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移动平均线的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选择移动平均线的周期
如何选择均线周期
均线系统的周期选择有很多种,从三日到数百日平均移动线都有投资者采用,但是到底应以几日平均移动线做行情判断的参考比较具有实效,这一问题一直困扰多数投资人,投资者因为大都倾向短期投机,所以证券公司的均线设置,通常都是短期或短中期均线,比如5日10日20日或者5日10日30日,极少使用可以代表短中长三种趋势的均线事实上,均线的选择应该代表短中长三种趋势,而不是过分重视某一种趋势而忽略别的趋势,这都是不明智的,所以应参考以下几种趋势:
短期趋势:通常是指一个月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因为5日线均线所代表的是一个星期的波动10日线代表的是半月线,所以我们经常以它们代表短期趋势,短期均线通常波动起伏较大,过于敏感。
中期趋势:是指一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
常用20日线40日线60日线这是因为20日线代表的是一个月股价波动趋势,40日线代表的是两个月的股价波动趋势,60日线所代表的是三个月的波动趋势,又正好是一个季度,因此又叫季线,也经常有投资人采用中期均线走势,既不过于敏感,又有沉稳的一面,因此最常被投资人使用。
长期趋势:是指半年以上的股价波动的趋势比较常用的是120日线与240日线120日线代表半年的波动方向,又叫半年线,240日均线代表的是正好一年的波动方向,又叫年线,总的来讲长期均线走势过于稳重不灵活
为了同时显示这三种趋势与长期短期中期,投资大众的平均成本,我们应同时选择这几种趋势,而不能因为个人习惯或爱好厚此薄彼不能同时观察几种趋势的变动,是不能够做好分析工作,市场上80%以上的投资者只看日K线,由此操作产生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是显而易见的。
短期天数的均线系统只能为使用者带来一些微薄的利润,但长期均线系统却能为我们找到大黑马,产生丰厚的盈利,而当价格出现下降时,这三条均线又往往为我们提供了逢低买入或者逢高卖出的时机。
从一些股价出现翻番的大牛股的走势不难看出,突破上档长期均线即55天120天和250天均线是形成大牛市行情的必要条件,尽管股价在这些长期均线之上的个股不一定会出现大幅上涨,但出现过大幅上涨的个股股价大幅扬升都是出现在突破长期均线之后,一旦长期均线呈多头排列,并开始发散,此时股价将走出连续的震荡上升行情。
均线系统在技术分析中的意义
移动平均线系统中小参数的作用主要在于看通道
以日线为例,5日10日20日30日均线是多数投资者常用的移动平均线系统参数,观察这些均线形成的通道方向对投资者的决策至关重要。
股票操作重在于趋势的把握,通道描述的是趋势的发展方向,持有上升通道的股票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赢利,持有下降通道的股票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亏损。
在标准的上升通道中,日K线位于5日均线的上方,5日均线在10日均线的上方,10日均线在20日上方,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股票下跌受到均线系统的支撑;而在标准的下跌通道中,情形正好相反,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股票上涨受到均线系统的压制。
移动平均线系统中大参数的作用主要在于看压力和支撑。
大参数通常以菲波纳奇数字中的55、89、144、233等运用较为有效,这些大参数从数学上讲蕴涵了时间之窗黄金分割的原理,也是市场上大的时间周期的市场平均成本和成交量的堆积所在,大盘或个股趋势在这些大均线位置出现穿越停顿或转向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大参数的移动平均线的压力和支撑作用也由此产生,这也为投资者逢低买入和逢高卖出的时机提供了依据,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参数对月线周线日线60分钟线30分钟线15分钟线5分钟线移动平均线设置均有效。
移动平均线对趋势的把握讲究看长做短。
只有在看清月线周线趋势后,才能对目前的市场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在进入、观望、退出这三种操作策略中作出正确的抉择,并相应制定出长线、中线、短线持股或持币的方案,而真正意义的买入和买出时机的把握却是在日线60分钟线30分钟线15分钟线5分钟线的小点上完成的,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和压低成本,这就是看长做短。
移动平均线对趋势的追踪具有滞后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收盘价作为计算均线系统的基点,是因为在过去,不论是任何的技术指标,包括k线的记录,完全是手工记录,所以要将每一只股票的收盘价记录在案已经很不容易了,要得到股票的每日均价,必须要有交易所提供的全部成交记录,才能计算得出一方面计算数据太大,另一方面资料来之不易,而收盘价较为容易得到,所以就将收盘价作为计算平均移动线的基点,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实际上最可以代表一天股价的平均成本的当然不是收盘价,而是一日的均价运用收盘价计算短期的均线,比方5日均线,就离真正均价的差距较大,所以用这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均线周期越短,就越不能代表平均成本相对来说,越长的周期这种误差就越小,所以真正有代表意义的是每日的均价,而并非收盘价,这一因素是使用均线系统的投资人必须注意的。
应用举例:季线系统、月线系统
目前,常用的均线系统可以分为季线系统、月线系统、两种。
季线系统包含60日40
日20日均线,反映了个股的中长期走势;月线系统包含30日10日5日均线,反映了个股的中短期走势。
之所以选择30日均线作为月线系统的基线,是因为我国股市中的中级行情往往以1个半月(30个交易日)为明显的周期,选择该均线更能反映个股的中短期走势。
季线系统
60日线由下降转为走平再转为上升,表明该股的中期下跌趋势已经得到遏止,此时以中线投资眼光介入的投资者将有所获利。
但这种回升,到底是由于长期下跌导致的自然反弹,还是由于主力暗中吸纳导致的股价反转呢?这就需要结合20、40日均线进行判断。
作为60日线的三等分线,它们对中期走势进行了细分,如果主力在底部大力吸纳,由于收集力度较大,往往会造成股价从底部较快回升,使得20日40日线迅速由下向上穿越60日线,60日均线在20、40日线的托举下止跌回升。
如果主力筹码收集速度较快,则均线系统形成底托后,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形成标准的向上发散形态,成交量亦显著放大,但股价涨幅往往并不是很大,此后主力进入洗盘阶段,每日的价量表现趋于无序化,股价呈现横向整理或逐级盘跌,导致季均线系统重新粘合甚至出现死叉,如果是黑马,季均线的粘合或走坏往往是很短暂的,且与大盘指数的走坏往往同步出现低点,死叉之后很快又出现金叉,让那些过分看重短线技术指标的投机客无所适从。
在股价突破季线系统后的成交量累积,对于判定个股的上升潜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如果股价突破属于超跌后的自然反弹,由于缺乏外在的上升动力,反弹幅度越高,上升能量越低,往往以较小的成交量轻松突破季均线压制,而如果有资金在暗中吸纳,则突破均线后成交量会有突然的放大,一则可以制造主力出货头部显现的假象,二则表明主力的吸筹工作进行的较为顺利,市场上的筹码大量换手,而这一区域附近的筹码对于主力来说是重要的底部筹码来源,成交量越大,主力底部吸筹越充分,拉升时所需消耗的能量就越小当黑马步入试盘及正式拉升阶段后,季均线系统由于反应过于迟缓,将不再发挥效用,取而代之的是月均线系统。
月线系统
根据长期的观察,30日均线是目前大部分黑马拉升时的重要生命线,一旦股价有效跌破该均线,往往意味着黑马行情的终结,许多走长牛行情的个股,其股价走势呈现平台整理后再上一个台阶的特征,而这种平台整理的末端经常出现在股价与30日线粘合之时,例如
中天企业(0540),股价自1999年11月16日上穿30日均线后,1999年12月3日12月8日,2000年3月16日5月17日,股价均在平台整理触及30日线后突破上攻。
而5日10日线组合则是许多强势股的重要参照指标从短线角度来说,个股在强势上攻时,股价往往贴紧5日线运行,中间会经历若干次杀跌洗盘,而洗盘的低点往往就在10日线附近,并在一两天里就应该回到5日线之上当股价拉升较快时,两条均线的距离会拉得较远,其后股价的拉升速度放缓或震荡频率加大,会使得均线开始拉近但只要股价未能有效击穿10日线,而510日线组合仍保持上升势头,就没有必要考虑抛出股票,下托的均线时间越短,主力越强,有些超级强势股甚至以3日线为支撑向上攻击不过,过快的攻击速度会使能量消耗过快,获利盘积累过多,后期的拉升能力会受到影响,除非采取极端手段进行洗盘,否则一旦股价跌破下托线,行情将很快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