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政治工作,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影响因素;实现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体现了“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的理念。


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如何实现全程育人、全方
位育人,是当前和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与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培养合
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的依赖性较强、本位意识较重、团
队意识淡漠、动手能力较差、基本技能欠缺。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很多学生
的道德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偏差,大多数人往往以“自我实现”为中心,把自己个人
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分裂开。

此外,来自学习和就业的压力也容易让大学生
的心理状况发生变化,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义与利、奉献与索取
的关系,从而导致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
1、缺乏理想信念。

近年来,因国际化形式越来越明显,大量的外国文化涌入国内,俗话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一些强权思想等错误思想还是逐渐渗透入国
人的心中,尤其是高校,这些错误的思想潮流歪曲了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

另外,一些大学生因受到西方世界文化的影响,有了极端的自由主义想法,抵挡不住外
界的诱惑,只追求表面的享受,而不重视精神上的进步,导致他们对社会产生偏
激思想,缺乏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与信心。

2、社会价值观念与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价值观念往往与社会的开放程度与社会发展的模式具有直接的关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
量也具有直接的影响。

在一个思想禁锢与信息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就不可能具有良好的质量与水平,大学生就更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中学
习到优质的思想品质。

3、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扩展,内
容层次的不断加深,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也
面临着不断提升的要求,教育者也应不断更新与提升学科知识和管理手段。

当今
大学生最为看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师德水平,最为欣赏的是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而非人们往往关注的教学水平和学术知识。

因此,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除了要提高理论水平和学术知识,还要加
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以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

4、“微时代”新媒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冲击。

信息的开放性加大了学生接触
各种思想的可能性和对学生思想的冲击性。

便捷的信息接收和发送方式,让思想
不够成熟的部分大学生应接不暇,容易发生思想困惑和选择失误。

文化的多元化、思想意识多样性、互联网的便捷性,给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实现路径
1、引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对
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广泛。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互联网在他
们的生活世界里已成为密不可分的领域。

网络在带给大学生们便捷的资讯信息和
生活服务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良信息,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
时期的大学生有着消极的影响。

因此,高校应积极开发、建设以弘扬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网络建设,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马克思
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热点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答,牢牢把握网
络宣传思想的主阵地。

2、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效果。

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观念的更新有利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
进行重新认识,进行教学工作的重新定位,并且重新制定出具体的创新方法,全
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之
间的距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

3、充分结合实践活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开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突破课堂的局限,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出自己
的能力与才华,提升个人的全面素质,为将来的学习与成长打好基础。

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考核方式的改革,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与心理状态,有利于
他们积极参与到更多的实践活动中。

教师采用课堂表现、实践活动、期末考试成
绩的综合性考核方法,用具体的案例、材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理论
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精神素养与意志品质,从而使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4、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学校在对大学生的培养工作中,可以以大学生为主题举办各类科研活动,发挥大学生自主教育、自我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社团、党团组织应多组织一些社团活动,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文艺活动等,
注重大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同时做到劳逸结合,不能因文艺活动过多而荒废学习,也不能因专业科目较多而疲劳、急功近利。

同时,作为党员,应起到带头作用,由于大学生党组织是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实践者与推动者,党员更应为有效地
推动思想政治活动而努力,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校园风气,进而促
进校园精神文化制度建设。

5、构建协同机制,推进“三全育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是单靠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完成的。

要加强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
工作的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凝聚校内外育人力量、整合课内外育人资源,努力
构建齐抓共管、协同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合力。

首先,要推进思想政治理
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协同,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
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课堂育人合力。

一方面,要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
阵地主渠道作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实效,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要挖掘其他课程的德育元素,发挥其育人功能,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
人机制。

其次,要加强高校各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协同,增强高校思想
政治工作的聚合力,开启新时代全员育人的新模式和新境界。

最后,要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形成正向叠加效应。

一方面,要牢牢把握“第一课堂”
即课堂教育的主导作用,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另一方面,要立足校园,面
向社会,开展诸如“领导干部上讲台”“读马列、学经典”等形式丰富的思想政治教
育实践活动,建立“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调动一
切积极要素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来。

通过整体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
协同育人,能形成系统内驱力,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培养目标。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是高校的根本性工作,也是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可靠保障之一。

因此,只有
积极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立德树人”精神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朱继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J].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7(02).
[2]朱锡斌.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主要途径[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4(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