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王安石的儿子为人丧心病狂,填词却媚到骨子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是王安石的儿子为人丧心病狂,填词却媚到骨子里
一代名相王安石有一个了不起的儿子,名叫王雱,自幼就被誉为神童。
成年后,王雱和王安礼、王安国合称“临川三王”。
王雱小时候,有一个人将獐和鹿放在笼子里,然后问他:“何者为獐?何者为鹿?”王雱根本不认识,但他回答道:“獐旁边是鹿,鹿旁边是獐。
”客人大为惊奇。
年纪轻轻,王雱就展示出了非同寻常的天赋,20岁前就已著书数万言,而且搞的全是理论研究,比如《论语解》、《孟子注》等高冷的学术著作。
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王雱积极支持,参与修撰《三经新义》,从理论上阐述变法的合理性。
相比王安石,王雱更为大胆,甚至是丧心病狂。
有一次,王安石和程颢在家中讨论变法,王雱忽然赤着脚,披头散发,手中拿着妇人的冠冕走进来,问父亲:“你们在讨论什么?”
王安石说:“新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正在和你程叔商量。
”王雱轻描淡写的说:“砍掉韩琦和富弼的头颅,挂在闹市,新法马上就可以实施了。
”
听儿子口出狂言,王安石大惊失色,赶紧打圆场:“我儿说得不
对。
”一向严谨的程颢正色道:“大人议事,小孩子请退下。
”王雱这才怏怏不乐的离开。
性格如此的嚣张,王雱搞起文学创作却是另一种路数,妩媚蕴藉,犹如大家闺秀,先来看这一首:
《眼儿媚》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
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
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从情深意重、出语清新的角度来看,此词颇为类似晏几道。
这也可以看出北宋士大夫的特点,既可以做道德学术文章,也可以填闲适文艺的小词,两不耽误。
北宋中后期,慢词逐渐兴盛起来,也更加考验词人的铺叙和音乐功底。
在这一点上,王雱也不遑多让,请看他的慢词一首:
《倦寻芳慢》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
翠迳莺
来,惊下乱红铺绣。
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
雨胭脂透。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
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
忆高阳,人散后。
落花流水仍依旧。
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和上一首略有不同,这首词既有小令的天然蕴藉,又有慢词的一唱三叹,堪比李清照早期的词,就连情绪上都如出一辙。
原来,王雱也是个多情的公子。
可惜的是,王雱又是个体弱多病的公子,在仕途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卧病不起,最终年仅三十三岁就英年早逝,让王安石的晚年过得很不是滋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