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2)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蚀循环理论
戴维斯的地貌循环理论的几个要点
• 地面的剥蚀不完全发生在地面上升以后,而是在地 面的上升过程中就已经开始; • 对地面剥蚀导致的地面均衡补偿上升没有考虑; • 地面稳定的时间不一定会足够的长,保证地面的演 化能够经历从幼年期到老年期的所有的阶段。
侵蚀演化速度
现在通过测定河流输沙量,可以计算流水 侵蚀地面的速率,分析地貌演化速度(表4 -2)。 不同地形和气候区区域剥蚀速率(表4-3) 在10-100cm,约为造山上升速率的 1/10(表2-2)。
旋回性阶地:在阶地形成过程中具备侧蚀 堆积-下切侵蚀旋回。包括上叠、内叠、 基座和侵蚀阶地。 非旋回性阶地:在阶地形成过程中不具备 旋回性。如构造阶地、河曲阶地、冲出锥 和洪积扇阶地等。
河流阶地类型—旋回性阶地
完全由基岩组成 的阶地叫做侵蚀阶 地,完全由河流沉 积物组成的河流阶 地,叫做堆积阶地, 下部为基岩上部为 河流沉积物的阶地, 叫做基座阶地。堆 积阶地还可进一步 分为上叠阶地、内 叠阶地和埋藏阶地。
两种介质(海水、淡水): 淡水浮于海水之上流动,形 成盐水楔
三重作用(波浪、潮流、径 流):径流是带来泥沙物质主 要动力,波浪与潮流对物质起 着再搬运、再分配的作用
河口
双向水流:落潮流方向与 径流一致,涨潮流方向与径 流相反
快速沉积(顶托、凝絮、断面展宽): 有利沉积部位:涨落潮流的动力平衡 带——口门;多汊道的分汊口;河口盐 水楔顶端
汊道型漫滩
A 雏形心滩
B 心滩
C 江心洲
堰堤式漫滩
天然堤
河漫滩洼地 地上河
河漫滩洼地
河流阶地
由于地壳上升、气候变化或者基准面的变 化,河流下切,原来的河漫滩高出一般洪 水期水面,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称 为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形成
A 河流侧蚀堆 积形成河漫滩
B 河流下切侵 蚀形成阶地
河 流 阶 地 的 形 成
Hale Waihona Puke Rakaia 河谷阶地, 近处的阶地面作为牧场,左侧远处可以看到两级高级 阶地( South Island of New Zealand)
第五节
河口地貌
河流入海、入湖或入水库的地段,称为河 口地区,简称河口。河流在河口地区主要 由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叫做河口地貌。
河口区通常可以划分 为近口段、河口段和口外 海滨段。
彩虹桥是由科罗拉多河支流裁弯取直 形成( Glen 峡谷, southern Utah). 由砂岩组成的石拱高8.1米, 13 m 厚
从上游看彩虹桥
分 汊 型 河 床
游 荡 型 河 床
山 区 小 溪
河床底部的火山岩砾石(Arizona)
河漫滩
概念:分布在河床两侧,洪水时往往被淹 没的平整地面,叫做河漫滩。 沉积结构:河漫滩的表层往往为细粒的粘 土和粉砂,而其下往往是粗粒的河床沉积 物,具有典型的二元相沉积结构。
河流袭夺
流水侵蚀地貌的演化
戴维斯于19世纪末提出的地貌循环(侵蚀循 环)理论,描述了地面发育的阶段性。
他把流水地貌发育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三个 阶段。
侵蚀循环理论图示
侵蚀循环理论
侵蚀循环开始阶段,地面被迅速抬升至b,这段时期内河 谷下切速度增强,但下蚀速度小于上升速度,到抬升结束时, 就有高差a-b。幼年期谷底下切强烈,地面高差迅速增大。 壮年期河流达到均衡,河流侧蚀加强,谷底降低的趋势被分 水岭降低取代。壮年后期至老年期,分水岭持续降低,地面 高差逐渐减小。
河口分段及其特点
潮 区 界 近口段 潮 流 界 口 门
• 近口段尽管受到潮汐的 顶托,但仍然以河流作用 为主;
• 河口段河流与潮流共同 作用,双向水流和河床不 稳定是河口段的特点; • 口外海滨段以海洋作用 为主,除潮流作用外,还 有波浪和海流的作用。
河口段 口外海滨段
河 口 区
河口分段示意图
河口的水动力特点
曲流与冲积平原地貌
(西 阿 西波 比罗 河 9 曲号 、所 )牛 摄 轭 湖 及 漫 滩 附 近 的 密
Mississippi
Vicksburg
深切曲流
)
道桥深 (,切 桥曲 下流 为裁 取弯 直取 后直 的形 新成 河拱 Natural Bridges National Monument, Utah
河流阶地的成因
构造运动 气候变化 基准面变化
构造运动
1、大面积上升,河流普遍下切,整个流域都有阶地形成。 2、局部地区上升速度快,幅度大;则该地区阶地高度大,级数多。 3、同一时期,构造运动方向不一,上升区形成阶地;下降区无阶地形成。
气候变化
基准面变化
气候与基面变化
河流阶地类型
鸟足状三角洲 尖头状(鸟喙状)三角洲 扇状三角洲 梳状三角洲; ……
动力分类: (根据河流、波浪和潮流的
作用强弱)
形态分类:
(根据三角洲的平面形态)
三角洲的类型
根据三角洲的 鸟足状三角洲 平面形态和水动力 特征可以划分为: 鸟足状三角洲— —河流作用为主; 如经过波浪作用改 造形成扇状三角洲。 20 km 尖头状或者鸟喙 状三角洲——波浪 扇状三角洲 作用为主; 梳状三角洲—— 潮汐作用强大。 过渡型三角洲— —两种以上的水动 50 km 力势力相当
河漫滩的形成
2 雏形河漫滩阶段
1 边 滩 阶 段 3 河 漫 滩 阶 段
河漫滩类型
河曲型漫滩 汊道型漫滩 堰堤式漫滩
迂回扇形成的平面示意图——曲流运动与点沙坝的形成
河曲型河漫滩——迂回扇形成剖面
在河漫滩的近河床地带,由于水深突然变小,阻力变大,流速变小, 挟沙力降低,使泥沙沉积下来,形成贴近河床并与河岸平行的沙堤—— 河岸沙堤(滨河床沙坝)。由于河床的快速侧向移动,形成了多条大致 平行的河岸沙堤,它们组合成扇型,称为迂回扇。
三角洲
概念:河口区主要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形成 的三角形冲积平原。现代三角洲的概念还 包括河口区水下沉积体系。
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
三角洲
浅平的 口外海滨区 丰富的 泥沙来源 较弱的 海洋动力
三角洲的发育
沙岛
长 江 三 角 洲
三角洲沉积结构
三角洲的类型
动态分类: (根据三角洲外缘的进
退)
建设性三角洲 破坏性三角洲 河流型三角洲 波浪型三角洲 潮流型三角洲
水系类型
树枝状水系 平行状水系 格子状水系 放射状水系 环状水系 分散洼地状水系 扭曲状水系
分水岭的移动与河流袭夺
如果分水岭两侧侵蚀速度差别不大,在长 期剥蚀过程中,分水岭逐渐降低,但不发 生明显的位置移动 由于某种原因,分水岭某一侧的河流溯源 侵蚀能力强,导致分水岭脊线向另一侧移 动;并逐渐切穿分水岭,抢夺分水岭另一 侧河流上游的水,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 河流袭夺。
(a) (b)
(c)
(d)
(e)
(a) 侵蚀阶地 (b)上叠阶地 (c)内叠阶地 (d)基座阶地 (e)埋藏阶地
非旋回阶地——构造阶地
非旋回性阶地——河曲阶地
新墨西哥盆地中河曲凸岸发育窄小的河漫滩,但阶地面积广阔
冰川补给的曲流两侧是泛滥平原和低矮的阶地 (Greybull, Montana)
0 9 km
尖头状三角洲 梳状三角洲
20 km
黄 河 三 角 洲
长 江 三 角 洲
珠江三角洲一部分
密 西 西 比 河 三 角 洲
河口湾
三角港(河口湾) 是在不具备河流三角洲 形成充分条件下(河流含泥沙量少,强大 的潮流作用),河口地区形成的三角状河 口湾。
流域地貌
水系和水系类型
河流干流及其所属各 级支流组成的河流系 统 人们通常采用分支法 和分级法表示干支流 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