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的基本内容,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拓展教育影响的广阔空间,走开放办学之路,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求学校必须进行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创新。

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工作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全体班主任
二、工作目标
1、营造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育人氛围;
2、建设校外育人基地,即办好学校观察社会的窗口;
3、组建一支校外德育队伍,建立自己的校外辅导员网络;
4、培养一批优秀家长,并以此建立优秀育人家
三、方法步骤
1、以学校德育处为主阵地,协调学校教育,家庭育人,社会育人合理运行。

2、建设阶段性和开放性网络,在实施中不断拓展网络,随时吸纳鲜活的校内外德育源泉。

3、建立学校网络。

4、建立各班优秀家长辅导站,培养优秀家长,建设优秀育人家庭
网,宣传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及典型事迹。

5、建立校外育人基地
让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锻炼,感受来自社会的积极教育因素,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把校外辅导员请进校园,让他们给校园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清新诱人的时代气息,感受时代发展的铿锵脚步。

6、创造性地开展三结合教育工作,不断总结得失,把三结合教育这个开放性网络不断引向深入。

四、工作重点
1、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我国优良传统为专题。

学校通过教学途径进行;家庭依靠家长及亲友的言传身教;社会借助德育基地和广播宣传等媒体来影响。

2、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以“三个一起抓”为工作方针,即“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3、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
宣传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之间的关系。

家长配合,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出其闪光点,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发展某一方面的技能。

4、把班级作为三结合教育的基本点和生长点,深化班级的管理改革,开展形式多样的“三结合”教育活动。

5、注重德育基地和社区活动。

让学生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6、开发家教资源,密切家校联系。

7、注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五、工作内容:
1、积极开展爱党爱国爱军爱家乡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大力开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暑期学校通过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清扫一条街等活动,为我校工作增添了新的亮点。

2、加大法制、安全教育力度。

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是暑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知识竞赛、故事会、法制展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小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将法制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竞赛”、“与法同行、携手明天”青少年法制活动、“弟子规与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教育学生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远离违法和犯罪;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学习和讨论、开展学生法律知识测试、“与法同行”小学生演讲比赛和小学生讲故事比赛等。

通过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法律素质,增强同学们“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

3、积极参加创建文明乡镇活动。

一是动员我校学生寻找纠正社会不规范用字,为创建规范语言文字城镇做贡献;
二是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十大文明(不文明)行为评比活动;
三是通过“小手拉大手”开展“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劝导活动;
四是继续深化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引导中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