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楷创作中笔法与笔意、技法与应用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楷创作中笔法与笔意、技法与应用的
探究
摘要:在小楷发展的整个历史时期中,每个时期都有著名的书家,历史上著
名的小楷书法家有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文徵明、王宠、赵孟頫等。
均为后世
留下了珍贵的小楷作品。
这些书法家都具有极高的创作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不同
的时期体现不同的风貌特征,将小楷书法传承至今。
其中小楷的创作、创新能力
最为关键,决定整幅作品的表达意境。
因此本文通过小楷创作过程中从笔意、笔
法到技法、应用相互结合进行探讨试论。
关键词:小楷;创作;探究
楷书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做楷模因此得名。
起初,楷书是为了纠正草
书的漫无标准以及减少汉隶的复杂而成的。
楷书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
地位,不仅仅维系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同时对中华文明也具有一种传承的功能。
小楷是相对中楷和大楷而出现的,是楷书中一个独立存在并且和其他楷书之间密
切相连的一种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
因此在创作过程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具
有极高的分析探究价值。
(一)笔意与笔法
书法的魅力在于内涵美和形式美之间的完美结合,即古人所说的笔意和笔法
的结合,小楷的创作也遵循这种统一结合的原则。
“笔意”是书法艺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其具有较为深远的内涵,体现在书
法作者对书法的态度上,书法文化的认识修养的一种体现。
此外,也体现出书法
艺术品的一种深度观摩和体验,对书法和自然形象关系之间的一种理解,对书法
形象和自我性情情感的理解。
所有的这些都通过文字书写的状态,文字造型的方
式通过感悟和把握力度来体现书法的笔意。
上述通过书写的状态、文字造型的方式以及书写的技巧我们统称为“笔法”。
也就是说“笔意”是书法艺术的根本,而“笔法”是艺术的外部表现形式。
通过
对古代传统小楷的临摹和研究,领悟传统小楷“笔意”和“笔法”之间的关系可
分为:诸法统一、形意相合以及出神入化的境界。
因此无论临摹古代哪位书家小楷,均可通过对其小楷的分析,研究其中笔法是关键要点,之后选择内容作为创
作的母本进行小楷作品创作,与此同时结合该书家小楷创作风格特点,提高自身
修养和作品的笔意境界是为小楷创作的最佳效果。
(二)技法与应用
1.执笔和坐姿
小楷的书写过程中,执笔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太紧容易造成字迹僵硬,太
松笔画呈现势态较弱。
因此执笔要软硬劲道,紧而不死,松而不脱。
书写时手腕
要松动灵活,不要过于紧张,用力也不可过猛。
手腕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调整笔锋,通过笔的按压,顿挫的动作调整笔心,达到中锋行笔的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沉
浸其中,笔力充沛,字迹圆润。
因此,在小楷作品的创作中,笔头应该刚劲,手
腕要轻便,方寸以内的字迹要以指掌为主力,用手腕的运用辅助作品的创作。
此外,在小楷的创作过程中,坐姿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通常创作小楷时,
要端坐,两足放平,脚跟落地,公开要与肩向平,上身要微向前倾斜,胸口和桌
边保持一圈左右的距离。
不要依靠在桌子上,眼睛要和纸张之间保持距离,用心
书写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小楷作品。
2.工具的应用
通过对小楷创作过程的探究发现,小楷书写对笔、墨、纸有很高的要求。
其
中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美观和意境。
探究过程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创作过程
中可以尝试各种类别用笔,最终选择相对符合的工具,经过尝试实则为性价比较
高具备弹性较高的紫毫即可。
第二,创作的作品纸通常选用熟宣或者是偏熟宣,
此外还有泥金、泥银、绢等等种类。
建议选择类似泥金纸类纸张,这种作品纸较
为容易书写,并且用笔的技巧笔法体现的淋漓尽致,视觉效果也为最佳。
第三,
纸张的选择也需要运用适当的墨才能恰到好处。
一般小楷若能与古人相仿进行研
磨墨块,效果则为最佳,因其便于使用的同时也可以反复尝试调整,蘸墨后表现
的文字也极具墨色饱满的效果,但书写的速度要保持有始有终。
3.笔法与墨法的应用
小楷的书写过程中,用笔要交代清楚构成结构中的点画。
在转折和交换以及
衔接的过程中要自然的吻合,分得清楚又能够黏住合为一体。
用笔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笔法的完善,以沉着为本。
小楷的字形虽然微小,但
是用笔要精到。
在书写时,思想要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注重每一个
点画中线上的用笔,尤其是起笔、收笔、转换以及过渡的过程中,不可忽视。
其次,要体现出轻重曲直的变化过程。
如果在小楷的创作中,没有用笔的起伏,那
么作品会出现生硬刻板的现象。
用墨过程中,墨要浓一些,太淡的话容易伤神采。
古人的小楷中都是浓墨体现,大放异彩。
用墨的过程中应注意浓淡枯润的一些变化,通过用笔节奏的变化
使得墨能够自然的表现出浓淡枯润。
此外,用墨的过程中也有一种高级的境界,
也就是枯中有浓,燥中见润的用法。
让小楷作品更具传神色彩。
综上小楷创作过程中,对小楷书法艺术颇具体会:
1.态度平和,习惯平静,运笔自然。
在书写的过程中要心情平和,全神贯注,神不他虑,才能静心用腕,方能指稳,书写心中所产生的思绪。
笔法与笔意展现
的是点画精道的小楷作品与运笔流畅、平和静雅的作品,二者同等重要。
2. 要注重文化的修养,书法不仅展现的是技法,更是人格品行和文化修养
的体现。
通过对古人经典的小楷作品的分析,其作品都是神采奕奕,气质脱俗。
着重创作的手法奥妙,体现了作者自身的深厚的文化修养水平。
如果不具备文化
修养,那所创作的作品也失去神韵,更谈不上小楷书法的艺术魅力了。
3.吸取古人小楷创作的精华,提炼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创新是创作者一致
追寻的最高境界。
根据我们的时代背景、精神的传承,对小楷创作过程中笔法与笔意、技法与应用进行简单探究,希望对日后完成作品具有指导性和影响性的作用。
对其他书者也能更好的理解小楷的书法要素,以及从钟繇的“古拙之气”、赵孟頫的“灵动之美”、王宠的“笔画多变点画浑厚”、文征明的“精绝温存”,再到他们的师承与创新都能够有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启发于学习书法、研究小楷、部分需用小楷落款的人,对其创作形式章法构成、书写小楷均能有所启示,通过不断提高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之美。
也从中体会到中国书法的魅力所在,小楷的日益发展的趋势所在,并认识到小楷的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左雪梅. 小楷的临习与创作[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39).
[2]任建娥. 当代小楷书法创作探讨——由历届“国展”小楷书法作品引发的思考[D]. 南京艺术学院, 2015.
[3]邱振中. 周勋君:从小楷到草书[J]. 东方艺术, 2015(24):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