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运动和力
第七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 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惯性。 1.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2.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
有属性。 3. 物体的质量越大,具有的惯性越大。
惯性
既然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 候都具有惯性,那请利用身边器材设计实验证明: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每个人或多 或少都有自己的难处或不足,我们应当懂得 体谅他人的心情与需要,学会关爱他人、互 帮互助。我希望我们生活的集体是一个充满 正能量的集体,每一个同学都是充满正能量的 人。
谢谢观看 ! 祝大家学习进步
课堂小结
惯性:
1.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物体的惯性。 2.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1.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
牛顿第一定律:
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 此定律无法直接通过实验得出,需要抽象推理得到。
运动和力的关系: 1. 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力” 来维持。 2. “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
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
体就要静止下来。
伽利略的观点:
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
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
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
下去。
运动和力
既然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为什么匀 速行驶的汽车还需要动力?关闭动力的车会慢慢停下来,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汽车行驶时受到空气的阻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如果汽车没 有动力,它们会迫使汽车停下来。 如果没有摩擦力和阻力呢?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原本运 动的汽车会停下来吗?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可以不断减小摩擦力,观察在摩擦力逐渐减小的情况下物体如何运动。
实验探究一
1.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毛巾表面上运动
毛巾
2.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棉布表面上运动
棉布
3.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木板表面上运动
木板
实验分析与推理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更光滑的表面 绝对光滑的表面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大 较大 小 更小 无
小车运动的距离 短 较短 长 更长
无限长
实验探究二
1.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1号砂纸表面上运动 2.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2号砂纸表面上运动
1.滑冰、泼水 2.踢足球、投铅球等各种球类运动 3.抖落手上或衣服上的水珠 4.骑车骑累时停止蹬车,车会继续
向前运动 5.汽车进站会提前关闭油门
惯性危害的防止
1. 汽车司机要系安全带 2. 在汽车拐弯时售票员会提醒乘
客扶好坐好 3. 室内体育馆会在百米跑道终点
的墙上安装厚厚的海绵垫
运动和力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课堂练习
汽车急刹车时,人为什么向前“冲”?
判据
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 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的性质
人和车一起向前运动,急刹车后,车停 下来,人具有保持原有速度匀速直线运 动的性质,所以向前“冲”。
课堂练习
用手推一本书在桌面上运动,手离开书后,书立刻停了下来。据此, 能否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 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 律,也叫惯性定律。
中国古代对“运动和力”的理解
“ 力,行之所以奋也。“
——《墨经》
这里的“行”就是“物体”,“奋”字在古籍中的意思 是多方面的,像由静到动、动而愈速、由下上升等都可以用 “奋”字。经文的意思是说,力是使物体由静而动、动而愈 速或由下而上的原因。
书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摩擦力的作用。如果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手 离开书后,书会继续运动。所以,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 维持物体的运动。
判据
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如果 物体的运动变慢或变快,或者方向发生改变,或者静止的物 体开始运动,就说明它受到了外力,外力迫使物体的运动状 态发生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课堂小结
你今天收获了什么?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你今天学习有什么收获 ? 2、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教师寄语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每个人或多 或少都 有自己 的难处 或不足 ,我们 应当懂 得体谅 他人的 心情与 需要, 学会关 爱他人 、互帮 互助。 我希望 我们生 活的集 体是一 个充满 正能量 的集体, 每一个 同学都 是充满 正能量 的人。
气体具有惯性。
中国古代对“运动和力”的理解
“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
——春秋《考工记》
观察与思考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观察与思考 物体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观察与思考
实验4 斧头下落
实验5 投球或投篮
实验6 动车行进过程 中竖直向上抛 球并落回原地
观察与思考 物体有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的利用
3.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3号砂纸表面上运动
60目 120目 320目
实验分析与推理
接触面 砂纸1 砂纸2 砂纸3 更光滑的表面 绝对光滑的表面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大 较大 小 更小
笛卡尔的观点
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 用,不仅速度的大小不变,而且运 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 匀速运动下去。
第七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 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惯性。 1.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2.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
有属性。 3. 物体的质量越大,具有的惯性越大。
惯性
既然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 候都具有惯性,那请利用身边器材设计实验证明: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每个人或多 或少都有自己的难处或不足,我们应当懂得 体谅他人的心情与需要,学会关爱他人、互 帮互助。我希望我们生活的集体是一个充满 正能量的集体,每一个同学都是充满正能量的 人。
谢谢观看 ! 祝大家学习进步
课堂小结
惯性:
1.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物体的惯性。 2.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1.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
牛顿第一定律:
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 此定律无法直接通过实验得出,需要抽象推理得到。
运动和力的关系: 1. 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力” 来维持。 2. “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
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
体就要静止下来。
伽利略的观点:
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
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
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
下去。
运动和力
既然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为什么匀 速行驶的汽车还需要动力?关闭动力的车会慢慢停下来,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汽车行驶时受到空气的阻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如果汽车没 有动力,它们会迫使汽车停下来。 如果没有摩擦力和阻力呢?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原本运 动的汽车会停下来吗?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可以不断减小摩擦力,观察在摩擦力逐渐减小的情况下物体如何运动。
实验探究一
1.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毛巾表面上运动
毛巾
2.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棉布表面上运动
棉布
3.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木板表面上运动
木板
实验分析与推理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更光滑的表面 绝对光滑的表面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大 较大 小 更小 无
小车运动的距离 短 较短 长 更长
无限长
实验探究二
1.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1号砂纸表面上运动 2.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2号砂纸表面上运动
1.滑冰、泼水 2.踢足球、投铅球等各种球类运动 3.抖落手上或衣服上的水珠 4.骑车骑累时停止蹬车,车会继续
向前运动 5.汽车进站会提前关闭油门
惯性危害的防止
1. 汽车司机要系安全带 2. 在汽车拐弯时售票员会提醒乘
客扶好坐好 3. 室内体育馆会在百米跑道终点
的墙上安装厚厚的海绵垫
运动和力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课堂练习
汽车急刹车时,人为什么向前“冲”?
判据
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 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的性质
人和车一起向前运动,急刹车后,车停 下来,人具有保持原有速度匀速直线运 动的性质,所以向前“冲”。
课堂练习
用手推一本书在桌面上运动,手离开书后,书立刻停了下来。据此, 能否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 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 律,也叫惯性定律。
中国古代对“运动和力”的理解
“ 力,行之所以奋也。“
——《墨经》
这里的“行”就是“物体”,“奋”字在古籍中的意思 是多方面的,像由静到动、动而愈速、由下上升等都可以用 “奋”字。经文的意思是说,力是使物体由静而动、动而愈 速或由下而上的原因。
书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摩擦力的作用。如果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手 离开书后,书会继续运动。所以,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 维持物体的运动。
判据
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如果 物体的运动变慢或变快,或者方向发生改变,或者静止的物 体开始运动,就说明它受到了外力,外力迫使物体的运动状 态发生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课堂小结
你今天收获了什么?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你今天学习有什么收获 ? 2、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教师寄语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每个人或多 或少都 有自己 的难处 或不足 ,我们 应当懂 得体谅 他人的 心情与 需要, 学会关 爱他人 、互帮 互助。 我希望 我们生 活的集 体是一 个充满 正能量 的集体, 每一个 同学都 是充满 正能量 的人。
气体具有惯性。
中国古代对“运动和力”的理解
“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
——春秋《考工记》
观察与思考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观察与思考 物体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观察与思考
实验4 斧头下落
实验5 投球或投篮
实验6 动车行进过程 中竖直向上抛 球并落回原地
观察与思考 物体有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的利用
3.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3号砂纸表面上运动
60目 120目 320目
实验分析与推理
接触面 砂纸1 砂纸2 砂纸3 更光滑的表面 绝对光滑的表面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大 较大 小 更小
笛卡尔的观点
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 用,不仅速度的大小不变,而且运 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 匀速运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