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总结——分析结构把我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
【考点阐释】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
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二、设问方式
1.文章开头这样写有何目的?
2.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笔墨写某物?为什么要写到另外一件事物?试作简要分析。
3.文章最后写到了××××,文中哪些词语(部分)与之相呼应?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找出文中体现作者行文思路的几个关键词语。
4.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作者是从哪个角度,依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6.文章某段或某句如果删去也不影响行文的连贯,结合文章说说某句话或某段在文中的作用。
7.作者举××××例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8.作者以××××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是如何行文的?
9.某几段描写各有什么侧重?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
10.文章的主旨是××××,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
(2)辨明语句的特点。
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如首括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
如过渡句主要作用是使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自然,照应句可以使前后文的关联紧密等。
如果把握了文章的过渡与照应,文章的整体思路也就基本可以明确了。
(3)注意开头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两部分往往在全文中起引入、总领或总结的作用,明确了它们与前文或后文的关系,就很容易把握其基本思路。
从阅读的角度看,抓住开头和结尾,不仅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而且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有助于对某些技巧进行分析评价。
比如《荷塘月色》一文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全文的文眼,暗示了作者的情感及下文游历荷塘的情节。
可以说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
(4)注意文章线索。
线索是具体文章中将所有材料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有机整体的脉络。
如果找到了这条线索也就能很容易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这种线索概括说来有人线、物线、感情线索、时空线索等。
(5)辨别标志性词句。
有些文章,为了表达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前后、上下内容间的关系。
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结构的分析。
文章的标志性词句包括:
①文章中的一些关联词,它们可以清楚地显示作者的思维路径。
②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等,它们可以提示文章的写作对象、内容以及文章的情感基调等,往往能揭示文章的层次。
③总领、过渡、总结性的语句或语段等。
④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相同的词语或含义相近的词语。
这些词语在全篇中或是纽结全篇,连通文意,或是点明文段要旨。
明确了这些语句,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就会变得清晰明了。
2.看材料,分析层意。
一篇文章的段落是文章结构和思路的外在表现。
要再现作者的思路,可以从文章的每一段内容入手,分析每一段的意思,根据段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一个段落的层次也是这样,通过分析这一段落的每句话的意思,分析段落的结构和思路。
3.扣中心,以纲代目。
中心句是语段的“总纲”。
分析语段结构,如果语段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找准中心句。
找准中心句等于抓住了语段的“纲”,整个语段的“网络”也随即张开。
4.看句段,分析关系。
文章的内容是根据各层各段的大意来综合的,各个层次、各个段落之间,不管怎样错落有致,它所表达的内容都是要围绕中心的。
各句之间都有一定的顺序,阅读材料时,一定要把握这种顺序,理清语句问的关系,进而理解语段或全文的内容。
文章语句间的关系还可以从句间的连接性词语来把握。
因为连接性词语能表明这个语段内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基本关系是承接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层进关系,还是解说关系等。
如果是承接关系,句子问常加“于是”、“从而”等词语;如果是转折关系,句子间常加“但是”、“然而”、“不过”、“其实”、“与此相反”等词语;如果是解说关系,那就要找出关键句,理清后面的句子是给前面的哪个句子作解释,或是后面的句子是对前面的哪些内容作总结的。
二、答题步骤
1.对于一篇文章整体结构思路的分析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从整体着眼。
文章结构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所以分析文章结构首先对文章要有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完整认识,明确文章为表达内容所安排的基本结构方式。
(2)搞清文章结构与作者思路、行文线索的联系。
(3)理清文章中材料与中心的关系、材料与材料的关系,具体理解文章结构安排意图。
2.对一个语段的分析,一般按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1)通读整段文字,把握整段文意,理出此段中心。
(2)根据标点符号确定它有几个句子。
(3)除中心句(或关键句)外,将其余句子按意义分出层次来。
如果是转折、解说关系,一般一分为二;如果是承接、并列、递进关系,则可分为两个以上的层次。
(4)再看各层次之间是什么关系。
(5)最后再检查核对,看划分有无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