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医院血库程序管理文件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血库程序管理文件
撰写人:谢晓莉
审核人:钟乔华
批准人:陈尤佳
二零零五年十月制
目录
1.文件编码程序
JYJYKXK01-01 程序文件编码规则 (4)
JYJYKXK01-02 仪器编码 (5)
JYJYKXK01-03 开展项目编码 (6)
2.实验室安全防护
JYJYKXK02-01 实验室安全规定 (7)
JYJYKXK02-02 生物防护 (9)
3.标本的接受、保存和编号程序
JYJYKXK03-01 血清标本的接收、保存标准操作程序 (10)
4.实验步骤和结果判断的标准操作程序
JYJYKXK04-01 ABO血型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11)
JYJYKXK04-02 Rh血型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12)
JYJYKXK04-03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介质)标准操作程序 (13)
5.试剂配制、质检操作程序
JYJYKXK05-01 试剂质检标准操作程序 (14)
6.仪器设备操作程序
JYJYKXK06-01 仪器设备标准操作程序 (15)
JYJYKXK06-02 台式离心机标准操作程序 (16)
JYJYKXK06-03 恒温水浴槽标准操作程序 (17)
JYJYKXK06-04 离心机、水浴箱维护保养程序 (18)
JYJYKXK06-05 冰箱维护保养程序 (19)
7.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程序
JYJYKXK07-01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程序 (20)
8.实验室清洁程序
JYJYKXK08-01 实验室清洁程序 (21)
9.质量管理程序性文件
JYJYKXK09-01 血库管理制度 (22)
JYJYKXK09-02 血库工作制度 (23)
JYJYKXK09-03 血库值班制度 (24)
JYJYKXK09-04 血库发血制度 (25)
JYJYKXK09-05 血库消毒隔离制度 (26)
JYJYKXK09-06 检验报告发放制度 (27)
JYJYKXK09-07 实验记录的文件管理 (28)
阅读人签名页请阅读人认真阅读后,如实填写。

实验室程序性文件编号为十二位数字或字母或分隔符。

其格式如下:JYJYKXK××-××
其代码含意如下:
一.目的:本规定旨在规范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作,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

二.适用范围:实验室及工作人员对防火、用电、防盗、微生物的安全要求。

三.职责:由实验室制定程序文件,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执行,实验室主管负责检查实施。

四.工作程序:
1.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
1.1. 吸烟:实验室工作区绝对禁止吸烟。

1.2. 食物、饮料及其他:实验室工作区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口”接触可能的其他物质,冰箱禁止存放食物。

1.3. 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
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洁。

所有人员在实验区内必须穿着长袖长身的工作服。

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

1.4. 洗手: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以及在进食前应该洗手。

接触血液、或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用酒精消毒,在用洗手液洗手三次。

1.5. 工作环境:
1.5.1“清洁”区和“非清洁”区:
根据实验室的具体工作情况,本实验室已选择并确定“清洁”和“非清洁”工作区。

被指定为“清洁”的区域,则应努力保持清洁,如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被门柄及其它经常被手或手套触摸的物品的污染,要求工作人员在触摸设备前取下手套,制定仪器设备和工作面的常规消毒和清洁制度以及对严重污染的紧急处理措施。

被指定为“非清洁”的区域,允许戴手套接触所有物品(如:门柄或其它物品),所有这些物品的表面都认为是不清洁的。

未戴手套的人员如果使用该区域内设备,应该戴上手套,或在使用后立即彻底洗手。

“清洁”和“非清洁”区都应保持整洁。

实验台至少应每天清洁一次,如有必要可以多次清洗,用新鲜配制1:10的次氯酸钠稀释液或合适的含氯消毒剂清洗。

在处理溅溢的样品或严重污染的工作面时,应戴上手套和其它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相应合适的清洁剂清除所有的溅溢物,并及时好记录。

1.5.2设备:
冰箱、冷冻柜、水浴箱和离心机应该定期清洗和消毒,在发生严重污染后应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

清洗、消毒时要戴上手套,穿上工作服或其它合适的防护服。

1.5.3垃圾处理:每天至少清理垃圾一次(由工人带到医院垃圾处理处作专门处理)2.实验室用电安全准则:
2.1仪器用电:
作为仪器维护措施的一部分,医院领导已请专业人士对实验室进行每年一度的安全用电检查并建立档案记录。

2.2维修与维护:所有电器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只能由取得正式资格的维修人员进行。

2.2.1仪器的维修:
除校准仪器外,仪器不得接电维修。

维修时要确保手干燥,取下所有的饰物(如手表和戒指),然后谨慎操作。

2.2.2线路检修:
实验室技术人员不得维修建筑物的电力系统。

任何涉及开关、插座、配电箱、保险丝、断路器的维修工作应由专门维修人员进行。

2.2.3接地:电器设备必须接地。

电线、电源插座、插头必须完整无损。

3. 防盗:
工作人员在下班时必须关好走廊窗户,将各实验区门窗及大门锁好方可离开。

4.实验室微生物安全准则:
4.1常规预防措施:
来自所有病人的血液都被认为是具有传染性的。

标本的处理参见SOP中“血清标本的接收、保存程序”。

一. 目的:预防工作人员在实验工作过程中被感染。

二. 范围:血库。

三. 职责: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四. 感染途径:
1. 空气传播:如:气溶胶。

2. 直接接种:工作中偶然的碎玻璃划伤直接引起传染。

3. 皮肤、粘膜接触:临床标本中的感染源通过破损皮肤,粘膜接触造成感染。

五.
预防措施:
1. 来自所有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标本都应被认为是具有传染性。

标本运送过程中,应保持容器完好无泄漏。

工作桌面或地面一但有标本污染时,应及时用10%次氯酸钠消毒液清洁桌面及地面,并作好记录。

2. 接触标本和操作过程中可能被感染,故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 在预防实验室污染的同时也防止病毒、细菌和其它病原体交叉感染。

3. 在标本处理过程中,手或其它部位的皮肤在接触血液后必须立即用自来水充分清洗。

4. 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小心防止受伤。

若被锐器刺破时,应立即脱下手套,尽量挤压伤处,使血流出,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必要时进行预防补救措施。

一.目的:保证血清标本在接收、保存中的稳定性。

二.范围:急诊患者和病区患者的全血标本。

三.职责:检验科人员和临床护士。

四.标准操作:
1.标本的运送:
⑴.每天标本由送检人员统一收取,运送容器为一次性凝胶真空试管。

⑵.保证标本的诚实性。

2.标本的接收:
⑴.核对样本与化验单,确保样本准确无误;如发现样本与验单不符,应通知重送。

⑵.标本接收时应按要求对标本进行状态检查,若发现溶血标本应立即通知送样人重新采
集,并记录存档。

3.标本的保存。

⑴.标本放置2~4℃冰箱保存,保存期限为3天。

⑵.检测过的血样在2~4℃冰箱保存一周,备查。

⑶.每天观察冰箱、记录温度,一旦保存温度有变,应把物品放入其他冰箱内。

五.此标准操作变更程序:如果本操作程序使用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其存在问题,则应向科室负责人提出,科室负责人则召集所有与本程序有关的人员讨论,以决定是否需要变更程序。

一.试剂:
1. 抗A 、抗B 标准血清(单克隆抗体)
2. A 、B 型红细胞:用已知A 、B 型红细胞加生理盐水洗涤五次,然后分装于试管贮放于冰箱,临用前用
生理盐水稀释成5%红细胞悬液。

二.正定型(检测红细胞抗原)
取试管二支,分别加入抗A 及抗B 标准血清1滴,然后再加入病人5%红细胞悬液1滴,混和后离心沉淀1分钟,取出轻轻摇动,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血型 抗A 抗 B O — — AB + + A + — B — +
注: + 表示凝集;
— 表示不凝集
三.反定型
取试管二支,分别加入已知A 及B 型5%红细胞悬液1滴,再加上病人血清各2滴,混和后离心沉淀
1分钟,取出轻轻摇动,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血型 A 型红细胞 B 型红细胞 O + + AB — — A — + B
+ —
注: + 表示凝集; — 表示不凝集;
四.注意事项:正反定型检查结果必须相符,否则必须查找原因。

Rh 抗原系统包含40多个抗原,其中最重要的是D 抗原。

临床上根据红细胞表面D 抗原的有无,将Rh 血型分为Rh 阳性和Rh 阴性,其他比较重要的还有C 、c 、E 、e 等抗原。

一. 操作方法:
1.加BaSO-Anti-1试剂1滴于试管中;
2.再加被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3.离心机
3000转/分离心沉淀10秒钟,取出观察结果。

二. 结果观察:
阳性----摇匀后凝块不能散开;
阴性----摇匀后凝块散开成均匀悬液。

三. 注意事项:
1.试剂应存放于2℃~8℃冰霜内。

2.试剂出现明显浑浊,表示已经失效或受细菌污染,勿再使用。

3.注意时间以及红细胞与试剂的比例。

一.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 电位, Zet 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凝聚胺技术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其后,加入凝聚胺(Poly rene)溶液,它是一种高阶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 电位降低,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 Resuspending 具有中和凝聚胺(Poly rene)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二.操作步骤:
1. 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
均可)1滴,次侧管反之.
2. 各加LIM0.7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Poly rene 溶液2滴,并混合均匀.
3. 用离心机(3400rpm)离心10秒,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 液体.
4. 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5. 最后加入Resuspending 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如果在30秒~1分钟内凝集散
开,代表是由Poly rene 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三.注意事项:
1. 在冬天室温极低的情况下,操作交叉配血试验,某些病人血清中可能含有寒冷凝集素等因素,
而导致假阳性的结果出现.若有此怀疑,建议在最后滴入Resuspending 时,将试管立即置入37℃水浴中,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在30秒内观察结果.
2. 须用凝聚胺交叉配血的成分血有
:浓缩红细胞(保存期:35天)、洗涤红细胞(保存期:24小时)、
浓缩白细胞(保存期:24小时)、人工制备浓缩血小板(保存期:24小时).
3. 机器单采血小板(同型输血):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一个治疗量相当于12u,所含血小
板数≥2.5×1011个,由于单采血小板含红细少,所以只需作血型复查.
一. 目的:保证所购试剂质量符合条件。

二.
适用范围:血库所用试剂。

三. 职责:由实验室制定程序性文件,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执行,实验室主管负责监督。

四. 程序:
1、内外包装的质检:对外包装的检查包括厂家名称、检测目的、批号和有效期等,可防止使用假冒伪劣或过期试剂。

内包装的检查主要看试剂瓶是否漏液、试剂是否齐全以及是否有使用说明书等。

2、试剂质量的检查:采用已知A 、B 血型红细胞进行检测,判断试剂灵敏度和符合率。

一.目的:
为了使所有技术人员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适用范围: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

三.职责:
由实验室制定程序文件,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执行,实验室主管负责检查实施。

四.程序:
1.仪器均应专人负责,外来实验人员使用时需咨询有关人员。

2. 使用人在仪器开机后,应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及运行情况,水浴箱贴有温度质量控制表,记录每天温度,如果某台仪器温度超出正常范围,该温度应划上红圈,并把修正操作记录下来。

3. 仪器设备损坏后,无论何种原因,必须就损坏程度填写上报主管人员。

一、操作步骤:
1.离心机放置平稳后插上电源插座;
2.设置转速、时间:
(1)设置转速:旋转“转速”键确定离心机本次工作的转速。

(2)设置时间:旋转“时间”键确定离心机本次工作的时间,按“电源”键启动离心机。

3.当转子停转后,打开门盖取出离心管;
4.关断电源开关,离心机断电。

二、注意事项:
1.离心机在运转时,不得移动离心机,不要打开盖,
2.管加液尽可能目测均匀,若加液差异过大运转时会产生在的振动,此时应停机检查,离心试管必须成偶数对称放入。

3.若运行时有离心试管破裂,会引起较大振动,应立即停机处理。

4.电源必须有接地线。

一.操作程序:
1.水箱内分别加入清洁水(三分之二处);
2.插上电源;
3.将电源开关打到“开”,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已接通;
4.调节温度控制旋钮,设定箱内水温为37℃状态;
5.将右边的开关打到“水浴”,加热指示灯亮,表示水箱处于加热状态;
6.当加热指示灯息灭时,表示箱内水温达到37℃即可使用;
7.使用完毕将电源开关拔向“关”;
8.若长期不使用,请拔下插头,倒去箱里的水并用洁净的毛巾擦干。

二.注意事项:
1.水箱必需停放于水平坚固的台面上,以保证使用安全。

2.在未加水之前,切勿接通电源开关,以防烧毁电热管。

3.仪器不宜在高电压、大电流、强磁场、带腐蚀性气体环境下使用,以免仪器损
坏及发生触电危险。

4.定期用标准温度计对水浴箱温度进行校准.
5.定期换水,保持箱内清洁。

一、离心机维护保养程序:
1.机体应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外接电源系统的电压要匹配,并要求有良好的接地线。

2.开机前应检查转头安装是否牢固,机腔有无异物掉入。

3.样品应预先平衡,使用离心机离心时离心筒与样品应同时平衡。

4.挥发性或腐蚀性液体离心时,应使用带盖的离心管,并确保液体不外漏以免腐蚀机腔或造成事故。

5.擦拭离心机腔动作要轻,以免损坏机腔内温度感应器。

6.每次操作完毕,应作好使用情况记录,并定期对机器各项性能进行检修。

离心过程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闭电源,报请有关技术人员检修。

二、电热水浴箱的维护保养程序:
1. 每星期清洁水浴箱的一次,去除外表尘埃;
2. 长期不使用,请拔下插头,倒去箱里的水并用洁净的毛巾擦干。

1.水浴箱必需停放于水平坚固的台面上,以保证使用安全。

2.未加水之前,切勿接通电源开关,以防烧毁电热管。

3.仪器不宜在高电压、大电流、强磁场、带腐蚀性气体环境下使用,以免仪器损坏及发生触电危险。

4.做好维护记录。

一.目的:对冰箱进行适当的维护,以确保冰箱的正常使用。

二.适用范围:本实验室使用的各种品牌、型号的冰箱。

三.职责:
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四.操作方法
1. 冰箱应放置于水平地面并留有一定的散热空间。

2. 外接电源电压必须匹配,并要求有良好的接地线。

3. 冰箱内禁止存放与本实验室无关的物品。

4. 放入冰箱内的所有试剂、样品、质控品等必须密封保存。

5. 保持冰箱出水口通畅;非自动除霜冰箱应定期除霜;定期清洁冰箱,清洁时切断电源,
用软布蘸水擦拭冰箱内外,必要时可用中性洗涤剂。

6. 每日由专人负责监测冰箱温度并记录于表中,每月一张,一年装订成册存档。

7. 若温度超出规定范围,调节温控使其回到正常范围,并进行记录。

8. 若温控调节无效,报请相关人员维修,修理后须验收合格并签字后方能正常使用。

一.目的:
为防止交叉污染,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特制定此制度,健全规范实验室生物污染物处理工作。

二.适用范围:血库内所有废弃物。

三.职责:由血库制定程序性文件,专业人员负责执行,科主任负责监督。

四.程序:
1.实验室医用废弃物与生活废物分不同垃圾桶,医用废弃物放置在有专用垃圾袋的桶中;生活废弃物放置在有黑色垃圾袋的桶中。

医用废弃物与生活废弃物分不同途径进行处理,医用废弃物依照医院医用废弃物处置方法处置。

2.每天上午至少清理垃圾一次。

实验工作区内废弃物品存量不要太大。

3.用过的试管应先用消毒净浸泡后送洗涤间处理。

一.目的:
为防止交叉污染,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特制定此制度规范血库清洁工作。

二.适用范围:血库。

三.职责:
由血库专业技术人员制定程序性文件,指定受过培训的工人完成基本清洁工作,科主任负责监督实施。

四.工作程序:
1.实验室的清洁工作由专人负现。

基本固定由已受过培训的工人完成。

实验台至少应每天清洁一次,如有必要可以多次清洗,用新鲜配制的10%次氯酸钠稀释液或合适的含氯消毒剂清洗。

2.在发生严重污染后应立即进行清洁和消毒。

进行清洁消毒时,要戴上手套,穿上工作服或其它合适的防护服。

3.下班后室内用紫外灯照射消毒。

4.实验时,如有疑传染性物质溅落地板、台面,应用消毒液浸泡,并作好记录。

一、目的:规范血库管理,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二、适用范围:血库 三、管理制度:
1. 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

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 血 袋
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2. 血库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3. 按A 、B 、O 、AB 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 用冰
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4. 当贮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和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刻检查原因,及时解决
并记录,每天上午9时及下午3
时记录冰箱温度。

5. 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或
培养皿(90mm )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 3为合格。

一、目的:规范血库检验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二、适用范围:血库 三、工作制度:
1.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2. 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
ABO 血型(正、
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 (D )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 (D )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 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
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应ABO 血型同型输注。

4. 凡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
(1)
交叉配血不合时;
(2) 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

5.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一、目的:规范血库值班,更好开展工作。

二、适用范围:血库
三、制度:
1.清点冰箱血量。

2.值班人员应做好各项急用尚未完成的工作。

包括已交费未配血的应及时配血,已配血未领出或正在溶解血浆,急用已送达样品,都应处理后通知科室领出。

3.做好成份血预约及发出,部分成份血必须临用前预约,如血小板、冷沉淀、白细胞、洗涤红细胞、申请单交费后负责与血站联系,接到样品后要及时配血,并通知科室领出。

4.上午及下午下班后,血库人员负责开紫外灯,消毒半小时后值班人员负责关紫外灯。

5.值班人员应履行职责,杜绝事故发生。

一、目的:规范血液发送,确保输血安全。

二、适用范围:血库。

三、程序:
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

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
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3. 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4. 血液发出后
,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
原因.
5.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一、目的:为保证血库卫生,防止交叉污染,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特制定此制度,健全规范
实验室生物污染物处理工作。

二、适用范围:血库 三、程序:
1.工作人员要衣着整洁,不戴手饰、耳环,不留长发指甲,不染甲。

2.污染物品不得入室,室内禁止吸烟,非血库人员禁止入室,私人物品不得存放室内,入室前换鞋。

3.每天用0.1%有效氯擦工作台及拖地板1次(上午八时前),并用紫外线空气消毒二次,每次30分钟.每周一用95%酒精抹紫外灯管1次. 4.室内扫帚、拖布、卫生桶专用,有标志.
5.冰箱外表每天擦拭清洁二次,箱内每周做一次彻底擦拭.
6.贮血室冰箱内血液由值班人员每日检查四次确保冰箱内温度稳定于2℃~6℃范围内.
7.发血时,认真检查血袋有无破裂,血液颜色有无异常(乳白色、暗淡无光的灰褐色、玟瑰紫色为异常),袋内有无凝块及不明性质物体. 8.全血保存期限,肝素抗凝者24小时,枸椽酸钠抗凝者7天以内,ACD
保存液抗凝者3~4周. 9.存放血制品,每月取样作细菌培养1次.
一、目的:使实验室检测报告及时发送,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以及患者。

二、适用范围:本原则适用于血库所有检测结果的报告。

三、报告程序
1. 检测结果的报告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和及时。

2
.所有检测报告均需具有检测和审核资格的实验人员进行检查核对,报告单上具有核查人员签字方可生效。

3. 任何形式的报告等患者资料必须遵循资料保密原则,未经许可,一般人员不可查询或复
印,特殊情况必须征得本室负责人的同意。

4. 报告的有效性提出质疑时,应做好记录,留下患者联系方式。

若在标本保存期内,当天进行重复性实验,验证实验结果。

证实结果无误后应同患者做好解释,若证实结果错误应立即改正并向患者道歉。

一、目的:
能完整真实地再现当时实验情况,便于对检测的过程进行全面、仔细的回顾及检测质量的历史性回顾及趋势分析。

二、适用范围:血库。

三、职责:
由血库制定程序文件,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执行,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检查实施。

四、规章:
1.填写书面记录,需使用黑色墨水,字迹清晰。

如有涂改,在涂改处应有涂改人签名。

不得在记录本上进行无关书写,保持记录本清洁、完整。

2.每个记录本要纳入档案管理,写完后及时放入档案柜,并依照要求进行编号。


2001年1月的配血、发血登记本编为:配血、发血登记本-200101分别放于档案柜的不同位置以便查询。

3.对不同记录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分类查询。

4.定期对保存的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总结报告,以便改进工作。

5.在没有实验室负责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随意将记录借出。

在记录借出时需有实验室负责人、经手人、借阅人的签名方可。

五、本方式的变动程序:
本处理办法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科室负责人,由科室负责人决定,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