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考九下古文复习题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九下古文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19-22题。

(11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齐欲伐魏。

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①者,天下之疾犬也。

东郭逡②者,海内之狡兔也。

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③,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④,各死其处。

田父⑤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⑥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齐王惧,谢⑦将休士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韩子卢:犬的名字。

②东郭逡:兔的名字。

③环山者三:绕着山跑了三圈。

④罢:同“疲”,与前面的“极”和“废”意思相同。

⑤田父:农夫。

⑥以顿:以同“已”;顿:困顿、疲弊。

⑦谢:辞谢、辞退。

1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分)
①臣之妻私.臣()②面刺.寡人之过者()
③时时而间.进()④期年
..之后()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21.甲乙两文都是写劝谏的,其劝谏的目的有什么不同?(4分)
22.同是劝谏,邹忌和淳于髡在使用的劝谏方法上有何异同?从劝谏的效果看,二者又
有何差异?(3分)
二、阅读下边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21—26题。

(16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

2即:假如。

3下人:迁就他人。

21.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
(1)蹴.尔而与之(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 (4)其弟子谏.曰 ( ) 22.翻译句子。

(4分)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2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24.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2分)
2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
2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2分)
三、阅读下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段,完成20-23题。

(共1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任选4题)(2分)
(1)百里奚举于市.()(2)劳.其筋骨()(3)人恒过.()(4)衡.于虑()(5)而后作.()(6)而后喻.()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分)
22、依据上文阐述的观点,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忧患意识”的理解。

(3分)
(1)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

(2)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

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悠闲自在,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

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

2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断,完成文后问题。

(5分)
窃观足下天资超迈①,上有亲以为之依归②,旁有兄弟以为之次助③,春秋未三十,耳目聪明,若刻意④于德义经术,所至当不止此耳。

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⑤于众贤之间;但为⑥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⑦耳。

注释:①超迈:超过(一般人)②依归:依从,楷模③次助:帮助④刻意:加深意念,加倍努力。

⑤豪:才力胜人,称雄。

⑥但为:只是⑦日力:好时候的精力。

(1)文中哪些词语能说明李几仲很好的学习条件,请一一列出。

(3分)
(2)针对李几仲“未及古人”的原因,请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有关观点进行劝戒。

(2分)
四、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7~20题。

(1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②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③,四海之福也。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

②草昧;此指开创国家。

③及此言:说到这个道理。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2分,任选4个作答)
⑴劳.其筋骨()⑵衡于虑
...()
⑶角力而后臣.之()⑷出百死
...()
⑸祸乱生于所忽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19.选出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3分)【】
A.甲文中作者的观点重在强调“安乐”不可取,人应追求苦难、饥饿与动荡的生活。

B.乙文中唐太宗的观点是: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C.甲文中作者层层说理,由人及国,卒章显志;乙文以小说笔法,用虚构的故事来说理。

D.甲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与乙文中的“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语意正好相反。

20.读了这两则文言文,有人出了一个上联,请依据文章内容写出下联。

(3分)上联是:人经磨难最终成就伟业
下联是:
五、阅读下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段,完成19-22题。

(1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上文中的意思。

(2分)
(1)举于士.()(2)人恒过.()
(3)所以
..动心忍性 ( ) (4)而后喻. (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3分)
2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请以你的一次实际经历加以证明。

(3分)
22.阅读短文《孙叔敖杀蛇》,结合上文内容,完成文后问题。

(4分)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

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

”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汝不死也。

”及长,为楚令尹。

(选自《新序杂事一》)
(1)孙叔敖杀了两头蛇之后为什么还要埋了它?(2分)
(2)根据孙叔敖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六、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完成20-24题。

(12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
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20.说出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如涉及通假字须写出本字)(2分)
(1)甚矣,汝之不惠.()(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4)河曲智叟亡.以应()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面含义与愚公精神一致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分)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3.根据上文内容和下面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对话。

(2分)
智叟:你的子孙可能会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比如说读书、当朝廷大臣之类的,可能有些人不愿意去参加搬山,你把个人的意志强加给子孙,剥夺子孙生活的自由,你是一个很自私的人。

愚公:
24.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4分)
往古之时,四极(天的四边)废,九州裂,天不兼覆(不能全部笼罩大地),火焱而不灭,水浩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善良的人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浮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1)女娲补天的困难有哪些?她和愚公克服困难的方式有何不同?(2分)
(2)这篇短文与《愚公移山》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什么精神?(2分)
七、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8—21题。

(共12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
【乙】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馀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

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

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

忽哨马报说:“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

”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

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馀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三国演义》四十一回18、解释下列加点字或划横线短语(2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陟罚臧
否 ( )
(3)负.兄寄托之重 ( ) (4)使人收拾船
筏 ( )
(5)先行为上 (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2)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20、后人有言“扶不起的刘阿斗”,其实诸葛亮在出师之前,对刘后主—阿斗(刘禅)
早有担虑。

请仔细阅读甲文,说出诸葛亮有哪些担虑。

(3分)
21、仔细阅读乙文,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的原因。

(3分)
八、阅读下面《出师表》选段,完成19-22题。

(共12分)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
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该字的意思.....。

)(2分)
(1)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2)悉.
以咨之( ) (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4)必能使行阵..
和睦 (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分)
21、上文中作者为了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摆出了哪些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用自
己的话作答)请你另举一例来说明亲贤远佞的“利”。

(3分)
2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断,完成文后问题。

(5分)
宋宣和..(宋徽宗的年号)年间,芒山..
(今河南境内)有盗临刑,母来与之诀。

盗谓母曰:“愿如儿时一吮.(吸)母乳,死且.(将)无憾。

”母怜之,与之乳.
(奶头)。

不愿
盗啮.(咬)乳,流血满地,母死。

行刑者曰:“尔何毒.(狠毒)耶?”盗因告行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检点),遂有今日,故恨而杀之。


(选自《读书镜》有删改)
(1)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主要事件,并说出芒山盗走上不归路的两个原因。

(3分)
(2)上文中个人成长的沉浮和《出师表》选文中朝廷生存的兴衰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性?请作简要分析,30字左右。

(2分)
九下古文答案
一、19 ①偏爱②方圆,纵横③间或,偶然④快,急速(2分,每解释对两个
得1分)
20. 略(2分)
21. 甲文中邹忌劝谏的目的是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以富国强民。

乙文中淳于
髡劝谏的目的是让齐王放弃伐魏的计划,以避免两败俱伤,别国渔利。

(4分,各2分)
22. 二者使用劝谏方法的相同之处都使用了以事喻理(或借事说理)的方法。

不同之处是邹忌以身边事说理,真实可信;淳于髡以故事喻理,生动形象。

齐威王意识到自身问题后欣然纳谏并主动改变自己的做法;齐王因惧怕后果而被动放弃原有打算。

(共3分。

第一问2分,答对“异”和“同”的内容各得1分;第二问得分,能分别答出与“主动”和“被动”相近的内容即判对
【译文】
齐王想发兵攻打魏国。

淳于髡对他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则是世上数得着的狡兔。

韩子卢追逐东郭逡,接连环山追了三圈,翻山跑了五趟,前面的兔子筋疲力尽,后面的狗也筋疲力尽,大家都跑不动了,各自倒在地上活活累死。

有个老农夫看到了,不费吹灰之力捡走了它们。

与此相同,要是齐、魏两国相持不下,双方士兵百姓都疲惫不堪,臣担忧秦、楚两个强敌会抄我们后路,以博取农夫之利。

”齐王听后很是害怕,就下令休养将士,不再出兵。

二、21.(1)用脚踢 (2)通“辨”,分辨 (3)特别喜欢(很爱好)
(4)他,指公孙仪
22.(1)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

(2)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
2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

)
24.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25.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26.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

译文
公孙仪做了鲁国的宰相。

他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却不接受。

他学生劝谏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

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

虽然我爱吃鱼,这时候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

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三、20、市场 / 使劳累 / 犯过失 / 梗塞 / 有所作为 / 了解(2分。

答对两个给1分。

意思对即可;若全做则以前四题为准。


21、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不具备的才干。

(2分。

意思对即可。


22、个人、国家,乃至动物,如果缺少了忧患意识和忧患中的坚持与奋起,都将走向衰败或自取灭亡。

(3分。

范围1分,内涵2分,表述不完整或不顺畅最多得2分。


23、(1)超迈、依归、次助、未三十、聪明。

(3分,答到任意三点即给全分)(2)提示:针对其学习不勤奋的原因,可用孟子文中“人才的造就也要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劝戒。

(2分,针对性1分,表述分析1分。


翻译:我看您天资超越一般人,上面有父母把你当成依从,身边有你的兄弟在旁帮助你,年龄不到30岁,耳目聪明,如果在道德忠义文章学术上加倍努力,所达到的成就应该不止现在这样。

不敢说您今天的成就,不能在众贤之间陈雄,但作为比不上古人,所以为您今天的好时候的精力可惜。

四、19.狱官犯过失用来了解(2分。

答对两个得1分,答对一个不得分)20.(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常常灭亡。

(3分。

意对即可)
21.不设统一答案。

讲到一次犯错误过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的过程即可。

(3分。

按3、2、1给分,只要作答不判0分)
22.(1)因为他听说见到两头蛇的人会死掉,他怕别人见到后会死,所以埋掉了。

或“吾闻见两头之蛇者死”,“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2分。

意对即可)(2)孙叔敖是质朴善良、替他人着想的人。

(2分。

意对即可)
译文:
“贞观年间,唐太宗经常与大臣们讨论创业与守成的难易问题。

一天,他问房玄龄、魏征等人:‘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回答说:‘天下大乱时,群雄四起,攻城略地,战争激烈,创业的艰难是显而易见的。

’魏征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说:‘君主打天下,是在混乱中歼灭敌人,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因此创业并不太难;得到天下后,容易骄傲自满、享乐腐化,国家的衰败由此开始。

所以,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而失之于安逸。

’太宗说:‘玄龄与朕共定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深知创业之难。

魏征与朕共定天下,深知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故知守业之难。

但创业的艰难时期已过,眼下守业的困难,正是诸公必须谨慎对待的!’”
五、17.(1)使……劳累(2)思虑堵塞(3)使……臣服(4)出生入死上百回(5)大意、疏忽之处。

(2分。

答对两个给1分。


18.(1)用这种办法使他的心惊动起来,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能力。

(2)陛下说到这个道理,这是天下人的福分。

(4分。

每句2分,意对即可。

)19.B。

(3分。


20.国无忧患容易遭到灭亡。

(3分。

句式1分,内容2分,意对即可。

)【译文】译文:“贞观年间,唐太宗经常与大臣们讨论创业与守成的难易问题。

一天,他问房玄龄、魏征等人:‘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回答说:‘天下大乱时,群雄四起,攻城略地,战争激烈,创业的艰难是显而易见的。

’魏征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说:‘君主打天下,是在混乱中歼灭敌人,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因此创业并不太难;得到天下后,容易骄傲自满、享乐腐化,国家的衰败由此开始。

所以,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而失之于安逸。

’太宗说:‘玄龄与朕共定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深知创业之难。

魏征与朕共定天下,深知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故知守业之难。

但创业的艰难时期已过,眼下守业的困难,正是诸公必须谨慎对待的!’”房玄龄等人叩拜说道:“陛下说到这个道理,这是天下人的福分哪。


六、20、(1)同“慧”,聪明(2)穷尽(3)交换(4)同“无”(2分。

答到两个给1分。

意思对即可。


2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2分。

意思对即可。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分,只要答对2条,即得2分。


23、没有标准答案。

要点:“聚室而谋”表明是与子孙商量而非强加;“年且九十”“以残年馀力”移山表明此举并非为自己着想,并非自私。

(2分。

能用文中内容作依据,从两方面反驳智叟的话,语言流畅即可。


24、(1)要面对四极的塌陷、大地的分裂、天不盖地以及大火、大水、猛兽、鸷鸟的威胁;愚公发动群众,持之以恒地克服困难,女娲则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克服困难。

(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

)(2分,两问各1分。


(2)都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敢于面对困难,不折不挠斗争的精神,还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勇气和信心。

(2分,大意对即可。


翻译: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一边哭一边回家。

母亲问他原因。

他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现在我见到了,害怕我抛下母亲先死了。

”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后来的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起来。

”母亲说:“不要忧虑。

我听说积了阴德的人,一定会有善报,你不会死的啊。

”www. f a i n f o . c o m 圣言学堂
七、18、略
19、成就(做)大事的人一定把百姓作为根本。

20、担虑刘禅不能广开言路,采纳忠言;赏罚不严明;用人不公正。

21、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今人归我,奈何弃之?”,正因为刘备这
种宽厚仁慈、爱民如子、体恤百姓、仁政爱民赢得了臣民的信赖和拥戴,大家舍生忘死,衷心为君。

(原文1分,原因2分)
翻译:上古的时候,大地四方尽头极远的地方崩坏,大地塌陷,天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火势宽广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
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

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以补青天,折断鳌的四肢来把擎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来,杀
黑龙来拯救翼州,累积芦苇的灰烬以抵御洪水。

苍天得以修补,四柱得以直立,洪水干枯,翼州太平,强壮凶猛的鸟兽死去,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八、19、给予 / 都、全 / 推举 / 军队(2分。

答对两个给1分。

意思对即可。


20、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

(2分。

意思
对即可。


21、以先汉的亲贤而“兴隆”和后汉的远贤而“倾颓”的历史事实。

唐太宗重用魏征、房弦龄等贤能的大臣,开启了“贞观之治”。

(3分。

意思对即可,若照抄原句最多
只能得1分。

举例得当且表述顺畅得1分。


22、(1)芒山盗临刑啮(母)乳。

自己的不检与母亲的放任。

(3分,事件1分,
没有说到“啮(母)乳”之意不得分;原因2分,答到一点得1分)(2)共同性是不管
是个人的成长还是朝廷生存的兴旺都离不开有贤能的人。

个人的成长若得到贤能之人教
诲则更能健康成长,朝廷的生存若重用贤能之人则更能兴旺开明。

(2分,共同性1分,简要分析1分。


翻译:
宋宣和年间,芒山有一个盗贼要行刑,母亲和他诀别。

盗对他的母亲说:“我希望像儿时一样再次吸吮母亲的乳头,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母亲十分怜惜他,露出乳头,不料盗贼却咬断了母亲的乳头,血流了满地,母亲死了。

行刑的人说:
"你为什么那么狠毒!"偷盗的人对行刑的人说:“我小时候,偷来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了,却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

所以怀恨我杀了她。

”哎!俗话说:“教育孩子要从幼儿就开始。

”这真不假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