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2_1 细胞膜押题专练(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1 细胞膜押题专练
1.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有两层,核孔为大分子出入的孔道,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核内可以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C.细胞核中的核仁同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
D.真核细胞中的mRNA均在细胞核中合成,然后经核孔进入细胞质
【答案】 C
2.如图表示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过程和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核能通过细胞分裂控制生物的遗传
B.细胞核能通过控制代谢控制生物的性状
C.细胞核发挥其重要作用与细胞器没有关系
D.细胞核在该实验中表现出全能性特点
【答案】 B
【解析】伞藻是单细胞生物,本实验中没有涉及细胞的分裂,A错误;细胞核通过控制代谢合成了伞形帽,所以说是通过控制代谢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正确;真核细胞细胞核控制合成的多种物质都需要细胞器参与,C错误;整个实验过程中,通过核移植长出的菊花形帽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故通过本实验不能体
现出细胞核的全能性。
3.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答案】 A
4.如图是细胞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1指的是内质网,其与细胞核相连加强了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联系
B.图中2指的是核孔,与浆细胞比较,口腔上皮细胞中2的数量较多
C.图中3是细胞质中合成的某种物质与细胞核内合成的某种物质相互缠绕形成的
D.图中的4和5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中后期无4和5,末期又重新出现
【答案】 B
【解析】浆细胞代谢旺盛,合成抗体,所以核孔的数量较多。
5.图示说明细胞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
A.膜的选择透过性 B.线粒体供能
C.核内有遗传物质 D.细胞保持完整性
【答案】 D
6.如图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③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判断应用能力。
由图可知,①是染色质,由蛋白质和DNA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呈现的两种不同状态;②是核仁,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③是核膜,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前期消失,末期重现),构成核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通过核孔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7.下面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图可以表示有间隔的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细胞1是发出信息的细胞,细胞2为接受信息的细胞
C.若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可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答案】 C
8.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内膜蛋白质的含量较外膜高,是因为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了嵴
B.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结构成分,由亲水性的尾部和疏水性的头部组成
C.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堆叠使膜面积增大,有利于光能的充分利用
D.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促使细胞分散
【答案】 C
【解析】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含量较外膜高,是因为其内膜上分布着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结构成分,由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组成;叶绿体中利用光能的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扩散。
9.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
下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当温度增加到15 ℃以上,膜质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答案】 D
【解析】由图示可知,在低温时形成嵌合体的比例较小,温度适宜时比例较高;15 ℃以上时膜质的流动性明显发生变化;从图中无法得出融合比例与时间的具体关系。
10.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依靠细胞1分泌的化学物质
B.细胞3与细胞2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与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不同
C.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与靶细胞进行信息识别的结构基础是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
D.若细胞4是效应T细胞,则其与靶细胞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
【答案】 B
11.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或功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膜中多糖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膜中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
B.在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结构的多种多样
C.由于膜对Na+通过具有选择性,所以在细胞膜上帮助Na+跨膜的蛋白质只有一种
D.膜的选择透过性既与其中磷脂分子和水的亲疏有关又与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有关
【答案】 D
【解析】具有还原性的糖都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在不同的细胞中,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种类不同,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多样性;细胞膜上帮助钠离子跨膜运输的蛋白质不止一种。
12.糖脂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同的细胞中糖脂的种类不同,如图是人红细胞表面的ABO血型糖脂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糖脂是由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
B.红细胞ABO血型的不同在于组成糖脂中的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
C.糖脂和糖蛋白都具有识别作用
D.糖脂位于细胞膜内表面
【答案】 D
【解析】由图可知,决定ABO血型的物质为糖脂中的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
糖脂具有识别作用,应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13.下图所示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主要由磷脂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磷脂分子在水介质中可自动形成该脂质体
B.该脂质体可用作转基因研究
C.该脂质体表面交联抗体,能靶向给药治疗癌症
D.该脂质体交联胆固醇分子,可增强膜的流动性
【答案】 D
14.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
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储存脂肪,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
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基本相同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磷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运用能力。
由于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而细胞中的小油滴疏水,油滴周围的溶液亲水,所以磷脂膜应该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头部在外,尾部向着油滴。
15.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
推测在下列细胞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 )
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②蛙的红细胞③人体浆细胞④乳酸菌细胞⑤酵母菌细胞
A.①② B.③④
C.③② D.⑤④
【答案】 B
16.下图1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膜蛋白的功能。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不同表面执行不同的功能,且具有高度的极性。
从质膜的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膜蛋白A要消耗主要由图中的________(结构)产生的ATP,以________方式吸收葡萄糖。
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多细胞膜上________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3)通过膜蛋白B可将相邻的两个细胞膜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肠腔中的物质只能从微绒毛处吸收。
(4)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__功能。
(5)以连线的方式表示图1和图2中膜蛋白之间的关系。
膜蛋白A 连结蛋白
膜蛋白B 受体
膜蛋白C 运输蛋白
膜蛋白D 酶
【答案】(1)细胞膜上蛋白质不同(或膜蛋白质结构不同)
(2)线粒体主动运输载体蛋白(膜蛋白A)
(3)紧密连在一起(4)生物催化(或催化)
(5)如下图:
17.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________为材料。
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科学家将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_。
(4)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上表数据显示,细胞膜与细胞器膜在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
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
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请根据以下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膜的选择透过性。
材料:红玫瑰、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蒸馏水、培养皿、量筒。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的成熟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膜结构
(2)蒸馏水(清水) 渗透(3)S/2
(4)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细胞器膜上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质含量较低(蛋白质和脂质的比例不同),或细胞膜都含糖,而细胞器膜不含糖
(5)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6)①取适量的红玫瑰花瓣,均分为两份,分别加入培养皿中,编号为A、B
②A组加入适量的蒸馏水,B组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③观察A、B两组花瓣的颜色变化、溶液的颜色变化
看出各种膜的主要组成成分相同,即都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分别比较每种成分在不同膜中的含量,可得出细胞膜与细胞器膜在物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
磷脂分子由排列整齐变得排列不整齐,导致细胞膜厚度改变,可推测这是由磷脂分子运动造成的,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活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液中的色素不会从细胞中渗出;当细胞死亡时,细胞膜、液泡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色素才会从细胞中渗出。
由题干信息可知,杀死细胞的方法是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处理细胞。
18.下图①~⑦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①~⑦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填序号);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它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效应B(浆)细胞产生、运输、加工和分泌抗体到细胞外,依次经过的膜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若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细胞,测得细胞内三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的Ⅰ、Ⅱ、Ⅲ所示细胞器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结构上可合成的物质是________,若⑦内________(填字母)结构被破坏,这种物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⑤⑥ 选择透过性(2)③①⑥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3)蛋白质(多肽) b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抗体为分泌蛋白,其产生、运输、加工和分泌到细胞外依次经过的是:⑤(核糖体)→③(内质网)→①(高尔基体)→⑥(细胞膜),⑤(核糖体)无膜,所以依次经过的膜结构是③①⑥;根据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由图可知Ⅰ、Ⅱ、Ⅲ所示细胞器的名称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3)⑤(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⑦(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核糖体形成有关,当b(核仁)被破坏后,会影响核糖体的形成,从而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影响。
19.甲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
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
请结合两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4由________层生物膜组成,主要成分有________。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和结构与________(填数字)有关。
(3)核孔是细胞核内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的通道,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
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其核孔数目________。
(4)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________部决定,___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答案】(1)2 蛋白质和脂质(2)3 (3)较多(4)尾消耗
20.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曾经是细胞生物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下面是以伞藻为实验材料所做的几个经典的生物学实验。
请依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伞藻是单细胞生物。
甲、乙两种伞藻的帽形不同(如下图),现将甲伞藻的A部分与乙伞藻的B 部分嫁接在一起,发现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则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
(1)你认为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这能说明核、质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不再继续长大,而是开始发生细胞分裂。
于是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说:细胞分裂与细胞核、质体积的比例有关,当细胞核的体积(h)与细胞质的体积(z)比值太小时,细胞就会发生分裂;反之,就不会发生分裂。
并且,他还做了如下实验:在伞已经长出,核将要分裂时,将伞切去,核的分裂就受到抑制,直到新的伞再生出来,核才恢复分裂。
(3)请你利用伞藻,另外设计一个实验,作为上述实验的补充,来进一步证明上述假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部分含有少量的原乙细胞核转录的信使RNA,它能指导合成少量原乙伞藻的蛋白质。
A 部分则能指导合成甲伞藻的蛋白质,因而嫁接形成的帽状体有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故呈中间类型。
(2)这说明细胞质中各种代谢活动或生命现象受细胞核控制,最终决定生物性状的主要是细胞核。
(3)在伞尚未长成、核不分裂时,将幼小伞切去,嫁接上一个长成的伞,这个原不该分裂的核就开始分裂了。
21.以下甲图为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一个细胞周期中RNA的含量变化。
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核膜的外膜与一种膜状细胞器[]____________相连,两者皆附着细胞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会明显________。
当RNA经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时,需要核孔蛋白协助且消耗能量,RNA的运输方式相当于跨膜运输的________。
(3)乙图中RNA相对含量出现两个高峰期,其变化主要由________(tRNA/mRNA)含量明显增加所致。
这两个时期合成的蛋白质,主要组成染色体和________等细胞分裂期出现的结构。
(4)若图甲中基因A在所有细胞中都能转录,每次转录的模板链________(相同/不相同)。
基因b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转录、翻译,表明基因具有________特点。
(5)该植物产配子时,若图甲所示的基因A和基因b位置关系始终不变,基因型为bb的种子不能萌发。
用基因型AaBb植株为亲本自交得F1,F1个体自由交配,则F2植株中的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答案】(1)2 内质网 1 核糖体(2)增多主动运输
(3)mRNA 纺锤体(4)相同选择性表达(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