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笔记:柏拉图的“3个比喻”,如何照亮了“两个世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笔记:柏拉图的“3个比喻”,如何照亮了“两个世
界”?
【愿哲学被听见】公子小白继续和您一同
寻找西方哲学的踪迹。

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思想的相似之处
从某种角度来看,柏拉图有关两个世界的观点,很好地传承了巴门尼德有关认识的不同道路的想法,而与之不同之处则在于,柏拉图并非将感官事物当做“非存在”,柏拉图将其视作了及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柏拉图的观点是对巴门尼德与赫拉克利特观点的有效整合。

•与赫拉克利特思想的相似之处
首先,柏拉图与赫拉克利特一脉相承之处在于柏拉图坚持感官所能够企及的任何事物都置身于永不停息的生灭变化之中,而生灭变化的任何事物恰恰介于存在于不存在之间,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所以,是既无又有,既不存在而又存在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现象”。

•与巴门尼德思想的相似之处
其次,柏拉图与巴门尼德观点的共通之处在于他意识到了永恒不变之物不可能存在于现象之中。

所以,超脱于永远置身短暂的、相对的与变化之中的宇宙之物,势必存在着一个绝对的、不变的以及永恒的世界来作为感官世界的依据,不然世间万物都将不复存在,甚至从来无法成为存在。

柏拉图的三个比喻
柏拉图曾经通过著名的“三个比喻”来对其有关两个世界的学说来加以论证,分别是太阳比喻、线段比喻、以及洞穴比喻。

•柏拉图的太阳比喻
正如太阳所主宰着整个能够被感知的可感世界,而“善”统治着整个可知的理念世界。

万事万物正因为太阳的照耀,才成为了目之所及的可感世界。

与此同理,心灵对于理念的认识能够成为现实,令理念具有可知性也正是因为“善”的存在。

“将真理赋予被认识的对象,令认识者拥有知识能力的实在,这就是善的理念,”善成就了知识乃至一切真理的因由,相较于其他理念,真理则具有更大的价值与更为崇高的荣耀。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可以说,柏拉图非常明确地将这个比喻应用于自己观点的论证之上,他将囚徒所居住的幽暗的洞穴视作可感世界,而洞穴之中熊熊燃烧的火把所散发出的光芒则被柏拉图视作太阳。

可以说,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与他的线段比喻如出一辙,目的都旨在证明两个世界以及彼此之间的层次的不同。

•柏拉图的线段比喻
柏拉图用一条线段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将这条线段一分为二且彼此不等。

其中一部分意味着可感世界,而另外一部分则意味着可知世界。

并根据一定的比例再进行划分,且一部分较为清晰,而另外一部分较为模糊。

在柏拉图看来,可感世界的第一个部分即为影响,而其第二部分则成为了影响的本源。

这就好比意见之于知识。

关注我,不迷路,没错的!
更多日常交流、思想碰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