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动技术 13.“创客”空间》培优课件_1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谷画种类
• 原色五谷画 • 彩色五谷画 • 合成色五谷画 • 夜光五谷画 • 立体五谷画
平面五谷画
探究方法步骤
• 作品运用了哪些种子? • 这些作品在造型上有何特点? • 从颜色上分析这些作品有何特征? • 你认为怎样设计画面才能最漂亮?
①构思、设计:美观、大方
②选材、粘贴:均匀、流梯子,以示粮仓高
大,这就是“五谷粮艺”的由来。“五谷粮艺”起源于鼎盛的唐代,
兴盛于清代康乾时期,反映当时社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同时,“五谷”其生长是采集了天地精华,及具有“灵气”。在佛教
和道教规仪中,其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人们故用之作画,
统文化,培植深厚的民族感情,彰显中国文化自信。节目 录制完后,在中国教育电视台-1等中央媒体及相关网络媒 体进行全国范围内播出,播出后好评不断。
你知道这些画是由什么粘贴而成的吗?
五谷?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
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主流的是稻 (俗称水稻大米)、黍(俗称黄米、黏米)、稷(又称栗,俗 称小米)、麦(俗称小麦,制作面粉用)、菽(俗称大豆)。 因为有的地方气候干旱,不利于水稻的种植,因此有将麻(俗 称麻子)代替稻,作为五谷之一。另外,五谷还有“天谷”、 “地谷”、“悬谷”、“风谷”、“水谷”的另类说法。天、地、悬、 风、水所代表的五谷并不一定都是粮食。天谷包含如稻、谷、 高粱、麦等果实长在头顶类的作物;地谷包含如花生、红薯等 果实长在地面下的作物;悬谷包含如豆类、瓜类等果实在枝蔓 上的作物;水谷包含如菱角、莲藕等水中生长果实的作物;唯 有风谷特殊,指玉米等通过风传播花粉,将头顶花粉吹到作物 中从而结出果实的作物。
③装饰、修整:排列整齐、构思、画图、粘 贴、修饰
特点:用五谷作画,不添加任加颜
料、色彩的微妙变化由五谷杂粮本 身具有的天然色泽来完成,具有美 观、古朴、画意新颖等特点,有传 统绘画所达不到的画面效果。
五谷粮食做法介绍
五谷粮食作画具有独特的风格,它以 五谷杂粮和可供采收加工的植物果实、 子粒等为本,经过特种工艺和粘、贴、 拼、雕等技术手段加工而成;具有线条 流畅、自如、明暗分明、活灵活现等特 点,是一种具有独特视觉艺术效果和收 藏价值的工艺品。
你见过这些东西吗? 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大米 玉米
• 五谷画的原料包括稻类、黍类、稷类、麦类、菽类等100 多种植物种子。这些种子大致可分为红、黄、绿、黑、白、 灰、棕七种基本颜色。每种基本颜色又可分为深、中、浅 三个层次。如黑色可分为深黑色、中黑色、浅黑色。这样 细分下来,原料颜色便多达近三十种,基本满足了五谷画 制作中色彩搭配的需要。
• 2、2017年5月报送的“五谷粮艺”视频节目,经过国家教 育部体卫艺司层层遴选评为《传承的力量》项目优秀节目。 2017年6月13日--15日教育部体卫艺司、中国教育电视台 《传承的力量》导演组一行8人来到我校进行了为期三天 的现场节目录制活动;二百人学生的同心圆行“五谷粮艺”
现场作画,麦田识五谷、收五谷,传承五谷粮艺主题班 会......系列活动无不显现着传承的巨大力量。本次活动意 义在于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优秀传
• 一、五谷文化课程的由来
•
尖字沽乡位于唐山市丰南城区南20公里处,总面积44.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8万亩,交通便利。乡内地域开阔,土质肥沃,有良好的
种植和淡水养殖条件,农渔业发达,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主要粮食
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各个村庄兴建于乾隆年间,
沃土肥水,环境优美,历史底蕴丰厚,民风淳朴,农耕文化及民俗文
23
动动手
教师小结:
• 五谷文化的核心价值涵盖三种精神: • 1.厚德载物,造福苍生的博爱精神; • 2.自强自立,生生不息的开拓精神; • 3.孝悌力田,诚信友善的和融精神。
• (一)合作:成功属于合作团队的每一份子,为了赢得最终胜利,一 定要仰仗“人和”。适应合作者,要有合理的分工,发挥各自的长处, 能画则画,能写则写,涂胶、撒米、勾线络,包括收拾整理,一应事 物必须做到精诚合作,不能有拈轻怕重的思想,也不能有主角与配角 的区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自己的行为习惯要符合团队的大局, 不能以自己为中心,时刻要以大局为重。在分工给自己以后又能独当 一面,不推诿。能分能合,而且恰到好处,收拾整理、分类归档、干 净利落。让我们适应这个法制社会,处处遵守规则。
化独特。
•
这里的地方特产、民俗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当地淳朴的人们。稻谷、
小麦、豆类、淡水鱼类等为当地的招牌。尤为可赞的是国家非物质文
化遗产—“五谷粮艺”、“高跷秧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
每年正月二十五的“五谷填仓节”,人们举行各种仪式活动,期
盼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填仓节”又叫“天仓节”。它是象征
称为“五谷画”或“五谷粮艺”。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情趣、文化
传播、历史影响以及精神支柱等方面。学校的“五谷文化”课程就是
二、德育美育内容主要以民俗文化为载体
• 1、作为“五谷文化”的主题品牌“五谷粮艺”制作相 传甚兴,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我们学校的“五谷粮艺”是 以五谷杂粮为本体,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粘贴而成 的花草、山水、人物、鸟兽、书法等形象。2010年以来, 在张志利校长的带领下,继续并发展了此项民间工艺,尤 其广大师生经历苦心研究,不断开发制作“五谷粮艺”。 期间,举办大型展示活动22次,被丰南区人民政府、唐山 市人民政府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量五谷作品 布展在市、区、乡、校公众走廊内,参加唐山市校本课程 开发现场交流展示活动,多次接受唐山市电视台、唐山日 报、《今日丰南》的报道,获得了“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 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课题成果奖。
“大屯满、小屯满、五谷丰登”的节日。按习俗,这天家家户户吃大
米小米干饭,喝五谷杂面汤。古时,人们在院子里用草木灰画圈,称
“打仓”,之后在每个画好的灰圈里撒上麦子、高粱、豆子、谷子等
五谷杂粮。日久天长,在节日里人们的艺术创造灵感被激发出来。有
的人把画好的“粮仓”装饰一番,如加个花边“吉祥如意”、“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