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上虞板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股上市公司“上虞板块”演豪门恩怨浙江龙盛董事长父子反目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9 家境内、 3 家境外上市公司密布一县级市
“上虞板块”—正成为浙江上市公司甚至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关注焦点。

从2000 年 3 月上风高科登陆深交所,到今年7 月世纪华通上市,11 年间,上虞已经拥有9 家 A 股上市公司,目前与同属绍兴的诸暨并列浙江第一,在全国亦居前茅。

上虞经济综合实力与基本竞争力近年来不断增强,已连续三年获福布斯“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县级市首位。

上虞目前已经拥有上市公司12 家,其中境内9 家、境外 3 家,总市值超过650 亿元,境内上市企业数量居浙江省县级市首位,全国县级市第三。

2009 年度资本市场融资额为20.5 亿元。

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公司再融资,“上虞板块”融资额2010 年已达到近50 亿元,创历年来融资数量之最,相当于过去9 年的融资业绩。

11 年春秋,“上虞板块”在资本市场上风生水起,上虞正走出一条由资本市场延伸出来的清晰的创新之路:立足资本舞台,推动企业上市,促进转型升级,加速推动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很少有地方的上市公司,像浙江上虞这样密集。

人民西路439 号,世纪华通;人民西路1801 号,卧龙电气、卧龙地产⋯⋯从上虞市区到道墟镇10 多分钟车程的路上,依次分布着阳光照明、世纪华通、卧龙电气、卧龙地产、浙江龙盛、闰土股份等 6 家上市公司。

从2000 年 3 月上风高科登陆深交所,到今年7 月世纪华通上市,11 年间,上虞已经拥有9 家 A 股上市公司,目前与同属绍兴的诸暨并列浙江第一,在全国亦居前茅。

9 家上市公司中,除ST 国祥由台商发起创办、卧龙地产由ST 丹江借壳而来,另7 家全由上虞乡镇企业转化而来。

公司创始人几乎都是土生土长的上虞农民,其中年纪最大的76 岁,最小的51 岁。

借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其后的私有化浪潮,7 位上虞老板都由泥腿子成就为身家数十亿的富豪(陈建成一人控制 2 家上市公司).
历史上,上虞是东晋名士谢安东山再起的地方,向以名人辈出知名,夏丏尊、竺可桢、马一浮、胡愈
之、谢晋等名人都生长于斯,上虞籍两院院士亦有近10 位之多。

如今,资本市场的异军突起,“上虞板
块” 的横空出世,成为全国百强县上虞的又一张名片。

半途甩卖的上风、国祥
提到上虞的上市公司,不能不提徐灿根。

徐既是上虞第一家上市公司上风高科的创始人,也是上虞第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家,上世纪80 年代曾与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等人齐名。

徐灿根,1943 年生,上虞市上浦镇小坞村人。

1959 年任小坞大队会计,后任耐火材料厂技术员。

1974 年,上浦制冷配件厂在小坞村成立,徐灿根是主要创办人之一。

徐灿根的成功,颇有些戏剧性。

1974 年底,徐灿根的亲戚、上海交通大学高级工程师任世瑶回老家上虞养病。

任世瑶一直致力于通风机械、制冷机械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刚好与制冷配件厂的业务有些联系。

在任世瑶指导下,制冷配件厂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冷却塔专用风机”。

1978 年,上浦制冷配件厂改名为上虞风机厂,徐灿根任厂长。

1980 年,上虞风机厂生产的19 台大型冷却塔风机出口到泰国,在业界引发轰动。

此后,徐灿根与任世瑶及上海交通大学广泛合作,使得村办小厂迅速崛起。

到1988 年,上虞风机厂已进入国家二级企业行列。

当年,徐灿根成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当时上虞乃至浙江经济界的风云人物。

1991 年10 月,职工持股会持股86% ,小坞村、董家山村各持股7% 的浙江风机风冷设备公司成立(2005 年8 月更名为浙江上风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两年后,浙江风机风冷设备公司联合上虞风机厂、绍
兴市流体工程研究所(股东为8 位自然人,上海交大的任世瑶持有15% 股份)共同发起,成立上风高科。

2000 年 3 月,上风高科以“双高认证”的形式,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全国风机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此时,徐灿根已经57 岁。

令人吃惊的是,仅仅上市 4 年,上风高科即横生变数。

2004 年 6 月到2006 年 4 月间,上风高科接连发生了数次股权变更,最终来自广东的盈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取代上风产业集团,成为上风高科的
实际控制人(目前持股40.21%)。

盈峰集团实际控制人何剑锋,系美的集团董事长何享健之子,拥有盈峰集团90% 的股权。

上风高科就此易主。

其后又经过几次股权变更,到2009 年一季度,上风产业集团和徐灿根彻底退出上风高科的股东名单。

此后,上风高科的股权结构上,再看不到任何上虞资本的身影。

据上虞当地人士介绍,徐灿根之所以忍痛将上风高科拱手相让,系因多年前陷入担保泥潭,无从抽身。

令人唏嘘的是,盈峰集团入主上风高科后,公开媒体上几乎再未出现徐灿根的只言片语,当年的风云人物,就此神秘淡出。

几乎与上风高科成立同时,1993 年 5 月,由台商陈和贵等人投资的浙江国祥制冷工业有限公司,亦在上虞市百官镇成立,公司主要从事中央空调机组及空调末端设备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陈和贵出生于1925 年,浙江东阳人,1949 年赴台。

后创办国祥冷冻机械公司,并发展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工业冷冻和空调设备制造商。

1993 年,陈和贵看中上虞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基础,创办浙江国祥。

2003 年12 月,陈和贵持股27% 的国祥股份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台资控股的上市公司,轰动一时。

陈和贵的儿子、出生于1964 年的陈天麟,出任公司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国祥股份的第二大股东,即为持股15% 的上风高科。

上风高科董事长徐灿根,还担任国祥股份的副董事长。

直至今日,虽然上风高科和ST 国祥的实际控制人都发生了变化,但上风高科仍是ST 国祥的第二大股东。

但与上风高科一样,ST 国祥亦命途多舛。

上虞当地人士介绍,“富二代”陈天麟入主ST 国祥后,进行了一些盲目的扩展,致使ST 国祥陷入困境,业绩急转而下。

因为连续两年亏损,2009 年 5 月,国祥股
份被披星戴帽,成为*ST 国祥。

就在被*ST 一个多月后,2009 年 6 月22 日,陈天麟将其所持的21.31%*ST 国祥股份,以 2.2 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华夏幸福系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地产公司,但其核心资产集中在河北廊坊。

华夏幸福入主后,陈天麟随即退出董事会,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取而代之,出任ST 国祥董事长。

公司办公地点,也搬到了北京。

2011 年8 月26 日,ST 国祥资产置换、重组方获中国证监会批准。

ST 国祥将由此转型为地产公司,
其名字亦将不保。

除注册地仍在上虞、股东中尚有上风高科、浙江春晖集团两家上虞公司外,ST 国祥同上风高科一样,正与其发家地上虞渐行渐远。

两家上市公司同属卧龙
上风高科、ST 国祥是上虞9 家上市公司中,中途改道的仅有的一对难兄难弟。

其余7 家上市公司,一直掌握在上虞人手里。

其中卧龙集团董事长陈建成,还一人控制卧龙电气、卧龙地产两家上市公司。

2002 年 6 月,卧龙电气(原名卧龙科技)在上交所上市,陈建成迈出进军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

次年,陈建成即放出豪言,要主导旗下 3 家公司上市。

而在熟悉陈建成行事风格的人看来,这并非没有可能。

卧龙电气是上虞第三家上市公司,以“东方西门子”自称。

公司前身为1995 年12 月成立的浙江卧龙集团电机工业有限公司,陈建成直接、间接持有卧龙电气发行前31.67% 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1959 年出生的陈建成,是上虞市百官镇联丰村人。

1975 年参加工作,1982 年曾任上虞联丰玻璃钢厂副厂长。

该厂厂长蒋梦兰为上虞风云人物,玻璃钢厂其后发展成为浙江联丰股份有限公司,亦为上虞实力企业之一。

1984 年10 月,陈建成等六人在上虞县蒿坝乡蒿二村卧龙山山麓,投资10 余万元,创办了卧龙集团前身上虞多速微型电机厂厂长。

后经10 多年发展,1994 年 6 月,浙江卧龙集团公司成立,陈建成任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

卧龙集团持有卧龙电气发行前65.38% 的股份。

卧龙集团原为乡镇企业,经过改制,到卧龙电气上市时,陈建成持有卧龙集团38.29% 股份,为第一大股东;陈建成所在的联丰村经济联合社,持有24.35% 股份,为第二大股东;蒿二村经济联合社及其余 4 位自然人持有剩余股份。

其后,卧龙集团改组为卧龙控股,87.66% 股权集中到陈建成及其女儿陈嫣妮手里。

除卧龙电气的电机、变压器、蓄电池业务外,卧龙集团还涵盖化工、房地产、商贸、酒店服务等多项产业。

在上虞众多企业家中,陈建成以擅长收购兼并、资本运作著称。

卧龙电气上市后,先后收购、兼并绍兴灯塔电源公司、湖北电机厂、银川变压器厂等数家企业。

兼并完成后,精明的陈建成又借风使力,将卧龙地产的项目推进到武汉、银川等地,并与当地政府建立紧密关系。

2007 年7 月,卧龙集团旗下的浙江卧龙置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对ST 丹江股权收购、资产置换、定向
增发、股权分置改革等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房地产资产实现借壳上市。

当年9 月,ST 丹江更名为卧龙地产,公司注册地亦迁到上虞,陈建成就此掌控 2 家上市公司。

目前,陈建成自任卧龙地产的董事长;卧龙电气的董事长,则由卧龙控股董事王建乔担任。

卧龙控股、
卧龙电气和卧龙地产,都在位于上虞市人民西路1801 号的卧龙总部大院办公。

两家上市公司在相邻的两栋楼里办公,这在全国亦不多见。

将旗下制造业、房地产业推向资本市场后,陈建成正在加大对金融业的投资。

继早年参股民生银行后,卧龙控股近年先后参股绍兴市商业银行、上虞信融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等金融企业,并组建卧龙创投,进入PE 投资领域。

如果没有意外,卧龙系的第三家上市公司,将在金融领域诞生。

龙盛、闰土豪门恩怨
在上虞的9 家上市公司中,浙江龙盛、闰土股份之间的关系最富戏剧性。

2003 年8 月,浙江龙盛上市。

2010 年7 月,闰土股份上市。

两家公司都位于上虞市道墟镇,走路不过几分钟的路程;两家公司的主导产品都是染料,而且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第一、第二位。

浙江龙盛的实际控制人阮水龙和闰土股份实际控制人阮加根,都是道墟镇汇联村人。

阮加根早年还是浙江龙盛的高管、阮水龙的下属。

阮加根从龙盛分家后,两位阮氏巨头对决了20 多年,并最终在资本市场实现交锋。

1935 年出生的阮水龙,是上虞本土老板中最年长的一位,至今已有40 多年的创业史。

1970 年,上虞县浬海公社微生物农药厂成立,时年35 岁的阮水龙出任厂长。

1979 年,上虞县纺织印染助剂厂成立,阮水龙担任厂长,开始生产纺织印染助剂产品。

此后,这家工厂几经发展,先后更名为上虞县助剂总厂、浙江助剂总厂、浙江染料助剂总厂,到1993 年浙江龙盛集团公司成立,阮水龙一直担任一把手。

1998 年浙江龙盛成立,并在 5 年后登陆上交所。

2007 年 4 月,已经72 岁高龄的阮水龙退居二线,不再担任浙江龙盛董事长,但仍担任龙盛控股董事长。

阮水龙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其中大儿子阮伟兴、二儿子阮伟祥分别出生于1960 年、1965 年。

让阮水龙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接班问题,两个儿子彻底闹翻,阮水龙跟大儿子阮伟兴几乎断绝父子关系。

自1979 年上虞县纺织印染助剂厂成立后,阮伟兴一直跟在父亲身边,先后任印染助剂厂技术员,上虞县助剂厂技术科长、研究所长,上虞县助剂总厂副厂长,浙江助剂总厂生技副厂长,浙江染料助剂总厂厂长,龙盛集团总经理,浙江龙盛副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在“立嫡以长”的乡土中国,阮伟兴长期被看做接替阮水龙的不二人选。

与阮伟兴长期在一线工作不同,阮水龙的二儿子阮伟祥走的则是学术路线。

1989 年,阮伟祥从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担任复旦大学的讲师,并计划赴美深造。

1993 年,阮水龙生病,阮伟祥回家探望,不想命运就此改变。

按照父亲的要求,阮伟祥当年即从复旦辞职回到道墟镇,追随父亲、长兄一起创业。

为了在两个儿子间寻求平衡,阮水龙可谓费尽心机。

2003 年浙江龙盛上市时,阮水龙自任董事长,大儿子阮伟兴任总经理,二儿子阮伟祥则任副董事长。

但阮水龙显然更欣赏科班出身的阮伟祥,并在公司股权安排上有所体现。

浙江龙盛上市前,阮伟祥持股10.30% ,阮伟兴持股9.76% 。

二儿子比大儿子稍稍多了124 万股。

到2007 年 4 月,维持了14 年的平衡彻底被打破。

斯时,阮水龙将浙江龙盛董事长的位置,让给了二儿子阮伟祥。

自此,阮伟祥正式成为阮水龙的接班人,做了几十年“太子”的阮伟兴,则愤而弃龙盛而去。

“当时一家人吵得不可开交,道墟镇上无人不知。

真是豪门恩怨啊,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想不到就在
我们道墟镇发生了。

”了解浙江龙盛内情的一位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据其介绍,家族矛盾公开化以后,阮伟兴已经多年没在龙盛集团出现。

2011 年 2 月,浙江龙盛的一则公告,终于将掩盖了多年的内情公之于众。

公告称, 2 月25 日,浙江龙盛收到阮水龙、阮伟祥、项志峰(公司第四大股东、阮水龙的女婿)声明,三人自2008 年8 月1 日起已与阮伟兴不存在共同控制公司的一致行动关系,并承诺今后也不可能再与阮伟兴存在一致行动关系。

父子、兄弟脱离一致行动关系,这在中国资本市场绝无仅有。

事实上,阮氏家族的内部矛盾,早在2007 年 4 月阮伟祥出任浙江龙盛董事长时,就已现端倪。

当年 4 月12 日,阮伟兴突然被撤销董事候选人资格,原因是阮伟兴“违规出售所持公司177652 股股票”,浙江龙盛已“责令阮伟兴将上述违规出售股票所得的收益上缴公司”。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阮伟兴此举是为了泄愤,而阮伟祥则针锋相对,“你卖好了,你越卖股票价格越涨2007 年正处于股票行情火爆之际,阮伟兴减持后,浙江龙盛半年间股价即翻了一倍多。

从龙盛“出走”后,阮伟兴并未消沉,而是大举进军PE 投资领域,并颇有斩获。

2008 年 4 月,阮伟兴斥资1142 万元,以每股 2.27 元的价格,从浙江永康的企业哈尔斯实际控制人吕强手中受让哈尔斯10%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011 年7月27日,之前首发被否的哈尔斯成功过会,阮伟兴手中持有的684 万股,行将斩获数倍收益。

此外,阮伟兴还持有重庆市越盛机械轧辊有限公司57.88% 股份、拟上市公司浙江川山甲物资供应链有限公司 4.065% 股份、浙江龙盛 6.4% 股份、龙盛控股22%股份。

7 公司皆脱胎乡镇企业
大儿子的含恨离开,令阮水龙痛苦不堪。

而这些对闰土股份的阮加根却不成问题。

阮加根只有两个女
儿,暂时还不必为接班人问题操心。

阮加根出生于1960 年,与阮水龙的大儿子阮伟兴同岁,是上虞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中最年轻的一位。

1979 年,高中毕业的阮加根,加入阮水龙任厂长的上虞县纺织印染助剂厂,并在几年后做到副厂长的位置。

但1986 年,阮加根突然离开助剂厂,自立门户,到行将倒闭的杜浦乡化学浆材涂料厂任厂长。

1987 年7月,阮加根又组建上虞县染化助剂厂,与阮水龙任厂长的上虞县助剂总厂分庭抗礼,师徒间的矛盾就此结下。

1996 年 4 月,染化助剂厂改制为浙江闰土化工集团(因公司所在地杜浦是鲁迅笔下闰土的故乡,故名
闰土).2004 年,已彻底私有化的闰土化工集团整体变革设立闰土股份,并在2010 年7 月上市。

与浙江龙盛等上市公司一样,闰土股份亦为家族企业。

阮加根及其弟弟阮加春、女儿阮静波、妻子张爱娟、妻弟张云达等家族成员,合计持有闰土股份发行前68.84% 股权。

阮加根任公司董事长,弟弟阮加春
任总经理。

为了淡化家族色彩,阮加根在闰土股份上市前做出强制规定:包括他自己妻子在内,任何高管的配偶,都不得在闰土股份任职。

有趣的是,浙江龙盛的副董事长和闰土股份的一位董事,都叫阮兴祥,且都曾在上虞县助剂总厂任职,以致有投资者怀疑阮兴祥是为调和两公司矛盾而派驻的。

但经本报记者核实,闰土股份的阮兴祥出生于1965 年,比浙江龙盛的阮兴祥要小 3 岁,两人同名只是巧合而已。

虽然历史恩怨一直没有了结,两公司在染料行业又势均力敌。

但互不服气的结果,是两家公司都打败了
国内、国际的众多竞争对手,双双成为世界染料行业的巨头,一年产值数十亿元。

“龙盛和闰土的关系很微妙,他们既是竞争对手也在相互促进,可以说,没有龙盛不会有今天的闰土,
没有闰土的话也不会有今天的龙盛。

”上虞市金融办主任胡克峰曾这样描述。

但因为污染问题,几十年来,龙盛、闰土与道墟镇村民的关系一直十分紧张。

有当地人士称,其中一家
公司的老板,某年曾被数千村民围在办公楼里,最后跳窗方才逃生。

从村办小厂到行业巨头,再登陆资本市场,上虞另三家上市公司上风高科、亚厦股份、世纪华通,也有
着类似的故事。

紧随上风高科,2000 年7 月,浙江阳光(2011 年 1 月更名为阳光照明)也以“双高认证”的形式上市。

阳光照明是国内照明行业的巨头,前身为上虞灯泡总厂,1949 年出生的陈森洁是该厂厂长。

目前陈杰森及其儿子、女儿及女婿,合计持有浙江阳光31.55% 的股份。

2010 年 3 月,由集体企业上虞市装饰实业公司发展、演变而来的亚厦股份在深圳交易所上市。

亚厦股份位于上虞市章镇,目前总部已搬到杭州,公司目前居国内建筑装饰行业第二位。

丁欣欣、张杏娟夫妇直接、间接持有公司56.57% 的股份。

2010 年11 月,亚厦股份股价最高曾涨到99.99 元。

1958 年出生的丁欣欣,一度成为上虞首富。

2011 年7月,以汽车塑料部件为主业的世纪华通上市,上虞 A 股上市公司的数量,就此达到9家。

王苗通、王一锋父子通过持有华通控股90% 、10%的股权,持有世纪华通52% 股份。

世纪华通的前身为1993 年创办的上虞华通汽配厂,较之上虞其他上市公司,世纪华通的效益、整体实力,都稍逊一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