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水稻加工业落后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朗水稻加工业落后原因分析
伊朗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之一。

其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球水稻种植面积的2%(2019年数据)。

但伊朗大米加工水平较低,水稻产品出口附加值较低。

本文对伊朗稻加工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善之道。

一、生产情况
伊朗拥有约18亿亩的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的2%,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

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伊朗一直是世界上稻米生产最多的国家之一。

伊朗出口大米的主要地区是南部伊朗和北部巴列维王朝以及伊朗中部省份。

南部省份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0%左右。

二、进口情况
据伊朗海关统计,2019年伊朗大米进口数量约为24万吨,其中进口大米比例约为2.2%。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伊朗进口大米约为62万吨(不包括美国),同比下降
2.9%。

自中国进口大米占伊朗大米进口总量的48%(2018年数据),自美国进口量占伊朗大米进口总量的82%(2018年数据)。

三、存在问题
伊朗的水稻加工水平一直很低,不能满足本国消费者的需求。

伊朗主要依赖进口,关税占伊朗稻米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国内的稻米加工企业主要是中外合资企业。

四、出口分析
伊朗在2019年成为全球第六大水稻出口国,但其大米加工能力远低于该国本国和周边国家。

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数据,2019年伊朗大米出口总量仅为138万吨,出口价格仅为每吨3000里亚尔(约合人民币292元),比全球平均水平低40%左右。

目前印度为伊朗最大的大米贸易伙伴,伊朗也是印度第二大大米出口国。

截至2020年4月底,伊朗共出口大米140万吨,其中印度(不含中国)出口量为210万吨,约占伊朗大米出口量的70%;而其他主要是俄罗斯(2019年出口量约95万吨)和中国(2019年出口量约66万吨)。

2019年伊朗共向印度出口水稻92万吨,占伊朗总出口配额的12.4%。

同时,伊朗还自俄罗斯进口了55万吨大米,占伊朗所有进口大米总量的15.8%;自美国及英国进口4万吨大米,占伊朗整体进口稻米总量的15.8%。

五、改进建议
当前,伊朗在水稻加工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年其稻加工业产量为220万吨,其中92%用于出口,42%用于出口至中国等亚洲国家。

但由于伊朗国内消费能力有限,加之国内消费者对营养成分较高的大米消费需求旺盛,伊朗稻加工业出现了“小而散”、“低而差”的特点。

针对这一情况,伊朗政府于2020年初推出了一项“改善大米加工质量和加工环境”政策,旨在解决我国大米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如改善工艺流程问题和质量检测问题在内的环境问题等。

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推动下,伊朗稻原料出口商从2019年开始逐渐提升大米加工质量和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