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9.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随堂高考分组集训(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9.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随堂高考分
组集训(含解析)
题组一 种群的特征
1.[xx·课标全国卷Ⅰ]某农场面积约140 hm 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 2
C.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 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标志重捕法以及食物链营养级与所含能量关系等相关知识。

黑线姬鼠的天敌——鹰的数量增加,可使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下降;设该农场黑线姬鼠总数量约为x ,则x 100=2802
,x =14000只,故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4000140
=100只/hm 2;群落的丰富度强调的是物种的数目,而不是种群密度;食物链中的营养等级越高,物种所含能量越少。

答案:C
2. [xx·浙江高考]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 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

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A 选项中该种群的出生率为20%;一雌一雄婚配制的动物,生殖期雌雄比越接近1∶1,婚配成功率越高,出生率会越高;推迟某动物的性成熟,则出生率会降低;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中,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

答案:B
题组二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其规律
3. [xx·广东高考]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

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 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 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解析: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种群、群落的基本知识。

从图看出幼虫密度呈现周期性变化,A项正确;幼虫摄食改变了松针长度,丰富度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而落叶松是一种物种,不能用丰富度描述,B项错误;该幼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项正确;幼虫摄食松针,由图可知,松针长度的变化滞后于幼虫密度的变化,D项正确。

答案:B
4. [xx·福建高考]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 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 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解析:1972年,北点地梅的种群密度大于1975年的种群密度,种内斗争更激烈,A项错误;该植物1971年的种子萌发数为1000,幼苗数为450左右,成熟株数约为350,B项正确;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特别悬殊的数据,而不是去掉最大值、最小值,C项错误;在图示5年间,种群密度呈减小趋势,不是“S”型增长,D项错误。

答案:B Yq29280 7260 牠 31428 7AC4 竄T34638 874E 蝎G+36339 8DF3 跳39996 9C3C 鰼32405 7E95 纕 35084 890C 褌30004 7534 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