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3.1999年,利物浦市政厅正式就那段历史道歉,“为城市在这样一场人类悲剧的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表示羞愧和懊悔”。
利物浦过去承担“人类悲剧”的角色指的是()
A.在远东建立东印度公司 B.在大洋洲进行欺诈贸易
C.在美洲掠金夺银 D.在非洲进行奴隶贸易
14.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
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表
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
B.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
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
15.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
……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欧洲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这一增长率比世界其他地区高得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民主制度的完善
C.殖民扩张的进行D.自然环境的改善
17.美国学者托马斯·班德认为:“在1776年美国革命乃至巴黎和约签订前的美国历史都是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史”。
真正开始改变这个局面的是()A.新航路开辟 B.《人权宣言》发表
C.《邦联条例》 D.1787年宪法
18.1621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来觐见国王詹姆士一世时,他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这反映了此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
B.议会对国王形成了制约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完全激化
D.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9.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
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A.法治至上 B.分权制衡C.责任内阁D.虚位君主
20.下列人员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有()
①英国下议院议员②美国众议院议员③法国总统④德国联邦议会议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18世纪的一位思想家认为:“那种绝对的、无限的权力,不管落到什么人手中,不管是君主,还是自称是人民的代表,结果你将发现它同样都是罪恶。
”这种认识主要是源自对当时哪国情况的观察()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意志
22.右图是近代德国统一后的一幅政治漫画,帽子为普鲁士军盔,帽子下的人是德国民众。
对此图的解释,最为全面准确的是()
A.德国以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德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保护人民
C.德国的未来完全由军队控制
D.德国的政治走向由军国主义而非人民群众来决定
23.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A.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防止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德国的未来C.消灭了封建残余
D.维护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38.(26分)社会流动,从广义上讲,包括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迁徙等;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化,包括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量变过程,也包括职业结构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的经济大变动,为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提供了动力。
又正是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条件。
——据成德宁《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与结构变迁》
材料二 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
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
据统计,在1850—1940年,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其中约一半去了美国,其余的去了拉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地区。
——据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等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新的国际移民浪潮,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联合国的数字表明,全球移民总量从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
这一时期,移民的流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
而劳动移民成为移民主体,其中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成为突出现象,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以大量的难民、非法移民以及女性移民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移民群体。
——据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等
请回答: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世界经济大变动的具体表现。
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流动产生的影响。
(10分)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时期欧洲人移民美国的原因。
并概述这一时期欧洲移民对世界发展的积极影响。
(10分)
(3)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国际移民新浪潮的特点。
并谈谈你对这一新浪潮的认识。
(6分)
39.(16分)权力划分与制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洛克主张行政权与处理外事的权力虽有别,但实际上却不便于由互不隶属的人去执行。
体现在国王及政府身上的行政权在立法权的控制下管理国家;在国王及其政府的行动破坏国家的法律时,立法机构有权更换国王及政府。
(据庄锡吕《西方文化史》等)
材料二孟德斯鸠认为,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国家将落到暴政下面。
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扣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
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同样不会遵守法律,因为法律是自己制定的。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材料三
表3 1787年制完会议关于立法问题的争论(节选)
(据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
材料四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
第一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洛克与孟德斯鸠政治主张的异同点。
(12分)
依据材料三,分析上述争论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哪两大矛盾?(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争论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达成妥协的。
(4分)
(3)依据材料四指出德国宪法中的民主因素。
(6分)
参考答案
12-15: ADCD 16-20:ADBAA 21-23:BDA
38.(26分)(1)表现:新航路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社会出现“商业革命”;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6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影响: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并推动了议会改革;无产阶级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工人运动兴起。
(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欧洲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为移民提供了便利;《鼓励移民法》的通过,为移民提供了政策支持;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欧洲社会局势动荡,美国相对稳定,推动了欧洲人移民美国。
(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影响:为世界各地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特点:移民的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移民的主体是劳动移民。
(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认识:从新浪潮的形成背景、影响等角度回答。
(2分,回答一个角度即可)
39.(26分)
(1)相同点:都主张实行分权的政治体制;都反对专制统治;都主张实行代议制。
(6分,每点2分)
不同点: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处理外事的权力,即两权分立;(3分)孟德斯鸠增加了司法权,提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或孟德斯鸠强调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3分)
(2)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2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分)
妥协: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2分)参议员每州两名(平等制),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多少选出(比例制)。
(2分)(3)因素:建立代议制机构;依宪法治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议会拥有立法权(或议会有一定的权力)。
(每点2分,共6分。
任答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