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中亚峰会开启中国-中亚关系新时代(课件)高考政治重大时政热点预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重大时政热点预测 专题16:中亚峰会开启中国-中亚关系新时代
【时政热点】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 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 、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 体》的主旨讲话。
2023年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哈萨克斯坦总统 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 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元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全面回顾中国同中亚五国友好交 往历史,总结各领域合作经验,展望未来合作方向,一致同意着眼未来,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 —中亚命运共同体。
3.2023年5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中国西安举行。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 宣言》,擘画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全面战略合作未来发展的新蓝图。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要做到四个坚持 ,即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这要求我国( ) ①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主导建立国际新秩序 ②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世界格局 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蠃的开放战略 ④积极促进发展,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要做到坚持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这要求我 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蠃的开放战略,积极促进发展,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④符合题 意。 ①:我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主导建立国际新秩序,①错误。 ②:“改变世界格局”夸大了四个坚持的作用,②错误。 故本题选D。
2.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推进中国—中亚深度合作的必要性。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等方面等具有互补 性,推进中国—中亚深度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当代的主题。推进中国—中亚六国深度合作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推动 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稳定注入强大动力。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要求、历史必然。推进中国—中亚六国深度合作,有利于共同 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6.2023年5月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与会中亚五国元首在发言时高度评价国家主 席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表示将进一步推进地 区互联互通,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行( ) ①有利于构建中国—中亚战略同盟伙伴关系 ②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③建立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④彰显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强大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中国—中亚是结伴而非结盟关系,①说法错误。 ②④: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行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彰显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强大 生命力,②④符合题意。 ③: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还没有建立,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2023年初夏,中国一中亚峰会全球瞩目,峰会的“两个选择”意义非凡。地点选择-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之一;礼品选择-何尊,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实物记录。千年古都迎来一场历史与未来交融的盛会。这 启示我们应( ) ①充分挖掘中华文化当代价值,从历史连续性中读懂中国 ②立足时代发展赓续传统友谊,推动中国与中亚共创未来 ③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积极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育中国中亚共同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中国一中亚峰会全球的“两个选择”意义非凡,地点选在西安,是因为西安是2100多年前张骞“凿 空之旅”的起点,也是今天“一带一路”的再出发之地:礼品选择“何尊”,是因为“何尊”的铭文中的“宅兹中 国”,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实物记录,这启示应充分挖掘中华文化当代价值,从历史连续性中读懂中 国;立足时代发展赓续传统友谊,推动中国与中亚加深交流、共同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③:包容性指的是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材料不涉及,③排除。 ④: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未涉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且中国中亚有共同价值观的说法欠妥,④ 排除。 故本题选A。
习近平讲:“千百年来,中国 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 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 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 了历史性贡献。中国唐代诗人 李白曾有过‘长安复携手,再 顾重千金’的诗句。今天我们 在西安相聚,续写千年友谊, 开辟崭新未来,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中国与中亚国家展开务实合作,不仅为双方带来实 惠,也将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创造新机遇。习近平 讲:“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的中亚。中亚国家主权、 安全、独立、领土完整必须得到维护,中亚人民自 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必须得到尊重,中亚地区致力于 和平、和睦、安宁的努力必须得到支持。世界需要 一个繁荣的中亚。一个充满活力、蒸蒸日上的中亚 ,将实现地区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为 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世界需要一个和 谐的中亚。‘兄弟情谊胜过一切财富’。民族冲突 、宗教纷争、文化隔阂不是中亚的主调,团结、包 容、和睦才是中亚人民的追求。任何人都无权在中 亚制造不和、对立,更不应该从中谋取政治私利。 世界需要一个联通的中亚。中亚拥有得天独厚的地 理优势,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成为亚欧大陆重 要的互联互通枢纽,为世界商品交换、文明交流、 科技发展作出中亚贡献。”
4.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首次以实体形式在西安举办。习近平主席就如何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 四个坚持”: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共同发展、坚持普遍安全、坚持世代友好。“四个坚持”体现了( ) ①我国大国责任和担当,主张加强南北合作 ②双方基于共同利益,不断深化互信、合作共赢 ③双方以合作代替竞争,共同维护和平稳定 ④我国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④:“四个坚持”是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我国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断深化互信、合作共赢,推 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②④符合题意。 ①:“四个坚持”不涉及加强南北合作,①与题意不符。 ③: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因此不能够以合作代替竞争,③错误。 故本题选C。
【考向预测】
1.谈谈你对“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的理解。 ①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顺应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 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②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 强劲动力,有利于壮大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 ③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是着眼中国 与中亚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光明前景作出的战略抉择,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5.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国一中亚峰会时就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四个坚持”: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建 设一个守望相助、团结互信的共同体;坚持共同发展—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坚持普遍安全 —携手建设一个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共同体;坚持世代友好—携手建设一个相知相亲、同心同德的共同体。这表 明( ) ①我国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②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③坚持多边主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普遍选择 ④我国以维护国家间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四个坚持”表明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我国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 极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①②符合题意。 ③:坚持多边主义还未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普遍选择,③不选。 ④: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我国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④不选。 故本题选A。
3.结合材料并运用联系的特点说明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性。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中国与中亚国家是存 在着联系的,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符合双方根本利益和世界发展潮流。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中国与中亚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 事物,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互联互通,为双方 和世界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世界 需要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双方开展务实合作,不仅为双 方带来实惠,也为世界发展做出贡献。
8.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峰会回顾了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交往历史,梳理了合作成 果,总结了成功经验,凝聚了新的共识。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通过了峰会成果清单, 擘画了未来中国-中亚关系发展蓝图,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 召开说明了( ) A.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符合多数国家的愿望 B.中国和中亚各国的根本利益一致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C.中国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中始终是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D.中亚各国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答案】A 【详解】A: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召开,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通过了峰会成果清单, 说明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符合多数国家的愿望,A符合题意。 B: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B表述错误。 C:材料强调的是合作,不涉及独立自主的立场,C不符合题意。 D: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持久和平,而不是中亚各国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中亚各国不一定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D排除。 故本题选A。
4.运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知识说明中国与中亚如何才能“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坚持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 互借鉴,求同存异。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双方在经贸往来中,加强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促 进政治互信,延续兄弟情谊; 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提升互联互通能力,使双方更加团结 、包容、和睦; ④双方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互派留学生、访问使团等,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
7.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同实施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广泛惠及地区各国人民。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 峰会在西安市召开。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共商合作大计,达成了一系列务实合作重要成果,共同签署了《中国— 中亚峰会西安宣言》,致力于中国—中亚机制打造成推进六国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这说明( ) ①国家之间基于共同利益发展合作关系 ②应对第三方威胁必须加强区域性合作 ③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 ④多边合作比双边合作更符合人民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等方面等具有互补性,推进 中国—中亚深度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同时也说明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①③正确。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国坚持不结盟,不联合一个国家反对另一个国家,不针对第三方,“ 应对第三方威胁”与我国外交政策不符,②错误。 ④:多边合作比双边合作更符合人民利益太绝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④错误。 故本题选B。
时政演练
1.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主席在陕西西安主持召开中国-中亚峰会。这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也是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系列合作共识。中国-中亚峰 会的召开( ) ①顺应时代潮流大势,有助于我国立足双方共同利益追求共享共荣 ②将增进团结互信,深化互利合作,为双方各领域合作搭建更广阔平台 ③将推动世界格局向两极化发展,造福中亚和中国人民 ④将促进中亚国家与我国的合作,增进双方睦邻友好和民心相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立足本国国家利 益追求共享共荣,①错误。 ②: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将增进团结互信,深化互利合作,为双方各领域合作搭建更广阔平台,为各国人民带来 更多福祉,助力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②正确。 ③: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势,“世界格局向两极化发展”说法错误,③排除。 ④: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将促进中亚国家与我国的合作,增进双方睦邻友好和民心相通,实现合作共赢,构建更加 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④正确。 故本题选D。
【时政热点】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 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 、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 体》的主旨讲话。
2023年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哈萨克斯坦总统 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 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元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全面回顾中国同中亚五国友好交 往历史,总结各领域合作经验,展望未来合作方向,一致同意着眼未来,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 —中亚命运共同体。
3.2023年5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中国西安举行。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 宣言》,擘画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全面战略合作未来发展的新蓝图。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要做到四个坚持 ,即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这要求我国( ) ①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主导建立国际新秩序 ②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世界格局 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蠃的开放战略 ④积极促进发展,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要做到坚持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这要求我 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蠃的开放战略,积极促进发展,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④符合题 意。 ①:我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主导建立国际新秩序,①错误。 ②:“改变世界格局”夸大了四个坚持的作用,②错误。 故本题选D。
2.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推进中国—中亚深度合作的必要性。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等方面等具有互补 性,推进中国—中亚深度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当代的主题。推进中国—中亚六国深度合作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推动 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稳定注入强大动力。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要求、历史必然。推进中国—中亚六国深度合作,有利于共同 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6.2023年5月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与会中亚五国元首在发言时高度评价国家主 席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表示将进一步推进地 区互联互通,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行( ) ①有利于构建中国—中亚战略同盟伙伴关系 ②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③建立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④彰显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强大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中国—中亚是结伴而非结盟关系,①说法错误。 ②④: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行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彰显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强大 生命力,②④符合题意。 ③: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还没有建立,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2023年初夏,中国一中亚峰会全球瞩目,峰会的“两个选择”意义非凡。地点选择-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之一;礼品选择-何尊,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实物记录。千年古都迎来一场历史与未来交融的盛会。这 启示我们应( ) ①充分挖掘中华文化当代价值,从历史连续性中读懂中国 ②立足时代发展赓续传统友谊,推动中国与中亚共创未来 ③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积极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育中国中亚共同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中国一中亚峰会全球的“两个选择”意义非凡,地点选在西安,是因为西安是2100多年前张骞“凿 空之旅”的起点,也是今天“一带一路”的再出发之地:礼品选择“何尊”,是因为“何尊”的铭文中的“宅兹中 国”,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实物记录,这启示应充分挖掘中华文化当代价值,从历史连续性中读懂中 国;立足时代发展赓续传统友谊,推动中国与中亚加深交流、共同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③:包容性指的是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材料不涉及,③排除。 ④: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未涉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且中国中亚有共同价值观的说法欠妥,④ 排除。 故本题选A。
习近平讲:“千百年来,中国 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 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 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 了历史性贡献。中国唐代诗人 李白曾有过‘长安复携手,再 顾重千金’的诗句。今天我们 在西安相聚,续写千年友谊, 开辟崭新未来,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中国与中亚国家展开务实合作,不仅为双方带来实 惠,也将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创造新机遇。习近平 讲:“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的中亚。中亚国家主权、 安全、独立、领土完整必须得到维护,中亚人民自 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必须得到尊重,中亚地区致力于 和平、和睦、安宁的努力必须得到支持。世界需要 一个繁荣的中亚。一个充满活力、蒸蒸日上的中亚 ,将实现地区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为 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世界需要一个和 谐的中亚。‘兄弟情谊胜过一切财富’。民族冲突 、宗教纷争、文化隔阂不是中亚的主调,团结、包 容、和睦才是中亚人民的追求。任何人都无权在中 亚制造不和、对立,更不应该从中谋取政治私利。 世界需要一个联通的中亚。中亚拥有得天独厚的地 理优势,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成为亚欧大陆重 要的互联互通枢纽,为世界商品交换、文明交流、 科技发展作出中亚贡献。”
4.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首次以实体形式在西安举办。习近平主席就如何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 四个坚持”: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共同发展、坚持普遍安全、坚持世代友好。“四个坚持”体现了( ) ①我国大国责任和担当,主张加强南北合作 ②双方基于共同利益,不断深化互信、合作共赢 ③双方以合作代替竞争,共同维护和平稳定 ④我国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④:“四个坚持”是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我国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断深化互信、合作共赢,推 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②④符合题意。 ①:“四个坚持”不涉及加强南北合作,①与题意不符。 ③: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因此不能够以合作代替竞争,③错误。 故本题选C。
【考向预测】
1.谈谈你对“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的理解。 ①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顺应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 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②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 强劲动力,有利于壮大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 ③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是着眼中国 与中亚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光明前景作出的战略抉择,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5.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国一中亚峰会时就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四个坚持”: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建 设一个守望相助、团结互信的共同体;坚持共同发展—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坚持普遍安全 —携手建设一个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共同体;坚持世代友好—携手建设一个相知相亲、同心同德的共同体。这表 明( ) ①我国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②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③坚持多边主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普遍选择 ④我国以维护国家间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四个坚持”表明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我国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 极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①②符合题意。 ③:坚持多边主义还未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普遍选择,③不选。 ④: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我国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④不选。 故本题选A。
3.结合材料并运用联系的特点说明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性。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中国与中亚国家是存 在着联系的,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符合双方根本利益和世界发展潮流。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中国与中亚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 事物,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互联互通,为双方 和世界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世界 需要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双方开展务实合作,不仅为双 方带来实惠,也为世界发展做出贡献。
8.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峰会回顾了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交往历史,梳理了合作成 果,总结了成功经验,凝聚了新的共识。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通过了峰会成果清单, 擘画了未来中国-中亚关系发展蓝图,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 召开说明了( ) A.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符合多数国家的愿望 B.中国和中亚各国的根本利益一致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C.中国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中始终是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D.中亚各国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答案】A 【详解】A: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召开,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通过了峰会成果清单, 说明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符合多数国家的愿望,A符合题意。 B: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B表述错误。 C:材料强调的是合作,不涉及独立自主的立场,C不符合题意。 D: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持久和平,而不是中亚各国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中亚各国不一定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D排除。 故本题选A。
4.运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知识说明中国与中亚如何才能“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坚持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 互借鉴,求同存异。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双方在经贸往来中,加强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促 进政治互信,延续兄弟情谊; 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提升互联互通能力,使双方更加团结 、包容、和睦; ④双方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互派留学生、访问使团等,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
7.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同实施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广泛惠及地区各国人民。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 峰会在西安市召开。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共商合作大计,达成了一系列务实合作重要成果,共同签署了《中国— 中亚峰会西安宣言》,致力于中国—中亚机制打造成推进六国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这说明( ) ①国家之间基于共同利益发展合作关系 ②应对第三方威胁必须加强区域性合作 ③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 ④多边合作比双边合作更符合人民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等方面等具有互补性,推进 中国—中亚深度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同时也说明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①③正确。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国坚持不结盟,不联合一个国家反对另一个国家,不针对第三方,“ 应对第三方威胁”与我国外交政策不符,②错误。 ④:多边合作比双边合作更符合人民利益太绝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④错误。 故本题选B。
时政演练
1.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主席在陕西西安主持召开中国-中亚峰会。这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也是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系列合作共识。中国-中亚峰 会的召开( ) ①顺应时代潮流大势,有助于我国立足双方共同利益追求共享共荣 ②将增进团结互信,深化互利合作,为双方各领域合作搭建更广阔平台 ③将推动世界格局向两极化发展,造福中亚和中国人民 ④将促进中亚国家与我国的合作,增进双方睦邻友好和民心相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立足本国国家利 益追求共享共荣,①错误。 ②: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将增进团结互信,深化互利合作,为双方各领域合作搭建更广阔平台,为各国人民带来 更多福祉,助力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②正确。 ③: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势,“世界格局向两极化发展”说法错误,③排除。 ④: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将促进中亚国家与我国的合作,增进双方睦邻友好和民心相通,实现合作共赢,构建更加 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④正确。 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