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心中那盏灯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对儿子的爱,亲情的温暖。)
“我”能用心去感受父亲,也说明 了什么? (“我”对父亲的爱,父子情深。)
20
没过几天,冰灯就化了。但是,我的心 里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学了课文,你觉得这是一盏用什么做的
灯?
21
22
1.那是一盏用冰做成的灯,是父 亲用心打磨的灯,所以这也是一盏用 (心)做成的灯。 2.那是一盏用冰做成的灯,凝聚 着父亲对孩子的爱,所以这也是一盏 用(爱)做成的灯。 3.那是一盏用冰做成的灯,凝聚 着父亲对孩子的情。所以这也是一盏 用(情)做成的灯。 ……
23
那是一盏用“ 父爱 ”做成的灯,所 以“我”觉得“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是啊,这是一盏凝聚着父爱子、子爱父 的浓浓亲情的灯,所以“我”觉得“那是一 盏最美的灯”。
24
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碰到过像课 文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吗?说给大家听听。
25
实践活动
同学们课后对爸爸妈妈进行一次专题采 访,请父母讲一讲有关爱的感人故事。
宣、超、编、腔、混、彻、械、模”等 10 个字。掌握“滥竽充数、高超、装腔
作势、优雅、彻底、机械”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23 寓言两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寓言故事, (一)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 读题。 (二)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寓言故事。回忆一 为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文本 下:都有哪些?(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刻舟求 奠定了基础。 设计说明
17
听了父亲的话,看着他那冻得发红的双 手,豆大的泪珠从我的眼里滚了出来。父亲 刚才给我掖被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他的 手真凉啊!
思考:是什么原因使“我”流泪了呢?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8
1.父亲关心的话使“我”流泪。 2.父亲冻红的手使“我”流泪。 3.父亲冰凉的手使“我”流泪。 ……
19
“我”仅仅感受到父亲手的冰冷 吗?还感受到什么?
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 ( 打磨、擦、停、捂 )
8
“停”“擦”“捂”……说明什么? 说明父亲一直摸着冰,冰在不 断地融化,太冷了,擦掉冰水,用 脖子的热度使手暖过来,以便能灵 活打磨。
9
父亲的姿势像什么?
“我努力睁开眼 睛,只见父亲在离炕 沿很远的地方,正打 磨一块冰,姿势很像 在洗碗。”
10
思考:父亲这样做要干什么?
成,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
师生共同运用教材,占有、整合、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读懂寓言
故事,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 《邯郸学步》这两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 学生懂得更多的寓意,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3. 认识“滥、竽、郭、腮、腔、雅、彻、械”等 8 个生字,会写“滥、竽、
三、简介米芾,了解背景(展示课件第三屏)
四、自主学文、探讨交流
1.
(一)自学生字、新词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
引导学生自主读文、自主 查阅自主思考、自主交流,培
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
师生共同凭借教材,整合、取舍、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米芾及 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书法
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2.
艺术的思想。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 教育学生写好字, 弘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 理解秀才教育米芾的一句话,体会写字的技巧。 3. 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方法。 4.
7. 启发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
吗?举例说说。
5.
理?
6.
义。(展示课件第九屏 ) 和事呢? 8. 自由读课文,回想学习这一则寓言的方 法。 (二)学习第二则寓言《邯郸学步》 。 1.总结学法,迁移学习。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第一则寓言的方法,然后 分学习小组自学第二则寓言。 (学习方法:提问质疑、自读解疑、由疑得 理) 2.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步骤:提出问题→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3.集体汇报学习情况。 a.那个学走路的人为什么要爬着回去? b.他是怎样学习走路的?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在我八岁那年的春 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 做一个灯笼。因为在乡 下的老家,孩子们有提 着灯笼走街串巷熬年夜 的习俗。在我们看来, 那就是一种过年的兴趣 和享受。
2
3
初读课文,感知语言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默读、 大声读、轻声读),边读边画出生字。 2.思考: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主要 人物是谁?
剑 „„)
(三)这些寓言故事都有些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 ) 过渡:那么今天这两则寓言是通过怎样的故
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呢?
二、观看图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 展示课件第 三至七屏)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 自由朗读这两则寓言故事,思考这两则寓 言故事分别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
(慈祥)的父亲 (执意 )地要求 忍受着( 寒冷 ) ( 透亮 )的灯笼
5
执意
撩起
打磨
玻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炕沿
迷迷糊糊
尴尬
走街串巷
6
深入探究
1.父亲是怎样为“我”做灯的? 2.“我”为什么说父亲做的冰灯是一盏最 美的灯?
7
我努力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 沿很远的地方,正打磨一块冰,姿势很 像在洗碗。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 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 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会认“塾、琢、窍、枉”4 个生字。掌握“造诣、私塾、琢磨、窍门、莫
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4* 米芾学书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像、谈话引题 (一)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 术,它以自己独有的魅力成为世界艺术的瑰宝。 些书法艺术家? (二)今天,我们就亲自拜访北宋书法艺术 家——米芾。板书课题。 二、据题质疑,展示资料 (一)齐读课题。 (二)看到课题,你想知道米芾的哪些知 识? 引导学生质疑、解疑,为 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自主学习奠 定了基础。 (三)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四)学生展示搜集的米芾的资料,初步解 决一些疑问。 谈话交流,激发了孩子学 我国历代涌现出许多的书法艺术家。你都知道哪 习探究的欲望。 设计说明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23 寓言两则
课件第十屏) 板书设计 23 读 文 滥竽充数 邯郸学步 寓言两则 悟 理 真才实学 灵活运用
法的指导,将读与写建立紧密 联系,加强读写结合训练,让 教材这个“例子”成为提高学 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 能力的桥梁。 思 考 南郭先生 燕国人
1
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 以疑促思,以疑促读,可以有 效地提高阅读效率。
学生小组先来汇报研究成果,请学生 先用
此环节的目的,一是继续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23 寓言两则
有吹竽的本领,齐缗王一来,他再也混不下去 了。 )
4.
想一想:生活中有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 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 引导理解“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其他的意
(二)过渡:我们不光要知道这两则寓言所
讲的故事,更要知道它们的寓意,学会活用这两 个成语。 三、细读课文,领悟寓意 (一)学习第一则寓言《滥竽充数》 。 1. 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自读自 悟。 (展示课件第八屏) ①南郭先生为什么要偷偷逃跑? ②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2.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继续打磨冰灯笼。) 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结合前面的做灯笼的原因理解家境和父 亲的态度,感受父亲的爱。)
11
1.“每”说明了什么? (打磨的次数多,时间长) 2.“一会儿”说明了什么? (暖手的时间、休息的时间短)
12
想一想,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作者正是通过一个个传神的动作, 才使我们感觉到这段话具体、形象、生 动,同时又蕴藏着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
2. 圈画生字、新词,同桌互学。 3.
检查自学情况。 ( 重点指导对课文重点词 语
引导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 中识字和理解词语,充分发挥 工具书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的理解。 )
4. 再读课文,力求做到正确、流利。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23 寓言两则
五、回归整体,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通过回顾,讨论,加深学 一、温故知新,质疑导入 (一)回顾一下:这两则寓言分别讲了什么 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故事? (二)你想提什么问题跟大家一起探讨? (根据学生的提问,教师进行梳理,明确本 节课的要求。 ) 二、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一)板书:寓言两则。
13
父亲把脸扭过来,有点儿尴尬地说: “我也想给你做个玻璃灯笼,可哪有玻璃呢? 后来我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吧。这不,冰 冻了一晚上,我正给你做呢!” 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用得非常准确, 是哪一个?
14
从父亲“尴尬”的样子,你看出了什 么?
1.父亲想做玻璃灯笼而又没有玻璃的 无奈; 2.父亲想满足儿子美好愿望的歉意。 ……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4* 米芾学书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 文:24* 米芾学书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 成,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5
父亲说完,笑了笑,又拿起那块冰, 洗碗似的打磨起来。 不一会儿,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脖子 上取暖。我说:“爹,你冷不冷?来这儿 暖和暖和吧!”随即,我撩起了盖在身上 的被子。
16
父亲急忙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连连 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通过“急忙”“连连”“我不冷,我 不冷,小心别冻着你……”感受父亲当时的 心情。)
26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23 寓言两则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文:23 寓言两则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