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配送中心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方便产品流程; b—方便票据流程; A—非常重要; B—重要; C—普通; D—不重要
5、设施面积的确定
确定单位面积作业量的数据:
(1)保管设施(库存剩余货物量)1吨/米2;
(2)处理货物的其他设施0.2吨/米2。
配送中心各设施的面积
设施名称
每日作业量 25 (25) 15 35
经营不同商品的配送中心选址时的注意事项
(1)果品蔬菜配送中心。果品蔬菜配送中心应选 择入城干道处,以免运输距离过长,商品损耗多 大。 (2)冷藏品配送中心。冷藏品配送中心往往选 择在屠宰厂、加工厂、毛皮处理厂等附近。
(3)建筑材料配送中心。通常建筑材料配送中心 的物流量大、占地多,可能会产生某些环境污染 问题,有严格的放火等安全要求,应选择在城市 边缘交通运输干线附近
进货地 (工厂) 配送中心 (侯选) 配送地 (顾客)
1)确定参数
进货地与送货地的工厂位置; 可以设置的n个配送中心的位置; 工厂及可能设置的配送中心情况以及这些配 送中心至消费者之间的运输费用; 销货企业对消费者的期望销售量; 与配送中心运营有关的费用函数 由于发送延误和库存短缺造成的机会损失费。
2.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
(1)单一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法 如果一个配送中心为多个客户配送货物, 配送中心通常应选择在处于各客户间中心位 置,且配送费用最小的地方。
单一配送中心与多个顾客
· 1) (x1,y
· (x2,y2) X(x0,y0)
· (x4,y4) · (x3,y3)
注
:X(x0,y0) —— 配送中心; •(xi,yi ) —— 顾客
3.配送区域定位 连锁商业的配送中心 ——根据商圈范围内顾客分布、分店数量与配送中 心的适当比例,确定配送中心的位置、规模与数量。
3.配送区域定位
生产企业的自营供应配送——根据客户分布的远近、 销售量的大小及其运行的成本来综合考虑是自营还 是外包。
(二) 配送中心的选址 1.配送中心选址的条件
入库单位 P P P P、C 储存单位 P P、C P、C、B P、C 拣货单位 P P、C P、C、B C
P、C C、B
P、C、B C、B
C、B B
3.EIQ分析
订单量 (EQ)分析——单张订单出货数量的分析。 订货品项数 (EN)分析——单张订单出货品项数 的分析。 品项数量 (IQ)分析——每单一品项出货总数量 的分析。 品项受订次数 (IK)分析——每单一品项出货次数 的分析。
2)初步确定配送中心位置
根据区域需要,确定可以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n 个可能设置配送中心的位置
3)核算固定费用
对因固定费用超支而不能创造利润的预设配送中 心,予以舍弃。 对固定费用超支,但仍然创造利润的配送中心, 在最大利润处设置。
4)核算延伸费用
评价、计算若对n个配送中心逐个扩建新后, 其费用的节约程度。
理货区
理货区是配送中心人员进行拣货和配货作业 的场所。其面积大小因超市的类型不同而异。一 般来说,拣选货和配货工作量大的配送中心,其 理货区面积较大。
如负责对便利店进行配送的配送中心,按便 利店的特点要求不但要对货物进行拆零,还要完 成向多家门店以少批量、多批次的方式进行配送 ,所以这样的配送中心的拣货和配货区域的面积 较大。
(1)必要条件 顾客的分布状况和预测, 业务量增长率, 配送中心辐射范围等。 (2)运输条件 靠近铁路货运站、港口和公共卡车终点站等运输据 点, 靠近运输业者的办公地点。
(3)配送服务的条件 通知客户货物到达时间, 配送频率, 订、发货周期, 配送距离及范围。 (4)用地条件 是否利用现有的土地; 若重新征地,地价及用地分布状况。
(5)法规制度 在指定用地区域内是否有不允许建设仓库和配送 中心等设施的土地。 (6)管理与情报职能条件 配送中心与营业、管理和计算机等部门间的距离。
(7)流通职能条件 商流、物流职能是否分离? 配送中心内是否有流通加工的职能? 要不要限定配送中心的选址范围? (8)特殊条件 冷冻、保暖设施, 防止公害设施或危险品处理设施。
配送中心设备选用具体作业设备选型配送中心设备选用具体作业设备的选用设备的标准化单元化省力化及安全性和弹性等少品种大批量时使用托盘存贮在立体仓库作业机械选用叉车自动分类设备选型配送中心设备选用具体作业设备选型配送中心设备选用具体作业设备选型分类方式配送中心设备选用洿通加工设施及设备配送中心设备选用洿通加工设备洿通加工设施是迚行产品简单加工组装粘贴价栺粘贴标记小包装作业的设施以及装箱作业
X0
Y0
VRX d VR d V RY d VR d
i i i i i i i i
i
(4-2) 和 (4-3)
i
i
i i i
i
i
i
i
(2)多元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法
多元配送中心是指多个配送中心各自需要从 不同的货源地进货,加工整理后再发送到其用户 手中。
进货地、配送中心、配送地三者之间的 物流概念图
设有一系列点分别代表生产地和需求地,各自有一定量货 物Vi需要以一定的运输费率Ri运向位置待定的配送中心( X0,Y0),或从配送中心运出,它们各自的坐标是(Xi, Yi)(i=1,2,…,n),其网络图如图4-2所示。那么 配送中心该位于何处呢? 在此以该点的运量乘以位置待定的配送中心到该点的运输 费率,再乘以位置待定的配送中心到该点的距离,求出上 述乘积之和(总运输成本)最小的点,即为配送中心应该 设置的位置。即
单位面积作业量(吨/米2) 0.2 收货兼验收 0.2 1.0
设施面积/米2 125 75 35
收货场所 验收场所 分类场所 保管场所
流通加工场所
特殊商品存放场 配送场所 办公室 合计
2.5
2.5 25
0.2
0.2 0.2
12.5
12.5 1 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
注:作业量:入库量25吨,出库量25吨,保管时间7天(5吨/日)
3.缩尺地图
顾客的位置 现有设施的配置方位及工厂的位置 G P G G G
4.整理资料
各候选地址的配送路线
各候选地址的配送路线及距离
必备的车辆数 作业人员数 装卸方式 装卸机械费用
(四)配送中心选址中的约束条件
地理、地形、地基、环境、交通、劳动
配送中心的作业要求, 将来业务量, 解决障碍条件的准备工作。
4.进行设施的关联性分析
关联性分析 进行配送中心设计时,设施的选用、布局及评价项目等的 总称。 (1)列举必要的设施 正门
事务所
绿化地 杂品仓库 退货处理场所 福利保健场所
配送中心的建筑物及其具体的各项内部设施
(2)编制关联性分析的相互关系表。 即对上述各项设施,进行靠近性分析。 (3)绘制关联线路图。 对于各相互关联的设施位置关系,根据 前项评价,按照互相之间的关联性进行 设计。
与其他作业区一样,在理货区内也配置着许 多专用设备和设施。如果是以人工完成拣选任务 的,一般有手推货车、货架等。如果采用自动拣 选装置,其设施包括重力式货架、皮带机、传送 装置、自动分拣装置、升降机等。
第九章
配送中心管理
第一节 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
一、配送中心的筹建
配送中心定位 选择配送中心的地址 预测与分析配送中心选址所需数据 确定配送中心基本规划条件
一、配送中心的筹建
1.配送中心的功能定位 储存型配送中心——规划较大规模的仓储空间和设施; 流通型配送中心——配备适应货物高速流转的设施; 加工型配送中心——适应加工的需要,配备必要的加工 设施、场地,引进相应的加工技术; 专业型配送中心——配置特定商品的处理设施,开发适 用特定商品的物流技术。
(4)燃料配送中心。石油、煤炭等燃料配送中心 应满足放火要求,选择城郊的独立地段。
(三)配送中心选址所需数据
1.作业量 (1)工厂至配送中心之间的运输量; (2)配送中心向顾客配送的货物数量; (3)配送中心的库存量; (4)不同配送路线的作业量。
2.费用 (1)工厂至配送中心之间的运输费; (2)配送中心至顾客间的配送费; (3)与设施、土地有关的费用及人工费、业务费等。 (1).(2)是两项费用是随着业务量和运送距离的变 化而变动的,必须对每吨公里的运输费用进行成 本分析; (3)项费用包括可变费用和固定费用,最好根据 其总和进行成本分析。
3、双向辐射型
商品从配送中心向两个相反方向配送。
特点:
(1)配送中心要靠近主要运输干线,
(2)配送中心的商品向运输干线两侧配送。
(二) 配送中心的内部布局
1.物品特性分析
按储存保管特性——干货区、冷冻区及冷藏区
按货物重量——重物区、轻物区
按货物价值——贵重物品区及一般物品区
2.储运单位分析 考察配送中心各个主要作业(进货、拣货、出货) 环节的基本储运单位。 一般配送中心的储运单位包括 P-托盘 C-箱子 B-单品
MinTC Vi Ri d i
i
(4-1) 式中 TC——总运输成本; Y Vi——i点的运输量; Ri——i点到配送中心的运输费率; di——i点到配送中心的距离。
(X1,Y1)
(X2,Y2)
X0,Y0
(X3,Y3) (Xn,Yn) (Xn-1,Yn-1) Y
分别求TC关于配送中心坐标X0、Y0的一阶偏导数, 并令其为零,这样可以得到两个方程式。解这两个方 程,可以得到配送中心位置的坐标值。其精确重心的 坐标为:
2.配送商品定位 ——根据企业使命、市场需求来确定
一般消费品为主的商业连锁体系配送中心 ——主要是负责连锁体系内大部分商品的内部供 应配送,并以统一采购、统一库存、统一配送形成规
模效应,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最终形成销售商品的低
价优势。
2.配送商品定位 ——根据企业使命、市场需求来确定
由传统批发机构改组而形成的配送中心 ——开展专业配送业务,其品种较为单一, 批量较大。
二、配送中心的总体规划
(一)配送中心的宏观布局 1、辐射型 配送中心位于众多用户之中,商品由配送中心向 四周配送,形成辐射状。 适应条件: (1)配送中心附近是用户相对集中的经济区域; (2)配送中心靠近主要运输干线.
2、扇型 商品从配送中心向一个方向配送,形成扇型。
特点:
(1)商品有一定的流向, (2)配送中心位于主要运输干线的中途或终端, (3)配送中心的商品配送方向与干线运输方向一致 或在运输干线侧面。
1)重心法
①在平板上放—副缩尺地图,并画出顾客A,B,„, N所在地点,在各点上分别穿一个孔;
②用一定长度的细绳,分别拴上一个小锤。每个小 锤的重量比例,按顾客需要量换算求得; ③把拴有A,B,„,N各重锤的线,分别穿过①项中 的各对应孔,然后在平板上把各线端集中起来打 一个小结,同时在平板上的打结处做个记号;
④用手掌把绳结托起,然后让它们自由落体; ⑤这样多次反复实验,把落下点比较稳定处作为 合适的选址点。
2)数值分析法 数值分析法是利用费用函数求出由配送中 心至顾客之间配送成本最小地点的方法。
该模型比较简单,因为考虑的选址因素只包括运输费率和 各点的货物运输量。数学上该模型属于静态连续选址模型 。
配送中心各作业区
进货区
主要完成货物入库前的工作,包括接货、卸货、 检验、分类、入库准备等工作。 主要设施有进货火车专用线或卡车卸货站、卸货 站台、分类、验收区和暂存区
在这个作业区内,工作人员须完成接收货物的任 务和货物入库之前的准备工作如卸货、检验等工 作。因货物在接货区停留的时间不太长,并处于 流动状态,因此接货区的面积相对来说都不算太 大。它的主要设施有:验货用的电脑,验货场区 和卸货工具。
5)考核配送中心能力替换
配送中心的经济效益下降时,企业采用新措施 支持其达到原有服务的能力。
6)确定位置
经过上述审核、论证后,在余下m个位置设置 相应的配送中心。
3.配送中心选址注意事项
不同类型配送中心选址时的主要事项 (1)转运型配送中心以商品转运、短期储存为 主,商品周转速度快, 大多采用多式联运方式转 运,因此,转运型配送中心应设置在市郊交通枢 纽 地段。 (2)储存型配送中心以储存商品为主,商品储存 时间长,商品进出形式多为大批大量,一般应设 置在城市郊区的地段,且具备直接而方便的水陆 运输条件。
储存区
保管有一定储存时间的货物,占地面积是储存型 配送中心的一半以上。
在这个作业区里分类储存着验收后的货物。储存区一般分 为暂时储存区和常规储存区。由于货物需要在这个区域内 停留一段时间,并要占据一定位置,因此相对而言,储存 区所占的面积比较大。在储存区一般都建有专用的仓库, 并配置各种设备。其中包括:各种货架,叉车,起堆机等 起重设备。从位置上看,有的储存区与接货区联在一起, 有的与接货区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