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自闭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急救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自闭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急救护理
陈立群;郑旺珠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
【年(卷),期】2012(018)031
【总页数】2页(P110-111)
【作者】陈立群;郑旺珠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363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4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威胁糖尿病患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约半数糖尿病患儿起病表现为酮症酸中毒,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常因急性感染、饮食不当、胰岛素应用中断或不足而诱发,若不及时救治将导致严重后果。
儿童自闭症(或称孤独症)是一种严重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人际交往障碍、沟通交流异常、兴趣活动内容局限、刻板与重复为特征,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及未来[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液、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并配合饮食
控制和运动疗法。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使药物顺利输入,是实施治疗方案的保证,这些治疗主要依赖健康宣教和护理指导。
近来,我院收治1例自闭症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患儿,给予积极救治与护理,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0岁,体重35 kg,身高160 cm。
以“口干、多饮、多尿、消瘦1月余,咽痛10 d”入院。
急诊诊断: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自闭症。
入院
时神志清楚,营养不良,脱水外观,皮肤弹性差,体温36.8℃,脉搏108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90/55 mm Hg(1 mm Hg=0.133 kPa)。
入院后急测血糖37 mmol/L,急诊酮体阳性,白细胞总数11.2×109/L,尿糖(+++),尿酮(++),血钾 3.7 mmol/L,血钠139.8 mmol/L,血氯130 mmol/L,二氧化碳结合率
28 mmol/L,氧分压97 mm Hg,二氧化碳分压40 mm Hg,动脉血氧含量9.0 mmol/L,动脉血氧饱和度96%;有糖尿病家族史。
入院后给予补液,小剂量胰岛
素降糖,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治疗。
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定时监测血糖,严格控制饮食,8 d后血糖逐步平稳,并形成规律,出院时空腹血糖6.2 mmol/L,餐后血糖9.3 mmol/L,尿酮体阴性,尿糖阴性。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自闭症患儿主要障碍为语言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等,常通过哭闹、不当行为、错误语言等方式表达情绪,影响抢救。
在治疗操作中,细心观察患儿的个性特点,客观评价其心理状态,采用患儿能接受的方法进行沟通,取得其信任与配合,入院后提供整洁的病房,温馨的背景音乐,室内电视等,美化住院环境,满足患儿的视听需求。
游戏疗法是通过宽松的游戏环境及活动本身促进儿童社交能力和人格发展[2]。
通过教自闭症患儿玩象征性游戏,促进个体有效交流。
治疗操
作中应用肢体语言,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仪表、语音语调、手势、眼神等,方便护理操作实施。
护士让患儿放松身体、深呼吸,用语言安慰的同时采用眼神、手势、摇头等肢体语言给予心理支持,耐心鼓励,顺利完成输液、抽血等操作和护理。
针对患儿任性、孤僻、不合群等心理问题,家长及医护人员给予同情、帮助和鼓励,每天坚持与患儿交流,提供适合患儿阅读的人物传记、寓言故事等书籍。
护理操作
时尊重患儿的人格,融入人文关怀,给予基础护理、生活护理,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动作轻柔,即使患儿出现意识障碍,进行治疗护理操作前也应呼唤其姓名并给予解释。
2.2 急救护理患儿入院时有脱水和酸中毒表现,如皮肤干燥、呼吸深快,病情重。
入院后立即进行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入院后24 h内每4~6 h监测血常规、
血酮体、电解质、血气分析1次,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输入胰岛素,采
用微量泵以0.1 U/(kg·h)速度持续泵入胰岛素,并1 h测血糖1次,调整胰岛素用量;另一条为快速补液通路,输液速度宜先快后慢,根据患儿年龄、肾功能、每小
时尿量调整速度,1 h内快速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kg,前12 h内补足
累积损失量的50%,余50%在24 h内输完。
血糖降至13.9 mmol/L时,停用胰岛素泵,改输5%葡萄糖注射液,其中每4 g葡萄糖加入1 IU胰岛素,直至酮体
转阴。
改为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强化治疗,3次/d。
2.3 监测病情变化救治过程中加强巡视,详细填写特护记录单,发现异常及时通
知医生处理。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微循环
状态,如手足温度、脉搏强弱等;观察皮肤弹性变化,有无眼眶凹陷等脱水表现,
以判断脱水、酸中毒情况有无改善;同时监测尿量,准确记录。
注意准确记录出入量,并监测尿量变化,为患儿补液、补钾提供依据,及时留取各种血、尿标本,定时复查血糖及血电解质等指标,以便掌握患儿病情的动态变化。
2.4 低血糖反应观察及护理低血糖反应是治疗中最易发生的。
滴注胰岛素过程中,应定时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溶液的滴速,并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倦怠、头晕、冷汗等症状出现,防止低血糖反应。
患儿入院第5天中
餐前1 h发生低血糖反应,出汗较多,随机血糖4.0 mmol/L,给予口服糖块及进餐,血糖回升,及时调整胰岛素注射量,并向家属讲解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及应对措施。
2.5 饮食护理糖尿病患儿饮食控制直接影响血糖水平。
患儿自己控制饮食或强迫
其控制饮食难度较大,要让家长了解患儿的病情及饮食对糖尿病的影响,教会家长控制饮食的方法,根据患儿年龄和饮食习惯,不断地调整饮食结构,提高饮食质量,同时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
2.6 家属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和家长根据平日饮食习惯和运动量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教会家长胰岛素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告之低血糖的预防和自救方法,自备血
糖仪,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合理运动,定期测量体重;根据患儿情况制定切实有效、
可以长期实施的家庭护理方案,患儿外出时备带糖尿病急救卡,并随身携带饼干、糖果,以便及时纠正由于饥饿或运动过量引起的低血糖反应。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翁永振.精神障碍典型病例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56.
[2]徐大真.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J].国际精神病学杂,2009,36(2):115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