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公示(展板、媒体发布内容)
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全过程公众参与全方位共同规划
佛山市顺德区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香港-深圳-广州经济走廊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近年来,随着顺德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使城镇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显著突出,工业企业的发展产生许多工业污染源,也相应伴随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
流经城镇河流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局部河段已达不到国家地表水标准相应的要求,已威胁到顺德区饮用水源。
工业的布局不太合理,大气环境容量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分配;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及工业污染源没有集中控制与处理,对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此,顺德区委、区人民政府决定立项启动《佛山市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来指导未来数年顺德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作为规划编制单位,规划前期已通过问卷调查、部门座谈、实地踏勘等形式充分吸收民意,目前已完成《佛山市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成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将规划成果予以公示,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
本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草案法定公示期为30天,自2012年10月12日至2012年11月12日止,公示期内,欢迎您对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佛山市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通过以下网络公示:
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网:/
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网:/
您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
1.民意传真——0757-********
2.信函邮寄——顺德区大良德民路行政大楼3楼(528300)
规划概述
一规划范围
顺德区全境,即顺德10个镇(街道),东经113°0'30"-113°23′21〞和北纬22°40′11〞-23°0′47〞之间。
二规划期限
以2010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近期为2011-2015年,中远期为2016-2020年。
规划重点为近期,基础数据为2010年。
三规划目的
提出合理可行的规划目标、措施和方案,指导顺德区规划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加强环境规划和有序保护,改善顺德区环境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循环经济体系,形成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生态健康、并富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国家生态县”。
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将顺德区建设成为阳光智城、岭南水乡、宜居家园。
四规划任务
系统调查分析顺德社会经济环境和污染源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预测未来5年至10年内可能达到的发展状况;定量分析不同规划年限下的经济发展情景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针对顺德未来发展的需求,协调有关规划,描画顺德整体生态格局,提出环境功能区划分、污染总量控制方案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计划。
五规划目标
规划近期和远期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与污染控制指标见表1。
表1 顺德区环境质量及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与污染控制指标
六规划拟解决问题
为顺德区城镇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其它相关专业规划的充实、完善、深化提供科学依据,细化《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在顺德区的环境保护指标,确定顺德区经济发展功能定位。
合理构建顺德整体及各镇(街道)的生态结构,使之既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又能从以人为本、以自然为基础的角度出发,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保护城镇发展特色,创建并达到与社会文明昌盛、经济持续发展、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质量良好、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的环境友好型城市相适应的生态环境。
根据顺德环境容量,在利用与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点,合理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布局,正确引导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实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产业”政策,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将环境保护规划的对策和措施纳入顺德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并作为政府行政职能加以实施,把解决环境问题从被动的事后治理转向满足预定社会经济环境目标的主动调控。
顺德生态环境现状
一水环境现状
主河道:顺德区主河道水质总体较好,部分河段因子超标,主要超标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氨氮、总磷以及DO,说明受污染河段污染类型为有机型污染。
容桂水道、顺德支流、潭州水道水质总体能满足河段水质功能区划要求。
东海水道主要超标因子为粪大肠菌群,顺德水道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粪大肠菌群及总磷。
内河涌:顺德区内河水质污染以有机污染物为主,超标因子主要为BOD5、总磷和粪大肠菌群。
其中容桂内河、北滘内河、均安内河、乐从内河监测指标均能满足Ⅳ类地表水质量要求。
龙江内河、勒流内河、杏坛内河的BOD5;伦教内河的BOD5、粪大肠菌群、总磷;陈村内河的总磷、大良内河的粪大肠菌群、CODcr、总磷超过Ⅳ类地表水质量要求。
其它指标则能满足Ⅳ类地表水质量标准。
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2001-2010年的数据显示,顺德区主河道CODCr、BOD5、和NH3-N 在2001年至~2004年大都在较低的水平值波动,在2005年或2006年升至一个较高值,在高值的第二年有所回落并在近几年呈变化不明显的波动。
但2006~2010年监测指标的平均值较2001年~2004年有较为显著的增加。
二大气环境现状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2010年,顺德区二类功能区的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二氧化氮年日均值、可吸入颗粒物均年日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降尘年日均值达到省暂定标准,总体来讲,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顺德区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二氧化硫日均值、二氧化氮日均值、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都达不到国家一级标准,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2010年,顺德区酸雨频率为73.8%,酸雨频率最高的月份出现在4月。
(3)2011年,顺德中心城区可入肺颗粒物PM2.5年平均值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平均二级标准限值,全年日均值范围0.007~0.215毫克/立方米。
(4)2010年,龙江、乐从、容桂、杏坛、北滘、伦教及勒流街道的VOCS、苯、甲苯、二甲苯小时均值均达标。
(5)2010年,顺德区大气污染主要因子为可吸入颗粒物,其次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1)2000年-2010年,顺德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年日均值均满足(GB3095-1996)二级标准,降尘的年日均值满足广东省的评价值。
(2)“十五期间”全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变化趋势为上升不显著趋势,可吸入颗粒物变化趋势为下降显著趋势,降尘变化趋势为下降不显著趋势。
(3)2011年,顺德中心城区可入肺颗粒物PM2.5年平均值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平均二级标准限值,全年日均值范围0.007~0.215毫克/立方米。
(4)与2000年相比,2010年全区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与2000年持平,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有31.1%的上升,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有35.9%的下降,降尘日平均浓度有22.6%的下降。
(5)二氧化硫分担率呈“显著上升—逐渐稳定—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二氧化氮分担率呈“逐渐下降-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可吸入颗粒物分担率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降尘分担率呈“基本稳定”的变化趋势。
三声环境现状
功能区噪声现状:2010年顺德区3类功能区和4功能类区的昼间噪声质量良好,夜间噪声质量较差。
交通干线噪声现状:2010年全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8.0分贝。
区域环境噪声现状:2010 年全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7.9分贝。
2010年在环境噪声中所占比例依次为交通噪声源、生活噪声源、工业噪声源、施工噪声源。
功能区演变趋势:“十五”期间,3类功能区昼夜间噪声呈波动上升趋势,4类功能区昼间噪声基本保持不变,夜间噪声呈波动上升趋势;“十一五”期间,3类功能区昼间噪声基本保持不变,夜间噪声呈波动上升趋势;4类功能区昼间噪声呈波动下降趋势,夜间噪声2006-2008年略有下降,2008-2010年又开始呈现上升趋势。
四固体废物处置现状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绝大多数已经得到综合利用,少量混进生活垃圾中。
未得到综合利用的主要有废陶瓷边角、碎布料(有部分混进生活垃圾中)、废塑料等。
危险废物:由产生单位直接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目前顺德区的所有危险废物已全部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处置。
医疗废物:各医疗单位的医疗废物由医疗废物专业收运公司送至高明区白石坳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进行统一处理。
电子电器废物:由佛山市顺德鑫还宝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为回收拆解。
生活垃圾:各镇街垃圾运往垃圾中转站处理后,用垃圾专用车送至各处理终端进行处理。
目前顺德区垃圾的无害化处置方式以送往高明垃圾填埋场填埋和送至顺能垃圾焚烧进行处理为主。
容桂部分生活垃圾和北滘、陈村全部垃圾自行委托进行外运处理。
六生态环境现状
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质量评价:利用ERDAS建立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顺德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为陈村中部及杏坛东部,次良好区域主要包括顺德的西部及东部的顺峰山地区,次良好区域为顺德区最大的区域。
土地资源变化趋势:近十年顺德区土地资源主要变化为耕地的减少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增加。
耕地相比2000年减少比例为78.32%。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相比2000年增加比例为47.46%。
生态产业规划
一严格产业准入门槛
(1)严禁新建、扩建如下污染企业:①纯加工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包括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铝的表面铬酸盐转化、锌的铬酸盐钝化和金属酸洗、磷化),与自身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除外;②废旧塑料加工利用(包括分选、清洗、破碎和热熔工艺);③有机玻璃麻将加工生产;④溶剂型漆生产;
⑤不锈钢酸洗、喷涂、退火压延和湿式磨板企业;⑥陶瓷生产企业。
(2)养殖业:养殖规模不少于年存栏量在500头以上的猪、100头以上的牛、3万羽以上的禽类。
(3)精细化工:禁止新建、扩建溶剂型涂料生产企业,现有油性涂料生产企业逐步调整为水性涂料生产;新建、扩建涂料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国内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水平,扩建企业在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做到增产不增污,现有涂料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国内清洁生产企业水平。
(4)电镀工序:电镀行业应满足粤环…2007‟8号、粤环…2007‟83号文的要求。
严禁新建不是与自身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电镀项目。
新建、扩建含电镀工序的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清
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HJ/T314-2006)中二级水平,扩建企业在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做到增产不增污;现有企业强制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逐步达到《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HJ/T314-2006)中二级水平。
(5)纺织印染企业:严禁新建纯加工的漂染项目。
新建、扩建纺织印染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HJ/T185-2006)中二级水平或达到《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国内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水平,扩建企业在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做到增产不增污;现有企业强制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逐步达到《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HJ/T185-2006)中二级水平或达到《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国内清洁生产企业水平。
二构建生态产业
(1)重点选取杏坛、均安、乐从、龙江和勒流街道中的河网密度高、地势低洼地区进行基塘系统生态农业的重建,构建现代集约型基塘系统,建设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逐步推进造纸(纸制品除外)、印染、金属冶炼、陶瓷、平板玻璃等项目的能源清洁化,鼓励使用天然气作为工业能源。
提高纺织服装加工、农副食品加工、涂料、医药制造等行业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降低水污染物排放量。
(3)顺德西部生态产业园,包含富安工业区、杏坛工业园C区、穗香片和马岗片,总面积约79.9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光伏产业、环保科技、新型材料、机械装备、智能家电、汽车家电、总部基地、教育研发、文化休闲、都市农业十种产业。
(4)按照生态工业园区的标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汽车配件生产为主的大良五沙工业区、以智能家电和医药保健生产为主的顺德科技工业园B区、以新能源和智能家电产业为主的北滘工业区及西区工业园、以机械装备产业为主的勒流港口工业区。
(5)传统工业集聚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凤翔工业区、伦教工业区、伦教世龙工业区、陈村广隆工业区、乐从北围工业区、龙江西部工业区、龙江三联工业区、杏坛百安路工业区、均安畅兴工业区。
三加强生态旅游的发展
(1)逐步建设好以大良、容桂、伦教为主的城市旅游组织接待中心;以陈村-容桂为主轴线,贯穿陈村、北滘、伦教、大良、容桂的现代产业(工业、农业)旅游景观带;以龙江-均安为轴线,贯穿龙江、杏坛、均安的水乡文化生态旅游景观带;加快建设东部综合旅游区、西北部商贸旅游区、西南部生态旅游区三大旅游功能区。
(2)以岭南水乡田园景观为主要特色,可结合基塘农业生态系统、陈村花卉世界等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重点可开发景点包括长鹿农庄、逢简水乡、李小龙乐园、陈村花卉世界等景区。
加快建设以长鹿农庄为龙头,清晖园、顺峰山公园、南国丝都为辅助的东片区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成为广东省著名的休闲旅游胜地;以顺江围绿心、马岗绿心、卧蚕岗绿心和李小龙乐园、逢简水乡为核心的中西片区岭南水乡休闲度假区;陈村花卉世界生态旅游项目。
顺德区污染防治规划
一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1)大气功能区划
本次规划提出的顺德区大气功能区划见表2所示。
(2)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规划近期:各镇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预测排放量均不超过其环境容量;容桂街道、北滘镇的低架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预测排放量超过其环境容量。
规划远期:各镇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预测排放量均不超过其环境容量;容桂街道、北滘镇、勒流街道的低架二氧化硫预测排放量超过其环境容量;容桂街道、北滘镇的低架氮氧化物预测排放量超过其环境容量。
规划近期需重点控制容桂街道、北滘镇低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
近期容桂、北滘分别需削减860吨、1210吨低架二氧化硫,390吨、460吨低架氮氧化物。
规划远期需重点控制容桂街道、勒流街道、北滘镇的低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限制废气低空排放。
表2 顺德区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本规划)
9
表3 顺德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表
10
11
二声环境污染控制规划
各镇(街道)声环境功能区的具体划分见表3所示。
三水污染防治规划
(1)水环境功能区划
与《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相比,本次规划对东海水道(南沙涌)南沙二桥以上河段功能调整为饮用水源,按Ⅱ类水质标准控制。
内河涌作为景观、农用、运输用途,按Ⅳ类水质标准控制。
(2)水污染防治措施和规划
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至2015年底前顺德区将新建、扩建14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0万吨/日、污水总处理能力达106.0万吨/日,2015年污水处理厂对COD和氨氮的削减量分别为75593.3吨/年,4065.6 吨/年;至2020年底前顺德区将扩建13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1.0万吨/日、污水总处理能力达157.0万吨/日,COD和氨氮的新增削减量分别为38060.1吨/年,2078.5吨/年,即2020年污水处理厂对COD和氨氮的削减量总计分别为113653.4吨/年,6144.1吨/年。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1)危险废物处置规划:规划期内顺德危险废物、严控废物按照现有处理处置方式进行。
(2)医疗废物处置规划:规划期内,顺德区医疗废物送至位于高明区明城镇苗村白石坳生活垃圾填埋区内的佛山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中心进行处理。
(3)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规划:严格执行工业固体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处理的原则,以综合利用为主。
(4)生活垃圾处理规划
近期:大良、杏坛、均安:送至顺能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焚烧处理;伦教、勒流、乐从、龙江:送至高明填埋场填埋处理;容桂、北滘、陈村:规划近期仍按现行方式委托公司进行外运处理远期:建议对现行顺能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扩建。
顺德区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顺德区生态建设重点工程见表4所示。
12
表4 重点工程汇总一览表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