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
(1~5题22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5分)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诗经·子衿》)
(2)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
(1)他想到昨晚的情形,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 )。

(2)今天的懈怠
..( ),都会变成明天打脸的巴掌。

(3)穿山________(suì dào)里竟然有一棵大树,这是怎么回事呢?
(4)夜空中群星闪烁,是否有外星生物也远远________(tiào wàng)着地球?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臂女孩用脚画出精致的妆容,一双灵巧的脚真是无所不能
....。

B.当时漫不经心
....,却等事后再去追怀。

C.学生送给她三朵野菊花,黄色的花瓣上还带着露水,真是美不胜收
....。

D.五彩的纸张被切割成各种形状,精妙的细节和鲜艳的色彩令人目眩神迷
....。

4.给下列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3分)
①作为北方少有的水乡泽国,且又处在燕南赵北之要冲,白洋淀帆樯如林,商旅往来,一片繁华景象。

②自荆轲在易水河畔啸吟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以来,来白洋淀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都爱将白洋淀写入诗章。

③乾隆写过,康熙也写过,其中一首名为《白洋湖》:“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

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


④伴随唐河、易水、府河、白沟河等众河的欢腾,雄县、容城、安新一带迅速升腾起文明的气象。

⑤五绝小诗白描白洋淀的景色,风格清新,意境悠远,看来淀水有神奇之功,让雄才大略的帝王生出散逸心情。

A.②③④①⑤B.④①②③⑤
C.②③⑤④① D.④②③⑤①
5.当我们游玩观景时,总会有异于平常的想法和感受,及时记录下来,就有可能保留那珍贵的回忆。

班级开展“乘兴抒情”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7分)
(1)东晋王羲之与一众好友在兰亭附近的山水之间游玩,回去后趁着酒兴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

此文不仅文质优美,思想深远,而且其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关于下图中的《兰亭集序》书法作品,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中出现的“之”字形态写法各不相同。

B.字的笔画多露锋,线条细腻,流畅优美。

C.字的结构,体势较宽,多为左高右低。

字的大小相应,长短相间,虚实相生。

D.整幅作品布局上纵有行,横无列,每行又有摇曳动荡,变化多姿。

(2)名胜景点总不乏对联歌颂。

请仔细阅读下面四副对联,选出对应的景点。

(只填字母)(4分)
A.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B.黄冈赤壁
C.济南千佛山趵突泉 D.成都杜甫草堂
①上联: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
下联:飞泉云外听,泻成山水清音( )
②上联:如砥湖平,湖镜映天湖有月
下联:似锦柳软,柳阴垂地柳藏莺( )
③上联:铜琶铁板,大江东去
下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④上联:杜陵落笔伤豺虎
下联:爱国孤悰薄斗牛( )
第二部分
(6~21题4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6~7题。

(6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分)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1题。

(14分)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

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________________
①三姑:地名。

②幔亭峰:山峰名。

8.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每小题1分,共4分)
(1)登山里许.许:________________
(2)然业.已上登业:________________
(3)不及返顾.顾:________________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1)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2)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11.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题。

(11分)
月牙下的百草原
李俏红
①夜,静而远,仿佛创世之初。

②仲夏,月初,这儿是地球上一块小小的璞玉。

这儿是中国的浙江,浙江的安吉,安吉的中南百草原。

③这是一个奇妙的夜晚,晚风在湖面上吹起阵阵微波,树上鸣蝉的叫声嘹亮又尖锐,一声起来一声跟着,然后越来越多,涨成一片,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鸣叫声淹没了。

抬头,只看见黑乎乎的树枝,看不见一只鸣蝉,但是那些声音却从千万张叶片里争先恐后地挤出来,生生地把我们的耳朵给灌满了。

④蝉声停下来时,我们便听见了蛙鸣。

“呱呱,呱呱呱”,在水边,在山坡,有独唱,有合唱。

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在各个角落里交头接耳,在寂静的夜里这声音传得很远。

它们会不会嘲笑我们听不懂它们的语言?我们走过时,它们会突然噤声,然后好奇地蹲在草丛里对我们张望。

⑤湖面是淡蓝色的,往中心去,湖水就变成了深绿色,在傍晚光线的照耀下,近处又呈现出鲜绿色,可能跟岸边青葱草木的反光有关。

望湖不大,水质清澈透明,但不知道有多深。

远处有鱼,时常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哗”的一声游过来。

我看见一只昆虫滑过水面带来长长的一道闪光,小鱼游走时,水面微启波痕,大鱼游过时就会有一片明显的涟漪,然后有两条斜分的细线在水面上慢慢滑行。

渐渐地鱼潜落水底不见了,一切重新安静下来。

站在湖岸的高处,我可以看见任何一个地方跃起的鱼。

⑥先前下了点小雨。

湖畔被雨水清洗过的草木、秋千、石桌椅都显得特别干净和清爽,薄薄的雨雾还在草地上蒸腾。

走过树下时,一阵风吹来,雨珠就噼噼啪啪地往身上掉。

湖边
都是些杂树,湖岸也没有规则,南边比北边更陡峭,湖上的倒影却美不胜收,这里的美在于自然,在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每棵树都有它自己生长的方向。

远处,树叶在瑟瑟作响,好像有松鼠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

⑦沿着小路静静地走,夜色渐浓……没有人来打扰你,四周安静得让你觉得这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上灯了,草地上的小花渐次模糊,夜渐凉。

我想找一块大石头,坐上去看星星。

可天很黑,又是月初,星星稀稀拉拉的,只有几颗,一牙带着毛边的弯月却已经在天边笑了很久。

多可爱啊,像漂浮在天河的小舟,那舟上垂钓的小男孩呢?会不会因为天河里鱼儿太少,跑到百草原来玩耍了?
⑧夜深人静,尘世的喧闹渐渐淡去,夜色如裳笼罩着我。

偌大的世界仿佛只让我一人拥有,风极轻柔地从田野拂过,极轻柔地撩起了耳边的发丝,我轻轻一笑:心,到此已无半点尘。

⑨百草原,一个如此亲切的名字。

让我想到童年,想到鲁迅笔下的那个百草园,那个充满童心和趣味的小园。

“原”和“园”,一字之差,却是两个地方。

那么今夜住在这里的我,是不是也回归了童年?
⑩今夜,我在百草原。

不关心过往,不关心未来,我只关心此刻——一弯月牙下的百草原。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原创版》2016年第10期) 12.文章以“月牙下的百草原”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3.选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4.第⑧段结尾为什么说“心,到此已无半点尘”?(2分)
15.下列各项中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文过程中,作者先后描写了五种主要景物,即鸣蝉、蛙鸣、湖、湖畔、月牙。

B.调动感官描写景物是写景技法之一。

选文调动了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描写景物。

C.文章在描写景物时使用了联想与想象的表现手法,由“百草原”联想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进而想到回归童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D.通过文章结尾一段,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想抛却尘世的牵绊,沉浸其中,享受这种空灵美景。

表达了作者对月牙下百草原的极度喜爱。

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6~17题。

(6分)
16.《傅雷家书》可谓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长大成才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很多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

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结合书信内容简要分析。

(3分)
1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

(3分)
现在,小弟弟,我愿意引你走上正路,因为我知道你是有出息的。

那些苟且偷生的家伙我实在看不惯。

现在整个世界都着了火。

奴隶们造反了,他们要把旧社会推翻。

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宝贝蛋儿;需要的是能够坚决斗争的顽强战士,而不是那种遇到打仗就像蟑螂见到阳光马上就钻缝儿的胆小鬼。

选段中的“我”是谁?“你”是谁?你从这段话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

(11分)
这热辣辣的生命之美
梁衡
①一般来说,好风景给人的是陶醉,是沉思。

但我一到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这里的风景让我激动得直想狂呼高歌。

②班加罗尔的风景,全在街上的花和树。

我们平时说花,不外乎桌上瓶里的插花,窗前盆里的鲜花,还有花圃里精心侍弄的花,田野里烂漫绚丽的花。

可这里却是轰然一树的花,满街满城的花,而且是一色火红的花。

一出机场,迎面就是几株叫不上名的大树,满树不是绿叶,全是火红的花朵。

车子进了城就在花树搭成的胡同里钻行。

后来我才辨清,这红花树主要有两种,一是我国南方也有的木棉树,花很大,且常年四季地开;一种是火把树,类似国内的绒线树,有叶,很细碎,花却是特别硕大,红肥绿瘦,反显不出树叶。

怎么可以想象,街上合抱粗的巨木擎天而立,不是绿叶扶疏,而是红花万朵,A在明媚的阳光下如火苗狂舞,直拥到五六层楼的窗前;又如红绸飘落,直垂到路边,扫着车顶和行人的头。

向来赏花,人为主,花为次,花是人手中的玩物,眼中的小景。

请供一枝在案头,玉色闲情相共品。

而现在,反次为主,这花上下半空,前后一街,将人结结实实地裹在其中。

席卷天地八方来,红花热血共沸腾。

B好像一个酒徒,平时能有一两杯好酒已庆幸不已,现在一下被推到酒海里游泳,醉了,醉了,醉得不知东南西北。

③成树的红花之外,还有一种藤类的明丽亚花常爬在墙头,紫色的花朵如小儿的拳头,枝叶茂密,曲虬纷挂,往往几十米、上百米地盖过墙头,密密匝匝,叠翠压锦。

论其色彩,珠光宝气,明媚照人,其势态却如蓬蒿弃野,生灭由之。

每见此景我不觉生一种惋惜之感,这样的花朵要是在国内就是案头一枝也足可斗室生辉,要是公园里能有一株也会叫游人流连驻足的。

而在这里却随意委弃,开得这样浪漫,可见好花之多,多到抛金撒银的地步。

④红花之外便是绿树,树个个大得惊人。

苦楝树一伸臂就护住半块蓝天,棕榈树矗立着就是一根旗杆,大榕树的根接地通天,要是照一个特写镜头,你准以为是一片小树林子。

总之,一棵树就是一个停车场,就是一个绿色的庭院。

一行树就是一条蜿蜒的堤坝,就是一座逶迤的山脉。

树浓荫蔽日,层绿无边。

人在树下,如在一座神秘的教堂里一样。

对中国大地上的绿色我本就十分留意,天山风雪中松柏的凝绿,华北平原上春风杨柳的新绿,江南池塘中荷叶的碧绿,但是,无论我头脑中的哪种绿都无法形容眼前这异国巨木的绿。

这是在北纬12度的骄阳下被烘烤着的泛着光闪闪亮晶晶的油绿。

举目之中所觉的已不是颜色,而是一种释放着的能量了。

⑤这许多从未谋面的树中有一种阿育王树最引我注意。

阿育王(前273—前232)本是第一个统一了印度的国王,其历史地位相当于我国的秦始皇。

他为记功而立的阿育王柱,柱头四面雕着4只雄狮,一直保存至今,印度的国徽就是以它作图案的。

现在这种树取了他的名,也真够匹配的。

我一踏上印度的土地就被这种树的神威所感召。

在维多利亚博物馆的大院里有两行阿育王树,树干挺立如柱,树冠庞然如山,树叶密不透风,一团神秘的墨绿透出古老、
深沉、庄严。

树旁是碧波荡漾的水池,再远处是藏有历史见证的博物馆大厅。

我仰头看这擎着蓝天的神树,仿佛阿育王在半空中正注视着他的臣民。

草木之物能长出人情神威来也真是天地之灵了。

我在班加罗尔街头见到的阿育王树却别是一种风度,树冠一离地面,就被修成一座铁塔,昂首直立,而枝条却披拂而下,长长的叶片闪着亮亮的新绿,像一个威武的壮士披着新制的铠甲。

原来这是一种倒栽的阿育王树,类似中国的倒栽柳,不过没有那种婀娜,倒有一种英武之气。

这树也是有灵性的吗?如古人所说牡丹富贵,菊花隐逸,那么,这阿育王树便够得上雄浑博大了。

⑥在印度的日子里,无时不在与红花绿树相伴,出门车在树下钻行,进宾馆先献你一个花环,访问完再捧上一束鲜花。

一天,我深夜归来,桌上插着一束红玫瑰,茶几上放着水果篮和一洗手小钵,钵中可人的清水上飘着三片殷红的花瓣。

灯下,对着这三瓣主人的心香,我独坐沉思,竟不愿上床了。

我本无心,这红花绿叶却枝枝叶叶拂不去,直追客人到梦中。

我想红花绿树是专为来装扮我们这个世界的。

造物者之所以选了这两种颜色,是因为它代表着生命。

你看所有的动物、植物,哪个能离了血红素和叶绿素呢?难怪红花绿树这样叫人激动。

它是热辣辣的生命将自己奔腾不息的力,借了红绿两色来显示给我们的呵。

生命不息,花树就永远伴随着我们。

⑦我明白了,当我们爱红花绿树时,其实是在爱自己的生命。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18.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19.比较第②段中画线的A.B两句,简要分析其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4分)
20.文章第④段从哪两方面描写了班加罗尔的树?其各有何特点?(3分)
21.文章热情讴歌了生命之美,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热辣辣的生命之美美在哪里。

(2分)
第三部分
(22题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一定有许多温暖的记忆。

可能是父母的呵护,可能是师长的关爱,可能是朋友的支持,也可能是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忆永远留在我们心里,让我们带着感动成长。

请你以“流过我心田的暖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卷
1.(1)悠悠我心(2)可怜身上衣正单(3)潭影空人心(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2.(1)hán jìn(2)xiè dài(3)隧道(4)眺望 3.C(解析:C项“美不胜收”意为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语句中只有野菊花,并不多。

) 4.B 5.(1)C (2)C A B D 6.宦游:出外做官。

无为:无须,不必。

(2分) 7.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2分)。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2分)。

8.(1)些许,一些(2)既,已经(3)看,回头看(4)就是9.A 10.(1)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2)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

11.危壁出泉(2分);疏竹掩映(2分)。

(意思对即可)
附参考译文:
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

然而已经登上三姑峰,来不及回头看,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

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

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的。

12.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1分);展示了文章的行文线索(1分)。

1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嘹亮又尖锐的鸣蝉的叫声从树叶中传来的情景(2分)。

14.因为被百草原的纯净所感染,自己的内心抛却了尘世的干扰而变得纯净。

(2分) 15.B 16.[示例一]在做人方面,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

[示例二]在事业方面,傅雷教导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3分) 17.“我”是朱赫来,“你”是保尔(保尔·柯察金)(1分)。

启示:干事业要勇敢坚强(2分)。

18.通过情感对比突出班加罗尔风景的独特(1分),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1分)。

19.A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红花比喻为狂舞的火苗和飘落的红绸,从正面直接描写出红花上下半空热血沸腾的景象(2分);B句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街的红花比作酒海,将人比作酒徒,从侧面表现出红花的烂漫醉人(2分)。

20.外形;颜色(1分)。

班加罗尔的树在外形上大得惊人(1分);其颜色是光闪闪亮晶晶的油绿(1分)。

21.美在具有奔腾不息的力(1分),并且将这奔腾不息的力,借红花绿叶来显示给我们,给人带来无限的激励与生命的启示(1分)。

22.作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