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课堂教学
在实施新课标之前,教育课程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它过分强调知识、
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也
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学科课程所占比例过大。

活动课程少,必修
课程占主导地位,选修课程微乎其微,学科间缺乏整合等;教学内容陈旧。

难以反映时代的发展,课程实施的过程重视结论,而忽视过程;课程评价
重视选拔,而轻视发展等等问题。

而新时代下的新课标则重在避免这些问题,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提供方向。

那么,历史科新课标的特点
如何,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新课标的新特点
1. 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课标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比如,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章中,就要求学生能搜集身边的一些
旧照片,旧物件,旧报纸,通过访问身边的老人、实地研究等方法,感受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从而体会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给人
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这就使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

2. 突出时代和人文的要求
新课标所提倡的人文素养、科学态度、民主精神、法制观念等,都体
现了时代精神。

如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专题
六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两章,就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
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民主与法制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从
而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
族的文化传统。

4. 关注学习方式的改善
通过三代人所经历的教育,体会教育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变化。

还通过
组织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甲午风云》、《百年中国》等影片,让学
生更为直观地感受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曲折发展。

5. 构建了全新的课程体系和科学评价机制
新课标把“内容标准”分为必修三个模块: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选修若干模块,供教师、学生选择,每个模块又分若干专题,有效整合了
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多关注学生生活和
社会的实际,大大减低了学习难度。

而在评价过程中,注意到科学性、多
样性、实践性和灵活性,避免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充分发挥了学生
的主体作用。

二、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新课标的新变化给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课标下历史课程改
革大力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
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
历史的兴趣。

新课标下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
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既然是
交往,就应该是平等的。

学生也就有权参与决定学什么和怎样学。

面对这
种新的需要,教师必须不断改变教学方式。

努力创新,提供历史课题教学
的有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那么,在新课标下我们要
如何建构历史的课堂教学呢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情境。

新课标要
求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具有自己的独特经验和情感态度的人,与学生建立
起一种真诚、平等、信任的相互关系,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一种宽松、融
洽的课堂气氛,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多种方法,建构历史。

让学生通过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意识,从而提供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
新课改人民版必修三思想史“人性的复苏”的备课过程中,我就紧紧抓住
课标要求,根据教学的重难点——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内涵,有针对性的设
置情境。

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课本标题——“人性的复苏”的解读,抓住本
课的中心,创设情境:你对这五个字有何理解从中可以提取哪些历史信息
然后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人性本有——人性湮没——人性复苏,对标题
进行深入的研究,“‘人’什么时候被发现为什么被湮灭什么时候复苏复
苏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对本课的注意力,提
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新的课程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传统的知
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

这一切都使得我们历史教学
在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时,需要发展和完善传统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角色要求,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从而贯彻
和实施好新课程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