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1西方军队胜利的秘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西方军队成功的机密
?杀戮与文化?,这本书的作者叫汉森,如今还活着,一个美国学者,他的学问很有意思,横跨两个领域,一个是西方的古典文化学,就是研究什么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还有一个是军事史,这本书的构造很简单,也很明晰,就是写了西方战争史上的九个战例,平常不是军迷,这种书一般平时就是看看就算了,但是这本书的一个结论突然对它重视起来了。

这个结论就是西方军事力量,您注意听,西方军事力量是这个地球上最致命的,最有杀戮效率的军事力量,你听着不就是废话吗?二百年来,西方军队借助现代科技,创造了长枪大炮,飞机导弹,后来还有核武器,它当然是有最有杀戮效率的力量了,我们中国人自打1840年鸦片战争开场就服,但是书里写的不是这个意思,人家的意思是,自打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开场,哪怕是在冷兵器时代开场,西方军队就是这个地球上最厉害的军队,估计好多中国军迷一听这话就炸了营了,不服啊,有本领跟项羽打一架,关公战秦琼那个事就不讲了,西方的学者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也许难免偏颇,但是这个东西我们不追究,关键是他从什么视角得出这个结论,看完之后才知道,他根本不是从什么武器装备地缘指挥战术,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他回到了问题的最底层,就是从文化,或者说是从组织款式上来看,这两种军事文化之间的区别,启发很大,因为即使在今天这个社会上,只要你还领到一个组织,哪怕你是一个什么企业的中层干部,或者你是企业家,或者你是一个小小的创业者,那你最关心的就是一个组织的效率是怎么获得的,与此同时,它又是怎么丧失的,所以在今天,可以说中国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你关心此类的问题,不管你在组织内什么身份,这本书都会给你启发,它讲的就是效率是怎么获得的,这本书从多个角度来描绘,这篇只从一个角度来,就是军事组织的角度来介绍这本书。

大家对西方历史一点也不生疏,就会发现西方的战争史上,确实有
一些匪夷所思的特点,比方说第一个,它经常会发生那种人数比例极其悬殊,最后还能以少胜多的案例。

我们中国人说以少胜多,通常举的例子都是赤壁大战,可是你想想看,孙刘两家联军,当时怎么也得五万人吧,曹操虽然号称是八十三万兵马下江南,其实哪有那么多,不过十几万人,所以当时诸葛亮就说,没有什么可怕的。

可是你在西方战争史上。

给大家举一个都知道的例子,在第一次希波战争,就说希腊和波斯的战争当中,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战役,叫马拉松战役〔马拉松长跑来历〕。

那这场战役当中,希腊联军的人数是一万人,波斯联军十万人,这是一比十,可是最后的战果呢?希腊人死了192个,波斯人死了4500个人,横尸当场,你不觉得这个比例有点太奇怪了吗?
简单给大家回忆一下希腊历史,希腊历史其实和中国先秦时代的历史,根本上可以一一对应,希波战争发生的时期,相当于中国春秋时代,那马其顿帝国崛起,就是亚历山大大帝,那根本上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时代那个时段,那后来古罗马灭了古希腊,那大概就在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代。

那古希腊最牛的就是希波战争,一共是两次,第一次希波战争,是从公元前的512年,到公元前的490年,第二次是从485年到480年,这都是公元前的事了。

第一次希波战争面对的是一个何等
的庞然大物,就是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很有意思,为什么今天的伊朗人觉得自己很牛,它确实是中东的一个大国,那是有历史的。

当时波斯的那个大王叫居鲁士,他把当时所有的文明古国,管你什么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全部被干灭了,当时的文明世界,除了中国,全部被波斯收入囊中,那他再看希腊,你不就是个孤岛吗?我大菜都吃完了,最后上一道甜点而已,我这个军事实力那一定是摧枯拉朽,但是万没想到,在公元前490年第一次希波战争,居然败了,可是大个儿就有这个好处,你捣我一拳,我迅速地就能缓过神来,接着来灭你,你古希腊毕竟小啊,所以在公元前485年,又爆发了第二次希波战争。

那这个时候波斯的头叫薛西斯,这个人不得了,那自我感觉好得不
行,他自称是全宇宙之王。

其中还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他派大军过来的时候,过海,发现这个海有点不听话,居然搞出一些波涛,这么地吧,派人抽大海三百鞭子,他真的感觉自己就是神,包括希腊人自己也这么看,当时有记载,有一个希腊人说,说靠,我们这个神宙斯也太不像话了,今天居然他扮成了一个波斯人的样子,带着波斯人要来灭我们希腊人。

说明希腊人也把薛西斯看成神,那薛西斯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呢?因为带的队伍多嘛,他自己核心的力量大概是三万,就是一万步兵,一万骑兵,还有他自己建的一个禁卫军,又号称叫长生军,就是永远生,永远不会死的一支军队,可见他的战斗力之强。

但是仅有这三万人不够啊,他还有很多被征服的民族,又凑了大概五十几万,一共是六十万人,那真的叫投鞭断流,是黑压压一群就来了。

希腊人也只凑得出七千个人的联军,还没有及时赶到战场,最先赶到战场的是斯巴达过完,叫尼奥尼达斯。

只带了三百个人赶到了一个叫温泉关的地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温泉关战役。

你看那个美国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说的就是这个事。

三百个人,居然就挡住了波斯六十万大军,而且这三百个人在随后的几天里,居然杀掉了两万人,你算算这个账,一个人要杀70个人,对方就是不动,是块木头,你砍,你那个手也砍累了吧,而且砍完之后,这三百人居然还没有什么损失,最后薛西斯实在晕菜了,没方法,买通了一个当地的希腊人,绕到了温泉关的背后,把这三百人给包围,然后才把他给歼灭。

随后呢?在第二次希波战争当中,又爆发了一场叫萨拉米斯海战,这次的主角不是斯巴达人了。

换成了另外一个,叫雅典。

雅典人的力量也极其悬殊,只有两百艘船,人家波斯是有一千艘船。

最后,又是几个小时之后,一千艘船几乎是全军覆灭,听到这儿你不觉得很奇怪吗?这么以少胜多,它怎么会发生?这是西方战争史上的一个特点。

那第二个特点呢?就是刚刚讲的马拉松战役。

希腊人居然就统计得出来,一共死了192个人,为啥统计得出来,就是因为我们全在战场上死的,倒下的兄弟的尸体,我一个一个可以计算得出来,你这不符合
中国人的战争观念,中国人你想,假如对方来了十万人,你只有一万人,作为指挥官你会怎么做,那一定是想着怎么化整为零,打游击啊,对吧,搞点什么伏兵。

你看,当年曹操南下的时候,按照?三国演义?里面的说法,不就是弃新野,走樊城,奔当阳,奔夏口,其中还有什么火烧博望坡之类的吗?对吧。

那都是要用计才能获得一点点成功。

我们老祖宗?孙子兵法?里说得好啊,叫十那么围之,五那么攻之,倍那么战之,敌那么分之,少那么能逃之,啥意思?就是假如我的兵力是对方的十倍,那我够尝试把他围起来,我饿死他。

假如我只有五倍兵力呢?我就往前攻,我觉得我还有点把握。

假如我只有对方一倍的兵力,那就要很慎重了,这叫战之。

这已经是最剧烈的一种行为了。

假如能敌之,啥意思?就是差不多,敌就是差不多的意思。

假如我跟他兵力差不多,我一定要想方法让他分兵,我获得那种人数上的优势。

假如我少呢?对不起,我能逃之就不错了。

你看,这是?孙子兵法?里的讲法,也符合中国人的智慧。

可是你再看看希腊人打的,比方说马拉松战役。

人家怎么打的,他只有对方兵力的非常之一。

但他居然选择了马拉松平原,在一片开阔地上列阵,旁边是沼泽地,来啊,要不你干死我,要不我干死你。

居然是这么一个打法,你不觉得很奇怪吗?包括?杀戮与文化?这本书里用的一个英文词,叫Carnage,翻译成叫杀戮,这个杀戮可不是我们中国人熟悉的那种屠杀--屠杀在英文当中还有一个词叫Massacre,Massacre 就是当我已经获得了绝对的优势,我不分战士和平民,一概给你杀掉,比方说中国历史上的长平之战,人家已经投降了,结果全部坑杀,再比方说什么蒙古人屠杀平民,包括日本人在南京干的那个事等等,这都叫Massacre。

可是Carnage这个词在英文当中有这个词,中文当中你还真就找不到一个对应的词,它啥意思,就是我们俩两阵对圆。

一个都不跑,我就在这儿互相杀,杀到最后一个人为止,这叫Carnage,所以翻译成只能叫杀戮。

那这种杀法你不觉得好奇怪吗?
确实,中国的战争史上你去想,所有的战争它根本上就是两种,一种叫击溃战,还有一种叫围城战,虽然好似也很惨烈,但是真的在战场上双方一步都不退,杀得尸横遍野的战争,在中国战争史上我几乎没有听说过,比方说有一些对中国历史影响特别宏大的战争,比方说淝水之战,因为苻坚带着的军队乌合之众,所以南方的军队一旦杀过来,那叫一触即溃,四散奔逃,所以留下两个成语:一个叫草木皆兵,一个叫风声鹤唳,魂都没了。

这样的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到处都是,比方说公元979年,当年宋代的皇帝叫赵光义。

宋太宗带着大宋的兵丁去北伐人家辽国,刚开场进展也很顺利,后来突然一下就溃散,几万人横尸当场,而且到了什么程度。

皇帝御驾亲征,到溃散的时候完全是爹找不着娘,娘找不着孩儿,最后是他身边的亲兵找了一头驴,用一个车,才把他弄上车逃回来,而且他身上还中了一箭,后来赵光义就死在这个箭伤上。

再比方说明代末年的萨尔浒之战,当时明军也是七八万人,兵分几路去打人家后金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说,我不管你几路来,我就一路去,每一路都是击溃战。

其中最搞笑的是一路叫李如柏,带着那个兵一看对方过来了,马上这边自己就溃散,自相践踏死了一千人。

那这种击溃战是什么特征,要知道,军队的所有战斗力都是组织力,假如你溃散,就意味着你组织的崩溃,那说白了,你把后脑勺留给敌人,那就像被狼追的一群羊一样,你完全没有还手之力,那就是战场上的屠杀,那可叫Massacre。

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不是组织起来的军人了嘛。

溃散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法统计到底死了多少人。

为啥?因为中国人机灵,很多人他不是被杀掉,他跑走了,或者就回老家了,我不参军了。

所以到最后反正军队是没人了,到底死了多少人,其实是统计不出来的。

那以此为对照,我们再看希腊的这种,叫在战场上一个一个地杀,杀到最后一个人的战争,中国历史上是真的没有,包括后来我们要讲到
的一个人叫汉尼拔。

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就觉得特奇怪,因为西方军事史上一直称汉尼拔叫战略之父。

这个人特别懂战略,可是你看了半天,他懂什么战略呢?他无非就是绕过了阿尔卑斯山,绕到了罗马人的背后去打人家。

所谓的包抄这件事情,中国人老祖宗多少年前就会啊。

怎么在西方人觉得干这事,就好似是一个不得了的大创造,西方人真是弱智。

后来才知道,原来西方人原来的战争就是在战场上互相对砍,那才叫人家的战争。

所以这是第二个特别不可思议的地方。

那第三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西方军队是有可能越大越强,甚至是越输越强的,这也很奇怪。

给大家举个例子,第二次布匿战争,布匿是啥,就是当时古罗马人,给古迦太基人起的一个外号。

在古罗马语当中,就是无耻小人的意思。

这古迦太基人也不得了,他是隔着地中海和古罗马人作战的,它的位置是在北非,布匿战争一共打了三次。

第一次布匿战争,古迦太基人输了,那真是输得连内裤都没有了。

过了一阵又缓过来了,当时就出现了一个名将,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汉尼拔,西方的战略之父,他就想了一个招,从西班牙绕过阿尔卑斯山,然后进入意大利,从罗马城的背后插罗马一刀,这个很厉害。

那进入了亚平宁半岛之后,到了意大利之后,罗马军队那是一路就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坎尼会战,坎尼会战在西方军事史上是一个经典战例。

后来我们知道,德国那个参谋总长,就是制订施里芬方案的那个人,他退休之后就花时间写了一本书,专门介绍和研究坎尼会战,这在西方军事史上称之为叫坎尼形式。

当然后来大家也说了,在军事史上坎尼形式很多,它本质上就是什么呢?两阵对圆之后,中间往后撤,诱使对方进入自己的阵中,然后两翼像钳子一样包抄过去,把对方给围死。

那最著名的坎尼形式历史上还有两个,比方中国的垓下会战,就是项羽败的那一次。

还有呢?比方抗日战争,中国的湘西会战,也是典型的坎尼形式。

不讲这么多了,总而言之,坎尼会战的结果是古罗马人当场阵亡,或者被俘七万人。


万人呐,七万人什么概念,就是古罗马当时所有的精锐几乎全军覆没,覆没到什么程度,就是他们叫副国级的指导,就是在古罗马共和国里,当过什么执政官,保民官,财务官,这些指导当时阵亡八十个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古罗马作为一个国家,已经被斩首,你的上层精英,有行政才能和组织才能的人全部报销。

更何况你的主力军队已经损失了七万人。

这个仗还怎么打?所以汉尼拔说投降不投降,古罗马人说不投降,不投降,接着打,我们古罗马的城防还在。

汉尼拔说,得嘞,接着打。

所以他带着迦太基人的军队,在亚平宁半岛上又转悠了十几年,打了很多胜仗,但是没有用啊。

只要古罗马不投降,那这场仗就没有打完。

那十几年后呢,这个汉尼拔说算了,实在我岁数大了,斗志也没有那么强,撤。

古罗马人说别撤啊,你这走,我们得送送你啊,所以追上了,打了一场叫扎马会战。

请注意,前面讲的坎尼会战和扎马会战,双方的局势正好是倒过来的。

坎尼会战呢,迦太基人人数少,到扎马会战的时候,罗马人人数反而比拟少。

为什么?军队已经打残了嘛。

但是就在这个扎马会战当中,你猜什么结果?罗马军队用损失一千五百人的代价,居然干灭了迦太基人四万六千人,就是这么一个大比分的悬殊。

所以你就会觉得奇怪,古罗马军队他怎么就越战越强呢?所以第二次布匿战争又是以迦太基人的输为最终结果。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方说我们前面讲的希波战争,希波战争之后,古希腊本身也陷入了一个内乱,叫伯罗奔尼撒战争。

后来呢,古希腊人居然就崛起了一个马其顿王国,然后亚历山大不就跑过去把波斯帝国给灭了嘛,所以这也是一个越战越强的故事,前面我们讲了这么多,其实是想提炼出西方战争史上三个奇怪的事情。

为什么那么大比分的以少胜多,为什么不用奇计?非要在战场上拼一个你死我活,搞什么Carnage。

第三,为什么他能越大越强。

这三个谜题?杀戮与文化?这本书为你揭开谜底。

?杀戮与文化?,它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西方军队在历史上,
一直具有强大的战斗力,而且像小强一样打不死,甚至是越大越强,为啥?他这本好,就是好在它不是从外表上来解释这个事,而是回到人类文明的最底层来看这个问题。

要想理解我们刚刚提出来的那几个悬念,你就必须理解一个概念,叫公民兵。

不是工农兵,而是公民兵。

一个人首先是公民,然后他才是个兵。

那啥叫公民呢?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的财产权利和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是统一的,这种人叫公民。

这个概念实在是太抽象。

因为公民这个概念在人类文化当中,它确实就是个奇葩,除了古希腊文明这一个源头,你真的就找不到其他的案例。

为啥,因为在那个时代,那个消费力程度下,其他的文明古国根本发育出来的都是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家是从同一个空间里面获取生存资源,那就容易社会结果比拟固化,社会风气比拟保守,然后诞生专制主义。

可是在古希腊呢?首先它土地比拟少,土地还比拟贫瘠,更适于种什么橄榄油,种橄榄,而不是出产粮食,所以就逼得希腊人必须到外面人去贸易获取粮食,正好它处的那个地方又特别好--爱琴海。

希腊很多海岛,然后又连接着欧亚非三个大陆,所以他就做生意,所以就开展处一种叫工商业文明。

工商业文明和农耕文明恰恰相对,它不是从同一个空间获取生存资源,而是从其他空间,通过贸易的方式获取生存资源,那就带来一个问题,它不可能有一个集中的头嘛。

因为每一个人,每一艘船都是独立的经营者,你统一管理,咋管理呢?每一笔交易都是独立决策。

所以在希腊就开展出一种很奇怪的政治制度,就是没有头儿。

刚刚我们讲斯巴达国王尼奥尼达斯,那哪叫什么国王,那个国王当得可怜,根本上就是一到两年的任期,而且有两个国王,一个在家管理行政,一个带兵出去打仗。

尼奥尼达斯就是这么一个国王,他根本不是一个终身拥有政治权利的身份。

那雅典就是更是如此了,它连外表上的国王都没有,是由公民大会临时选出,什么执政官,保民官,财务官,大家轮流坐庄,这种很奇葩的政治制度,甚至欧洲人自己都不理解。

你看,18世纪的时候,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就讲过一句话,
说希腊的国家制度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这得需要多大的创造力才能搞出来啊。

可是在这儿你别误解,以为有了民主,就诞生了公民,民主其实仅仅可以解决大家的平等问题。

而什么是公民呢?
我们前面讲的清楚,是一个人的财产权利和政治权利义务的统一,要知道,所有的政治制度都面对一个问题,甭管是民主的还是专制的,就是人群当中总有精英,精英随着他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他就会变得越来越有钱,他和他的子孙就会利用自己的有钱,进一步稳固自己的经济地位,所以贫富差距就会拉大。

可是富人也会有一个问题,就是穷人人数多,他们动不动就说,富人,把钱叫出来。

咱别说什么规矩,要不然我弄死你,这种交替循环在很多政治制度当中都会发生。

所以什么是坏的政治制度,就是富人越来越没有平安感,而穷人越来越没有希望。

而好的政治制度正好相反,就是穷人有平安感,而穷人可以看得到奔头。

在希腊的这个民主政治的基座上,完成这一步是要靠一个人,这个人大概生存的年月,是在我们刚刚讲的希波战争之前的一百年,这个人叫:梭伦。

公元前594 年,他发动了梭伦改革。

他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希腊人,只不过他毕竟聪明,大家毕竟佩服他。

有一天公民大会就派人去找他,把他从地头上给捞出来,说你:你给我们当执政官吧。

梭伦说,行。

然后他就开场搞改革。

梭伦搞改革那天早上,那个戏剧化场景如今都见于记载,大家围在那个广场上,然后梭伦走上台,那个台上立了一个大木头框子,木头框子里面有一块大木板,然后他把那个大木板翻过来,上面已经写好了他的改革内容。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做PPT 的人,就已经写好了,现成翻。

那这个改革实际上核心内容就是两样第一样就是原来因为负债而要给别人当奴隶,这个制度被废除掉,为什么?这就是让穷人看到希望。

希腊在梭伦改革之前,曾经实行过一种制度,叫六一汉。

啥意思?就
是你是个穷人,你不是欠了富人债,然后还不起嘛,你不必像杨白劳一样出去躲债,给你一条出路,你去富人家田里干活,一年的收成你自己留下六分之五,上交六分之一,所以这种人称之为叫:六一汉。

但是请注意,假如你上交的这六分之一,缺乏以抵偿这笔债务在今年的利息的话,那第二年这个富户就可以把你卖为奴隶,你就从此丧失人身自由。

当然这个制度在历史上有争议了,有人说是上交六分之五,留下六分之一,富人心黑着呢。

这不太可能,为啥?因为在那个消费力水平下,一个人一年消费的粮食作物,自给只留下六分之一的话,是不可能活得下去的。

但是不管怎么讲,这种制度的本质就是,穷人有可能永远没有翻身的希望。

所以梭伦改革的第一条,就指向了六一汉制度。

废除了,也就是说,谁都不可以拿自给的人身自由去抵押债务。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梭伦改革是一个均贫富,对穷人好的改革。

不是,他只是让你的财产权利和你的国家应负的权利和义务对等。

什么意思?看他第二条。

第二条,就是把当时雅典所有的人,按照财产分成四等。

假如你一年收的所有的农作物五百斗以上,第一等。

三百斗以上,第二等。

二百斗以上,第三等。

二百斗以下就是第四等。

那第一等人呢,你可以担任很多国家的公职。

第二等人,你能担任的公职就相比照拟少。

第四等人,你就没有权利担任国家的公职了。

连上战场的权利都是按这种等级来分的。

第一等人,你可以自己当骑兵,因为你置得起马,置得起各种鞍具嘛,对吧。

第一等,第二等都可以当骑兵。

第三等人,对不起,你只能当重装步兵。

那第四等人呢?你上战场也可以,但是你不用自己备武器了,反正你也搞不起嘛。

拎根棍子你就上吧,平时搞点什么搬运工,水手,你就干点这种低等的话。

你看,这就是让这个国家所有的权利、义务和他的财产权利对等起来,这种人就变成了公民。

费这么大劲说这个制度,其实是想说什么?你只有明白了希腊的这种公民兵的制度,你才知道他的战斗力从哪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