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育才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育才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
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参考答案:
C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可得,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当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时,Y 的浓度降低的倍数小于2,所以可确定增大体积,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体积,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因此A错误,C项正确。
当体积相
同时,温度升高,Y的浓度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此反应的正向为放热反应,B、D错误。
2. 下列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错误的
是( )
A.KOH溶液与过量的SO2反应: OH—+SO2==HSO3—
B.Na2S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SO32—+2H+==SO2↑+H2O
C.NaHSO3溶液中通入氯气:HSO3—+Cl2 +H2O==SO42—+3H++2Cl—
D.石灰石与稀硝酸反应:CO32—+2H+==H2O+CO2↑
参考答案:
D
略
3. 有机物A与B的分子式为C5H10O2,在酸性条件下均可水解,转化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X、Y互为同系物
B.C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最多为3个
C.X、Y的化学性质不可能相似
D.X、Y互为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
D
解:有机物A与B的分子式为C5H10O2,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则A、B应为酯,都生成C,且分别生成X和Y,则X和Y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应为同分异构体,如C为CH3OH,则X、Y可能分别为CH3CH2CH2COOH或CH3CH(CH3)COOH,如C为乙醇,则X、Y只能为丙酸,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则C还可能为乙酸,X、Y分别为CH3CH2CH2OH、CH3CHOHCH3,如C
为丙酸,则X、Y只能为乙醇,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则
A.X和Y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应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C中的碳原子最多为2个,故B错误;
C.X、Y可能为酸或醇,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性质相似,故C错误;
D.由A分析可知,X、Y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D.
4. 已知氮的氧化物跟NaOH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3NO2+2NaOH===2NaNO3+NO↑+H2O NO2+NO+2NaOH===2NaNO2+H2O 现有m mol NO2和n mol NO组成的混合气体,要用NaOH溶液使其完全吸收,无气体剩余。
现有浓度为a mol/L的NaOH溶液,则需此NaOH溶液的体积为() A. L B. L C. L D. L
参考答案:
D
略
5.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A
略
6. 2002年9月14日南京汤山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
大投毒案,犯罪分子在食品中投入了毒鼠剂—毒鼠
强,导致多人中毒死亡;已知毒鼠强的结构简式如右
图,有关毒鼠强(化学名:四亚甲基二砜四胺)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毒鼠强属于无机物
B.毒鼠强属于烃
C.毒鼠强分子内含SO2分子因而具有毒性
D.毒鼠强的分子式为C4H8N4S2O4
参考答案:
答案:D
7.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①乙烯的最简式C2H4
②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③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④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⑤乙烷的结构式CH3CH3
⑥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A.全对B.全错C.③④⑤D.③④⑥
参考答案:
B
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①乙烯的最简式CH2;
②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必须表示出官能团;
③四氯化碳中Cl原子周围8个电子;
④结构简式必须表示出碳碳三键;
⑤有机物的结构式:用短线表示出共用电子对;
⑥乙醛的结构简式中醛基书写错误.
解答:解:①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则乙烯的最简式为CH2,故错误;
②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必须表示出官能团,则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故错误;
③四氯化碳中Cl原子周围8个电子,则四氯化碳电子式为,故错误;
④结构简式必须表示出碳碳三键,则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H,故错误;
⑤有机物的结构式:用短线表示出共用电子对,则乙烷的结构式为:,故错误;
⑥乙醛的结构简式中醛基书写错误,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O,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最简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结构式等的书写,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在书写结构简式时官能团不能缩写.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镁的水解:
B.铁溶于稀硝酸:Fe + 2H+=Fe2++ H2↑
C.将NaOH溶液滴入过量的Ca(HCO3)2溶液中:HCO3-+ Ca2+ + OH—= CaCO3↓+H2O
D.NaHCO3溶液与Al2(SO4)3溶液混合:2Al3+ +3HCO3-=Al2(CO3)3↓+3H+
参考答案:
C
9. 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纵坐标/mol?L﹣1)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mol)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4 B.1:3:1 C.3:3:8 D.1:1:1
参考答案:
A
考点:铁的化学性质;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专题:图示题;压轴题.
分析:-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由图可知,加入1molFe,亚铁离子的浓度的不变,则发生Fe+4HNO3═Fe(NO3)
3+NO↑+2H2O,再加入1molFe发生Fe+2Fe3+═3Fe2+,再加铁粉时亚铁离子的浓度增加,发生Fe+Cu2+═Fe2++Cu,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由图可知,加入1molFe,亚铁离子的浓度的不变,
则发生Fe+4HNO3═Fe(NO3)3+NO↑+2H2O,
1 4 1
再加入1molFe发生Fe+2Fe3+═3Fe2+,
1 2 3
所以n(HNO3)=4mol,原溶液中硝酸铁的物质的量n(Fe3+)=2mol﹣1mol=1mol,
再加铁粉时亚铁离子的浓度增加,
发生Fe+Cu2+═Fe2++Cu,
1 1
所以n(Cu2+)=1mol,
即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铁的化学性质,明确图象中每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反应与图象的对应关系来解答,题目有一定难度,特别是溶液中铁离子浓度的判断.
10.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K+、CO32-、NO3-、AlO2-
②c (H+)=0.lmol·L-1的溶液中:Cu2+、A13+、SO42-、NO3-
③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 Na+、NH4+、S2-、Br-
④由水电离出的c(H+)= 10-2mol·L-1的溶液中:Na+、Mg2+、Cl-、HCO3-
⑤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 Fe2+、SO42-、NO3-
⑥在含有大量 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C
略
11.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4+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参考答案:
C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锂离子电池中,b电极为Li,放电时,Li失电子为负极,LiMn2O4得电子为正极;充电时,Li+在阴极得电子,LiMn2O4在阳极失电子;据此分析.
【解答】解:A、锂离子电池中,b电极为Li,放电时,Li失电子为负极,LiMn2O4得电子为正极,所以a为电池的正极,故A正确;
B、充电时,Li+在阴极得电子,LiMn2O4在阳极失电子,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
Mn2O4+xLi,故B正确;
x
C、放电时,a为正极,正极上LiMn2O4中Mn元素得电子,所以锂的化合价不变,故C 错误;
D、放电时,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锂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注意根据电池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正负极.
12. 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碳酸钠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没用未知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参考答案:
AD
略
13.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在空气中燃烧0.l molH2,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 N A
B.常温常压下,2.24 L NO和N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目为0.lN A
C. 1.0 L的0.1 mol·L-l 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 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 A。
参考答案:
A
略
14.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6 g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3N A
B. 12.5mL 16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2N A
C.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总数等于0.1N A
D.0.5mol雄黄(As4S4,已知As和N同主族,结构如右图)含有N A个S—S键
参考答案:
C
15. 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2H2+O2=2H2O,电解液为KOH,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H2O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电池能发出蓝色火焰
B.H2为正极,O2为负极
C.工作时,电解液的pH不断减小
D.电极反应为: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
参考答案:
D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该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H2+4OH﹣﹣4e﹣=4H2O、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电池反应式为2H2+O2=2H2O,结合溶液中KOH是否浓
度变化分析解答.
解答:解:A.该电池中燃料不燃烧,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不能发出蓝色火焰,故A错误;
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故B错误;
C.放电时反应过程中生成水,但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H2O蒸发,所以KOH浓度不变,则溶液的pH不变,故C错误;
D.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燃料电池,明确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易错选项是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火柴头上通常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等物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火柴头中有关物质的实验探究。
(1)检验火柴头中含有硫
将两根火柴放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漏斗下面,用一根燃着火柴点燃它,慢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抽气,让火柴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稀品红溶液,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
①根据现象燃烧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
②不可用于替代试管中品红溶液的试剂有(填标号)。
A.稀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B.饱和石灰水
C.稀溴水 D.氯化铁溶液
③某同学提出用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更为简便。
他的操作是:
Ⅰ当图中所示火柴头燃烧完时,即移出火柴;
Ⅱ。
(2)证明火柴中的氯元素是以氯酸钾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氯化钾
的形式存在,请完成下列操作。
①取3~4根火柴,摘下火柴头,浸入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再往上述溶液中加入NaNO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将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和稀硝酸,可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将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会
有(填化学式,下同)物质被浸出,说明火柴头燃烧时其中含有的转化为该物质。
(3)测定火柴头中KClO3的含量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Ⅰ刮取火柴头,小心研碎,称得质量为3.000g,Ⅱ用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洗涤残渣;Ⅲ往装有滤液和洗涤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NaNO2溶液、AgNO3溶液和稀硝酸,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沉淀;Ⅳ干燥沉淀物,称得其质量为1.435g。
①反应中NaNO2、AgNO3均需要过量的原因是_ ;
②实验测得火柴头中KC1O3的质量分数为_ ___;
③如果第Ⅱ步中未洗涤沉淀残渣,测得KC1O3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
(1)①SO2 ② B
③迅速将甲烧杯扣在乙烧杯上,振荡乙烧杯
(2)②ClO3- + 3NO2- + Ag+= AgCl↓ + 3NO3-
(或ClO3- + 3NO2- = Cl- + 3NO3-、Cl- + Ag+= AgCl↓)
③KCl ; KClO3
(3)①保证KClO3中氯元素完全转化为AgCl
②40.83% ③偏小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甲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
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甲醇:CO ( g ) + 2H2 ( g )
CH3OH ( g ) △H=-90.8 kJ·mol-1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O 和20 molH2,C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图所示,当达到平衡状态 A 时,容器的体积为20 L。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如反应开始时仍充入10mol CO 和20mol H2,
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V(B)= L。
(3)关于反应CO(g)+2H2(g)CH3OH(g)在化学
平衡状态时的描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CO的含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CH3OH浓度与CO浓度相等
C.2V正(CH3OH)=V正(H2)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4)CO(g)+2H2(g)CH3OH(g),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T1 < T2 <T3
B.正反应速率:ν(a)>ν(c);ν(b)>ν(d)
C.平衡常数: K(a) =K(c) ; K(b) >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
(5)已知CO2(g)+H2(g)CO(g)+H2O(g)
△H= + 41.3 kJ·mol-1,试写出由 CO2和H2制取甲醇的
热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K=C(CH3OH)/C2(H2)?C(CO) (2)4 (3)A C D (4) A
(5)CO2(g) +3H2(g) CH3OH(g) +H2O(g) △H=-49.5 kJ·mol-1
18. 铬铁矿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MgO、Al2O3、Fe2O3等杂质,以下是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K2Cr2O7)的流程图: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X中主要含有(填写化学式);要检测酸化操作中溶液的pH是否等于4.5,应该使用 ______________ (填写仪器或试剂名称)。
(2)酸化步骤用醋酸调节溶液pH <5,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操作Ⅲ有多步组成,获得K2Cr2O7晶体的操作依次是:加入KCl固体、蒸发浓缩、、过滤、、干燥。
(4)下表是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操作I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r2O7 + 2KCl == K2Cr2O7 ↓+ 2NaCl
该反应在溶液中能发生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副产品Y主要含氢氧化铝,还含少量镁、铁的难溶化合物及可溶性杂质,精确分析Y 中氢氧化铝含量的方法是称取n g样品,加入过量 ____ (填写试剂)、溶解、过滤、再(填写试剂)、……灼烧、冷却、称量,得干燥固体m g。
计算祥品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Fe2O3、MgO(2分)PH计或PH试纸(1分)
(2)使CrO42-转化为Cr2O72-(1分)
(3)冷却结晶、洗涤(各1分)
(4)K2Cr2O7的溶解度比Na2Cr2O7小(或四种物质中K2Cr2O7的溶解度最小)(2分)
(5)NaOH溶液、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各1分,合理答案也给分);(3分)
19. (16分)美国化学家R.F.Heck因发现Heck反应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例如经由Heck反应合成一种防晒剂:
反应①:
化合物Ⅱ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1)化合物I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存在组峰,化合物I的分子式
为。
(2)1mol化合物Ⅱ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_____mol O2,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3)化合物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 __;化合物Ⅴ与浓H2SO4共热生成化合物Ⅵ,化合物Ⅵ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化合物Ⅵ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4)化合物Ⅰ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化合物Ⅶ符合下列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化合物Ⅶ与过量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