
(4)
三、选址地点及评价与建议
(一)定性分析 (4)
1.市场需求 (4)
2.产业环境 (5)
3.地方政策 (5)
4.地理环境 (6)
5.公共基础设施 (6)
6.评价与建议 (7)
(二)定量分析 (8)
四、配送中心的总体功能定位及规模 (8)
(8)
(8)
五、配送中心内部设施构成、作业分区及面积规划 (9)
六、配送中心所需主要设备 (10)
七、配送中心的物流系统运行模式 (10)
八、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与分拣配货方法 (10)
九、作业管理单证 (11)
十、信息系统功能结构与模块 (14)
十一、部门、岗位设置及其职责与人员配备 (15)
十二、附件 (16)
关于xxx钢铁公司在河南地区设立配送中心的规划方案
一、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作为社会化大生产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我国GDP快速增长,钢材需求居高不下,产能释放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投资和建设钢材物流配送中心的“高潮”。

但是,随着国内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数量的增加,加工中心如何合理分工、布局,以便充分发挥其功能,已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

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首先要对国内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的基本特点和国内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传统的农贸市场式的钢材市场流通模式,已无法满足下游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需要。

不少下游用户企业自己配置钢材加工,小而全或者大而全,但由于效率低、成本高,将会逐步被现代物流体系所取代,钢材的加工配送配合网上交易等电子商务的新型营销方式和流通方式也将会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业内专家认为,加工配送中心就是为钢厂和终端用户服务的,但是随着用户要求的逐渐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成分逐渐增加,所以加工配送中心越来越倾向于贴近用户。

按这种模式,主要采取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进行编网。

对钢厂来说,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或物流基地,能够延伸钢厂产品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能够发展更多直供户并贴近直供户,稳定销售渠道,有利于稳固钢厂与用户之间供应链,形成自身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结成产业联盟,同时获取更为可观的利润。

所以,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钢厂投身到建立加工配送中心的“革命大潮”中。

对钢材的终端用户来说,供应商可能是钢厂,也可能是贸易商或者加工配送中心。

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不断进取的供应商,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清楚地认识到专业化的配送服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钢材加工配送供应商发展的立足之本。

钢材加工配送业,其性质更恰当地应该归到钢铁服务业。

作为目前国内最成功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宝井,其核心理念是“服务创造价值”,而这理念也将成为今后所有钢材加工中心的理念。

加工配送中心要为用户提供最好的钢材加工配送服务,即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各种需要,为客户降低采购成本。

简单说,配送服务就是使商品在需要的时间到达需要的地点的经营活动,是提高商品流通效率的重要途径,从而成为“第三利润的源泉”。

加工配送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加工配送中心的高效运行,不仅需要先进可靠的硬件设备做基础,同时应具有适应现代物流配送的经营理念、现代信息化手段、稳固的供需关系和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

为了适合钢铁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钢铁流通现代化,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实现物流配送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现决定在河南地区设置专业配送中心,以提高物流运
作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配送中心设立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强化武汉钢厂与下游行业的产业链建设,提高本钢厂的综合竞争能力。

通过分布在河南市场的加工配送中心,首先可以实现为终端战略客户的“门对门,点对点”的营销服务;其次通过加工配送中心延伸营销渠道,加大对目标市场中小客户的开发力度,同时通过有效经营还可以实现投资增值及经营创收。

逐步朝深加工方向发展。

为满足汽车、家电等行业客户的需求,不断延伸为终端客户的服务内容,与终端客户共建稳定的产业链。

2.意义
具体到xxx钢铁公司,从以下几方面评述:
首先,可大幅度缩短时间,提高运营效率。

在建配送中心之前,采用公路直送方式,即由武汉钢厂直送到河南各个销售城市,举例:建配送中心之前,最近是武汉到信阳公路直送,相距217km,需要2.5小时,最远是武汉到三门峡,,相距745km,需要9.5小时;建配送中心之后,最近是许昌到平顶山,相距65km,只需0.8小时,最远到三门峡,也只需要3.5小时。

相比之前,钢铁公司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时间大幅缩短,有效的增强了竞争力。

其次,送货成本降低。

具体参照“附件1”。

再次,有效的改善了服务水平。

省内短距离配送钢材,在时间上可以及时满足顾客需求,为顾客处理突发性需求赢得时间;可以有效处理运送过程中的意外,减少意外损失;配送中心可以帮助销售商减少库存量,降低销售商的库存成本,提高销售商销售的积极性。

三、选址地点及评价与建议
(一)定性分析
1.市场需求
2002年以来,钢铁行业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保持在17%-20%之间,但是拉动钢铁工业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高达24.1%-32.8%,比钢铁行业高出7-12个百分点。

2002年出现了汽车、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消费品等一批高增长行业,市场需求拉动了钢铁生产。

没有房地产、汽车等一批高增长产业需求的拉动,就没有这一轮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

2007年钢材产量比2006年增长了18.9%,这是很快的增长速度,但与拉动钢铁的高增长产业相比就显得"低"了,汽车产量的年增长率为38.5%,房地产投资额增长21.9%,空调产量增长30%。

我们回顾一下西方的经济发展史,不难发现经济增长过程中会相继出现一轮又一轮的高增长产业群,尤其是汽车和房地产,当汽车走进西方国家的家庭和房地产兴起时,带来了西方几十年的经济持续发展,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汽车和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汽车、房地产、机械加工等行业陷入低迷,特别是国际市场的低迷,使本来计划销往国外的钢材,在国家刺激计划的带动下,纷纷投向国内市场,使国内市场钢铁价格迅速下滑,产量过剩。

2009年,在国家采取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国内市场开始出现明显的复苏的迹象,特别是近期房地产市场的开始升温,在加上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钢材市场有活跃的迹象,市场开始升温,所以2009年整体钢铁市场需求量肯定较2008年有很大的增长。

河南地处中部,较东部地区欠发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东部落后,房地产市场一般,所以发展的空间很大,特别是钢材市场。

再加上河南本地除了几个像许昌、长葛等地的中小钢厂外,没有大规模的钢铁公司,根本不能满足如此巨大的钢铁市场需求,我xxx钢铁公司在此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2.产业环境
钢材消费量与第二产业的关系最为密切。

钢材消费增长率与第二产业(工业,主要是制造业和建筑业)增长率基本同步变化。

中国提出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第二产业将从2002年占GDP总量的51.9%增长到2010年的54.9%。

第二产业在河南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较东部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在本省基本已经形成了以钢铁冶炼、钢材产品初加工及深加工的产业链,从铁矿石冶炼到钢材产品,再到初加工和深加工,像长葛的钢铁公司、各种类型的装备制造企业、著名的客运汽车制造公司-----宇通客车有限公司、各地区的房地产公司等等,
3.地方政策
目前 , 河南进一步整合全省物流配送资源 , 建立以郑州为核心的协调统一、分工合理、贯通全省、辐射全国、网络完善的区域物流体系和物流圈。

政府部门在规划、布局上统筹安排 , 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有力支持 , 加强引导、推广理念、积极培养物流人才。

政府在振兴物流产业政策的指引下, 通过科学的论证与调研 , 在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以及实施策略上 , 在物流系统、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化、物流政策法规、物流项目研究开发、物流资源整合、企业物流优化、物流技术改造等方面 , 制定出了切实可行 , 具有理论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

一是政府采用各种调控手段加大对物流业的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力度 , 认真研究制定
鼓励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政策 , 以支持现代物流工作的顺利发展。

首先研究出台了有可操作性的政策 , 正在努力改变目前物流业无法可依的局面 , 包括物流企业的资质认定、进入和退出的条件、市场竞争规则 , 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环境; 其次打破物流管理上的行业分割 , 地区分割、明确统一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 , 负责全国性物流的管理与各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 , 以建立一个物流大市场国家。

河南本地已从政策、体制、法规等方面正在为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提供保障 , 在政策、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 努力营造有利于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 ,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良好的产业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

二是整体规划、加强投资。

政府把河南物流的发展放在国民经济的大环境中考虑 , 在规划时有超前的眼光 , 不光考虑了本省的发展 , 还兼顾着全国市场的发展 , 为了避免由于物流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 , 正在对河南省物流业的发展作统一的规划 , 在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物流园区建设和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以优惠手段鼓励社会多元化投资 , 加大了对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 以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 , 建立以郑州为核心 , 辐射全省的物流体系。

4.地理环境
许昌地理位置优越,京广铁路纵贯南北,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穿境而过距国际航空港郑州国际机场仅40公里。

各类通讯设施先进,国际直拨电话和传真通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电力供应充足。

是全省粮食生产十强市,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输出基地。

农作物以小麦、烟叶、棉花、玉米、红薯、豆类为主。

初步形成了花卉、烟叶、优质小麦、食用菌、腐竹、桑蚕、蔬菜、棉花八大特色产业,涌现出华龙、质源、灵河豆制品、湖雪、一林纸业、世纪香食用菌等60家大型企业和以种植葡萄、生产沙坝口鸭蛋、木材加工为典型的100多个专业村,农民的人均收入连年以5.5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2003年达到2888元。

烟叶生产久负盛名,享有“烟叶王国”之称。

近年俩连续荣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科技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示范先进县”,河南省“红旗渠”杯五连冠等殊荣。

许昌依托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科技,形成了机械电子、发制品加工、冶金建筑建材、纺织印染、制鞋服装、化工皮革、玻璃制品、高压电器电力配件、装潢印刷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档发、腐竹、湖雪面粉、汽车传动轴、水泥、多功能播种机等产品颇具竞争力,行销国际国内市场。

瑞贝卡制品有限公司、中亚集团、华正集团公司、许昌县水泥厂、许昌国能高压电器有限公司、骆驼鞋业有限公司、舒美鞋业有限公司、德丰集团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已发展为工业经济的支柱力量。

5.公共基础设施
(1)电力:
河南省煤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坑口、路口电站的优越条件,是全国重要的火电基地之一。

2002年底,发电装机容量1700万千瓦时,居全国第5位。

1997年10月,作为中国跨世纪工程之一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实现大河截流,其装机容量180万千瓦。

外商投资建设的新中益电力、南阳普光电力、郑州、开封新力电力、焦作万方电力、登源电力等约三十家电力公司亦在良好运营中。

(2)邮电通信: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

邮电通讯条件不断改善。

所有乡镇实现国际国内直拨,随时可与世界各地保持联系。

移动通信和电子数据交换业务高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迅速增加。

移动通信、光缆通信、数字通信已成为河南省通信网的主体。

(3)交通运输:
河南省东近上海,南临武汉,北靠京、津,西接西安,位于全国心脏部位,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其在经济上起着连贯东西南北的重要作用。

河南省公路交通四通八达。

截至2002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69041公里。

以省会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公路网络正在形成中。

郑州、洛阳、开封、三门峡四座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沟通了黄河南北的交通运输。

有四条国际集装箱运输线路通过郑州。

在2007年,河南省实现了1117公里公路建成通车,92%的县(市)通上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4556公里。

同时,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京广、陇海、焦枝、京九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新开通的亚欧大陆桥横穿全省。

省会郑州位于京九、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处,是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亚欧大陆桥最大的客货转运站。

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货运编组站,中转吞吐能河力和作业手段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通过铁路出口的商品可以在郑州直接联检封关。

另外,河南省民用航空事业也发展迅速。

1997年建成投运的4E级郑州新郑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能力380万人次,为河南的改革开放架起了新的空中桥梁。

郑州、洛阳、南阳三个机场每周有近500个航班飞往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国内40多个重要城市,有8个航班往返香港,4个航班往返澳门,郑州-澳门-台北航线已经开通。

6.评价与建议
第一,物流配送企业“走出去”缺乏相应的政策配套,如税收征管以及与当地法律的衔接问题等。

建议:要研究物流配送企业“走出去”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制定鼓励物流配送企业“走出去”的适应当地政策的管理措施。

第二,汽车整车运输车辆超标问题。

汽车整车运输车辆现有150辆,85%超过了现行国家规定的标准,给汽车物流配送的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建议重视与研究配送过程的具体问题,制定和实施有关的管理措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二)定量分析(从运费的角度)
采用重心法(计算过程见“附件2”),从运送成本上来说,兼顾当地的政策、交通、环境等因素,配送中心的最佳选址应该坐落于许昌市。

四、 配送中心的总体功能定位及规模
1.总体功能定位
集钢材贸易、加工、配送为一体的区域性加工配送中心,立足许昌市,辐射河南全省,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切实降低物流费用,提升用户服务水平。

2.规模确定
思路:先用荷重法确定存储区面积1S ,结合钢材配送中心的特点:存储区面积1S 约占配送中心总面积总S 的一半,即总S ≈21S ,从而确定总S 的值。

然后再根据各区域占总面积的比例,确定各个区域的面积。

具体过程如下:
(1)储存规模:(根据荷重法计算)
说明:因缺少实际数据支持,本法以下三处均采用经验值: ①钢材(线材、板材)单位面积平均载荷按3吨/㎡计算;
②钢材(线材、板材)全年周转次数按10次处理,即年平均储存天数为36天; ③储存区域面积利用率按0.8计算;
则:存储面积
1S =
单位面积载荷全年货物需求量×年平均工作日
物料平均存储天数
×
储存区域面积利用率1=2/334500m 吨吨×天天
36036×8
.01=1437.5㎡≈1500㎡(多出部分用作
安全库存)
故:总S =21S =2×1500㎡=3000㎡
(2)其它区域面积:
加工区面积2S =
10
1
总S =300㎡
分拣配货区面积3S =101

S =300㎡ 发货区面积4S =
10
1
总S =300㎡ 办公区面积5S =50㎡(经验值) 剩下为发货区6S =550㎡
五、配送中心内部设施构成、作业分区及面积规划
内部布局图
六、配送中心所需主要设备
设备清单
七、配送中心的物流系统运行模式
八、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与分拣配货方法
1.作业流程
按订单拣取(摘果法):即让拣货搬运员巡回于储存场所,按某个要货单位的订单挑选出每一种商品,巡回完毕也就完成了一次拣取作业。

将配齐的商品放置到发货场所指定的货位。

然后,再进行下一个要单位的拣货。

过程如下图:
九、作业管理单证
1.采购订单
2.入库单
3.送货单
4.补货登记表
点收员:经办:
5.库存情况登记表
主管:经办:6.拣货单
十、信息系统功能结构与模块
1.配送信息系统功能结构模块
2.系统各子功能分析与描述
(1)销售出库管理子系统
其所涉及的作业主要包括:自客户处取得订单、进行订单处理、出货准备到实际将商品运送至客户手中,一切均以对客户服务为主。

(2)采购入库管理子系统
采购入库管理子系统是处理与供货厂商的相关作业。

包括商品实际入库、根据入库商品内容做库存管理、根据需求商品向供货厂商下订单。

(3)库存管理子系统
库存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库存数量控制与库存量规划。

(4)运输管理子系统
运输管理子系统主要有货物配载调度、运输过程控制、配送货物的跟踪、配送途中有意外情况的处理、运输资源管理用户签收后的录入与配送数据库的维护等管理功能。

(5)财务管理子系统
财务会计部门对外主要使用采购部门传来的商品入库数据,检查供货厂家送来的催款数据,并据此给厂商付款;或由销售部门获取出货单来制作应收账款催款单并收取账款,制作各种财务报表,提供给经营绩效管理系统参考。

(6)经营绩效管理子系统
经营绩效管理子系统从各子系统取得数据,制定各种经营政策,然后将政策内容及执行方针告知各部门,并向社会提供配送中心的有关数据。

十一、部门、岗位设置及其职责与人员配备
组织结构图
各部门职能及人员配备
十二、附件
附件1
直运运输成本的计算(“0”代表武汉,i=1,2,3…代表城市,具体如附件(2)销售城 市编号。

以下数据来《中国公路里程及空车配送》”):
d 10-=217km, d 20-=420km, d 30-=321km, d 40-=424km, d 50-=491km, d 60-=457km, d 70-=549km, d 80-=745km, d 90-=570km, d 100-=543km, d 110-=726km , d 120-=647km, d 130-=420km
直运总运费A 武=
∑=-13
1
0i i
i
i
d
W A =17,528,500元。

配送运输成本的计算:
思路:从工厂武汉到配送中心,可以用铁路运输,从配送中心到各个城市可以公路配送, 运费分两段-------铁路运费和公路配送运费。

铁路运价如下表,我们以运价号1为例说明。

《铁路货物运价率表》
公路配送运费我们以许昌为例说明,具体参照附件(2)。

配送总运费A= W
总(a+ A
D
6
0-
)+∑
=
-
13
1
6
i
i
i
i
d
W
A
=158700+326025+7224100=7,708,825元
( 注:D
6
0-
=450km,来源于《铁路里程表》)
附件2
在“河南省交通旅游图”上,确定各个城市的位置,具体信息如下表:
根据城市坐标建立坐标系,具体位置如下:
利用重心法确定配送中心位置:
设E i 是从配送中心到顾客i 的运输费,则配送中心到n 个顾客的总运费为A=

=n
i 1
E i ;
A i
为配送中心到顾客i 的运输费率;Wi 为配送中心到顾客i 的运输量;D
i

配送中心到顾客i 的直线距离,则D i =2
02
0)()(i i y y x x -+-;
总运费A=
∑=n
i 1
A i
Wi
2020)()(i i y y x x -+-
将配送区域的几何重心点作为配送中心的初始地点(x 0,y 0)。

则可得:
x 0=

=n
i 1
∑∑==n
i i
i
n
i i
i
i
W
A X
W A 1
1
=
46550
5
.2673627.5≈
y 0=

=n
i 1
∑∑==n
i i
i
n
i i
i i W
A Y
W A 1
1=
46550
282770
1.6≈
根据重心坐标,该点落于许昌内(如坐标系所标记),有平顶山和许昌两个城市距该点最近,应优化之:
(1)当配送中心落于许昌市时(以下距离数据来源于“河南省交通旅游图”): d 16-=232km, d 26-=184km, d 36-=127km, d 46-=144km, d 56-=65km, d 76-=86km , d 86-=298km, d 96-=208km, d 106-=113km , d 116-=174km ,d 126-=176km, d 136-=261km
总运费A 许=
∑=-13
1
6i i
i
i
d
W A =7,224,100元;
(2)当配送中心落于平顶山市时(以下距离数据来源于“河南省交通旅游图”): d 15-=265km, d 25-=141km, d 35-=160km, d 45-=152km, d 65-=65km, d 75-=143km d 85-=391km, d 95-=273km, d 105-=178km ,
d 115-=163km , d 125-=233km, d 135-=317km
总运费A 平=
∑=-13
1
5i i
i
i
d
W A =8,611,850元。

从全年总运费最省的角度来说,配送中心应定于许昌市。

附件3
选点地图:
附件4
课程设计的收获与体会
经过一个星期的“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在我们小组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顺利完成了这次作业。

通过该课程设计的制作,我们深感受益良多:
首先,通过该次作业,我们对书本上的重心法、数值分析法等部分内容进行了更彻底的“消化吸收”,这次课程设计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这不仅巩固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增强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我们将来真正的从事相关工作大有裨益!
其次,通过以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中的选址规划等问题结合重心法、数值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加以定量计算、剖析,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此外,这次课程设计还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地加以优化,才能真正的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才能真正的领悟到学习的意义所在!
最后,真诚的感谢这次课程设计的指导老师宋志刚所给予我们的支持和鼓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