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建议
摘要:新时代带来新挑战,新挑战伴随新机遇。
随着国家政策变迁和产业变革,国企已经进入改革新时代,青年工作充满挑战。
作为改革先锋的青年需要企业引
导培养激发最大潜能,用千锤百炼方成器的耐心去塑造他们的品格,为他们提供
最好的职业平台,使青年与企业同方向、共努力,最终实现公司改革成功和青年
成长成才,实现企业与个人共嬴。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1、国有企业人才培养背景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决定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结果的因素中,人才资源
优于其他物质、资本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国有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培养的工作,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
国有企业经过改革30年来的发展与调整,人才培养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国家从政策层面给了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大力支持,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调整为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经济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和重要发展转折期,这些变化都为企业和经
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转型压力。
社会必须通过强化供给领域的结构性改革来解决
发展中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
在企业创新能力中,资金和技术等资源会迅速被竞
争对手模仿,而人力资本由于是蕴含在员工中的知识和能力,有着很强的背景和
路径依赖性,竞争对手很难对其进行模仿,有着很强的背景和路径依赖性,竞争
对手很难对其进行模仿,因而成为企业的生存之道及核心竞争力。
国家与经济发
展的形式处于剧烈变化的阶段,国有企业的人才资源问题仍然是企业发展的制约
因素,严重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本文
基于国有企业人才培养问题的考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新时代对国企改革与青年工作的要求
2.1青年工作与企业行为应紧密结合
国企改革的意义旨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而青年工作能否与企业管理高效
融合,要看企业的青年组织能否成为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积极因子。
因此,企业中
的青年组织不仅要胸有企业,心也要有青年,要结合企业改革与发展及时引导青
年在企业的需求和方向,以便青年工作向更有利于企业方向来布控、调整。
近些
年来,国企不断地深化改革使得企业内出现了青老比例失调、青年活动匮乏、青
年待遇不周、青年流失快等诸多客观问题,但这绝不是影响企业青年工作的决定
性因素,核心因素是青年工作方向与企业追求目标不同步。
因此,把握青年工作
方向与企业的改革方向的一致是国企改革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2.2青年作风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企业改革是对企业生产管理体系的重塑,是对企业利益、关系的再整合。
在
全面经济改革的潮流影响下,企业改革过程中势比会对企业青年的思想观念以及
行为方式引发变化,工作作风自然也会随之变化。
作风工作始终是党的建设重要
环节,不论是当年的“延安整风”还是新时代的“作风建设”,都足以看出作风工作
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企业中,青年的作风尤其是青年干部的作风就是企业
的形象,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企业的核心利益。
青年干部的优良作风体现
着企业青年组织乃至整个企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国企改革意味着其经
营管理理念需要更新、变化,而拥有新思想的青年势必成为新理念、新技能的最
先学习与实践的群体。
企业的青年工作应始终走在青年群体的前头,把握青年的
政治意识、工作等方向。
企业在改革的同时,应尤其注重青年作风问题,也对企
业的青年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企业青年作风建设,尤其是青年干部
的作风建设,有利于青年组织乃至企业树立好形象。
青年干部的作风代表着青年
组织的整体形象,只有青年干部解放思想、脚踏实地、热情谦虚、无私奉献,始
终保持优良作风;只有青年组织积极发挥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
务青年的政治优势,青年才会积极为企业分忧解难,企业各个组织机构才能稳定
蓬勃发展,企业才能稳步健康发展。
2.3青年培养应是系统工程
企业改革是漫长的过程,自然对人才的需求很大,因此人才的管理机制应更
加系统健全。
人才培养尤其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是要对青年
的职业规划、知识技能、岗位需求等进行深入了解,要建立全面覆盖、资料详尽、梯次清晰、动态管理的青年人才库,可以根据不同岗位和专业,为青年提供前沿化、系统化的训练基地或成长平台;二是要构建良好的工作晋升通道,使青年员
工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并结合企业发展来设计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三是要
引入适应性考核与奖励机制,构建可以调动各层级人员积极性的中长期激励机制,使得青年人的积极、活力发挥到极致,最终实现青年与企业的共赢。
而这需要企
业青年组织牢牢把握青年人才培养重任的同时,不能只注重投入,不注重产出,
青年工作的最终目的应是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3、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
3.1构建青年人才培训和评价体系
建立需求导向的培训计划,推进岗位培训体系建设,针对管理、技术操作、
党务工作等不同岗位,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各类青年员工的教育培训。
加快师资
队伍建设,统一建立讲师队伍,提高讲师的授课水平和积极性。
设计内部培训课程,组织内部讲师、专业公司及相关单位、部门开发课程。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系统内部已形成的优势,构建党建基地、劳模工作室、廉政教育基地等
内训基地。
要进一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训多元化需求,采取内培、外培、企校联
合等多种形式培养人才。
甄选优质培训机构及外部讲师长期合作,逐步形成外部
讲师资源库,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培训需求。
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提升教
育培训科学化水平,创建网络培训学院,通过网络微信、专题学习网站、看书听
书平台等,全力推进网上学习资源共享,使青年人才培训形式更加多样,学习效
果更加明显。
3.2加强青年人才实践锻炼
推动不同业务板块的人才交流,使具有复合型能力素质的青年人才得到充分
锻炼。
加大“上挂下派”力度,有计划地选派缺乏基层经历的青年干部到市场前沿、重点项目轮岗,选调基层年轻干部进行挂职或任职。
实施跨地区交流锻炼,突出
艰苦地区,兼顾发达区域,着力新开领域,补足空白区域,解决“干部本地化、长期一地化”的问题。
建立人才交流激励机制,优先提拔主动交流轮换至重点建设项目、艰苦边远地区的青年人才,提拔有长期一线工作经历的业务开拓人才。
3.3通畅的晋级升迁渠道
要想留住青年、留住人才,一条通畅完善的晋升渠道是必要的。
传统国有企
业都有人事机构臃肿复杂,官僚色彩浓厚的通病,这也是国企改革过程中亟待点
解决的问题。
在企业中青年职工最迫切需求的是光明的职业前途,是清晰的职业
规划,是能够依靠自身职业素养与拼搏不断前进的健康公正的职业发展道路。
尝
试建立多阶梯多层次的晋升机制,为青年提供提供两条或多条平等的升迁渠道,
可以是管理、技术、党群等渠道。
在不同渠道的相同级别的人应具有相同地位、
报酬以及待遇,这样青年员工可以根据各自的能力和特长来设计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企业也可以收获不同岗位、不同技能的员工,实现多元化发展。
现在很多企业采用了这种多阶梯的晋升机制,从实行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员工和企业都很满意。
青年员工能够通畅地晋升,不仅青年自身受益良多,而且企业也在这过程中不断创新,开辟新局面。
结束语
国企改革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地位,使国企改革挑战巨大,而青年工作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青年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还能积极发挥青年生力军的重要作用,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因而发挥青年工作,使青年在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实现青年与企业的共赢,实现青年、企业利益最大化在企业改革过程中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史蕾,李哲,王澎涛.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J].科技创业月
刊,2017,30(24):50-53.
[2]阿恩.关于国有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05):6-8.
[3]朱云霞. HL公司青年人才培养策略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