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二章

合集下载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二章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电视传像基本原理要点分析2.1 假设某电视系统扫描参数为Z=9行时,取α=0.2,β=1/9,画出隔行扫描光栅形成图。

要与行场扫描电流波形图相对应。

解:本题是针对传统的CRT显示器扫描光栅形成而言的,它的电子束在屏幕上的扫描轨迹与其在偏转线圈中通入的扫描电流密切相关。

而新型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屏等则不在此列。

当Z=9时,在隔行扫描中,每场为4.5行。

因为α=0.2 为简单计,设T H=1S T Ht=0.8S T Hr=0.2S T F=9S T V=4.5S 。

又因为β=1/9 则T Vr=0.5S T Vt=4S画出两场行、场扫描波形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行、场扫描波形图根据上述波形图中的时间关系,可分别画出第一场、第二场、及隔行扫描光栅图,如图二、三、四所示。

应注意以下几点:1. 行扫描正程轨迹是一条由左上向右下略微倾斜的直线,而行扫描逆程轨迹则是一条由右上向左下略微倾斜的直线。

因为α=0.2 因此,在行扫描正程期结束后,电子束垂直向下移动的距离若为4的话,则在行扫描逆程期结束后,电子束垂直向下移动的距离为1。

画图时要注意此比例。

2. 第一场正程结束时,行扫描刚好完成4行的扫描,因此其逆程应从屏幕的左下角开始。

由于场扫描逆程期是0.5s,行扫描正程有0.8s,,因此在场扫描逆程期只进行完第5行(时间上的行)行扫描正程的5/8,如图一中aa’。

画图时要注意第一场逆程结束时电子束位置处在屏幕最上方水平方向上的5/8处。

如图二中A’点所示。

图中,行逆程轨迹用黑虚线表示,场逆程轨迹用红虚线表示。

3. 第二场正程从第5行(时间上的行)行扫描正程的5/8处开始,如图三中A’点,而第二场正程结束点应是第9行正程的5/8处,图一中b点。

画图时要注意第二场正程结束时电子束位置处在屏幕最下方水平方向上的5/8处,如图三中B点。

4. 第二场逆程期间包含了第9行(时间上的行)正程剩余的3/8(0.3s)及其逆程。

星网技术原理与实践习题解答2

星网技术原理与实践习题解答2

第2章电视传像原理2-4、何谓对比度和亮度层次?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答:景物或重现图像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的比值B max / B min为对比度。

画面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间可分辨的亮度级差数称为亮度层次或灰度层次,可用标记。

2-5、什么是闪烁感觉?什么是临界闪烁频率?答:当脉冲光的重复频率不够高时,人眼会产生一明一暗交替变化的感觉,称为闪烁感觉。

如果将脉冲光源的重复频率提高到某个值以上,人眼则感觉不到闪烁,感觉到的是一种亮度恒定的不闪烁光源。

光源不引起闪烁感觉的最低重复频率称之为临界闪烁频率。

2-8、人眼彩色视觉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怎样?它在彩色电视中得到怎样的利用?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眼的彩色分辨角(视敏角)一般比黑白大3~5倍,即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是对黑白细节分辨力的1/3~1/5。

彩色电视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实现色度压缩,亮色共用频带。

2-9、描述彩色光的三个基本参量是什么?各是什么含义?答:表征景物的彩色,需要三个独立的物理量:亮度、色调和色饱和度,称为彩色三要素。

亮度表征色光对人眼刺激程度的强弱,色调表征颜色的种类,色饱和度是指彩色的浓淡程度,即渗白程度。

2-10、什么叫扫描的同步?在顺序传输制中其重要性如何?答:进行扫描时,必须做到发、收两端的扫描规律严格一致,这在电视技术中称之为同步。

所谓同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两端的扫描速度相同,称作同频;二是两端每行、每幅的扫描起始时刻相同,称做同相。

即同频又同相才能实现扫描同步,保证重现图像既无水平方向撕裂现象,也无垂直方向翻滚现象。

2-11、试述选择场频时所考虑的几个因素和最终选定的具体数值?答:场频选择包括:为使图像有连续感,换幅频率应高于20HZ;为使图像不产生闪烁感,换幅频率应高于临界闪烁频率即高于45.8HZ;但换幅频率越高,图像信号的频带就越宽,给传输带来更大的困难;再考虑减小交流电源的干扰图像以及信号频带不致过宽等,包括我国及欧洲各国换幅频率都选50HZ。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答案1. 什么是电视?电视是一种通过电子技术将声音和图像传输到接收设备上的传播媒介。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庭娱乐和其他活动中的电子设备。

2. 电视是如何工作的?电视的工作原理涉及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输入设备、传输设备和接收设备。

相关信号从输入设备(如摄像机或电视信号源)传输到发送器,发送器将信号转化为高频电磁波并传输到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中的电视机将电磁波转化为可视的图像和可听的声音。

3. 输入设备是什么?输入设备是能够把声音和图像转变为电子信号的设备。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摄像机、麦克风和其他外部设备。

4. 传输设备是什么?传输设备是通过传输电磁波将输入设备生成的信号传送到接收设备的设备。

常见的传输设备包括电视信号发送器和电磁波传输介质,如卫星、无线电波或有线电缆。

5. 接收设备是什么?接收设备是能够接收传输设备传来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图像和可听声音的设备。

电视机是最常见的接收设备。

6. 电视的图像是如何生成的?电视的图像是通过将连续的静态图像(称为帧)以高速播放来实现的。

电视机通过扫描一系列的水平线来构建图像,分别将每一行的像素逐一点亮,从而形成完整的图像。

7. 电视的声音是如何生成的?电视的声音是通过电视机内部的扬声器或外部声音系统来生成的。

音频信号被接收设备转化为可听的声音信号。

8. 电视的显示技术有哪些?目前常见的电视显示技术包括液晶显示技术(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OLED)、等离子技术等。

每种技术都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9. 电视信号是如何被传输的?电视信号可以通过各种介质传输,如有线电缆、无线电波或卫星。

不同的传输方式可以提供不同的信号质量和传输距离。

10. 电视在信息传播和娱乐方面的作用是什么?电视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媒介,还是一种重要的娱乐工具。

通过电视,人们可以观看新闻、体育比赛、电影、纪录片等不同类型的节目,丰富自己的知识并获得娱乐享受。

电视原理与现代电视系统(第二版)_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电视原理与现代电视系统(第二版)_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逐行扫描什么是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有什么优点在锯齿波电流作用下,电子束产生自左向右,自上而下,一行紧挨一行的运动,因而称其为逐行扫描。

所谓隔行扫描,就是在每帧扫描行数仍为625行不变的情况下,将每帧图像分为两场来传送,这两场分为奇场和偶场。

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减小了闪烁感,又使图像信号的频带仅为逐行扫描的一半。

为使奇场光栅与偶场光栅能均匀嵌套,在隔行扫描中对每帧行数有何要求为什么2:为使奇数场光栅与偶数场光栅能均衡套嵌,在隔行扫描中对每真行数有何要求为什么4:若行偏转电流iH和场偏转电流iV分别如图(a)(b)(c)(d)所示。

试对应画出畸变的重现图像(若在无畸变是显示为均匀方格)(图)P32'5:全电视信号中包括哪些信号哪些出现在正程哪些出现在逆程试述各信号各自的参数值及作用。

包括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槽脉冲,均衡脉冲。

正程:图像信号,逆程: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槽脉冲,均衡脉冲图像信号参数:亮度:改变图像信号的明暗程度对比度:改变图像信号的黑白电平差灰度:反映电视系统所能重现的原图像明暗层次的程度160。

保证收、发双方扫描电流的频率和相复合同步信号:行同步脉冲sμ,场同步脉冲sμ位都相同,保证同步复合消隐信号:行消隐脉冲12sμ,场消隐脉冲1612sμ,消除回扫描线槽脉冲:槽脉冲sμ,保证在场同步脉冲期间可以检测出行同步脉冲。

【均衡脉冲:均衡脉冲sμ,,保证偶数场的扫描线准确地嵌套在奇数场各扫描线之间::9我国电视规定的行频,场频和帧频各是多少行同步脉冲,场同步脉冲,槽脉冲和均衡脉冲的宽度各是多少行,场消隐脉冲的宽度又是多少行频:15625HZ场频:50HZ 帧频:25HZ160,槽脉冲sμ,前、后均衡脉冲sμ,行消隐脉冲12sμ,行同步脉冲sμ,场同步脉冲sμ场消隐脉冲1612sμ,10:全电视信号的频带宽度是多少它有何特点0~6M,是不连续的,属离散形,形状像梳齿,各谱线间有很大的间隙11,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他们如何定义的12:什么是三基色原理彩色彩色加混色有哪些实现方法,第二章1:彩色电视为什么要和黑白电视兼容兼容制的彩色电视应具有什么特点简述如何才能使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实现兼容彩色电视是在黑白电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彩色电视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同时并存的情况。

电视原理与系统第二版答案

电视原理与系统第二版答案

电视原理与系统第二版答案【篇一:电视原理习题答案】-1 什么是逐行扫描?什么是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有什么优点?答:在锯齿波电流作用下,电子束产生自左向右、自上而下,一行紧挨一行的运动,称为逐行扫描。

所谓隔行扫描,就是在每帧扫描行数仍为625行不变的情况下,将每帧图像分为两场来传送,这两场分别称为奇场和偶场。

隔行扫描优点:节省带宽,减少闪烁感;缺点:离电视近时仍有闪烁感1--5 全电视信号中包括哪些信号?哪些出现正在正程?哪些出现逆程?试述各信号各自的参数值及作用。

答:全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行同步信号,pal制中红差和蓝差的压缩系数各为多少?确定这两个压缩系数的依据是什么?答:如果不对色差信号进行幅度压缩,则势必引起编码产生的彩色全电视信号幅度过大,这就破坏了兼容性,易产生信号失真。

红差:v=0. 877(r-y);蓝差:u=0. 493(b-y)2--5 为什么要压缩色差信号的频带?压缩色差信号频带的依据是什么?ntsc制中将(r-y)和(b-y)压缩并转换为i,q信号,这与频带压缩有何关系?答:a.因为彩色电视信号中的亮度信号频谱已占有6mhz,因而只有设法将色度信号的频谱插到亮度信号频谱的空隙中,使色度信号的色度及色同步信号,经色同步选通电路,将色同步信号与色度信号分开。

由于色度信号在行扫描正程色同步信号在行扫描逆程出现,故只要用两个门电路,就可将二者按时间分离法进行分离。

这两个门电路在控制脉冲控制下交替导通即可实现两种信号的分离。

2--14 下列各符号的含义是什么?它们相互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4--1 aft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在收看电视节目调节频道时,aft开关应置于何位置?(关)答:aft完成将输入信号偏离标准中频(38mhz)的频偏大小鉴别出来,并线性地转成慢变化的直流误差电压返送至调谐器本振电路的aft变容二极管两端的微调本振频率,从而保证中频准确、稳定。

(注:aft主要由限幅放大、移相网络、双差分乘法器组成。

电视原理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电视原理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29
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消隐信号分为行消隐信号和场消隐信 号。 行消隐信号的宽度为12 μs, 场消隐 信号的宽度为25TH+12 μs。 因为采用隔 行扫描, 奇数场的场消隐起点与前面的一 个行消隐差半行, 偶数场的场消隐起点与 前面的一个行消隐相差一行, 如图2-9所示。 行消隐信号和场消隐信号合在一起称为复 合消隐信号。
隔行扫描动画演示
18
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 作业:
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2.2 黑白全电视信号
2.2.1电视图像基本参数 • 图像宽高比 • 图像宽高比也称幅型比。根据人眼的 视觉特性,视觉最清楚的范围是垂直视角 为15°,水平视角为20°的一个矩形视野, 因而电视接收机的屏幕通常为矩形, 矩形 画面的宽高比为4∶3。
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2.2.2 场频
选择场扫描频率主要应考虑不能出现 光栅闪烁。人眼的临界闪烁频率与屏幕亮 度、图像内容、观看条件以及荧光粉的余 辉时间等因素有关,为了不引起人眼的闪 烁感觉,场频应高于48 Hz。 随着屏幕亮 度的提高,屏幕尺寸的加大,观看距离的 变近,场频应相应提高。
22
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20
第二章 电视图像传送原理
矩形屏幕的大小用对角线长度表示, 并习惯用英寸作单位, 一般家用电视机的 35 cm(14英寸)、 46 cm(18英寸)、 51 cm(20英寸)、 74 cm(29英寸)等 都是指屏幕对角线长度。 观看电视的最佳距离分别为2 m、 2.5 m、 3 m、 4 m, 眼睛应与荧光屏中心处 在同一水平线。 为增强临场感与真实感, 还可加大幅型比, 例如, 高清晰度电视或 大屏幕高质量电视要求水平视角加大, 观 看距离约为屏高的三倍, 幅型比定为 21 16∶9。

电视原理习题及答案

电视原理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色温是(D)A.光源的温度 B.光线的温度 C.表示光源的冷热 D.表示光源的光谱性能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A.蓝基色 B.亮度 C.品红色 D.照度3.彩色电视机解码器输出的信号是( B )。

A.彩色全电视信号 B.三个基色信号 C.亮度信号 D.色度信号4.我国电视机的图像信号采用残留边带方式发射的原因是为了(B)。

A.增加抗干扰能力 B.节省频带宽度 C.提高发射效率 D.衰减图像信号中的高频5.PAL制解码器中,4.43MHz带通滤波器的作用是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取出(B)。

A.亮度信号 B.色度和色同步信号 C.复合同步信号 D.色副载波6.彩色电视的全电视信号与黑白电视的全电视信号相比,增加了(D)。

A.三基色信号 B.三个色差信号 C.两个色差信号 D.色度与色同步信号7.三基色原理说明,由三基色混合得到的彩色光的亮度等于( D )。

A.红基色的亮度 B.绿基色的亮度 C.蓝基色的亮度 D.三个基色亮度之和8.普及型彩色电视机中,亮度与色度信号的分离是采用( A)分离方式完成的。

A.频率 B.时间 C.相位 D.幅度9.我国电视机中,图像中频规定为( D )MHz。

A.6.5 B.31.5 C.33.57 D.3810、彩色的色饱和度指的是彩色的(C)A.亮度 B.种类 C.深浅 D.以上都不对11.在电视机中放幅频特性曲线中,需要吸收的两个频率点是( D )。

A.30 MHz/31.5 MHz B.31.5 MHz/38 MHzC.38 MHz/39.5 MHz D.30 MHz/39.5 MHz12.彩色电视机中,由彩色全电视信号还原出三基色信号的过程称为( B )。

A.编码 B.解码 C.同步检波 D.视频检波13、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指的是( B )。

A.NTSC制 B.PAL制 C.SECAM制 D.以上都不对14.PAL制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是( B )。

电视原理第二章

电视原理第二章

2.4 视频图象信号 2.4.1 黑白图象信号 1.黑白图象信号波形 • Video:单方向性,其信号本身只有正值 没有负值。分析图象信号的电平与所反 映的亮度关系,有正.负两种极性。 • 正极性:图象愈亮,信号电平愈高。 • 负极性:图象愈亮,信号电平愈低。
∵采用周期性扫描方法∴TV信号有周期性 的特点,如图象内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 都有变化,例亮度不同的斜条纹,则按 场频和行频扫描所形成的图象信号,其 具有二维傅立叶级数形式,即:
• 当收发端同频,但 相位相差半个场周 期时,接收图将会 发生上下分裂。
1
2
3
2
3 1
4
5
4
5
5
4
6 1
2
7 3
6
(a)
7
7
6 (b)
(c)
图2-12 收发两端扫描相位不同造成图象畸变 (a)待传送图象;(b)收发扫描相差半行时间造成图象左右分裂; (c)收发扫描相差半场时间造成图象上下分裂;
2. 消隐脉冲与复合同步脉冲
• CTV系统选用的传输信号是:Y、R-Y与B-Y。
• • • • •
三者的关系为: Y=0.30R+0.59G+0.11B ( 2-27式) R-Y=-(G-Y)0.59/0.30-(B-Y)0.11/0.30 B-Y=-(R-Y)0.30/0.11-(G-Y)0.59/0.11 G-Y=-(R-Y)0.30/0.59-(B-Y)0.11/0.59 ( 2-29式)
微图 分 2 、 16 积 分同 后步 的脉 波冲 形经 -
3 2 1 、、、 两提开 场高槽 同行场 脉同同 一脉步 致频脉 性率冲
前后区别
微分与积分电路
2.3电视图象的标准参量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二章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二章

要点分析2.4若传送一幅如右图所示的画面,而电视接收端行频略高于发送端行频时,荧光屏 重现图像会有何种情况?答:在不同步状态下,当接收端行频略高于发送端行频时,发端第一行末的像素将在 收端第二行左端出现, 发端第二行的部分像素又将出现在收端的第三行,…… 等。

造成了图像的错位,使图像的竖条由左上向右下倾斜, 偏离垂直方向的角度由行频偏高的程度决定, 偏离得越远,角度越大。

应当指出,即使不是垂直竖条,接收端行频略高于发送端行频,由 于行消隐(黑色)信号将显示在屏幕上,也会形成由左上向右下倾斜黑条。

黑条的数目、宽 度和角度也由行频偏高的程度决定,偏离得越远,黑条的角度越大、数目越多、宽度越窄。

由于接收端具有自动频率相位调整电路,其锁相环的频率捕捉范围一般都能达±200血,在一般情况下收、发端不同步都是在接收端行频偏离较多时发生,此时显示的图像是多条呈接近水平状态的黑白相间的条纹。

2.5 一隔行扫描 电视系统,0=18% K=4/3, K e (1-3 )=0.7,f v =50H Z ,计算 Z=405 行和 Z=8佃 行时的行频f H 和视频信号频带宽度解:在隔行扫描电视系统中,0=18%时代入上式得:hf = 233MH^时代入上式得:第二章电视传像基本原理△f 。

当 Z=405 时代入上式得: 脣1012隔当 Z=819时代入上式得:= 20475//,在隔行扫描电视系统中,4(1 一②由于 K=4/3, K e (1- 3 )=0.7当 Z=405 当 Z=8192.7当电视传输系统非线性系数 Y 2 ,传输系数K=0.5 ,被摄取的彩色光为F 厂 6R]+4G]+2[B 」时,求重现彩色光 Fj 方程式及色度坐标 Sf 、gg 。

说明重现色光的变化情况。

(3) 色光经r2,传输系数K=0.5的系统传输后,重现色光的饱和度增强,色调向偏红的 方向变化。

2.9彩色电视传送色差信号比直接传送基色信号有什么优越性?答:彩色电视传送亮度信号 Y 和两个色差信号(R-Y )、( B-Y )可以较好地实现恒定 亮度,有利于改善兼容性。

(完整word版)电视原理复习题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电视原理复习题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电视原理与现代电视系统》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电子扫描又分为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电视机采用后一种扫描方式,这种方式将一帧图像分解成两场扫描,这样可在一秒钟内扫描 50 场,从而减少图像的闪烁感。

2.我国广播电视规定:一个电视频道的带宽是__8_MHz,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高6.5___MHz;接收机相应的本振频率总比图象载频高_38___MHz。

3. 若将黑白全电视信号分为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同步信号,对于负极性信号来说,电平最高的是__同步信号___,其次是__消隐信号__,电平最低的是_图像信号_______。

4. 电视信号中的开槽脉冲的作用是保证__场逆程____期间的行同步。

5.显像管电子枪由灯丝、阴极、栅极、加速极、聚焦极和高压阳极组成。

6调节亮度电位器可以改变阴极电压,阴极电压越高,光栅越暗。

7.高频头有两种:__机械式_高频头和_电调谐__高频头。

8.机械高频头是通过改变电感进行频道选择的;电调谐高频头是通过调节变容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来改变回路中的电容进行频道选择的。

9.公共通道是指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共用的电路,它是指从高频头到预视放之间的电路。

10.电视机的增益主要靠_____中频__放大器解决。

11.中频滤波器是用来选取高频头送来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并抑制邻频道干扰信号,早期电视机常用LC元件构成中频滤波器,现在基本上采用声表面波滤波器构成中频滤波器。

12.中频放大电路除了能放大信号外,还具有视频检波功能。

13.预视放电路主要是分配信号,将伴音信号送到伴音通道,将视频信号送到视放电路,预视放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这是因为它采用了电压跟随器。

14.AGC电路可分为高放AGC(RFAGC)和中放AGC(IFAGC),其中前者用来控制高频头的高放级增益,后者用来控制图像中放增益。

15.伴音通道鉴频器的作用是从 6.5MH Z伴音调频信号中检出伴音信号。

16.通常有两种AGC工作方式,称为正向AGC 和反向AGC 。

(整理)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二章

(整理)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电视传像基本原理要点分析2.1 假设某电视系统扫描参数为Z=9行时,取α=0.2,β=1/9,画出隔行扫描光栅形成图。

要与行场扫描电流波形图相对应。

解:本题是针对传统的CRT显示器扫描光栅形成而言的,它的电子束在屏幕上的扫描轨迹与其在偏转线圈中通入的扫描电流密切相关。

而新型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屏等则不在此列。

当Z=9时,在隔行扫描中,每场为4.5行。

因为α=0.2 为简单计,设T H=1S T Ht=0.8S T Hr=0.2S T F=9S T V=4.5S 。

又因为β=1/9 则T Vr=0.5S T Vt=4S画出两场行、场扫描波形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行、场扫描波形图根据上述波形图中的时间关系,可分别画出第一场、第二场、及隔行扫描光栅图,如图二、三、四所示。

应注意以下几点:1. 行扫描正程轨迹是一条由左上向右下略微倾斜的直线,而行扫描逆程轨迹则是一条由右上向左下略微倾斜的直线。

因为α=0.2 因此,在行扫描正程期结束后,电子束垂直向下移动的距离若为4的话,则在行扫描逆程期结束后,电子束垂直向下移动的距离为1。

画图时要注意此比例。

2. 第一场正程结束时,行扫描刚好完成4行的扫描,因此其逆程应从屏幕的左下角开始。

由于场扫描逆程期是0.5s,行扫描正程有0.8s,,因此在场扫描逆程期只进行完第5行(时间上的行)行扫描正程的5/8,如图一中aa’。

画图时要注意第一场逆程结束时电子束位置处在屏幕最上方水平方向上的5/8处。

如图二中A’点所示。

图中,行逆程轨迹用黑虚线表示,场逆程轨迹用红虚线表示。

3. 第二场正程从第5行(时间上的行)行扫描正程的5/8处开始,如图三中A’点,而第二场正程结束点应是第9行正程的5/8处,图一中b点。

画图时要注意第二场正程结束时电子束位置处在屏幕最下方水平方向上的5/8处,如图三中B点。

4. 第二场逆程期间包含了第9行(时间上的行)正程剩余的3/8(0.3s)及其逆程。

复合同步信号作用

复合同步信号作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复合同步信号作用篇一:电视原理与现代电视系统(第二版)_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1:什么是逐行扫描?什么是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有什么优点?在锯齿波电流作用下,电子束产生自左向右,自上而下,一行紧挨一行的运动,因而称其为逐行扫描。

所谓隔行扫描,就是在每帧扫描行数仍为625行不变的情况下,将每帧图像分为两场来传送,这两场分为奇场和偶场。

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减小了闪烁感,又使图像信号的频带仅为逐行扫描的一半。

为使奇场光栅与偶场光栅能均匀嵌套,在隔行扫描中对每帧行数有何要求?为什么?2:为使奇数场光栅与偶数场光栅能均衡套嵌,在隔行扫描中对每真行数有何要求?为什么?4:若行偏转电流ih和场偏转电流iV分别如图(a)(b)(c)(d)所示。

试对应画出畸变的重现图像?(若在无畸变是显示为均匀方格)(图)p325:全电视信号中包括哪些信号?哪些出现在正程?哪些出现在逆程?试述各信号各自的参数值及作用。

包括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槽脉冲,均衡脉冲。

正程:图像信号,逆程: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槽脉冲,均衡脉冲图像信号参数:亮度:改变图像信号的明暗程度对比度:改变图像信号的黑白电平差灰度:反映电视系统所能重现的原图像明暗层次的程度复合同步信号:行同步脉冲4.7?s,场同步脉冲160?s。

保证收、发双方扫描电流的频率和相位都相同,保证同步复合消隐信号:行消隐脉冲12?s,场消隐脉冲1612?s,消除回扫描线槽脉冲:槽脉冲4.7?s,保证在场同步脉冲期间可以检测出行同步脉冲。

均衡脉冲:均衡脉冲2.35?s,,保证偶数场的扫描线准确地嵌套在奇数场各扫描线之间::9我国电视规定的行频,场频和帧频各是多少?行同步脉冲,场同步脉冲,槽脉冲和均衡脉冲的宽度各是多少?行,场消隐脉冲的宽度又是多少?行频:15625hZ场频:50hZ帧频:25hZ行同步脉冲4.7?s,场同步脉冲160?s,槽脉冲4.7?s,前、后均衡脉冲2.35?s,行消隐脉冲12?s,场消隐脉冲1612?s,10:全电视信号的频带宽度是多少?它有何特点?0~6m,是不连续的,属离散形,形状像梳齿,各谱线间有很大的间隙11,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他们如何定义的?12:什么是三基色原理?彩色彩色加混色有哪些实现方法?第二章1:彩色电视为什么要和黑白电视兼容?兼容制的彩色电视应具有什么特点?简述如何才能使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实现兼容?彩色电视是在黑白电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彩色电视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同时并存的情况。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

电视原理习题1答案1.什么是电视?电视是用无线电子学的方法,适时的远距离的传送并重现静止的或活动的图像的一门技术,它包括电视信号的产生、处理、记录、发送、接受等内容。

2、电视的发展经历了那些阶段?1).机械电视阶段2).黑白电子电视阶段3).彩色电子电视阶段4).数字电视阶段3. 电视系统主要有哪些系统?1).电视节目制作系统2).电视节目播出系统3).电视节目传输系统4. 什么是扫描?为什么采用隔行扫描?扫描就是按顺序传送信息的方法。

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可以在保证图像分解力(清晰度)不甚下降和图像无大面积闪烁的前提下,将图像信号的带宽减小一半,即降低图像信号的有效带宽。

5. 简述我国电视扫描的规定每秒传送图象帧数:25F每帧图象分解行数:625H.其中:正程为575H、逆程为50H。

每帧图象分为两场传送场频为50HZ行频为15625HZ场周期为20MS(毫秒),其中:正程为18.4MS(毫秒)逆程为25个行周期行周期为64US(微秒),其中:正程为52US(微秒)逆程为12US(微秒)6. 复合消影信号有何作用?1)线性传送图像。

2)提高电视信号的信噪比。

7. 什么是复合同步信号?它由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复合同步信号是包含了行同步信号、场同步信号、槽脉冲和均衡脉冲的一组信号。

包括:场同步信号,行同步信号,槽脉冲和均衡脉冲场同步信号同步垂直扫描通道,行同步信号同步水平扫描通道,槽脉冲防止场同步期间丢失行同步,均衡脉冲防止并行现象的发生。

8. 什么是清晰度?什么是分解力?清晰度:主观感觉到图像呈现细节的能力。

分解力:系统传送图像细节的能力。

9. 电视系统的分解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我国对清晰度有什么要求?1)图像分解行数(即电视的扫描行数)2)像素的相对位置3)孔阑效应我国电视对清晰度的要求是垂直分解力为500电视线,水平分解力是600电视线10. 黑白全电视信号由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黑白全电视信号由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组成。

电视原理第二版答案

电视原理第二版答案

电视原理第二版答案【篇一:电视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色温是(d)a、光源的温度b、光线的温度c、表示光源的冷热d、表示光源的谱分布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a、蓝基色b、亮度c、品红色d、照度3、用rgb计色制表示单色光时有负的色系数,这是因为(d)a、这样的单色光不存在b、这样的单色光饱和度太高c、这样的单色光不能由rgb三基色配出来d、这样的单色光要由负系数对应基色的补色配出来4、水平扫描的有效时间的比例可以由(c)反映。

a、行频b、场频c、行逆程系数d、场逆程系数5、均衡脉冲的作用是(b)a、保证场同步期内有行同步b、保证场同步起点的一致c、保证同步信号的电平d、保证场同步的个数6、关于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以下哪一点是错的(c)a、隔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b、逐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c、相同场频时,二者带宽相同d、隔行扫描可以节省带宽7、下面的(d)与实现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的兼容无关a、频谱交错b、大面积着色原理c、恒定亮度原理d、三基色原理8、pal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与ntsc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d)a、相同b、u分量不同c、v分量不同d、完全不同9、从彩色的处理方式来看,(a)制式的色度信号分辩率最高a、ntscb、palc、secamd、都差不多10、ntsc彩色电视制式中副载频选择的要求不包括(b)a、实现频谱交错b、减少视频带宽c、尽量在视频较高频率端d、保证色度带宽不超出视频上限11、色同步信号的位置在(c)a、行同步脉冲上b、行消隐信号的前沿c、行消隐信号的后沿d、场消隐信号的后沿12、关于平衡调幅以下哪一种是正确的(c)a、平衡调幅中有载频分量b、平衡调幅波的极性由载频决定c、平衡调幅利于节省功率d、平衡调幅可以用包络检波解调13、彩电色度通道中色度信号与色同步信号的分离采用的是(b)方式。

a、幅度分离b、时间分离c、相位分离d、频率分离14、彩电中行输出变压器的作用是(d)。

电视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电视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色温是(D)A、光源的温度B、光线的温度C、表示光源的冷热D、表示光源的谱分布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A、蓝基色B、亮度C、品红色D、照度3、用RGB计色制表示单色光时有负的色系数,这是因为( D)A、这样的单色光不存在B、这样的单色光饱和度太高C、这样的单色光不能由RGB三基色配出来D、这样的单色光要由负系数对应基色的补色配出来4、水平扫描的有效时间的比例可以由( C)反映。

A、行频B、场频C、行逆程系数D、场逆程系数5、均衡脉冲的作用是( B)A、保证场同步期内有行同步B、保证场同步起点的一致C、保证同步信号的电平D、保证场同步的个数6、关于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以下哪一点是错的( C)A、隔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B、逐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C、相同场频时,二者带宽相同D、隔行扫描可以节省带宽7、下面的( D)与实现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的兼容无关A、频谱交错B、大面积着色原理C、恒定亮度原理D、三基色原理8、PAL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与NTSC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 D)A、相同B、U分量不同C、V分量不同D、完全不同9、从彩色的处理方式来看,( A)制式的色度信号分辩率最高A、NTSCB、PALC、SECAMD、都差不多10、NTSC彩色电视制式中副载频选择的要求不包括( B)A、实现频谱交错B、减少视频带宽C、尽量在视频较高频率端D、保证色度带宽不超出视频上限11、色同步信号的位置在( C)A、行同步脉冲上B、行消隐信号的前沿C、行消隐信号的后沿D、场消隐信号的后沿12、关于平衡调幅以下哪一种是正确的( C)A、平衡调幅中有载频分量B、平衡调幅波的极性由载频决定C、平衡调幅利于节省功率D、平衡调幅可以用包络检波解调13、彩电色度通道中色度信号与色同步信号的分离采用的是(B)方式。

A、幅度分离B、时间分离C、相位分离D、频率分离14、彩电中行输出变压器的作用是(D)。

2011电视原理习题答案

2011电视原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彩色三要素(什么是彩色光的三个基本参量)?P9答:亮度、色度、饱和度。

亮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色调反应了颜色的类别;饱和度是指彩色光所呈现彩色的深浅程度(或浓度)。

2:什么是彩色细节分辨力?P15什么是黑白细节分辨力?答:彩色细节分辨力:人眼对被观察物体上所能分辨的相邻最近两个彩色点的视角θ的倒数称为彩色细节分辨力,人眼彩色细节的分辨力远比对很白细节的分辨力低。

黑白细节分辨力:人眼对被观察物体上所能分辨的相邻最近两点的视角θ的倒数称为黑白细节分辨力。

3:什么是视觉惰性?什么是临界闪烁频率?P16答:视觉惰性:就是指我们在观察物象的时候,尽管外界的图象已经消失,但是主观的视觉却还要把这个图象保持一段短暂的时间。

临界闪烁频率:不引起闪烁感觉的光脉冲最低重复频率。

4:什么是三基色原理?P18三基色和其补色?答:三基色原理:适当选择3种基色,将他们按不同比例进行合成,就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的彩色感觉,合成彩色的亮度由3个基色的亮度之和决定,而色度则由3个基色分量的比例决定。

3个基色必须是相互独立的。

也就是说,其中任何一基色都不能由其他两种基色混合产生,这样就能配出较多的彩色。

这就是三基色原理的基本内容。

红+绿=黄;红+蓝=紫;绿+蓝=青;红+绿+蓝=白;三基色和其补色:在麦克斯韦计色三角形中,通常把相加后形成白色的两种彩色称为互补色,例如红与青、绿与品、蓝与黄皆为互补色。

5:亮度方程式?P39第二章1:电视系统的组成?什么是像素?P46答:电视系统:由摄像、传输、显像3部分组成。

其中涉及信号形式变换、信号选择与编码、各种参量的确定、失真的校正等一系列传输、处理信号的方法与原理。

像素:构成一幅图像的基本单元。

2:什么是扫描/?什么是行扫描(正程\逆程?)?什么是场扫描?相关的参数?答:扫描:指电子束以某种周期性的规律,在摄像管的光电靶上或显像管的荧光屏上来回运动的过程(或将图像转变成顺序传送的电信号的过程)。

电视原理习题及答案

电视原理习题及答案

电视原理习题及答案第二章习题2-1、何谓视敏函数和相对视敏函数,准确化出V(λ)曲线,它是怎样得出的, 2-2、在明视觉条件下,对辐射功率相同的510nm绿光和610nm橙光的亮度感觉谁高谁低, 2-3、何谓亮度视觉范围和亮度感觉,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4、何谓对比度和亮度层次,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5、什么是闪烁感觉和临届闪烁频率,解释临界闪烁频率测定曲线的含义, 2-6、视力正常的人在4 m处观看白屏上的两紧邻黑点,能分辨出它们的最小黑点间距约是多少, 2-7、在离荧光屏2m远处观看间歇呈现的运动景物,若重复呈现的频率为20Hz,景物在荧光屏上的水平运动速度为0.1m/s,问运动景物呈现的是跳跃式运动还是连续平滑运动,2-8、何谓同色异谱色,其含义是什么,2-9、人眼彩色视觉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怎样,它在彩色电视中得到怎样的利用, 2-10、描述彩色光的三个基本参量是什么,各是什么含义,2-11、什么叫扫描的同步,在顺序传输制中其重要性如何,2-12、试述选择场频时所考虑的几个因素和最终选定的具体数值,2-13、图像信号的带宽是怎样的,写出考虑逆程系数时的图像信号带宽公式,并加以解释。

2-14、何谓2:1隔行扫描,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扫描方式, 2-15、说明隔行扫描的优点,并简述其缺点,第三章习题3-1、 FIT CCD器件是怎样构成的,它为什么能克服IT CCD和FT CCD器件的缺点, 3-2、何谓电子快门,解释其工作原理。

应用中应注意什么事项, 3-3、 CCD摄像机比摄像管摄像机有哪些优点,3-4、电子枪的作用及要求如何,电子枪由哪些电极组成,各起什么作用,加怎样的电压 , 3-5、何谓显像管调制特性,画出调制特性曲线图,写出数学表达式。

3-6、何谓阴极激励方式,实际工作中显像管G、K电极上各加怎样的电压,画图加以说明。

3-7、何谓γ校正级,传输通道中为何要采用它,其γ值一般应为多少,为什么, 3-8、有一电视系统,每秒扫描30帧,每帧两场隔行扫描,每帧扫描行数为525行,宽高比4:3,场消隐时间为20行,行逆程时间为0.18TH,求该系统视频信号带宽。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

1.6当电视收看圆图节目时,出现四对黑白相间的干扰条纹,P30(页)干扰频率是 4 ×50=100 Hz1、12 既然电视信号带宽为6MHz,为什么还要调制到高频载波上去发射?应如何解释?答: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为6MHz,将其调制到高频载波上,在无线电传输中可以减小天线尺寸,功率大便于远距离传输,还能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载波频带丰富,便于频带复用,即不同频道电视信号占用不同频带,其传输和接受互不影响;已调的伴音信号还可以加到已调图像信号的间隔里;1.14 调幅和调频波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伴音采用调频方式?图像可否也采用调频方式?答:调频的特点是频宽窄,距离长,对阻碍物的穿透能力弱,但是传输距离长,对寄生调幅,可用限幅器加以消除;所携带的边频很丰富,因此伴音的音质、音域都比调幅波好调幅的特点是频宽宽,距离短,对阻碍物的穿透能力强,但是传输距离较短,已调信号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的2倍。

伴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能获得高音质的伴音,能防止高频伴音和高频图像信号的干扰图像信号不能采用调频方式,否则它容易与伴音信号产生相互干扰,它采用单边带调幅方式,压缩了图像信号调幅波频带,滤波性能容易实现,可采用简单的峰值包络检波。

1.15 电视变频器框图如图P31(页)f=(48.5+56.5)/2=52.5MHz第一频道中心载频1??????????????????????2.6简单说明通道超外差式电视机有什么特点?存在哪几个干扰?答:超外差接收,不论接收哪个频道的全射频电视信号混频后都变成同一中频,这一中频为固定的38MHz,则可以设法使中放的频率特性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并适合于残留边带的特点,并抑制邻频道的干扰。

因此其接收效果好,调谐方便,灵敏度、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都比较理想。

其干扰有一下几种:邻频道干扰,中频干扰,镜频干扰2.13 根据电视机原理方框图2-5,判断下列故障可能出现在哪一部分?答:(1)有光栅,无图像,无伴音;故障部分:信号通道和伴音通道,如伴音中放,鉴频器,音频放电器,视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电视传像基本原理要点分析2.1假设某电视系统扫描参数为Z=9行时,取α=0.2,β=1/9,画出隔行扫描光栅形成图。

要与行场扫描电流波形图相对应。

解:本题是针对传统的CRT显示器扫描光栅形成而言的,它的电子束在屏幕上的扫描轨迹与其在偏转线圈中通入的扫描电流密切相关。

而新型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屏等则不在此列。

当Z=9时,在隔行扫描中,每场为 4.5行。

因为α=0.2为简单计,设T H =1STHt=0.8STHr=0.2STF=9STV=4.5S。

又因为β=1/9则TVr=0.5STVt=4S画出两场行、场扫描波形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行、场扫描波形图根据上述波形图中的时间关系,可分别画出第一场、第二场、及隔行扫描光栅图,如图二、三、四所示。

应注意以下几点:1.行扫描正程轨迹是一条由左上向右下略微倾斜的直线,而行扫描逆程轨迹则是一条由右上向左下略微倾斜的直线。

因为α=0.2因此,在行扫描正程期结束后,电子束垂直向下移动的距离若为4的话,则在行扫描逆程期结束后,电子束垂直向下移动的距离为1。

画图时要注意此比例。

2.第一场正程结束时,行扫描刚好完成4行的扫描,因此其逆程应从屏幕的左下角开始。

由于场扫描逆程期是0.5s,行扫描正程有0.8s,,因此在场扫描逆程期只进行完第5行(时间上的行)行扫描正程的5/8,如图一中aa’。

画图时要注意第一场逆程结束时电子束位置处在屏幕最上方水平方向上的5/8处。

如图二中A’点所示。

图中,行逆程轨迹用黑虚线表示,场逆程轨迹用红虚线表示。

3.第二场正程从第5行(时间上的行)行扫描正程的5/8处开始,如图三中A’点,而第二场正程结束点应是第9行正程的5/8处,图一中b点。

画图时要注意第二场正程结束时电子束位置处在屏幕最下方水平方向上的5/8处,如图三中B 点。

4.第二场逆程期间包含了第9行(时间上的行)正程剩余的3/8(0.3s)及其逆程。

画图时要注意:由于场逆程时间是0.5s,场逆程轨迹起始点为最下方水平方向上的5/8处,与屏幕右端线交点是其高度的3/5处(从下向上计),如图三中C点,这是场逆程期间对应第9行(时间上的行)正程剩余的3/8(0.3s);对应第9行的逆程则是从该点至屏幕的左上方,如图三中CC’。

5.忽略场正程期间的行逆程轨迹,将两场图形相加得所求隔行扫描光栅形成图,如图四。

A'AA'CC'AA'CC'第一场扫描轨迹第二场扫描轨迹隔行扫描光栅图图二图三图四2.2画出黑白全电视信号波形图。

按我国电视标准标出各组成信号名称及时间数值。

并说明是偶数场还是奇数场。

答:黑白全电视信号由图像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和复合同步信号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斜线部分为图像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和复合同步信号的各组成信号名称及时间数值在图中标出。

图中第一场为奇数场,第二场为偶数场。

2.3场同步脉冲中的开槽脉冲和前后均衡脉冲的作用是什么?答:电视系统中为便于在接收端将行场同步脉冲分开,采用了幅度相同,但宽度不同的两种同步脉冲。

行同步脉冲宽度一般只有行周期的7.5%左右,而场同步脉冲宽度却是行周期的2~3倍。

这样,为使场同步期间不丢失行同步,在此期间用开槽脉冲代替行同步信号,这就是开槽脉冲的作用。

由于电视系统采用奇数行隔行扫描,造成如以场同步前沿为基准,两场中的行同步脉冲相互错开半行。

在接收机中利用积分电路来分离场同步脉冲时,相邻两场的两个场同步脉冲内的开槽及两个场同步脉冲前后的行同步脉冲都相差半行,从而使两场的场同步脉冲积分起始电平不同,积分后波形也不完全重合。

为解决此问题,在场同步脉冲持续期及其前、后若干行内,将行同步脉冲的频率提高一倍,并且为使频率提高后的行同步脉冲的平均电平不变,在脉冲间隔为H/2的情况下将脉冲的宽度减小到原来的一半,这就是前后均衡脉冲与开槽脉冲。

由此可见,它们的作用是使各场场同步脉冲的积分起始电平相同和经过积分电路后两场输出信号的波形也一致,从而保证了两场的时间间隔相同。

2.4若传送一幅如右图所示的画面,而电视接收端行频略高于发送端行频时,荧光屏重现图像会有何种情况?答:在不同步状态下,当接收端行频略高于发送端行频时,发端第一行末的像素将在收端第二行左端出现,发端第二行的部分像素又将出现在收端的第三行,……等。

造成了图像的错位,使图像的竖条由左上向右下倾斜,偏离垂直方向的角度由行频偏高的程度决定,偏离得越远,角度越大。

应当指出,即使不是垂直竖条,接收端行频略高于发送端行频,由于行消隐(黑色)信号将显示在屏幕上,也会形成由左上向右下倾斜黑条。

黑条的数目、宽度和角度也由行频偏高的程度决定,偏离得越远,黑条的角度越大、数目越多、宽度越窄。

由于接收端具有自动频率相位调整电路,其锁相环的频率捕捉范围一般都能达Z H 200±,在一般情况下收、发端不同步都是在接收端行频偏离较多时发生,此时显示的图像是多条呈接近水平状态的黑白相间的条纹。

2.5一隔行扫描电视系统,α=18%,K=4/3,K e (1-β)=0.7,f v =50H Z ,计算Z=405行和Z=819行时的行频f H 和视频信号频带宽度Δf 。

解:在隔行扫描电视系统中,V H Zf f 21=当Z=405Z V H f 50=时代入上式得:Z H H f 10125=当Z=819Z V H f 50=时代入上式得:Z H H f 20475= 在隔行扫描电视系统中,2max )1()1(41Z f KK f V e αβ--=由于K=4/3,K e (1-β)=0.7α=18%当Z=405Z V H f 50=时代入上式得:Z MH f 33.2max ≈即Z MH f 33.2=∆ 当Z=819Z V H f 50=时代入上式得:Z MH f 54.9max ≈即Z MH f 54.9=∆2.6距离1.5m 处观看25英寸电视机时,根据人眼分辨力θ=1.5’,计算需要的最小扫描行数min Z 。

如场频K=4/3Hz f V 50=,α=0.18,e K (1-β)=0.7,再计算视频信号的最高频率。

解:25英寸显示器的对角线尺寸为65cm ,若其幅型比为3:4,则屏幕的高度为:cm cm h 525465=⨯=根据Dd 3438=θ将θ=1.5’D=1.5m 代入得:d=0.065cm 从而求得垂直分解力为:M=52cm/0.065cm=800根据Z K K M i e )1(β-= 得16337.07.0800)1(min =⨯=-=βi e K K M Z根据2max )1()1(41Z f KK f V e αβ--=将e K (1-β)=0.7、K=4/3、Hz f V 50=、α=0.18、Z=800等代入,求得Z MH f 1.9max ≈2.7当电视传输系统非线性系数γ=2,传输系数K=0.5,被摄取的彩色光为[][][]e e e B G R F 2460++=时,(1)求0F 在显像正三角形中的色度坐标0e r 、0e g 。

(2)求重现彩色光d F 方程式及色度坐标d e r 、d e g 。

(3)说明重现色光的变化情况。

解:(1)由[][][]e e e B G R F 2460++=得m=12 求得0e r =6/12=1/2=0.5d e g =4/12=1/3=0.33(2)由于γ=2,传输系数K=0.51865.0220=⨯==kR R d 845.0220=⨯==kG G d 220==kB B d 得重现彩色光d F 方程式[][][]e e e d B G R F 2818++=m=28d e r =18/28=9/14=0.64d e g =8/28=2/7=0.29d e b =0.07(3)色光经γ=2,传输系数K=0.5的系统传输后,重现色光的饱和度增强,色调向偏红的方向变化。

2.8说明恒定亮度原理,高频混合原理在彩色电视中的实用价值。

答:广播电视的发展是先有黑白电视后有彩色电视,这就要求彩色电视广播具有兼容性和。

为实现这一目的,彩色电视系统要传送一个只反映图像亮度的亮度信号,而且它的特性(扫描标准、带宽等)应与黑白电视的相同。

另外,再选用两个较窄频带的色差信号信号与亮度信号一起表示彩色信息,并在传送亮度信号的同一频带内传送,这就是恒定亮度原理和高频混合原理。

亮度信号可以被黑白电视接收实现了兼容性,而黑白电视系统中的信号与彩色电视中的亮度信号是相同的,可以被彩色电视接收机接收,实现了逆兼容性。

根据混合高频原理,亮度信号占有全部视频带宽,而传送代表色度信息的色差信号用较窄的频带。

在接收端所恢复的三个基色信号也就只包含较低的频率分量,它们的高频部分都用同一亮度信号的高频部分来补充。

这样既可以节省频带,又可以减轻传送两种信号因共用频带而产生的相互干扰。

提高了彩色电视广播的质量。

2.9彩色电视传送色差信号比直接传送基色信号有什么优越性? 答:彩色电视传送亮度信号Y 和两个色差信号(R-Y )、(B-Y )可以较好地实现恒定亮度,有利于改善兼容性。

如果直接传送三个基色信号就不能实现兼容性。

另外,传送色差信号便于实现高频混合以及使重现色调不受亮度信号噪波的影响,这是传送基色信号做不到的。

2.10现在电视技术中使用的γ校正方法对恒定亮度原理实现的程度如何?比较分析说明下述情况:(1)景物用黑白电视信号传送:用黑白电视机接收与用彩色电视机接收。

(2)景物用彩色电视信号传送:用彩色电视机接收与用黑白电视机接收。

答:在彩色电视系统中,摄像端对每一基色信号均进行γ校正,由此组成的亮度信号 Y=0.30γ/10R +0.59γ/10G +0.11γ/10B 。

然而,根据色度学原理,传送景物所需的正确亮度信号为0Y =0.300R +0.590G +0.110B ,显然Y γ/10)(Y ≠。

因此,一般情况下对黑白电视机来说,由Y 信号显示的亮度将不能正确反映原景物的亮度,产生了亮度误差。

当景物用黑白电视信号传送时,由于0R =0G =0B =0Y ,此时Y=(Y 0)1/γ,亮度误差为零。

用黑白电视机接收和彩色电视机接收都能正确重现图像的亮度,较好的实现恒定亮度原理。

当景物用彩色电视信号传送时,由于Y 信号显示的亮度将不能正确反映原景物的亮度,因此用黑白电视机接收将不能正确重现图像的亮度。

对于彩色电视机,收到的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先按式(2-30)恢复成三个基色信号,而显示的三基色亮度分别与相应信号的γ次方成正比,因而彩色图像的亮度和色度能够正确重现。

但此时图像的亮度不仅与亮度信号有关,还与色差信号有关。

也就是说,恒定亮度的要求已不能满足。

2.11计算100-0-75-0彩条信号的R 、G 、B 、Y 、(R —Y )、(B —Y )的相对幅度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