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信息传递、技能训练,然后让学生通过练习进行内化吸收。

“翻转课堂”就
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这种模式,重新设计规划学生的学习流程,借助教师在课前提供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让学生进行内化吸收,而后通过课堂教学中与教师形成的互动对话,达成教学目标。

这一颠覆性的变革对于高年级习作教学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基于目标要求,精心制作视频微课资源
要实现课堂翻转,第一阶段就是要借助鲜活直观的视频资源对学生进行前期的教学。

因此,教师首先要制作的就是微课视频。

一般而言,“翻转课堂”的视频资源在制作过程中,必须要凸显以下几点: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当下,学生进行习作最大的障碍莫过于两处:一处是对习作有畏惧心理导致的兴趣不浓,另一处是不能发现生活中的选材。

这就要求“翻转课堂”的视频资源必须要在生动性、资源性上下功夫,旨在激发学生的
习作兴趣和认知动力。

其次,
“翻转课堂”要能够准确把握本
次习作的要求和学生实际能力
之间的差距,将视频资源聚焦
在具体过程中,让学生在第一
时间就能够接受最核心的指
导,为后续的课中交流、习作表
达奠定基础。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
作1》教学为例,要求学生选择
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
历进行习作。

这样的习作命题
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
生有直接的生活体验和素材资
源,而在具体实践时,最基本的
要求就是要能运用语言准确表
达自己的感受。

鉴于此,笔者制
作了这样的视频资源:首先,出
示几幅生动的图片,将学生在
假期生活中可能产生的生活经
历罗列出来:与自己的家人游
览祖国的壮丽河山;在自己的
家中享受静谧的时光,安心阅
读;与自己的好友一起观看体
育赛事、活动游戏……这样做
旨在激发学生的生活积累,促
进学生核心能力的高效发展。

其次,为学生提供了多篇学生
范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学
生进行指导。

最后,组织学生对
范文的选择、习作策略的运用
进行了问卷分析,让学生以理
性的视角对作者的习作方法进
行感知,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
的发展。

二、基于视频内容,科学制
订学习任务单
在践行“翻转课堂”时,教
师不能将关注力全部集中在视
频制作上,更需要考量如何引
导学生利用视频进行自主学
习。

因此,
“翻转课堂”课前的准
备绝不是让学生看一下视频就
直接了事,而要依托视频设计
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
的学习任务单。

借助这些任务
单达成教学目标,深化对视频
资源的学习效果,更好地达成
习作教学目标。

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学
习任务单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
几种形式。

首先,明确学习指南。

主要
向学生清晰地阐明视频的主要
内容,学生应该怎样来观看视
频,要达成怎样的目标,让学生
能够带着鲜明的目标和任务展
开学习。

在学习指南中,也可以
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有葛艳
\习作教学\jiɑocɑijiɑofɑ
“”
36
. All Rights Reserved.
方法可循。

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向父母表达爱”时,笔者在精心制作了“翻转课堂”的视频资源之后,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指南:(1)激发情感,唤醒体验。

从小到大,我们沐浴着父母多少爱?你对自己的父母表达过爱吗?今天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2)关注重点,明确要求。

看看视频中小刚的母亲在小刚表达爱之后,有怎样的表现,关注人物的细节描写。

(3)联系实际,对比感知。

在自己表达的过程中,父母有怎样的表现?与小刚的母亲有着怎样的异同?带着这样的学习指南,学生再次观看视频,学习更加具有鲜明的体验,为习作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紧扣核心问题。

传统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能够完成一篇中规中矩的习作,但最大的缺失就是难以捕捉本次习作的重点,更难以将重点进行细化,这就造成了很多习作重点不够突出。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5》“我身边的小能人”时,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地审清题,选择恰当的素材资源,但完成的习作总是显得干瘪单薄。

因此,在视频制作完毕之后,笔者利用任务单提出了紧扣学情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突出描写人物的“能”呢?你所选择的事例,如果要进行细化表达,可以尝试将其划分为怎样的层次?这样的核心问题,直接击中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为后续习作表达实践中紧扣典型事例、把握核心重点奠定了基础。

最后,补充适当的资源。

“翻转课堂”的价值就是要为学生提供诸多教材中所不具备的资源,帮助学生建构全新的学
习资源体系,在构建的认知过程中促进学生习作思维的发展。

但必须要指出的是,这种资源是一种能够辅助学生深入感知、激发内在意识的资源。

如若反之,以结果直接替代学生的思考,就会使学生逐步丧失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6》要求学生写“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由于视频呈现方式的有限性,教师还可提供一些纸质资源(如名人自传或名人事迹等),也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所选择的对象进行资料的搜集,更好地引导学生将提供或者搜集的资料与视频进行有机整合,提升课前自主学习的效益。

视频资源和任务单的融合能为学生的认知表达提供明确的方向,更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三、基于学情反馈,合理构建课内研讨体系
1.确定思维研讨方向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视频之后填写的反馈单,搜集整理成第一手学情资料,将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困惑作为动态生成的资源,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将其研制成为核心的主问题,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本次习作的质量。

以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1》“写一位自己的老师”为例,编者要求学生从教过自己的教师中选择一位印象深刻的来写,可以写他在某些方面(如外貌、性格、教育方法)的特点,也可以写这位教师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情。

在视频学习中,学生已经成功选择了较为典型的事例,但究竟该如何写好这件事情,尤其是要突出这位教师的特点,究竟可以从
哪些方面入手,这是很多学生还存在疑惑的地方。

教师在整合学生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将其作为课堂的交流点,以教材中提供的范文片段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交流,明确两个习作方向:首先,要善于把握整个事件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细节表现,对教师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展开正面描写;其次,要善于根据教师的心理活动从侧面烘托出自己的认知,形成人物刻画的立体化层次。

2.构建学习合作小组
知识信息的获取是学习个体在特定情境之下,通过人际关系与交流互动意义的构建过程。

因此,“翻转课堂”的课堂交流就应该避免学生个人的单独交流,借助生生之间的合作,采用协同的方式进行,以最大程度达成对习作方法的内化。

以高年级常用的材料习作的审题为例,当学生在自主学习视频中,在认知层面产生了困惑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组建协同合作的小组,组织学生紧扣教师梳理出来的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沉下心来倾听学生的表达、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并选择最佳的契合点,对学生现有的认知进行适当的点拨与调控,从而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提升。

“翻转课堂”弱化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传授与讲解的作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这就要求教师要紧扣“翻转课堂”的每一步程序,从制作视频、研制学习单和选择内容等方面进行精心策划,真正促进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jiɑocɑijiɑofɑ/习作教学/37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