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1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1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1军,是由华北军区第13纵队改编而成。
1、华东野战军独立师
1944年9月,太行军区第3、35团组建的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皮定均,政委徐子荣,副司令方升普,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郭林祥,参谋长熊心乐。
后部队番号先后改编为河南军区第1支队、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1旅、华中野战军第13旅。
1947年1月改称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师,皮定均任师长(后方升普)。
皮定均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方升普、郭林祥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熊心乐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徐子荣建国后离开部队,历任公安部副部长、国务院内务办公室副主任等,未授衔。
2、太行军区独立第1旅
1947年10月组建。
旅长安中原,政委杨绍曾,参谋长杜灵,政治部主任李迅。
安中原1948年在晋中战役中牺牲。
杨绍曾建国后离开部队,历任西南分局副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八局局长等,未授衔。
杜灵、李迅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3、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
1947年12月组建。
旅长、政委、参谋长空缺后,副旅长王海东,副政委王贵德,副参谋长曾嘉,政治部主任孔骏彪。
王海东、曾嘉军衔不详。
王贵德、孔骏彪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4、13纵队
1948年2月,华东野战军独立师和太行军区独立第1、第2旅合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13纵队。
分别改称为第37、第38、第39旅。
曾绍山任司令(未到职),徐子荣任政委,鲁瑞林任副司令,袁子钦任副政委,白天任参谋长,郭林祥任政治部主任。
37旅,旅长王诚汉,政委张春森,副旅长兼参谋长张介民,副政委黎光,政治部主任谷纪芳。
38旅,旅长安中原,政委杨绍曾,参谋长杜灵,政治部主任李迅。
39旅,旅长钟发生,副旅长王海东,副政委王贵德,副参谋长曾嘉,政治部主任孔骏彪。
1948年5月改称华北军区第13纵队。
曾绍山、袁子钦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鲁瑞林、白天、郭林祥、张春森、王贵德、孔骏彪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诚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张介民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钟发生1955
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黎光、谷纪芳、杜灵、李迅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徐子荣、杨绍曾未授衔。
安中原1948年牺牲。
王海东、曾嘉军衔不详。
5、61军
1949年1月,华北军区第13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1军。
韦杰任军长,徐子荣任政治委员,鲁瑞林任副军长,白天任参谋长(后胡正平),郭林祥任政治部主任(后兼任副政委),刘晓山任后勤部部长。
第37、第38、第39旅依次改称第181、第182、第183师。
181师,师长王诚汉,政委张春森。
182师,师长王海东,政委王贵德。
183师,师长钟发生,政委杨绍曾。
王诚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韦杰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鲁瑞林、白天、胡正平、郭林祥、张春森、王贵德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钟发生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刘晓山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大校军衔。
徐子荣、王海东、杨绍曾未授衔。
6、撤编
1951年12月,第181师调归第60军建制。
1951年3月,第182师调归第11 军建制;第183师组建四川达县军分区。
1952年7月,第61军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