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修:修心、修性、修行。最重要的是修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修:修⼼、修性、修⾏。
最重要的是修什么?
⼈⽣修⼼,修性,修⾏,但最主要的是修⾃⼰的深度宽度厚者⼴度与博度与对⼈事物觉知因果
智慧。
修⼼你修的在好,你遇事还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还会难受难过的。
修性你修的在好,你的⾁⾝还是个⼈,不可能脱离尘世苦恼与各种社会规则的约束的,既使你
能象⽼⼦写道德经⼀样智慧,孟⼦的忠厚仁义宽厚⼤度,庄⼦的逍遥⾃在,但你还得受有⾝和
社会秩序与法律的道德的约束。
修⾏你修的在好,你还是个⼈,不可能坐在虚空不吃不喝满天飞吧?
你即使修成⼤德与⼤学问家和⼤知识分⼦,你也得遵守社会这个⾃然法定运⾏的程序与秩序
吧?
所谓的真正⾃由与灵性灵感,那只是⼀个⼈思想与灵感的觉悟为觉识。
⼼底平和,善良,理性,觉知,致⼤善。
也就是王阳明先⽣和朱熹的理性⼤善良的格物致知。
我们能修,所修,所学,所善良的是⼼的觉知与警惕和敬畏。
佛家叫觉,道家叫道,儒家叫礼。
只有你觉知觉悟了万事万物的因缘因果的关系,与这件事的成因与结果,你才可能遇事不惊,
⼼⽆涟漪,⼋风吹不动。
⽼⼦《道德经》第⼗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静,静⽈复命,复命⽈常,知常⽈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
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殆。
”
意思是:“当我们因修⼼修性修⾝静坐到万物虚极的时候,我们⼼⾥那个善良厚实结实的德性不
造作的很平静理性和平的清静⼼智慧⼼⼀定要守住,万物才能都并作茂盛的成长⽣存,我以此
观察事物能够赋于回归⾃然旺盛成长不衰的道理,原来众多事物运动不休的根源是因为事物回
到了事物本原天性上静字上,因静性德修就回到了事物的本性上,就知道了本物能够长久⽣存
的本源,⽽就不会乱造作,⽽不知道事物的本源,就会乱作为有危险,知道了事物的本源与⽣
存能存活的⽣命真实的原因,就会处事公正,因你处事公正就象王⼀样,因王能处事公正善良
德性理性智慧明鉴包容⼀切,就象天⼀样⼤公⽆私,因天⼤公⽆私能运⾏⽇⽉⽽使⾬⽔滋味万
物能⾃然⽣长⽣死,就是道,因道公平正直善良德性⽆私是宇宙万物的主体运⾏规则的本源,
因道其品德⾼尚智慧⽆我没有⾃⼰⽽能长久的与万物⽣存运⾏,就没有什么危险和伤害。
”
所以,我们从⽼⼦的道德经中读知:知常⽈明,复命⽈常,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不殆。
佛家也讲正觉,慈悲,清静,智慧,善良,⽆我,⼤肚,包容,⼀切有情皆在觉知觉醒与⾃我
向善圆满的⾃性觉知观照上⽽成修⾏的⼤觉者。
儒家也讲诚意正⾝,修⾝齐家,格物致知,齐礼平天下,致善良和内省。
知识分⼦也就是理性,精神,平和,尚见,觉知。
所以,我们真正能修⾏的东西是我们⾃⼰的觉知与觉悟和对万事万物的觉醒与观照。
叫修⼼修性修⾝修我修万物都可以的。
我之所以⽆我,是因为我有能观时观察⾃⼰起⼼动念的那个“觉知”。
所以,我⽆我。
世事洞明皆学⽂,⼈情练达即⽂章。
般若能观世间事,知识可当度⼈船。
理性和平⼼起念,全在当下⼀念知。
⼀江⼀帆⼀渔⾈,⼀个渔翁⼀钓钩。
⼀俯⼀仰⼀场笑,⼀江明⽉⼀江秋。
风动帆动皆⼼动,前年⽣起后念断。
⼀⽉普现⼀切⽔,⼀切⽔⽉⼀切摄。
天得⼀以清,地得⼀以宁,⾕得⼀以盈,神得⼀以灵,万物得⼀以⽣,侯王得⼀天为天正。
识遍天下字,读尽⼈间书。
⽆⾮就是个“《觉》”字。
能修的也是这个《觉》字。
⼼若⽆《觉》,修也⽩修。
性若⽆《觉》,悟也⽩悟。
⾏若⽆《觉》,⾏也⽩⾏。
“⼤道⽆形,⽣育天地。
”
“⼤道⽆情,运⾏⽇⽉。
”
“⼤道⽆名,长养万物。
”
“吾不知其名,强名⽈道。
”《⽼君清静经上的原话》。
⼈真正能修⾏的物质也只有⾃⼰的思想上与⼼灵上的思维觉醒,和⼼灵对⾃⾝与万物宇宙和事物本来⾯⽬的觉知观察观照的那个《⽆我的觉照的《觉》⽽以。
》
其它都是⾝外修⾏,没有实际修⾃我观照察性省悟内⼼的意义。
禅和道只讲明⼼见性和开悟与觉醒觉照与修⼰⾝致⼤善与格物致知致善良的觉知。
也就是⼈类精神与思想上最⾼级的:“《⼤道⾃然。
》”
苏东坡的《定风波》。
莫听⽵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仗芒鞋轻胜⼦,谁怕?⼀衰烟⾬任平⽣;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头叙阳却相迎,回⾸向来萧瑟处,归去,也⽆风⾬也⽆晴。
惟见于空,观空亦空。
空⽆所空,⽆⽆亦⽆。
湛然常寂。
就开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